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刘备集团,如果在汉中大胜曹操之后,关羽不打曹操,而且和刘备一起全力进攻孙权,有没有可能改写历史?

回答
关于刘备集团在汉中大胜曹操后,若关羽不攻打曹操,而是与刘备一同全力进攻孙权,能否改写历史的这个问题,咱们不妨展开了细说。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可不少,军事策略、政治格局、人物性格,甚至一点点运气,都可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激起不同的涟漪。

首先,咱们得明确当时的大背景。汉中之战刘备是赢了,曹操撤兵北上,暂时无力顾及南方。这时候的刘备集团,实力确实达到了一个顶峰,占据了荆州和益州两大战略要地,士气正盛。而孙权集团呢,虽然也强大,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且主力部队正用于抵御曹操的威胁,尤其是合肥方向的攻防,一直让孙权头疼。

如果关羽不孤身北上攻打樊城和襄阳,而是与刘备一同调转枪头,目标直指荆州的关键地带,比如江陵、公安等地,这无疑会给孙权带来巨大的军事压力。当时的关羽,在汉中胜利后,虽然有些骄傲轻敌,但他本身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加上刘备的全力支持,两路夹击孙权,成功的概率是相当高的。

从军事层面来说,这有几点值得分析:

兵力与士气: 刘备集团刚刚经历了汉中之战的胜利,部队士气高昂,兵员补充也相对容易。而孙权集团长期处于对曹作战的前线,兵力虽然有优势,但长期拉锯战难免损耗。如果刘备集团全力南下,孙权的兵力会被迫分散,难以应对。
战略要地: 荆州,尤其是南荆州(江陵、公安一带),对于刘备和孙权来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刘备能够成功夺取这些地方,不仅能够为益州打通与东吴的陆路联系,还能进一步压缩孙权的活动空间,甚至威胁到建业(南京)的安全。
地理优势: 荆州水网密布,河流纵横,对水战经验丰富的东吴来说本应是优势。但如果刘备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在关键渡口和战略节点上发起猛烈攻击,并且拥有像关羽这样善于水陆作战的将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东吴的水军优势。

政治和外交层面呢?

蜀汉阵营的巩固: 如果刘备集团能够拿下荆州大部分地区,不仅能巩固自身的实力,还能为日后北伐曹魏积攒更多的资源和人力。同时,也能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让孙权集团更加被动。
孙权集团的内部: 孙权集团内部一直存在着江东士族和荆州集团之间的矛盾。如果刘备集团能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并吸引一部分对孙权不满的荆州士族投靠,可能会加剧东吴内部的分裂。
对曹魏的影响: 如果刘备集团成功地将孙权逼入困境,甚至导致东吴遭受重创,那么曹魏必然会密切关注。曹操可能会抓住这个机会,趁势南下,但前提是他有能力和决心重新发动大规模的对蜀战争。不过,考虑到曹操在汉中吃了亏,他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和调整。

那么,这种局面可能如何改写历史呢?

最直接的可能就是:

1. 三国格局的改变: 刘备集团如果能拿下南荆州,甚至进一步威胁到东吴腹地,那么“三国归晋”的剧本可能就此改写。东吴可能会被削弱到无法与蜀汉抗衡的地步,甚至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守势。
2. 北伐的可能: 拥有更广阔的南方地盘和更充足的资源后,刘备集团北伐曹魏的实力将会大大增强。可能不需要再像历史上那样,在国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艰难北伐,而是能发起更具规模和威胁性的进攻。诸葛亮的隆中对,或许能有更大的实现空间。
3. 关羽的命运: 如果关羽不进行那场被围歼的宛城之战,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也会截然不同。他可能会成为蜀汉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常胜将军,而不是最终的悲情英雄。

但是,咱们也得看到其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东吴的反扑: 孙权并非等闲之辈,他拥有一批精明的谋士和能征善战的将领(如吕蒙、陆逊等)。一旦刘备集团全力进攻,孙权肯定会全力应对,并且很可能会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历史上的“偷袭荆州”固然是孙权集团的绝招,但即使没有这次“偷袭”,东吴也很有可能找到其他办法来反击。
后勤补给: 长期在东吴腹地作战,对蜀汉的后勤补给将是巨大的考验。益州山高水险,与荆州和东吴的交通并不便利。如果战事旷日持久,后勤能否跟得上是个大问题。
内部矛盾的暴露: 在与强敌对阵的关键时刻,蜀汉内部的矛盾,比如对荆州集团的看法、对关羽的依赖等等,也可能被放大。一旦出现决策失误或将领不和,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曹魏的渔翁之利: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就是曹魏的态度。如果蜀汉与东吴两败俱伤,曹操集团未必会坐视不理,而是可能趁机扩大战果,这反而可能让蜀汉集团陷入更不利的境地。

回到那个假设:关羽不打曹操,全力南下。

个人认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关羽不打曹操,而且和刘备一起全力进攻孙权”,并且能够成功地在关键地区击败孙权,那确实极有可能改写历史的走向。

首先,刘备集团的战略重心会更加稳固。 荆州是连接益州与北方的战略要冲,也是东出和南下的跳板。如果能拿下南荆州,刘备集团的战略纵深将大大增加。
其次,东吴的实力会受到重创。 孙权集团的强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荆州这个战略基地。一旦失去荆州的关键地区,东吴的战略地位将大大下降,对曹魏的防御压力也会增大,甚至可能导致内部的不稳。
最后,蜀汉北伐的条件会更加成熟。 拥有了更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加上更稳固的战略后方,刘备集团在诸葛亮等人的指挥下,发起对曹魏的北伐可能会更加顺利,甚至有机会改变三国鼎立的局面,让“兴复汉室”的理想更有实现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如果关羽能够和刘备联手,集中兵力攻击濡须口,并且成功击溃驻守的东吴军队,那么孙权集团将面临巨大的战略危机。同时,如果能配合一些外交手段,例如在荆州地区策反部分士族,或者利用东吴内部的矛盾,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当然,历史的进程充满了变数。即使按照这个假设,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成功。孙权集团的实力不容小觑,陆逊等人的出现也为东吴带来了新的转机。但至少,如果能改变关羽北上被围歼的那个关键节点,刘备集团的命运天平就会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倾斜,历史的走向也必然会因此发生重大的改变。

总而言之,关羽不攻曹操,转而与刘备联手进攻孙权,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战术选择,而是可能关系到蜀汉集团生死存亡和未来命运的战略决策。一旦执行得当并取得成功,确实很有可能改写那段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想太多了,关羽为什么北伐?搞清楚了关羽为什么北伐就知道这个问题简直就是搞笑。

那么关羽为什么北伐呢?就是曹操占领了汉中 导致蜀地一日三惊,于是刘备决定打汉中之战。

刘备:云长贤弟啊!这曹操占领了汉中,导致我们益州压力山大,所以我想打一打汉中。解决益州的压力。你那边出点兵北伐,吸引下曹操一部分的兵力。

关羽:好的大哥 !

于是关羽在汉中之战的同时就策反了侯音,逼得曹仁带领一部分兵力去平定侯音之乱。平定完侯音之乱,曹仁心想,老子都来荆州了不多干点活怎么对得起丞相对我的信任呢。于是曹仁就南下攻击关羽,并且不断的“胜利”转进樊城。

这里我们就看到,关羽北伐是策应汉中之战,分担汉中之战时益州方面压力的行动。而不是突然我想北伐就北伐了的一时兴起。

至于问题为什么刘备不和关羽一起打孙权。我就问你,刚打下来的益州你还要不要了?刘备和关羽一起打孙权益州空虚不就给曹操进攻益州的机会了么。刘备也不是没有和关羽一起联合打过孙权,结果曹操乘机占领汉中,于是刘备和孙权搞了湘水之盟瓜分了荆州 自己回益州打曹操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刘备集团在汉中大胜曹操后,若关羽不攻打曹操,而是与刘备一同全力进攻孙权,能否改写历史的这个问题,咱们不妨展开了细说。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可不少,军事策略、政治格局、人物性格,甚至一点点运气,都可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激起不同的涟漪。首先,咱们得明确当时的大背景。汉中之战刘备是赢了,曹操撤兵北上,暂时无力顾.............
  • 回答
    刘邦、李世民、朱元璋,这三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开创盛世的帝王,如果他们所处的时代交错,并以集团的形式在这片土地上鼎足而立,这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军事与文化碰撞。想象一下,这不是简单的三国演义,而是一场跨越千年、融合了不同时代战略智慧、治国理念与民族特色的宏大博弈。一、 初始格局与集团特色首先.............
  • 回答
    说起刘备集团的覆灭,这确实是个牵动人心的话题。很多人会把目光聚焦在诸葛亮身上,觉得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么还会失败?这其中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决策。刘备集团失败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而不是单一的“诸葛亮之过”或者“隆中对错误”。一、 历史的.............
  • 回答
    要说汉末为何诸侯纷纷崛起,最后却只剩下刘备、曹操、孙权三人能笑到最后,形成那波澜壮阔的三国鼎立之局,这其中的门道可就深了。这不是偶然,而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如同擂台上只剩下最有实力的三位选手,其他人都被淘汰了。咱们得从头捋一捋。一、 崩塌的巨石与散落的石子:东汉末年的大环境话说这东汉王朝,那会儿就.............
  • 回答
    关于刘备是否真的如其所言是汉室宗亲,这确实是三国时期一个充满争议且颇引人遐思的话题。虽然史书上普遍记载他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后世的诸多考证和质疑,也让这件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咱们不妨一层层剥开,仔细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从刘备自己说起。他一直以“汉室宗亲”自居,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一面之词,也是他.............
  • 回答
    要说刘备凭什么能把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位顶级猛将以及诸葛亮这样的绝世智囊聚拢到自己身边,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咱们得从头捋捋,这不是因为刘备长得帅,或者有什么天生的光环,而是他一步一个脚印,用真诚、胸怀、理想和能力,一点点打动了这些人才。首先,刘备这个人,他有个最大的特质就是“仁德”。这.............
  • 回答
    在央视版《三国演义》中,刘备直接称呼汉献帝为“献帝”,从历史和礼仪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不妥当的,并且在原著小说和历史记载中,刘备通常不会直接这样称呼。详细分析如下:1. 历史事实与称谓的演变: 汉献帝的正式身份: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王朝的皇帝,虽然他大权旁落,受制于董卓、李傕、郭汜以及后来的曹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是三国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回答“如果没有刘备,曹操是否早就统一了三国”,以及“刘备是否延长了乱世”,我们需要仔细梳理一下当时的历史格局和各方势力的互动。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没有刘备,曹操是否早就统一了三国”的可能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设想一个没有刘备的世界,看.............
  • 回答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觉得刘备是仁君,长大后再看却觉得他更像一个伪君子,这种感受并非个例,而是许多人在阅读和理解《三国演义》过程中常见的转变。这种转变的背后,是我们阅历的增长、认知的深化以及对“仁君”和“伪君子”这两个概念理解的演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长大后看待刘备会有这样的转变: 一.............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涉及到政治智慧、历史惯性以及人性等复杂因素。如果刘备真的实现了三国一统,并且没有在诸葛亮去世前离世,那么他是否会“效仿先祖灭杀关张赵”以巩固统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刘备的性格与政治哲学: 仁德为本的政治理念:.............
  • 回答
    新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评价之所以“高”,甚至在很多观众心中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仁德”化身,其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剧情本身的塑造,也有观众心理和时代背景的投射。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分析:一、剧情的侧重与改编:强化“仁德”标签1. 对“仁义”的极度放大和脸谱化: 很多观众提到刘备,首先想到的就是.............
  • 回答
    要评价刘备这个人物,那可真是件有意思的事儿。要我说,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男人”,你瞅瞅他的那帮兄弟,关羽、张飞、诸葛亮,哪个不是名震千古?可再看看他自己,虽然是汉室宗亲,早早起兵,但一路跌跌撞撞,屡败屡战,感觉像是自带“衰神”光环。可就是这么一个人,愣是靠着一股子“不认命”的劲儿,硬是打下了一.............
  • 回答
    “六十看三国,刘备最厉害”这句话,并非普遍认同的定论,更像是一种基于特定人生阅历和价值取向的解读方式,尤其 resonates(引起共鸣)于经历过人生起伏、懂得人情世故的年长者。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对刘备“德”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人生智慧的一种提炼。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六十岁的刘备最厉害,我们需.............
  • 回答
    刘备这人,打个比方,就像是在乱世之中,一块极具韧性却又不那么锋利的石头。他的成功,与其说是天赋异禀,不如说是靠着一股子“别人死我活”的韧劲和超乎寻常的人格魅力。要说刘备,最绕不开的便是他那套“仁义”的招牌。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这简直就像是在狼群里硬要推广吃素一样,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一度被认为是迂腐.............
  • 回答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未能统一天下,并非是他们“太强”或“太弱”的简单二元论可以概括,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双方实力均衡,但各有侧重,难以彻底压制对方: 曹操:北方的绝对优势,但南方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 优势: 曹操占据了北方中原.............
  • 回答
    要说刘备如何在三国乱世中完成统一,这绝非易事,甚至可以说,以当时他的条件,实现统一的难度堪比登天。他的一生,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奋斗史,充满了艰辛、挫折与偶尔的曙光。如果非要设想一条“刘备完成统一”的路径,那需要无数个“如果”,并且每一步都必须走得无比扎实和幸运。我们先来看看刘备的“起手式”。他出身寒.............
  • 回答
    三国时代,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如果将这群叱咤风云的人物,穿越到现代,让他们携手创办一家科技公司,那画面可想而知有多么令人遐想。让我们不妨大胆猜想一番,以刘备、孙权、曹操、司马懿、赵云、吕蒙、诸葛亮这七位“创始人”的性格特质和历史经验为基石,这家公司将会驶向一个怎样的科技航向?首先,咱们得给这家公司起.............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颇为有趣的设想,将历史的轨迹巧妙地错位。如果三国时期,那个在乱世中崛起的刘备,变成了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刘裕,那么历史的走向,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来细细梳理一下,这其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涟漪。一、 核心人物的转变:仁德之君 vs. 功勋之主首先,最大的差异来自于两位“刘”姓领袖的根本.............
  • 回答
    哥们儿,穿越到三国?还是让刘备统一三国?这活儿可不轻松,尤其是我这种文科生,对三国那点事儿,除了赤壁之战、桃园结义这些皮毛,剩下的就跟看天书似的。不过既然老天爷给了这机会,咱就得试试,哪怕是为了证明一下文科生也能玩转权谋。第一步:落地生根,找个靠谱的组织我这文科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真要是在战场上.............
  • 回答
    b站一位拥有万千粉丝的up主,最近发表了这样一番言论:“如果没有刘备,那三国时代和中国历史上其他乱世一样毫无亮点”。这句话一出,立刻在评论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褒贬不一。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句话到底有多少道理,又有多么偏颇。首先,我们得承认,刘备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确实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是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