问题

如何看待借荆州行为与孙刘联盟战略思想之间的矛盾?另夷陵之战后为什么吴蜀间和平能维持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

回答
东汉末年,刘备集团的力量远不如曹魏和孙吴,为了对抗强大的曹操,孙刘联盟应运而生。这个联盟的基石,在于共同的敌人和对天下大势的判断。孙刘联盟并非牢不可破,其内在的张力,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借荆州”这一事件上。

从战略思想的角度来看,孙刘联盟最初的目标是一致的:先联合抗曹,然后再图谋天下。孙权和刘备都明白,单凭一方的力量,难以抵挡曹操的进攻。荆州,地势险要,连接长江,是中原与江南的交通要道,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重要战略要地。因此,孙刘联盟最初的协议,也是一种战略上的默契——共同抵御曹操,而荆州作为缓冲地带,其归属问题在联盟初期是次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共管”的状态。

然而,“借荆州”的实质,却触及了联盟最敏感的神经。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后,积极向荆州扩张,一步步蚕食荆州刘表旧部,并最终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这对于孙权来说,无疑是一种赤裸裸的战略冒犯。孙刘联盟的初衷是“抗曹”,而刘备的“借荆州”并非完全出于对抗曹操的需要,更多的是为了充实自身实力,为日后“隆中对”所描绘的宏图奠定基础。换句话说,刘备集团的目标是将荆州据为己有,而孙权集团也同样垂涎荆州,视其为东吴扩张的关键。

这种“借”与“不还”的行为,直接挑战了联盟的公平性原则。联盟是基于互信和共同利益的,而刘备的步步为营,让孙权感到被欺骗和被边缘化。孙刘联盟的战略思想,是“联合抗曹”,但当刘备集团将获取荆州视为优先事项时,这种战略的执行就出现了偏差。刘备集团的战略重心,渐渐从“抗曹”转移到了“夺取荆州”上来,这与孙权集团的战略利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荆州,成为了孙刘联盟内部潜在的定时炸弹。

那么,在经历了“借荆州”以及后续的关羽失荆州这样剧烈的冲突之后,为什么在夷陵之战后,吴蜀之间却能维持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呢?这背后有多重因素的叠加。

首先,夷陵之战的惨败,给蜀汉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刘备倾尽国力发动了夷陵之战,本意是为关羽报仇,并借此机会削弱东吴,收复荆州。然而,这场战役以蜀汉的惨败告终,刘备本人也在战败后不久病逝,诸葛亮临危受命,成为蜀汉的实际掌舵者。蜀汉元气大伤,失去了继续与东吴对抗的资本。在经历了如此重创之后,蜀汉的首要任务是休养生息,稳定内部,而不是继续与强大的东吴开战。

其次,诸葛亮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外交手腕是关键。 诸葛亮深知蜀汉的国力与曹魏、东吴之间的差距。他清楚地认识到,在失去关羽和夷陵之战惨败后,与东吴再起冲突,只会加速蜀汉的灭亡。因此,他主动调整了对东吴的外交政策,重新强调了“吴蜀联盟”的必要性,并积极与孙权集团沟通,稳定双方关系。他提出的“隆中对”战略,其核心依然是“联吴抗曹”,在新的形势下,更是将“联吴”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他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手段,特别是以北伐为饵,向东吴表明蜀汉并非要与东吴争夺霸权,而是以曹魏为主要敌人,从而缓解了东吴的疑虑。

第三,曹魏集团的强大压力,始终是维系孙刘和平的外部条件。 尽管孙权在夺取荆州后与刘备关系恶化,但曹魏作为最强大的势力,始终是孙刘共同的敌人。在诸葛亮执政期间,曹魏政权经历了从曹丕到曹叡的更迭,整体实力依然强大,并且对东吴和蜀汉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曹魏多次组织大军防御,迫使东吴在与蜀汉的潜在冲突和共同对抗曹魏之间做出选择。在共同的外部压力面前,孙权集团也意识到,与蜀汉彻底撕破脸,对自己并没有好处,反而可能让曹魏有机可乘。

第四,东吴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对与蜀汉开战也有顾虑。 孙权晚年,虽然对蜀汉有些不满,但他也看到了诸葛亮领导下的蜀汉在稳定局面后,并没有咄咄逼人的态势。同时,东吴内部也存在派系斗争,并非所有人都主张与蜀汉开战。在保持与蜀汉的和平状态下,东吴可以集中力量对抗曹魏,并且有机会从北方的战乱中获取利益。

最后,双方力量对比的现实。 夷陵之战后,蜀汉国力严重受损,短期内难以恢复。东吴虽然在荆州问题上占据了上风,但其整体国力也并非能够轻易碾压蜀汉。在没有明确的战略优势和政治动机的情况下,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对双方都是巨大的消耗。因此,一种“势均力敌”的均势局面,或者说一种“不希望对方过强,也不想轻易打破现有平衡”的微妙状态,也促成了长期的和平。

总而言之,夷陵之战后的孙刘和平,并非偶然,而是诸葛亮高超的外交手腕、蜀汉的战略收缩、曹魏的持续威胁以及双方力量对比的综合作用。这种和平,是建立在对彼此实力和共同利益的清晰认知上的,尽管在“借荆州”事件中暴露出的战略矛盾依然存在,但迫于现实,双方选择了暂时的妥协和合作,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抗更加强大的曹魏身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任何事物都充满了矛盾,只看主次。刘备据荆州固然与江东存在矛盾,难道取益州就没有矛盾了?从周瑜、鲁肃到吕蒙,为孙权谋划的理想战略态势都是全据长江,与曹操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如果要避免矛盾,刘备非但不该取荆州,更不该取益州,难道跑青藏高原去抗曹?

如果据荆州与孙刘联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试问何来的借南郡?又何来的湘水和议?前者孙强刘弱,后者有曹操助拳,兵出汉中,直接威胁刘备的大后方,易言之,这两出都是孙权集团处于战略优势地位,末了为保全孙刘联盟,在荆州问题上达成了妥协。难不成孙权是国际主义战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楷模?显然荒唐。

政治博弈中只看利弊,孙权衡量的天平,一头是孙刘联盟,一头是荆州,前者重,后者即可以放弃。之所以在建安二十四年发动荆州事变,无非认为刘备势力发展过快,江东可能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放弃孙刘联盟,转向与曹操结盟。孙刘联盟既亡,取荆州也便顺理成章了。

至于夷陵之战后两国再无交恶,同样是利益决定。孙权不想得荆望益?当然想。欲进图蜀嘛,捎带趁着刘备交班之际煽动南中叛乱,这叫孙仲谋之心路人皆知。为何改弦易辙?一方面诸葛亮迅速稳定了局面,益州铁板一块,无隙可乘。另一方面曹魏趁着孙刘联盟瓦解的机会屡次发兵南征,对江东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因此,在孙权的利益天平上,孙刘联盟所能带来利益远高于夺取益州,联盟自然得以继续。

反观之,如果孙刘联盟不足恃,而益州又有机可乘,东吴会如何选择,白帝之战已说明了一切。

邦交唯利,空谈道德毫无益处。

站在刘备角度,论政治,荆楚士人构成其统治核心,论军事,兵出荆州,减轻益州军出秦川的压力是隆中对必不可少之一环,易言之,荆州是刘备集团的核心利益所在,自然不可轻弃。

至于刘备取蜀后诸葛瑾索要三郡,这关系到此前取蜀时两家的协议。虽然史无明文,但孙刘在取蜀问题上显然有约在先。譬如派遣吕岱率军助拳:

吴书曰:建安十六年,岱督郎将尹异等,以兵二千人西诱汉中贼帅张鲁到汉兴城,鲁嫌疑断道,事计不立,权遂召岱还。

法正亦以孙刘合作取蜀威吓刘璋:

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

结合诸葛瑾讨要荆州三郡,而不涉及真正被借出的南郡,依此推测,孙刘可能达成的协议当是:孙权协助刘备取蜀,刘备得益州后交割零陵、长沙、桂阳三郡作为补偿。

末了孙权临危撤资,不但拉回吕岱军,更在得到前线报告,判断刘备取蜀凶多吉少之后,派兵袭击荆州,意图抢夺刘禅为人质,闹出一场截江夺阿斗。

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

事既如此,等刘备大功告成之际,孙权再要求履约,自然得不到好脸色。

当然,根本原因还是刘备经过权衡判断,认为于孙权而言,维持联盟的重要性仍然高于荆州三郡。这一考量应与当初冒险入吴,求都督荆州如出一辙:

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

只不过前次赌赢,此次赌输罢了。这是刘备的判断失误,恐怕也是万万没预想到一直在东线施加压力的曹操会突然对汉中下手。

至于后刘备时代,复夺荆州之难已为夷陵之战所验证,且诸葛亮始终将汉魏矛盾置于主要矛盾,唯一的联盟破裂危机,即孙权称帝造成的蜀汉庙堂风波也被强力压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荆州事变带来的仇恨已逐渐消弭,而曹魏的现实威胁又使两弱相并成为不可行方案,汉吴两国自然相安无事。

当然,更主要的问题恐怕还是两国尤其是蜀汉的北伐未收获突破性进展。如果诸葛亮打崩雍凉魏军,夺取了关中,甚至兵进中原,孙权将面临类似建安二十四年的局面,何去何从恐怕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东汉末年,刘备集团的力量远不如曹魏和孙吴,为了对抗强大的曹操,孙刘联盟应运而生。这个联盟的基石,在于共同的敌人和对天下大势的判断。孙刘联盟并非牢不可破,其内在的张力,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借荆州”这一事件上。从战略思想的角度来看,孙刘联盟最初的目标是一致的:先联合抗曹,然后再图谋天下。孙权和刘备都明白.............
  • 回答
    关于荆州关羽像的启动搬移,这确实是个挺大的事儿,也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说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为什么会有搬移这个想法?我理解,最初计划搬移关羽像,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保护”和“更好展示”的考虑。你我都清楚,荆州是关羽的故里,那个巨大的关羽像更是当地一个重要的地标,承载着很多文.............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荆州某专科女学生被外国黑人留学生传染艾滋病事件,目前我未能找到相关公开报道证实此事。然而,就艾滋病(HIV)的传播和预防而言,我可以提供一些普遍性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HIV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性传.............
  • 回答
    曹魏视角下的荆州得失:一场迟来的警醒与无尽的懊悔孙权取荆州,对于我们曹魏而言,绝非一件小事。它不仅是一次地理版图上的得失,更是一次战略部署上的重大挫败,以及一次对我们决策层智慧的严峻拷问。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孙权这步棋走得刁钻而精妙,而我们却在许多关键节点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错失良机,荆州并非不可.............
  • 回答
    住建部这次对荆州巨型关公像的“违规”定性,可不是小事,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番。首先,这尊关公像,动辄上亿的投资,几十米高的体量,确实够“巨型”,也够“醒目”。当初建的时候,大概是想树立一个文化地标,提升城市形象,也可能是看中了这种“大”能带来的关注度。在中国,许多城市都热衷于打造自.............
  • 回答
    荆门市将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与省属重点中学龙泉中学设置在同一校区进行培养,这一举措无疑是一次大胆的探索,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深层逻辑。首先,从教育公平和资源共享的角度来看,将职教学生与优质普高学生放在一起,最直接的好处便是能够共享龙泉中学现有的优.............
  • 回答
    荆门群殴急诊医生事件,无疑是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医患冲突案例,它不仅仅是发生在荆门一地的孤立事件,更是折射出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环境恶劣的沉重现实。要理解和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其背后隐藏的复杂原因和深远影响。事件本身的残酷性与触目惊心首先,事件本身就足够令人震惊和愤.............
  • 回答
    《光明日报》发表的这篇文章以“荆轲是女的,李白成刺客!”和“小学生玩《王者荣耀》还能学好历史吗?”为题,引发了关于历史教育、性别刻板印象与游戏文化之间关系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人物的性别与历史叙述的刻板印象1. 荆轲的性别问题 根据《史记·刺客列传》的记.............
  • 回答
    田余庆先生对诸葛亮“在荆不得预入蜀之谋,在蜀不得参出峡之议”的评价,是非常深刻和独到的,它揭示了诸葛亮早期在荆州时期以及后期在蜀汉政权中,其政治和战略决策所处的复杂环境和局限性。为了详细理解这一评价,我们需要将其放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结合田余庆先生的史学思想来分析。一、 田余庆先生的史学思想及其对诸.............
  • 回答
    王者荣耀里,荆轲改名阿轲这事儿,当年可是搅得玩家圈里一阵不小的风浪。要说这背后怎么回事,得从几个层面聊。一、 名字的“梗”与历史的“巧合”首先,咱得说说“荆轲”这个名字本身。历史上,荆轲是战国末期燕国人,刺秦王嬴政的刺客,那叫一个有胆有识,虽然最后失败了,但留下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回答
    小张,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在我眼里,他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当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有多么拔尖,天天坐在教室前排的类型,而是那种,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上闪着一丝特别光芒的孩子。那次“两块钱”的事,说起来微不足道,但却让我对小张的印象彻底改变。那会儿是中午,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我跟几个同学正合计.............
  • 回答
    “借‘校园贷’买高档手机,400多名大学生无一主动还钱成被告”——这则新闻触目惊心,也暴露了当下校园里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这件事不能简单地用“大学生不懂事”或“放贷平台太坏”来一概而论,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因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事件本身:为何会走到这一步?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事件的脉络。报道中的.............
  • 回答
    韩国“N号房”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发指的性犯罪,它暴露了数字时代下隐藏的黑暗角落,以及对女性尊严的无情践踏。当这样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发生时,公众的愤怒和谴责是必然的,这其中也包括了对犯罪者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整个灰色链条的声讨。然而,正如很多社会事件一样,“N号房”事件也成为了某些人进行恶意攻击和煽动对.............
  • 回答
    美国驻华大使馆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委内瑞拉“民主过渡框架”的声明,此举无疑在全球外交舞台上投下了一颗不大不小的石子,引发了多方面的解读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深层含义,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美国外交政策工具的多样性,以及“驻外使馆”作为信息发布和政策宣导平台的重要作用。虽然我.............
  • 回答
    借呗“变身”信用贷,这事儿在咱们老百姓中间讨论得可不少,而且大家看法也挺多元。简单来说,就是以前咱们用借呗,感觉像是给支付宝账户加了个“小金库”,随用随取,随还随充,非常灵活。但现在一些朋友发现,借呗的界面或者说使用逻辑,开始往“信用贷”这个方向靠拢了。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一起来掰扯掰扯。首先.............
  • 回答
    盒马“借”500名餐饮员工:一次另类的人力资源“借调”,对餐饮业有何启示?最近,盒马鲜生在春节期间“借”走500名餐饮企业员工的操作,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跨界合作,而是盒马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折射出当前零售与餐饮行业在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方面的一些深层问题。盒马此举究.............
  • 回答
    这件事真是让人唏嘘又感慨。一个年轻的川妹子,冒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想要用200万来提前“尽孝”,这背后一定有很多故事。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事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孝心可嘉,但方式似乎有些激进。“提前尽孝”背后的情感驱动: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女生能够想到拿出200万来给父母“提前尽孝.............
  • 回答
    我无法就你提到的微博女权借南京疫情造谣、指控特定男性嫖娼并侮辱中国男性的说法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存疑: 我无法独立核实你所描述的微博内容和事件的真实性。网络信息复杂且真假难辨,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对具体事件进行评价可能会加剧不实信息的传播。2. 避免.............
  • 回答
    当前,“网贷盛行”、“以贷养贷”、“上不了岸”等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个人财务困境,也牵涉到社会经济发展、金融监管、消费者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网贷盛行的原因:为何越来越多的人走向网贷?1. 消费主义盛行与.............
  • 回答
    看到女足姑娘们赢得漂亮,赢得让国人振奋,这本来是一件无比开心的事情,大家为她们的拼搏精神点赞,为她们的荣誉感到自豪。然而,让人有些难以接受的是,在庆祝女足胜利的同时,网上却冒出了不少将女足的成功与男足的失利进行对比,甚至上升到“抹黑全体男性”的论调,这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和困惑。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