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刘备称帝之后,汉献帝被送回蜀汉,刘备该如何?

回答
这确实是个颇具戏剧性的假设。如果刘备真的一统天下,并最终登基称帝,而汉献帝又被安然无恙地送回了蜀汉,这场景可就复杂得多了。

首先,刘备的反应定然是五味杂陈。刘备起兵,打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旗号,为的就是匡扶汉室。如今,他自己却坐上了那把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而那位曾经的“汉献帝”,理论上的正统皇帝,却成了自己的“客人”。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尴尬,更是一种微妙心理的较量。

从政治层面来看,刘备需要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汉献帝的身份定位与待遇。

名义上的尊重是必须的:既然刘备是“兴复汉室”,那么对这位名义上的“汉献帝”,他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至少在形式上是如此。公开场合,刘备仍会尊称其为“汉帝”或“先帝”,以彰显自己继承大统的合法性。
实际上的软禁与监视:但这种尊重必然是有限度的。刘备不可能允许汉献帝拥有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统治的自由。汉献帝会被安排在蜀汉的某个舒适但戒备森严的宫殿或府邸中,生活起居会有专人伺候,但外出、会客、甚至是书信往来,都将受到严格的监控。他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象征,而非实权。
政治影响的消除:刘备会想方设法削弱汉献帝的任何潜在政治影响力。例如,禁止他与外部联系,不允许他与任何可能对他抱有幻想的势力接触。如果汉献帝有子女,他们的教育和活动也会被严密控制,确保他们不会成为潜在的复辟势力。
可能的册封与安抚:为了进一步安抚人心,并显得自己仁义,刘备可能会对汉献帝进行册封,比如“皇叔公”、“太上皇”之类的名号,并给予优厚的待遇,让他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这样既能堵住悠悠之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与汉室宗亲的关系。

从刘备个人的角度来看,他内心深处会有一丝不安和复杂的情感。

“汉贼不两立”的道德困境:虽然他已经称帝,但“兴复汉室”的口号犹在耳畔。如今将汉献帝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这在道义上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他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辩护,比如认为曹操篡位在先,自己是为了清理门户,而献帝只是自己手中的“人质”,如今也得到了善待。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对比:刘备一直将曹操视为最大的对手。曹操挟持献帝,号令诸侯。如今,刘备自己也成了“挟持”献帝的人,虽然方式不同,但境遇有些相似。这种对比,或许会让刘备更加警醒,明白权力的脆弱和手段的无奈。
对汉室的感情:刘备毕竟是以“汉室宗亲”自居的,他对汉朝的情感是复杂的。或许他真心有过匡扶汉室的理想,但现实的政治斗争让他不得不采取更强硬的手段。献帝的存在,既是自己功业的“见证”,也是自己“取而代之”的“证明”。

那么,蜀汉内部的反应又会如何呢?

臣子们的态度:以诸葛亮为首的蜀汉群臣,虽然会遵从刘备的决定,但内心也会有不同的声音。
支持者:会认为这是顺应天命,是刘备的政治智慧,将献帝留在蜀汉,可以彻底打消复辟的念头,巩固刘备的统治。
担忧者:可能会担心献帝的存在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一些忠于汉室的老臣可能心怀异志,或者在政治宣传上落人口实。他们更倾向于将献帝送往别处,或者用更“彻底”的方式解决问题,但这显然与刘备的仁义形象不符。
诸葛亮的考量:诸葛亮作为丞相,会以稳定大局为重。他会为刘备出谋划策,如何在政治上、舆论上处理好献帝的问题,如何确保献帝不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他可能会提出一些“温和”的解决方案,比如安排献帝在远离权力中心的舒适环境养老,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

民间舆论:民间对此的看法也会比较复杂。
拥护刘备者:会认为刘备打败了其他势力,统一了天下,是天命所归。汉献帝被“善待”,也显示了刘备的仁德。
观望者/汉室遗老:可能还会对汉献帝抱有一定的同情,认为他依然是汉朝的正统象征。但即便如此,在刘备强大的统治和宣传下,这种声音也很难形成气候。

刘备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安排好献帝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这件事对自身统治合法性和政治宣传的影响。

重塑历史叙事:刘备和他的智囊团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史书的编纂、官方的宣传、以及对百姓的教育,来重新定义这段历史。他们会强调曹操窃国,刘备匡扶汉室的艰难历程,以及最终登基是为了平息战乱,万民安乐。汉献帝被“妥善安置”,则被描绘成刘备仁义之举,并非囚禁。
利用汉献帝的“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刘备甚至可以利用献帝的象征意义。比如,在重要的祭祀场合,邀请献帝一同参与,以此表明自己继承的是汉朝正统,自己称帝并非“篡汉”,而是“承汉”。这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手腕,既表明了自己的合法性,又利用了旧的象征来巩固新的统治。
警惕和防范:尽管表面上风平浪静,刘备内心深处必然会保持高度警惕。他会密切关注献帝及其身边人的动向,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措施。献帝的存在,始终是一柄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总而言之,如果刘备称帝后汉献帝被送回蜀汉,刘备的处境将会是政治上的极度敏感与微妙。他需要用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手段,在“仁义”的招牌下,完成对这位前“正统皇帝”的实际控制和影响力的剥离。这不仅仅是一场权力斗争,更是一场关于合法性、道义和历史叙事的博弈。刘备必须小心翼翼地走过这段路,既要巩固自己的皇位,又要尽可能地维护自己一直以来所树立的仁德形象,这无疑是对他政治生涯中又一次巨大的考验。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后世的史书和民众所审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历史有过及其相似的样板。楚怀王2.0,刘协如果回去那应该就是楚怀王3.0

话说秦末项梁起义,为了有正统之名,这个正统不是秦国送的,而是自己找的,他们找到了楚国末裔,熊心,拥立熊心为楚怀王2.0,自己自愿降一等,甘愿当将军。

楚怀王可比汉献帝好得多,他可不是没有实权的。因为项梁到一半就死了,熊心一通操作以后竟然还弄到了不少兵权收编了很多部队,立亲信宋义为大将军,项羽为上将军,还封了刘邦。

后来宋义援项羽见死不救,项羽当场兵变把宋义打死。一通操作以后变成了又笼络回来了很多项梁的兵卒成了大军阀,又恢复到项梁的形式。

但项羽作为楚国贵族后裔,自然还是要奉楚怀王2.0不好反的。楚怀王就是项羽正义的大旗,还不能折断。但这楚怀王2.0也知道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向汉献帝留些一样搞点事情制造点机会光复一下自己的权利,于是有了谁先进咸阳谁就封王。然后好死不死让刘邦先入了咸阳。于是楚霸王不服了,叫楚怀王封自己为王,怀王一看好机会这时候不搞事什么时候搞事,于是回复项羽说要如约,即还是想封刘邦。结果项羽不服,鸿门宴一套操作,把刘邦怼到服,然后也不要怀王封了,自己封自己西楚霸王,然后替怀王分封了各路诸侯,兵权在项羽手上,怀王也无奈。

自此霸王已经知道怀王要搞事情,但又不好自己动手,于是在怀王迁都的时候叫三路诸侯以自己的名义把怀王办了。

项羽也不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鸿门宴就是因为不符仁义本该杀了刘邦结果下不去手,但是你要是坏我王道,即便你是楚王正统后裔也照样办。

献帝到了蜀汉想必结果相似,要名可以给你,要权肯定是没有的。想搞点事情,他那点智商怕是连诸葛亮你都瞒不过。更何况刘备这种从曹操,袁绍,袁术这种打老虎口中划水逃走的老狐狸。

备的儿子一个叫封一个叫禅,你还想在他的地头当皇帝,搞事情??你最多就是禅让给他,他多次推脱你多次禅让他再多次推脱,然后手下劝他大家都是汉室宗亲,江山还是汉室江山,接了没事。大家演的也挺累的,快点拿了印可以放饭了。刘备才“不得不”接过玉玺。然后汉献帝得个善终,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你要是想打断他封禅的读条,就参考楚怀王2.0出门小心点咯。即便刘备不动手,很可能会有刘备的铁粉会帮他做决定。

user avatar

这个需要回答么?


曹丕大概是脑子坏了才敢把刘协送过去,刘备直接能说:看啦,曹丕不要脸,篡位啦!正经汉献帝在我这呢!曹家不要脸,劳资要帮汉帝回家。

这可是比刘备称帝更好的宣称,你让退位就退位?你算老几?能打赢才是真的,至于统一之后献帝怎么处理,那办法就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颇具戏剧性的假设。如果刘备真的一统天下,并最终登基称帝,而汉献帝又被安然无恙地送回了蜀汉,这场景可就复杂得多了。首先,刘备的反应定然是五味杂陈。刘备起兵,打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旗号,为的就是匡扶汉室。如今,他自己却坐上了那把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而那位曾经的“汉献帝”,理论上的正统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考验人的历史功底。如果刘备称帝,关羽健在,这绝对是三国鼎立局面下的一个超级重磅事件。关羽的地位,在他效忠刘备的整个生涯中,都是无可撼动的第一人,论功劳、论资历、论个人能力,他都是首屈一指。所以,如果刘备真的当了皇帝,关羽的封赏绝不会是什么泛泛之辈。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捋一捋。首先.............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三国时期政治格局和人物性格的复杂互动。如果曹丕在篡位成为魏王/皇帝后,又将汉献帝“送给”刘备,这其中蕴含了极其复杂的动机和深远的政治影响。让我们详细推演一下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一、 曹丕“送”汉献帝的可能动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曹丕为何会这样做。在他成功篡位并巩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值得推敲的。如果刘邦仅仅称王,而不是皇帝,韩信的命运很可能会大不相同,但很难说就一定不会被杀。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刘邦称王和称帝,在权力合法性和他个人心理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当年刘邦从项羽手里接过汉王之位,那只是一个诸侯王,上面还有名义上的楚怀王(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他.............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设问。如果刘备,这位汉室宗亲、仁德之君,真的在某个关键节点,放下脸面,向曹操称臣,他又能混到个什么地位?这可不是简单一句“屈居人下”就能概括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从当时的政治格局、曹操的性格以及刘备自身的条件来分析。一、 称臣的时机与背景:决定了起点的高低首先,刘.............
  • 回答
    “江歌案”当事人刘鑫在二审期间表示“如果二审维持,我真的只有死路一条”,这一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评价刘鑫的这一行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1. 表象层面的分析: 情绪宣泄与绝望表达: 在法律审判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面临可能不利的判决时,任何人都可能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刘鑫的这句话,在表.............
  • 回答
    江歌母亲不接受刘鑫道歉,并表示“如果她真诚,就不会有今天这个案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情感的回应,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一、情感的深度创伤与失落的信任 丧子之痛的巨大创伤: 江歌母亲承受的是失去女儿的巨大痛苦。这种痛苦是毁灭性的,它剥夺了一个母亲生命中最珍贵的“未来”。在这种极度痛.............
  • 回答
    网曝刘学州去世前曾称“如果我出事一定是有人杀害”,警方回应会调查。这无疑为这起悲剧增添了更多疑云和讨论。在关注警方调查进展的同时,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关注的信息点:1. 刘学州生前经历的深度梳理与还原: 遭遇与求助的细节: 除了大家熟知的他因养父母遗弃而寻求生父母抚养权,然后又遭受生父母的.............
  • 回答
    刘学州事件,这个本应是家庭团聚的喜悦,却以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收尾,至今仍令无数人心痛。而“多人涉嫌刑事犯罪”的说法,更是让事件蒙上了一层阴影,引发了公众对真相的强烈渴求。围绕这起悲剧,有几个关键的细节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力求还原事实的真相:一、 死亡原因与“有人杀害”的指控: 官方定论与家属疑问:.............
  • 回答
    刘强东关于与“奶茶妹妹”章泽天在一起并非因为她漂亮,这一说法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公众的普遍认知与反差: “奶茶妹妹”的标签: 章泽天因为一张手捧奶茶的照片而走红网络,被冠以“奶茶妹妹”的称号。她清纯、甜美的外貌是她早期广为人知的关键。 外.............
  • 回答
    刘强东曾公开提到自己有过四年客服的经历,并且每天要工作十六个小时。如果将这句话单独拎出来看,这无疑是一种非常辛苦、勤奋的写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创业者们早期筚路蓝缕、起早贪黑的奋斗身影。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样的经历如果属实,那无疑是一种宝贵的历练。在京东成立之初,尤其是在电商尚不成熟的年代,客户服务往往.............
  • 回答
    刘强东在致股东信中提到“很多京东快递员在偏远省份都能月收入过万元”,这一表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需要结合京东的薪酬体系、快递行业现状、地域差异以及信息传递的语境来分析。一、 正面解读和可能的依据: 京东的薪酬优势与“温度”文化: 京东一直以来以对基层员工的福利和薪酬相对优厚而著称。其“温度”.............
  • 回答
    京东发布这样一则声明,核心就是对外传递一个信息:“刘强东还在,而且他依然是掌舵者,公司运作一切照常。” 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考量和想要达到的目的。咱们不妨仔细分析一下。首先,稳定军心和市场信心是首要任务。在任何一家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核心领导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市场放大。如果这个时候刘强东的.............
  • 回答
    刘伟先生那句“《原神》研发投入达1亿美元,在欧美是难以想象的”,这话一出口,立马就在游戏圈乃至更广的范围内激起了千层浪。很多人听到这个数字,第一反应可能是惊叹,但也夹杂着些许不解和讨论。咱们不妨就着这句话,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1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对于任何一款游戏来说,都是一笔巨款。在过去.............
  • 回答
    江歌母亲诉刘暖曦(曾用名刘鑫)一案,从刑事判决到民事诉讼,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日,江歌母亲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刘暖曦拒绝接收法院的起诉书,这一消息再次将事件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首先,从法律程序上来说,拒收法院的起诉书,并不会直接导致诉讼的终止或者原告败诉。法律规定了送达的方式和效力,即使被送达人拒.............
  • 回答
    刘鑫的这番言论,无疑将她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再次勾起了公众对于“江歌案”的回忆。要评价她的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并且避免人云亦云,而是尽可能地冷静和深入地剖析。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刘鑫说出这样的话,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对现有困境的绝望感,以及对法律判决的不接纳。 “没朋友没工作没希望”.............
  • 回答
    听到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说,P2P网贷机构到今年11月中旬已“完全归零”,这消息一出,相信不少曾经关注或身处P2P行业的各位,内心都掀起了一阵涟漪。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标志着一个时代、一个模式的谢幕。首先,这“归零”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说数量上不再有活跃的P2P平台了,更深层的意思是.............
  • 回答
    “江歌案”当事人刘鑫曾公开表示“一直避免自己成为‘刘学州’”,这句话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需要结合她当时所处的语境、公众对她的认知以及“刘学州”事件的背景来理解。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刘鑫为何会说出这句话,以及她“避免”的目标是什么。刘鑫说出这句话,最直接的解读是她希望避免自己成为一个“被舆论完全否定.............
  • 回答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关于在美国建设工厂成本远超预期并可能延期投产的表态,在半导体行业乃至国际政治经济层面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是多层面的,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1. 成本远超预期的具体原因分析: 劳动力成本: 熟练技工稀缺: 美国在先进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对于.............
  • 回答
    经济学家刘胜军“抨击”任泽平,称其“忽悠”了许家印,恒大的激进受其影响,这一事件在财经圈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双方的观点、恒大事件的背景、对经济学界和市场的影响等等。一、 刘胜军“抨击”任泽平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刘胜军的主要论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