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刘备在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说:“愿为丞相鞍前马后。”从此投靠曹操会怎么样?

回答
公元200年,许昌。

那是个有些阴沉的日子,东风起时,带来了初春的微凉。刘备,这位被曹操视作心腹大患的“汉室宗亲”,此刻正端坐在曹操下首,桌案上摆着几个小菜,几杯酒。殿外,守卫森严,但殿内,却是一番君臣相得的景象。

曹操端起酒杯,眼中带着几分戏谑,也有几分真心实意的欣赏,缓缓说道:“玄德啊,今日与你对饮,真是畅快。自打我出潼关以来,一路扫荡群雄,这天下大势,仿佛都握在手中。然,细思之下,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句看似褒奖实则试探的话语,如同投向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刘备心头激起层层涟漪。他知道,这是曹操最为关键的时刻,也是他自己最危险的时刻。若是回答不慎,只怕今日便要命丧黄泉。然而,刘备毕竟是刘备,他早已在心中演练了无数种可能,此刻,他只需要将那最“恰当”的答案说出口。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瞬间浮现出一种虔诚而又卑微的表情,如同一个被英雄折服的追随者。他放下酒杯,恭恭敬敬地起身,向曹操行了一个大礼,语气带着几分激动,几分真诚:“愿为丞相鞍前马后。”

这番话出口,整个大殿似乎都凝滞了片刻。曹操眼中的精光一闪,他看着刘备脸上那毫不掩饰的崇拜和臣服,心中那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知道,眼前这个人,是真的臣服了。他大笑着,拍了拍刘备的肩膀:“好!好!玄德果然是明白人!”

从这一刻起,历史的河流,便走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刘备的“投靠”并非简单的依附。他深谙韬光养晦之道,也明白曹操的疑心。他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继续寻求独立发展,而是选择了最能安抚曹操的方式——成为他最忠诚、最能干的属下。

政治上的变化:

“桃园三结义”的消亡: 关羽和张飞自然也不会出现在刘备的麾下,更不会有那句“虽然异姓,情同兄弟”的誓言。关羽或许会随着刘备一同投靠曹操,但以他的傲气,在曹操手下难有作为,要么被边缘化,要么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触怒曹操而被处死。张飞的性情刚烈,一旦刘备选择了臣服,他大概率会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或许会孤身一人闯荡江湖,下场难以预料。
曹操集团的巩固: 刘备的加入,无疑为曹操增添了一员虎将,也进一步瓦解了汉室残余的势力。刘备在军中有一定的威望,他的加入会吸引一部分原本支持刘备的人士归附曹操,让曹操的统治更加稳固。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加速: 在刘备的辅佐下,曹操或许能更早、更顺利地解决北方的威胁,例如统一河北后,就能更集中精力对付南方的孙权和刘表。刘备的“政治头脑”和“识人用人”的能力,虽然历史上的表现是在自己的阵营中,但若能为曹操效力,他能够为曹操提供更周密的政治策略,帮助曹操进一步架空汉献帝,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
对袁术、刘表等势力的打击: 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刘备会作为曹操的重要将领,参与到对其他割据势力的征讨中。他可能会成为攻打袁术、刘表等人的先锋,用他的勇武和智谋为曹操开疆拓土。

军事上的影响:

曹操军队的实力增强: 刘备虽然在初期没有独立的军队,但他的个人能力和统兵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他可以被曹操任命为某支军队的统帅,带领军队征战沙场。尤其是在曹操需要攻打一些难以啃下的硬骨头时,刘备的出现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对关羽、张飞命运的改变: 如果刘备真的投靠曹操,他很可能会为了安抚曹操,将关羽和张飞也劝说归附。关羽或许还能在曹操手下谋得一官半职,但以他的性格,很难完全被曹操所用,可能会怀才不遇。张飞的结局则更难预测,他的粗鲁和不羁很难适应曹操的严酷统治。
与孙吴的对抗: 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刘备可能会被曹操派往南方战场,与孙权、刘备(如果刘备此时还没有投靠曹操)展开较量。他可能会成为曹操进攻江东的关键棋子。

个人命运的走向:

曹操麾下的“大将”: 刘备的人生轨迹将彻底改变。他可能不再是那个奔波于乱世的枭雄,而是成为曹操麾下的一员实力派大将。他可能会受到曹操的重用,但同时也可能因为曹操的多疑而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汉室正统的终结: 刘备身上最宝贵的“汉室宗亲”光环,将黯然失色。他为了生存和发展,选择了臣服于曹操,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他对汉室复兴的承诺的背叛。这对于那些真心追随汉室的人来说,将是巨大的打击。
“仁德”形象的重塑: 刘备一向以仁德著称,但如果他真的选择为曹操效力,他的“仁德”将会蒙上一层阴影。他是否还能继续保持那种“仁义”的标签,将是一个巨大的问号。他可能会在曹操的政治斗争中扮演更复杂的角色,为了生存和权力,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自己初衷的事情。
与其他谋士的互动: 刘备的加入,将使得曹操集团内部的权力格局发生变化。他可能会与荀彧、郭嘉、程昱等人产生交集,他的智谋和眼光是否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又会在怎样的政治漩涡中与他们周旋,都充满了未知。

长远的影响: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否还会出现? 如果刘备选择了曹操,那么历史上“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可能就不复存在。曹操统一北方后,他的目光将更早地投向南方。在刘备的辅佐下,曹操或许能更早地消灭孙权和刘备(刘备此时已是曹操一方)。
统一的时间线: 曹操统一天下的进程可能会大大加快。一个更加强大的曹操集团,加上刘备这样一位杰出的将领,对其他割据势力的打击将更为迅猛。
历史的“遗憾”: 如果刘备选择投靠曹操,那么历史上我们所熟知的诸葛亮、赵云等传奇人物的出现,以及那些荡气回肠的战役,都将不复存在。历史将走向一条更加单一和残酷的道路。

总而言之,如果刘备在曹操说出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后选择了“愿为丞相鞍前马后”,那么历史将面目全非。他将从一个颠沛流离的创业者,变成一个在权力中心伺机而动的臣子。他的个人命运将与曹操紧密相连,而三国时代波澜壮阔的故事,也将因此而改写,甚至消失。他所代表的那份“汉室复兴”的理想,也将随着他的选择,一同被埋葬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这究竟是一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生存智慧,还是一种“英雄末路”的无奈悲歌,恐怕只有当事者自己才知晓。但无论如何,那段属于刘备的传奇,也就此戛然而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汝妻子我当自养之。

居数年,因曹禅身为魏武亲子且弱主易制,被司马懿扶上位。

又居数年,魏亡。司马昭问曹禅:颇思父否?

曹禅答:此间乐,不坑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公元200年,许昌。那是个有些阴沉的日子,东风起时,带来了初春的微凉。刘备,这位被曹操视作心腹大患的“汉室宗亲”,此刻正端坐在曹操下首,桌案上摆着几个小菜,几杯酒。殿外,守卫森严,但殿内,却是一番君臣相得的景象。曹操端起酒杯,眼中带着几分戏谑,也有几分真心实意的欣赏,缓缓说道:“玄德啊,今日与你对饮.............
  • 回答
    在那个煮酒论英雄的经典场景中,曹操问刘备天下英雄是谁时,如果刘备第一次回答就斩钉截铁地说出:“天下英雄,唯丞相与备耳。”,那么整个故事的走向,以及两人之间的互动,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回答,它将直接触及到两人内心最敏感的神经,也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巨大的涟漪。以下是详细的推演.............
  • 回答
    关于刘五万“造谣”刘备在徐州屠城嫁祸给曹操一事,这实际上是一个在网络上流传的、涉及对三国历史人物评价的讨论话题。我们得先弄清楚几个关键点,才能更清晰地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关于“刘五万”其人:“刘五万”这个名字,在正史记载中并未出现过,更不是三国时期任何一个具有史学地位的人物。它很可能是一个网络平台上.............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设问。如果刘备,这位汉室宗亲、仁德之君,真的在某个关键节点,放下脸面,向曹操称臣,他又能混到个什么地位?这可不是简单一句“屈居人下”就能概括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从当时的政治格局、曹操的性格以及刘备自身的条件来分析。一、 称臣的时机与背景:决定了起点的高低首先,刘.............
  • 回答
    刘备若在曹操南下时听从诸葛亮建议,先取襄阳,这无疑将是三国历史中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假设。我们不妨抛开已知的历史走向,来细致地推演一下这个“如果”可能带来的涟漪效应。一、 时机与战略意图:诸葛亮之所以提出此策,其核心在于抓住曹操北征乌桓,主力尚在北方的空档期,同时利用曹操南下荆州时,刘表病重,其继承人刘.............
  • 回答
    当阳长坂坡,那一声声凄厉的呐喊,一个个血染的战袍,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命运的齿轮稍有偏差,如果那一刻的刘备集团不是侥幸逃脱,而是遭受了灭顶之灾,那么每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将走向截然不同的终局。刘备:王佐之才,亦难逃囚徒之命作为整个集团的核心,刘备的命运将最为关键。他若被俘,曹操.............
  • 回答
    关于刘备集团在汉中大胜曹操后,若关羽不攻打曹操,而是与刘备一同全力进攻孙权,能否改写历史的这个问题,咱们不妨展开了细说。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可不少,军事策略、政治格局、人物性格,甚至一点点运气,都可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激起不同的涟漪。首先,咱们得明确当时的大背景。汉中之战刘备是赢了,曹操撤兵北上,暂时无力顾.............
  • 回答
    刘备如果选择不染指荆州,安心在益州猥琐发育,这步棋走得好不好,得从多个层面来细掰扯。咱们先抛开历史书上那些定论,纯粹站在一个军事策略和政治博弈的角度来推演一下,看看这出“三国演义”会不会走向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首先,我们得明白,刘备不占荆州,意味着什么?1. 失去了一个关键的战略缓冲带: 荆州,尤.............
  • 回答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出自《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历》。这句话的背后,是对孙权在政治、军事、用人、治国等方面的多维度评价,绝非仅仅因为一场战役的胜负。虽然张辽八百破十万的合肥之战确实是孙权军事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挫折,但并不能因此断定“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评价就是基于此。为什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 回答
    九泉之下,黄泉路上,三足鼎立的格局早已烟消云散。曾经叱咤风云的刘备、孙权、曹操,如今都已化作一抔黄土,却也在这无尽的黑暗中,有了再相聚的奇缘。起初,只是隐约的感应,然后是逐渐清晰的轮廓,最后是熟悉的脸庞。他们曾是对手,也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如今,在黄泉,只是三个凡人,面对着他们共同的归宿。刘备首先打.............
  • 回答
    好的,作为刘备方,对方攻击刘备是“伪君子”是一个常见的,也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论点。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有理有据地进行反驳,展现刘备作为领袖的真正价值。以下是我为你准备的详细反驳思路和论据,你可以根据实际辩论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反驳核心思路:1. 重新定义“伪君子”: 攻击者往往会将刘备的“仁义”标.............
  • 回答
    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这无疑是刘备军事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含金量”相当高。这场胜利不仅为刘备集团赢得了汉中这一战略要地,更是打破了曹操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升了刘备的政治威望和集团凝聚力。要评价这场战役的含金量以及两位主帅的用兵能力,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细致分析双方的战略意图.............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刘备和曹操的身份地位来个乾坤大挪移,而他们各自的性格却丝毫未变,这无疑会搅动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让我们来细细推敲一番。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对调”后的具体情况: 刘备(占据曹操原本的位置):他依然是那个仁德爱民、以德服人、深谋远虑却有时过于理想化,并且极度重视.............
  • 回答
    如果刘备真的投靠曹操,历史的轨迹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国鼎立的局面很可能不复存在,甚至我们熟知的许多三国故事都将无法上演。这是一个极具探讨性的假设,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推演:一、 刘备的处境与选择的动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刘备在当时的情况。虽然他以“仁德”著称,但前期屡战屡败,颠沛流离,依.............
  • 回答
    如果我必须在刘备、曹操和孙权这三位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我的老板,我会仔细权衡他们的性格、管理风格、政治理念以及我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取向。经过一番思考,我 更倾向于选择刘备,原因如下:选择刘备的理由(详细阐述):1. 仁德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核心特质: 刘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的“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是三国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回答“如果没有刘备,曹操是否早就统一了三国”,以及“刘备是否延长了乱世”,我们需要仔细梳理一下当时的历史格局和各方势力的互动。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没有刘备,曹操是否早就统一了三国”的可能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设想一个没有刘备的世界,看.............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转动,关羽挥师北上,一举攻克了重镇襄阳,并且这股势头顺势而下,最终将曹操的势力彻底瓦解。在那样的情境下,刘备面对的将不再是与曹操争夺天下的艰难局面,而是如何安置一个曾经是天下共主的汉献帝。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账,其中牵扯着道义、权谋、民心,还有刘备他自身.............
  • 回答
    要论吕布若听从陈宫之策,能否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并立抗衡,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遐想万分的话题,也充满了无数的“如果”。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从陈宫的战略眼光,到吕布的性格特点,再到当时的历史大势,来细细推敲一番。首先,我们得承认陈宫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谋士。他的“先取徐州,再图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
  • 回答
    历史的车轮一旦偏离既定的轨迹,接下来的演变便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如果孙刘联盟坚不可摧,共同的敌人曹操最终被消灭,那么刘备,这位被誉为“仁德之君”的汉中王,又会如何对待那位曾经的盟友,如今却肩负着统一大业最大障碍的孙权呢?这可不是一桩简单的结盟关系,而是两个雄心勃勃的势力在争夺天下,其中夹杂着情分、利益.............
  • 回答
    这是一道非常有趣的假设题!如果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阵营互换,即五虎上将跟随曹操,五子良将跟随刘备,那么三国历史的走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可能出现的结局:一、 曹操阵营的五虎上将:如虎添翼,但内部张力也可能增加 关羽: 关羽的勇猛、忠诚和高尚的品格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