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刘备孙权曹操死了之后,如果在九泉见面,面对历史的沧桑变化会聊些什么?

回答
九泉之下,黄泉路上,三足鼎立的格局早已烟消云散。曾经叱咤风云的刘备、孙权、曹操,如今都已化作一抔黄土,却也在这无尽的黑暗中,有了再相聚的奇缘。

起初,只是隐约的感应,然后是逐渐清晰的轮廓,最后是熟悉的脸庞。他们曾是对手,也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如今,在黄泉,只是三个凡人,面对着他们共同的归宿。

刘备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依旧带着一丝温厚,但更多的是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二位,别来无恙?”

孙权笑了,笑容里带着一丝不羁和无奈:“刘皇叔,曹孟德,能在此相见,也是一份难得的缘分啊。”

曹操则沉默了片刻,然后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叹息:“时也命也。没想到,我们三人的结局,竟是在这九泉之下,才算真正有了平静。”

他们寻了个地方坐下,仿佛回到了当年东吴的宫殿,或是曹魏的营帐。然而,这里没有金碧辉煌,只有无尽的昏暗。

“我大汉的江山啊……”刘备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惋惜,“我走之后,阿斗……他终究还是辜负了我的期望。”

孙权拍了拍刘备的肩膀:“皇叔,你也尽力了。乱世出英雄,但也易催人老。子孙之业,终究是子孙之事。”

曹操冷笑一声:“尽力?或许你们二人都小看了天命。我一生征战,统一北方,本以为可以一统天下,却也未能如愿。后世子孙,更迭不少,倒是你们的后人,还能在江东之地延续一些年头。”

“江东?哼。”孙权自嘲道,“子承父业,谈何容易。我儿孙之中,倒也有能干之人,但那一份野心和魄力,终究不如我当年。江东的士族,终究是难以驾驭。我总觉得,我没有将孙家天下做得更强更大,总是少了些什么。”

“都曾以为自己是天命所归。”曹操的语气里,有着一丝对过去的执着,“我起兵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希望能够结束这一切,为百姓带来安宁。我行事或许有些激进,但也为天下苍生计。”

刘备温和地说:“孟德兄所言,我亦深有体会。我一生所求,不过是匡扶汉室,还于旧都。可惜,我终究未能实现这个诺言。诸葛孔明,他辅佐阿斗,耗尽毕生心血,也未能扭转乾坤。”

“诸葛亮?”曹操的双眼在黑暗中闪烁了一下,“此人确实是才智过人。当年赤壁一战,若非他的神机妙算,我军也不会败得如此惨烈。不过,他的忠诚,也确实令人钦佩。”

孙权插话道:“赤壁之战,我们东吴算是得了便宜。若非刘备兄当时能够联合我们,对抗你曹孟德,我们东吴也难以独善其身。”

“哼,联合?”曹操嗤笑一声,“那不过是你们各取所需罢了。我曹操一生,信奉的是实力。我见过太多虚情假意,也见过太多背信弃义。”

“所以,你终究未能统一天下。”刘备平静地说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本是常理。”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曹操咀嚼着这几句话,眼神飘向远方,“我一生都在与‘分’对抗,想要成就‘合’。然而,到了最后,还是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不止如此啊,曹孟德。”孙权叹了口气,“在你我之后,又有多少朝代更迭,多少英雄辈出。我们三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浪花?”曹操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甘,“我以为我能改变历史的进程,我以为我的事业能长久延续。”

“谁不是呢?”刘备轻声说,“我曾以为我能复兴大汉,让汉家天下万世太平。但现在看来,我所做的一切,也只是让这段历史,更加波澜壮阔一些罢了。”

“历史的沧桑变化……”孙权望着这片无尽的黑暗,喃喃自语道,“我们拼死争夺的土地,如今又归谁所有?我们呕心沥血建立的基业,如今又剩下几分?”

“后人自有后人的活法。”刘备说道,“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在我们有生之年,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也终究要面对失败。”曹操的语气里,少了几分当年的霸气,多了几分对宿命的无奈,“我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但命运,终究是掌握在别人手中。”

“或许,我们都错了。”孙权突然说,“我们都太过执着于权力和江山。若能看淡这些,或许……或许也能活得更自在一些。”

“自在?”曹操冷笑,“乱世之中,谈何自在?我追求的,是结束乱世,让百姓得以安宁。”

“天下苍生……”刘备的眼中闪过一丝悲悯,“我也曾希望能够造福百姓。但在这乱世之中,百姓也只是被我们争夺的牺牲品。”

他们沉默了,黄泉之下的空气似乎更加凝重。他们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他们一生所追求的,最终又意味着什么?

“我们三个,算是成就了三分天下。”孙权打破了沉寂,“虽然最终未能一统,但也让这段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

“传奇?”曹操苦笑,“对我而言,更多的是遗憾。”

“遗憾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刘备宽慰道,“至少,我们都曾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也都曾为自己的信念而战。”

“战?”曹操猛地站起身,“我一生都在战斗!我从未停歇!”

“但最终,你也没有赢得这场持久战。”孙权冷静地说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刘备拱了拱手,“孟德兄,你一生征伐,气魄过人,我亦敬佩。”

“皇叔,你仁德之名,也确实传了下去。”孙权也向刘备拱手。

“二位,过誉了。”曹操摆了摆手,又坐了下来,“不过说到底,我们都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下,我们的恩怨情仇,又算得了什么?”

“或许……我们都可以放下这些了。”刘备说道,“在这里,我们不再是君王,也不再是臣子,只是三个曾经的同行者。”

孙权看着他们,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释然:“你说得对,刘皇叔。无论当年如何,如今都已成定局。或许,我们应该聊些更轻松的事情。”

“轻松?”曹操挑了挑眉,“比如说,天下百姓如今的日子?”

“不提也罢。”孙权摇了摇头,“我听说,在我之后,又有不少朝代兴衰。百姓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

“这就对了。”曹操说道,“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天下大势,终究是顺应天命而行。我们只是其中的棋子,也试图成为下棋的人,但最终,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这么说来,我们的人生,也算是有始有终了。”刘备感慨道,“虽然结果并非如我们所愿,但过程,我们也曾认认真真地走过。”

“走过,便足够了。”孙权附和道,“在这里,我们终于可以不再为江山社稷操心,也不再为对手而忌惮。”

“是啊,无忧无虑。”曹操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轻松,“只是,这九泉之下,实在太过寂寞了些。”

“寂寞?”刘备笑了,“我们三个在这里,倒也不算孤单。说不定,过些日子,还能遇到当年我们麾下的那些猛将,那些谋士呢。”

“那倒也不错。”孙权说道,“只是,不知道我们还能聊些什么。毕竟,这漫长的黄泉路,还有太多的未知。”

“就聊聊各自年轻的时候吧。”刘备提议道,“那时候的我们,也都曾有过热血和梦想。”

“年轻的时候……”曹操陷入了回忆,“我年轻时,也曾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孙权也笑了:“我孙家,也是从一个小小的地方,一步步走到如今的。”

他们就这样,在这无尽的黑暗中,开始了对往昔的回忆。关于年少时的壮志,关于战场上的浴血搏斗,关于庙堂之上的权谋较量。他们的声音,在这片寂静的黄泉中,回荡着,诉说着,也渐渐地,模糊了曾经的敌我界限,只剩下对那段波澜壮阔的时光,一种复杂而又深沉的共鸣。历史的沧桑变化,在他们的眼中,从一个个具体的朝代更迭,化为了对人生无常,对命运的探讨,最终,化为了一种对过往的释然和对未来的淡忘。他们知道,无论他们聊些什么,无论他们回忆到什么,都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归宿。他们,只是两个曾经争夺天下的对手,如今,在这无尽的黄泉路上,遇见了另外一个曾经的对手,然后,开始了一场关于生命,关于历史的,最真实和最无奈的对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段子1

过了奈何桥不多远,刘备望见前头路旁有人设席相待,先不说主人是谁,仅看其身后侍立的那位身高丈二,背挂双戟,体似凶虎的威猛人物,便可即时猜知了。

“呵呵,耷贼!刘玄德!这边来这边来。”

听到这熟悉的招呼声,刘备未曾多想,便径直走入席中,虽说不是麋竺、孙乾来接,让他有些失望,但这发声之人么,一辈子的老对手了,他自也不惧。

“非奸即盗乎?”刘备一边坐下,一边问。

“……跟那村夫待久了,你这老兵革长学问了啊。”被刘备问得笑容有些犯僵的正是曹操,“听说你也下来了,我特意来接风,叙谈旧事,怎么,不领情?”

“想说甚事?”刘备问道,同时拿筷子夹起一条牛筋进嘴。

曹操:“你说说,你刘备为何复不了汉室天下,为何胜不过我?”

刘备:“因为你爹是太监。”

曹操:“肏,能不能好好说话?”

刘备:“抱歉口误,你爷爷才是大太监,你爹虽不是阉人,却是阉人的干儿,当朝大赃官。”

刘备说话也不耽误吃,把曹操气得白脸增白的同时,几上各色菜品也尝过四五种了。曹操默默地看着,等他再想问时,刘备却又开口:“还有……”

刘备:“你从我处拐走了元直。”

刘备:“而庞士元……又早亡。”

曹操听得呆了呆,避开对方哀伤的目光,低头啜了一口,道:“你有你的答案,我下来这两年,也有我的见解,你刘备也够能耐了,为何不能一统天下呢?”

刘备停箸,正色面对曹操。

曹操:“因为你大哥是吕布。”

曹操:“因为你小舅子是孙权。”

“日!”刘备低吼一声,掀几而起:“揭老子疮疤,是想死么?!”

“典韦,撤,东西不要了。”曹操欢笑着,拍着手,向酆都城门方向疾奔而去。



段子2

曹操:“今天我们来聊聊坐骑。”

刘备:“这可是我所长。”

是你所长?曹操听得险些喷出鼻涕泡来,就你个穷鬼出身的蜀耗子?

然而转念一想,刘备好歹也是流窜天下各州,晚年又当上了皇帝,这见识熬也熬出来了,倒不好太小看他,于是说:“君以为,天下名骏,以何为最?”

“这最优的坐骑么,我知。”刘备嘴角上翘,显出不屑,“你曹操却定然不知。”

曹操顿生恚怒:“孤曾驭之绝影、爪黄飞电、大宛黑、玉顶骥,连同我彰儿的騕褭,徐晃的骅骝,甚至穆天子八骏,哪样不曾见过?你可不要拿赤兔来糊弄,那也是我送与关云长的!”

刘备两手交错托肘,脸稍抬,不言语,听凭曹操发作。

等到曹操叨叨完了,开始喘息的时候,刘备才把素睡衣一撩,朝身下一指:“这,才是我说的‘最优坐骑’。”

“甚,你耍……”曹操本想接着骂,但他到底反应快,看清了刘备睡衣下露出的玩意,“草鞋?”

“是罗。”刘备道。

曹操:“浑蛋!草鞋算马吗?你骑草鞋给我看看?”

“且听我说。”刘备放下衣摆,却把草鞋抄在了手里,“我自年少起兵,被黄巾、乌丸、匈奴、袁绍、你、吕布这班人赶来撵去,有几回是一直有马的?有哪回不是仗着这宝贝草鞋逃得性命?”

曹操:“……”

曹操:“……先把鞋放下去。”



段子3

曹操:“话说……跟两个大男人睡一晚是怎样的体验?”

刘备听得身上一紧,两手扒住几案两边,抬起来搬到三尺外,重新坐好。

曹操:“喂,不是那意思,我老曹也不好龙阳啊,我是说……”

刘备抬手远远地赶他:“你就在原地说,我能听见。”

“肏。”曹操骂一声,“我是说,出征打仗的时候,睡那行军床,你们不挤?”

刘备:“我与云长、益德自结义以来,向来同睡,虽是挤,却早惯了。倒是你豪富出身,怎么也会睡得住军床?”

曹操:“哼,我只用典韦、许褚轮流随寝侍卫便可,两个人,怎么会挤?”

刘备向旁边扫了一眼典、许二将公牛一般的身躯,脸转回来时,表情便异样了些。

曹操:“再说一遍,我觉得不挤!”

你能有些自知之明么?刘备想道。



段子4

听闻孙权终于也“崩”了,刘备迫不及待,立刻就跟着曹操出门,往东城富春坊赶去。

乌程侯府在当地甚有名气,曹操、刘备有车有人,不费什么力气,很快便寻到了地方。然等下得车来,离着府门才有一道桥时,刘备却停了脚步,对曹操一指前方:“你先去。”

“这是为何?”曹操问。

“瞧见桥上那少年没有?”刘备语声带颤,“我怕那便是孙仲谋那奸……你先去替我瞧,若不是便罢,若是,我怕控不住双手……”

曹操“哦”了一声,没多问,这就上了桥,不一会,把桥上少年领了过来。

曹操:“放心回头看吧,这不是你那二舅子,是四舅爷。”

孙匡:“小子孙家季佐,见过刘公。”

刘备这才回转过来,仔细端详了孙匡一回儿,确认了不是孙权,终于沉住了气。

这也不好怪刘备,地府这地方古怪得很,他与曹操虽是前后脚死的两个六十老翁,但曹操这些年越长越少相,蹦跳上马都是灵活,不单样貌恢复到三十多岁模样,连个头都好像长回去一些。而他刘备虽然也年轻了,身手更是不输给老曹,只是这满头花发,两胯肥肉,都依旧叫他唏嘘。

也因如此,直到看清了孙匡头上脸上确实没有一根紫毛,他才放下心,刚想问话,却听桥后头“碰碰咣咣乓乓”地,着实热闹。然后曹操便抢在他头里,问孙匡:“贵府中出了何事?”

孙匡有些不好意思,迟疑了些许,才说:“家父孙破虏,因说家次兄对三兄翊、五弟朗不友,大光其火。而家长兄策则说次兄权重奠厚基,开疆固土,是深孚其望之举,不愧是他选定的新吴侯。”

曹操、刘备对视一眼,原来如此,一个疼儿子,一个帮弟弟,爷俩都是猛虎,这还不撕?

有心进去看热闹,但刘备毕竟是老将,从里头传出这声就能知道,打得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材呢,这要是冒冒失失跑进去,被夹在中间揍怎么办?这回为了避免搞出大事,他可是只带了刘郃一人随从。

曹操向来比刘备能来事,他带的人多,却一样不急着进府,于是把孙匡拉过一边,亲热道:“小季佐啊,正好问问,你老子孙破虏,跟你大哥孙伯符,谁的嗯……我用个时髦词儿,谁的武力值高?”

“我大哥。”孙匡脱口而出。

曹操:“呃……孙破虏之勇武,为老夫壮年时多次亲见,孙伯符虽承父之悍烈,怕还是有所不及吧?”

孙匡:“我大哥用上了霸王戟。”

曹刘两人又对视一眼,都吐舌头,心想这孙策也太包庇孙权了,怎么打老子还用上了这鬼东西?

然而孙匡的下一句又令他俩更惊:“因为家父也拔了古锭刀。”

刘备暗骂一句我日,这架还怎么劝?

正想找曹操拿主意,却见曹操已经勾着孙匡肩膀,把他往车上带,刘备赶紧赶上去,问:“你啥意思,不去见孙权了?”

曹操白了刘备一眼:“这时候进去?赶着投胎么?”

刘备:“那你拐人家儿子干什么?”

曹操摩着孙匡背:“他是阿仁的女婿,也算我曹家人啊。”

刘备被说得一愣,他懒得清理曹操那几千号亲戚网络,忽转念道:“你不会就是为了这个来的吧?”

曹操:“然,大耳你总算明白过来了。”

曹操笑着,攀上车,也不等刘备,等车走起来了,才朝身后道:“对了,说孙权死也是骗你呢,他还有得好活,这一回下来的,是他五弟孙朗。”



段子5

“就这里?没弄错吧?”

“伯符说笑了,别人家能认错,曹瞒的家岂能不认得?再说不是他这般的巨贼,怎能住得上这般豪阔的宅第?”

地府曹宅门前大道上,刘备、孙策,两家大佬,如此对话着。

至于他俩为何到此么,自然是因为上一回中了曹操的套,被掳走了孙匡,这一回特地来抢人的。

“就这般正攻他家大门么,倒是合本侯口味。但是这人数么……”孙策说着,朝刘备身后跟的张飞、黄忠、严颜瞥去一眼,看样子很有些不信服。

“日他娘的。”张飞张口便骂,也朝孙策身后十数人狠狠横去一眼,“就你手下这些虾兵蟹将也好意思瞧不起俺们?”

眼看孙策将要动怒,刘备连忙制止他俩,说:“你俩个,难得我煽动袁绍、王匡、袁术去找曹操干仗,曹操把麾下大将都带去与颜良、文丑、纪灵相抗,府里没多少战力,你俩怎么却在这里消磨起时光来?。”

见张飞闭上了那张臭嘴,孙策点点头,一挥手,身后凌操、韩当各持钢刀撞向曹宅大门。

一路撞杀进去,顺者踹倒,逆者挨刀,曹宅中留守的官兵倒还不少,但唯有守在门房的朱灵、牛金还算两颗菜,被孙策、黄忠一人一个,分别斫翻在地。到后面则越来越不像话,一个个都弱得不行,连宋谦、徐祥的一招半式都接不住。孙策都懒得动手了,他退到后面,把朱灵的脑袋放在膝盖上一颠一颠地,笑道:“原来曹将皆是这般的不经打,要早知道,早两年孤便打到中原去了。”

刘备强忍住吐槽的冲动。

有张飞在前头开道,什么兵啊将啊墙啊都不叫事,不须半个时辰,孙刘联军已是杀进了内宅院,这里头的曹兵已是不剩几个,几名虎士勉强顶在了前头,夏侯杰则拖着孙匡走出来,放声大笑道:“嘿嘿嘿,孙策,汝不愧诨号小霸王,果然容易中计啊,嘿嘿啊哈哈……”

孙策火腾就上来了,刚从徐祥手里接过弓,刘备按住他,叫他别急,接着又朝夏侯杰叫道:“汝可得想清楚,四公子孙匡乃是我刘备的亲戚,孙讨逆的亲弟,谁要敢动他半点,这魂魄非得三七二十一分了不可。”

夏侯杰身子一颤,架在孙匡脑后的宝剑便跟着一抖,也不知他是真怕还是假慌,只颤声道:“我胆子可小,你们不许吓唬我啊。”

刘备一凛,忽然想起了什么,于是叫严颜捂上张飞嘴。

孙策不耐烦了,厉声呵斥:“孙策在此,你敢不放人么?”

“不敢。”夏侯杰当即应道,乘着刘孙两人犯愣,他接着说,“魏王本就叫我放了孙家四公子。”

听了这话,刘备表情即刻见缓,暗想着总算对得起大舅子了。孙策却又问:“那你说,孤中了什么计?”

夏侯杰:“孙将军可知魏王生前最想得而得不到的是什么?”

孙策:“皇位?”

刘备却反应过来:“不好,确实中计,快回去!”

拽着不明就里的孙策没跑出几步,前面地下有一团血赤糊拉的玩意扭动着爬过来,原来却是牛金,瞧见刘孙的囧样,大笑道:“是女人哇,江东二桥,吴氏姐妹,步练师,孙尚香,呐哈哈哈哈……”

孙策猛醒,暴怒指刘备:“大耳贼,你带的好路!若我家中出事,非拿你五车执刑!”

“你赶得回去再说吧!”刘备喊着,两手分拽黄忠、严颜,脚下生风,踩着牛金脸直蹿出了大门。



段子6

曹操:“大耳,别这样拧眉瞪眼的,前日是我不对,但终究是我同老孙家的事,你自己送上门去要帮,结果一起中了计,这不能怪我吧?”

刘备:“哼。”

曹操:“哎,我不是今日摆这席面请你了嘛,别气了别气了,瞧这马肉多美,正宗大宛马脊肉喔,我那二小子刚给我烧来的。”

刘备举筷,高高抬起,如同握匕首,对准了曹操,曹操只看了一眼,便仍吃他的菜。刘备又哼了一声,重重地把筷子捅进马肉盘子里,夹起一块送入口中。

“身为伪帝,几度南征孙权失利,被无名小卒追杀,慌得浪跑马,把你遗下的骏马跑瘸了,还当场烧来祭给你吃,曹丕真够不是东西。”

儿子被骂,作老子的当然面上无光,曹操虽恼,然而一来刘备说的是真事,二来现下要与对面和好,便不好发作。咽下一口菜后,曹操说:“说起来, 你我二人斗得这么精彩,半数要归功给麾下诸猛将,今日乘酒论一论将士如何?”

虽然刘备没答话,但曹操分明从他眼中看到了兴奋,于是吩咐左右:“去给汉中王多预备一副筷子。”随后道,“我若以典韦开场,你作何应对?”

刘备:“一百合外,我三弟益德足可胜之。”

曹操:“我用夏侯惇为次锋。”

刘备:“黄老将军可胜之。”

曹操:“我用张郃为中坚。”

刘备:“他还在上头好好地喘气,你也拿来用……那我也用活人,魏文长足可敌之。”

曹操:“活的死的随便,后面我点夏侯渊。”

刘备:“马孟起三十合可斩之。”

不等曹操说话,刘备又道:“便是为了公平起见,允你再同上于禁、张绣、曹洪、曹纯,孟起也足够一起带走。”

曹操:“……”

虽说心里不服,但曹操也知刘备说得有道理,当初潼关之战马超是怎么把他麾下诸将当草人挑的,他也是亲眼得见,现在还是不要顶嘴,要是大耳贼一怒之下把马超给喊来,这酒肉还怎么吃?

曹操:“老夫我再出高览。”

刘备:“陈叔至可杀此人。”

心中“啊哈”了一声,曹操心想你刘备这回可输定了,我老曹兜囊里可还有许褚、庞德、曹仁、徐晃、黄须儿、乐进、牛金、文聘等一众猛将;便是要比小辈,夏侯霸、夏侯称、夏侯尚、夏侯威、曹休、秦朗也足够匹敌你的关平、关兴、张苞啊;若说什么吴班雷铜吴兰之类二流货色,我曹操的殷署朱盖常雕吕旷吕翔蔡阳什么的不比你多?

嘿嘿嘿,关公正在荆州当他的行瘟大仙,不归刘备管,再下面这大耳贼怕是要自己下场喽!

曹操:“大场面要来了,老夫我请张辽出阵。”

满心以为刘备会发觉失策,陷入沉思,或者真把雷铜、关兴之类搬上来,没想到刘备答复却快:“我以子龙出战。”

曹操的脸一下僵住。

刘备:“子龙十合挑翻张辽。”

刘备:“子龙八合刺杀徐晃。”

刘备:“青釭剑怒斩许褚。”

“庞德、乐进、牛金同上。”曹操不知不觉跟上了刘备节奏。

刘备:“不过二十合,子龙尽斩三将。”

曹操:“我还有黄须儿!”

刘备:“子龙斩之。”

曹操:“有曹仁。”

刘备:“挑之。”

曹操:“……还有文聘、王双!”

刘备:“子龙枪挑剑落,连杀汝曹营猛将四十余人,未见疲态。曹休、吕翔暗放冷箭,皆被子龙返射而死。”

曹操拳头重重砸在觞上,手破觞裂,他也不在乎。

刘备终于笑开怀,掂起觞,美美地喝了一口。







日志

3.9 更新段子5



欢迎关注我的小说专栏:

以及浏览我的得意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九泉之下,黄泉路上,三足鼎立的格局早已烟消云散。曾经叱咤风云的刘备、孙权、曹操,如今都已化作一抔黄土,却也在这无尽的黑暗中,有了再相聚的奇缘。起初,只是隐约的感应,然后是逐渐清晰的轮廓,最后是熟悉的脸庞。他们曾是对手,也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如今,在黄泉,只是三个凡人,面对着他们共同的归宿。刘备首先打.............
  • 回答
    孙权之所以在曹操和刘备相继离世后,未能趁机一举统一三国,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非简单的“不作为”。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当时孙吴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孙权自身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熬死”二字背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等待。曹操和刘备的去世,固然为孙权扫除了一些直接的强大对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三国迷心中的一个疑问。曹操和刘备都走了,孙权手里握着江东这块宝地,还多活了整整三十年,为何最终未能实现统一大业?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首先,我们得看看孙权自己这边的情况。 继承者问题: 孙权在位时间很长,但他的晚年,尤其是继承人问题,是最大的一个坑.............
  • 回答
    这三国鼎立的局面,真要是其中一人侥幸活捉了另外两人,那可不是一件小事,背后牵扯到的政治、军事、人情世故,足以让当时的天下为之震动。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位大佬,要是真有这么一天,会怎么对待他们自己的最大对手。一、曹操活捉刘备、孙权:要说最可能实现这一幕的,那还得是曹操。他手.............
  • 回答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未能统一天下,并非是他们“太强”或“太弱”的简单二元论可以概括,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双方实力均衡,但各有侧重,难以彻底压制对方: 曹操:北方的绝对优势,但南方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 优势: 曹操占据了北方中原.............
  • 回答
    三国争雄,风云激荡,各有英才,亦各有憾事。要说刘备失了法正、曹操失了郭嘉、孙权失了周瑜,哪个更可惜,这问题可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这就像是问,在战局的关键时刻,失去哪个得力助手,对自家来说才是最致命的打击。咱们先来说说刘备失了法正。法正,字孝直,这人可不是一般人。他早年也在曹操手下混过,但那会儿不受重.............
  • 回答
    那一场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要说曹操为何会改变原定的攻打目标,从直取刘备转而直捣孙权,这背后其实是局势变化和一系列关键考量所促成的。话说曹操大军南下,初衷确实是想要一举荡平长江以南的势力,尤其是眼下在他看来,刘备占据的新野和樊城之地,虽然是他南征过程中需要啃下的硬骨头,但毕竟实力相对较弱,而且地理位置.............
  • 回答
    这三国鼎立之局,并非天生注定,而是三位雄主在历史的洪流中,各自挥霍或错失了登上权力巅峰的绝佳机遇。先说曹操。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论实力、论地盘,在三国中无疑是最大的。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应该是在官渡之战大破袁绍之后。袁绍虽然号称四世三公,但其拥兵百万,曹操不过数十万,一战而胜,可谓奠定了北方霸.............
  • 回答
    历史的车轮一旦偏离既定的轨迹,接下来的演变便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如果孙刘联盟坚不可摧,共同的敌人曹操最终被消灭,那么刘备,这位被誉为“仁德之君”的汉中王,又会如何对待那位曾经的盟友,如今却肩负着统一大业最大障碍的孙权呢?这可不是一桩简单的结盟关系,而是两个雄心勃勃的势力在争夺天下,其中夹杂着情分、利益.............
  • 回答
    鲁肃这番话,其实是站在当时严峻的政治和军事形势下,对孙权的长远利益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分析。如果单看刘琮投降的结果似乎“挺好”,那只是看到了表面,忽略了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和更深层次的道理。首先,我们要明白鲁肃当时的立场。他是孙吴政权的核心谋士,他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孙权的基业能够稳固发展,甚至有机会扩大。而.............
  • 回答
    三国时代,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如果将这群叱咤风云的人物,穿越到现代,让他们携手创办一家科技公司,那画面可想而知有多么令人遐想。让我们不妨大胆猜想一番,以刘备、孙权、曹操、司马懿、赵云、吕蒙、诸葛亮这七位“创始人”的性格特质和历史经验为基石,这家公司将会驶向一个怎样的科技航向?首先,咱们得给这家公司起.............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问!如果刘璋不是一个“暗弱之主”,而是能与刘备、孙权、曹操比肩的雄才大略之辈,那么三国鼎立的格局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能提前形成“刘璋、孙权、曹操”三分的局面。下面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前提设定:刘璋拥有与曹操、刘备、孙权相当的才能和野心我们假设这位“非暗弱”的刘璋,具.............
  • 回答
    这问题提得挺有意思,也触及了人们对这三位三国巨头的一种集体记忆和评价差异。同样是以少胜多,为什么孙权就成了“孙十万”,而刘备和曹操的以少胜多往往被歌颂,甚至有些“以多败少”的经历也相对被淡化或者被视为英雄气概的证明?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故事的焦点与叙事的主角: 曹操: 曹操.............
  • 回答
    要判断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主角的电视剧,谁的收视率最能打,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问,因为它涉及到角色魅力、历史题材受众、剧本创作潜力以及当下观众的喜好等多个维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角色魅力与观众认知: 曹操:奸雄还是枭雄? 观众认知基础: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家喻户晓的.............
  • 回答
    要说三国时期孙权、刘备、曹操这三位巨头的实力排名,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实力”涵盖的维度太多了,不能简单地用“谁打架更厉害”来衡量。不过,咱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掰扯掰扯,这样大家心里就都有数了。一、 政治基础与地盘: 曹操: 曹操的政治基础那是没得说,可以说他三个人里最稳当、最扎实.............
  • 回答
    说到统一江山后的“卸磨杀驴”,这可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一个屡试不鲜的戏码。在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汉末枭雄里,要论谁最可能在功成名就后对功臣下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他们的性格、政治理念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好好捋一捋。曹操:政治家的精明与权术的极致曹操这个人,打心眼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家,而且是.............
  • 回答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历史演进的必然,也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各自实力、战略以及所处时代局限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他们都雄才大略,都曾有过一统天下的野心和机会,但最终谁也未能实现这个目标,这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绝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咱们就细细道来。1.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强大基础与战略失误的致.............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就长了,也怪不得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大佬不能舒舒服服地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家常。归根结底,就是利益、理想、出身、势力,这几条刺儿头横在那儿,没法儿不打。先说曹操。您想想,他出身寒门,早年也是个官二代,但后来家道中落,跟那些门阀世家比,底子不硬。所以他骨子里就有一种不安感,得靠自己的本.............
  • 回答
    要说汉末为何诸侯纷纷崛起,最后却只剩下刘备、曹操、孙权三人能笑到最后,形成那波澜壮阔的三国鼎立之局,这其中的门道可就深了。这不是偶然,而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如同擂台上只剩下最有实力的三位选手,其他人都被淘汰了。咱们得从头捋一捋。一、 崩塌的巨石与散落的石子:东汉末年的大环境话说这东汉王朝,那会儿就.............
  • 回答
    如果我必须在刘备、曹操和孙权这三位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我的老板,我会仔细权衡他们的性格、管理风格、政治理念以及我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取向。经过一番思考,我 更倾向于选择刘备,原因如下:选择刘备的理由(详细阐述):1. 仁德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核心特质: 刘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的“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