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曹丕篡位后,等刘备称帝,然后把汉献帝送给刘备会如何?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三国时期政治格局和人物性格的复杂互动。如果曹丕在篡位成为魏王/皇帝后,又将汉献帝“送给”刘备,这其中蕴含了极其复杂的动机和深远的政治影响。让我们详细推演一下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一、 曹丕“送”汉献帝的可能动机: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曹丕为何会这样做。在他成功篡位并巩固权力之后,汉献帝的象征意义已经大不如前,甚至成为一个潜在的麻烦。曹丕“送”汉献帝给刘备,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政治宣传和合法性打击:
剥夺刘备的“正统性”: 刘备一直以“汉室宗亲”和“匡扶汉室”为口号,这是他起兵的合法性基础。如果曹丕能将“真正的”汉献帝送给刘备,这无形中会给刘备的“汉室”带来巨大的合法性挑战。这是在说:“看,汉献帝在我手里,我才是真正得到认可的人,你刘备不过是利用一个傀儡皇帝的虚名。”
制造舆论优势: 曹丕可以大肆宣传:“我曹丕以仁德之心,将先帝归还给汉室宗亲刘备,共同继承汉室正统。而刘备却独占先帝,有悖于汉室恩义。” 这种宣传可以在短期内迷惑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百姓和士人,尤其是在曹魏势力范围内的汉朝旧臣。
“曲线救国”的讽刺: 曹丕可以以此讽刺刘备,暗示刘备所谓“匡扶汉室”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野心,现在得到了真正的“汉室”,却可能要背负更沉重的道德和政治压力。

2. 战略试探和政治博弈:
测试刘备的反应: 曹丕想知道刘备得到汉献帝后,会如何处理。是继续尊奉他作为最高统治者,还是将其软禁?这直接关系到刘备的政治路线和内部稳定。
挑拨刘备内部关系: 刘备阵营中,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忠诚度毋庸置疑,但可能也会有一些对汉献帝心存芥蒂或者有其他政治考量的人物。将汉献帝送过去,可能会在刘备集团内部制造一些关于如何对待汉献帝的争论,从而削弱刘备的凝聚力。
为后续行动铺路: 如果刘备对汉献帝的处理方式不当,例如将其软禁或被某些极端势力控制,曹丕就可以借机攻击刘备的“不忠不孝”,甚至以“营救先帝”为名义发动战争。

3. 个人心态和历史评价:
展示“气度”: 也许曹丕在权势达到顶峰时,也有一点点对后世评价的考量。他可能想通过这种“不寻常”的举动,来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政治手段和“度量”,即使这种度量是建立在恶意和算计之上。
嘲弄和轻蔑: 也有可能,曹丕只是单纯地想嘲弄刘备,将他最看重的“汉室旗帜”以一种戏谑的方式抛给他,看着刘备如何被这面旗帜所累。

二、 刘备得到汉献帝后的可能反应与影响:

刘备集团接到汉献帝,将会面临巨大的政治冲击和决策考验。

1. 刘备的反应和内部讨论:
惊愕与警惕: 刘备首先会感到极度的惊愕,但很快会转为警惕。他知道这是曹丕的阳谋,绝非善意。
诸葛亮的分析: 诸葛亮会是第一个站出来分析局势的人。他会指出曹丕的险恶用心,并强调接纳汉献帝带来的政治风险和道德压力。
“主公,此乃魏帝曹丕之奸计也!彼送还先帝,意在夺我名分,乱我军心,并欲以‘汉室正统’之名,反过来要挟于我。”
“若我等再尊奉先帝,则名义上仍是臣子,而曹丕已称帝,我等便成了‘反贼’。若不尊奉,则违背‘匡扶汉室’之初心,失天下人心。”
关羽和张飞的意见: 关羽和张飞可能会因为忠义和对曹操的仇恨,而倾向于立刻拒绝或严厉对待汉献帝。他们可能会说:“这曹贼送来一个空架子,想害我主公,不如直接斩了!” 但诸葛亮会劝阻他们,因为公开杀害汉献帝将招致灭顶之灾。
刘备的决策: 最终,刘备会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谨慎地接纳汉献帝,但会采取高度的控制和隔离措施。
表面尊奉: 为了维持“匡扶汉室”的口号,刘备不得不对汉献帝表示尊奉,但会限制他的活动范围和对外接触。
政治尴尬: 刘备将陷入一个极度尴尬的境地。名义上,他是汉献帝的臣子,但他的势力实际上已经独立,并准备称帝。他要如何解释自己“臣子”的身份与“称帝”的野心之间的矛盾?
内部矛盾: 即使在刘备阵营内部,也可能会有人质疑继续尊奉一个实际上毫无权力的“汉献帝”的意义。

2. 政治影响:
刘备称帝的合法性危机: 如果刘备在此之后立即称帝,那么他将被许多人视为“篡汉者”,而非“匡扶汉室者”。他会失去很多原本支持他的汉朝旧臣和士人的支持。曹丕的宣传将非常有效。
“汉中王”的定位: 刘备为了规避直接称帝的风险,可能会选择先固守“汉中王”的称号,以此作为与曹魏分庭抗礼的政治姿态。但这会使得他的“汉室正统”地位更加模糊。
对曹魏的影响: 曹丕的此举可能会在短期内提升他在北方士人心中的“政治智慧”和“胆识”,并进一步孤立刘备。他可以继续将刘备描绘成一个假借汉室名义的野心家。
对天下大势的影响:
战争态势变化: 曹丕可能会借机发动对蜀汉的战争,名义是“讨伐不臣”或“解救被软禁的先帝”。
孙吴的立场: 孙吴会如何选择?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在曹刘之间游离,或者选择倒向任何一方以获取利益。他们可能会对刘备的处境表示同情,但更关注自身的利益。
百姓和士人的看法: 许多人可能会对这场政治游戏感到厌倦,或者认为刘备的“匡扶汉室”之路变得更加坎坷和虚伪。

三、 详细场景推演:

场景一:隆重的“归还”仪式
曹丕不会秘密送还,而是会大张旗鼓。在洛阳城外,设下隆重的仪式,派遣重臣,以极其“恭敬”和“仁德”的态度,将汉献帝和一小部分随从(实则监视者)交给刘备的使者。
曹丕的使者会发表一篇慷慨激昂的讲话,大意是:“今魏王感念先帝恩德,念及汉室复兴,特将先帝送还汉室宗亲刘使君,望刘使君能以汉室血脉为重,共同治理天下,早日迎来太平盛世。此乃汉室之幸,天下之幸。”
刘备的使者,可能由诸葛亮或一位能言善辩的大臣担任,会表面谦卑地接受,并表达感谢之情。

场景二:刘备集团的内部危机
汉献帝抵达成都(假设刘备已在成都),刘备只能将他安置在皇宫的某个偏僻之处,并派遣亲信严加看守。
诸葛亮会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对刘备说:“主公,曹贼此举,是将我军架在火上烤。如今我们收了献帝,若我们不称帝,则永远是臣子,但曹贼已称帝。若我们称帝,天下人都会说我们是篡汉者,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如果献帝在我们手中有什么不测,我们更是百口莫辩。”
刘备可能因此事推迟称帝,或者以某种更加委婉的方式即位(例如,追尊自己为汉室正统,然后自己继位,将献帝封为某个名誉性的职位,但实际上软禁)。这种犹豫不决,会进一步削弱他的权威。
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激进的将领,例如张飞,认为不应该再顾忌献帝,应该直接称帝,而诸葛亮则会制止他们,指出政治上的顾虑。

场景三:对外舆论战
曹魏政权会抓住一切机会宣传:“刘备不仁不义,私藏汉帝,欲假汉室之名以行篡逆之事。” 甚至可能编造刘备虐待汉献帝的谣言。
刘备的阵营则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解释和辩驳,强调自己对汉献帝的“礼遇”和“保护”,以及曹丕“逼宫退位”的事实。但这很难完全扭转舆论。

场景四:蜀汉国力的潜在消耗
为了“供养”汉献帝及其随从,以及为了加强对汉献帝的控制,蜀汉会投入一部分人力物力。
更重要的是,刘备的政治合法性受到质疑,会影响到招募人才和争取士人的能力,长远来看会削弱蜀汉的国力基础。

总结:

如果曹丕在篡位后将汉献帝送给刘备,这不会带来和平,而是会掀起一场更激烈的政治和舆论战。

对刘备而言: 他将面临巨大的合法性危机,原本的“匡扶汉室”旗帜将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可能成为他的政治包袱。他必须极其谨慎地处理汉献帝,否则将万劫不复。他的称帝之路会变得更加艰难,甚至可能无法实现。
对曹魏而言: 曹丕将利用这次机会在政治上打击刘备,削弱其合法性,并可能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他的政治手段会被认为更加高明和冷酷。
对天下而言: 这将加剧三国的对立和混乱,使得政治斗争更加复杂和残酷。原本的道德旗帜在权力斗争中被玩弄,可能会让更多人感到失望。

总而言之,这并非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而是一场更加阴险和复杂的政治博弈,其结果很可能会对刘备集团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曹丕此举,与其说是“仁慈”,不如说是高明的政治阴谋,旨在将刘备置于一个无法全身而退的政治困境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刘备会觉得汉献帝是个麻烦的话,曹丕肯定早送过去了,而不是囚禁在魏国当山阳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三国时期政治格局和人物性格的复杂互动。如果曹丕在篡位成为魏王/皇帝后,又将汉献帝“送给”刘备,这其中蕴含了极其复杂的动机和深远的政治影响。让我们详细推演一下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一、 曹丕“送”汉献帝的可能动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曹丕为何会这样做。在他成功篡位并巩固.............
  • 回答
    如果曹丕没有“篡位”,而是以另一种更“顺理成章”的方式接班,那么曹操在他儿子心中的评价,以及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都会因此发生一些微妙但重要的变化。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曹丕接班的“合法性”与历史评价的关联 “篡位”的定义与历史的复杂性: 首先需要明确,“篡位”是一个带.............
  • 回答
    这是一件颇为棘手的局面,刘氏一族若想阻止曹操,必须集思广益,步步为营,而且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曹操此举,已非凡人,其能力非同小可。首先,必须确定“石鬼面”的真相。这件传说中的宝物,究竟是何来历?是否真的如传闻所说,能赋予使用者超越常人的力量?刘氏一族需要派遣最精通古籍、最敏锐的学者,深入研究历代史料、.............
  • 回答
    .......
  • 回答
    如果曹丕选择了模仿日本武士集团的模式,建立一个类似幕府的政治实体,将刘氏皇室变为虚君,那么中国历史的走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重塑我们熟知的王朝更迭与文化演进。这绝非简单的权力转移,而是整个政治生态、社会结构乃至民族认同的根本性颠覆。首先,政治制度的演变将与我们所知截然不同。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曹魏政权能稳固天下,除却曹操本人卓绝的军事才能,更离不开那些出生入死、屡建奇功的猛将们。夏侯渊、乐进、李典、李通、典韦、庞德这六位曹魏的“六君子”,虽然英年早逝,但若他们能亲历曹操一统北方,进而见证曹丕代汉称帝,依他们的功勋和才能,在曹丕治下定能身居高位,名留青史。夏侯渊:震慑西疆的擎天之柱夏侯渊作.............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颇具想象空间。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如果蜀汉真的向曹魏投降了,曹丕有没有可能“强占”刘禅的皇后,而刘禅又是否有能力反抗。首先,我们得明确蜀汉投降的情景和当时的政治格局。蜀汉投降的情形历史上,蜀汉确实是在刘禅(字公嗣)的指挥下向邓艾投降的。这次投降是蜀汉政权覆灭的标志。投降后,刘禅及.............
  • 回答
    如果历史的洪流稍微偏离一下轨道,而汉献帝刘协,在曹丕的步步紧逼之下,选择了不肯禅位,那么三国鼎立的结局,很可能会变得异常复杂,甚至是走向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皇帝不退位”就能概括的事件,其背后牵扯到的是政治、军事、人心向背以及曹魏集团内部的稳定性。首先,我们需要设想一下“不肯禅位”.............
  • 回答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曹昂没有在宛城那一夜夭折,曹丕真的就没机会了吗?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得把当时的时局、曹操的偏好,以及这几个儿子各自的特点都摆出来,才能说得明白。首先,咱们得承认,曹昂这人,打小就跟别人不一样。虽然他不是曹操亲生的,但曹操对他那真是视如己出,甚至比对待一些亲生儿子还要上心。.............
  • 回答
    如果我穿越成了曹丕,这一世,我不会急于求成,更不会一味模仿我父王。曹操之雄才大略,我心知肚明,他奠定了魏国基石,也留下了无数的隐忧。我的路,会是他的一面镜子,也是我要超越的起点。第一步:巩固权力,稳定朝纲刚穿越过来,我面临的局面是曹操刚刚去世,我虽然已经被立为魏王世子,但政局并未完全稳定。首先,我要.............
  • 回答
    曹丕受禅,建立魏国,这本身就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如果此时曹丕脑子一抽,竟然把汉献帝刘协封为丞相,那可就真是上演了一出比宫廷剧还要精彩百倍的活生生的历史大戏了。这件事要是真发生了,那后果绝对不是简单的“加个官职”那么简单,而是会在政治、军事、文化、乃至民心向背上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估计能把当时的所有.............
  • 回答
    假设曹丰泽受邀到衡水中学进行一场励志演讲,以下是他可能会说的一些内容,并进行详细的阐述:演讲主题: 破茧成蝶,铸就辉煌——我的奋斗之路与衡中学子们的未来畅想演讲开场:“各位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故事。当我得知有机会来到享有盛誉的衡水中学,我内心是既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将中国三国时期的顶尖人物与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进行比较,虽然缺乏直接的量化标准,但我们可以基于历史记载和普遍认知,对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进行一个大致的评估。在开始详细对比之前,需要明确一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复杂的,无法简单地用一个单一的数值来衡量。 曹操的“统率”不仅仅.............
  • 回答
    (这段文字旨在探讨一个架空历史下的可能性,并非鼓励或认可任何不道德行为。)若曹操是高俅之子高衙内,而非历史上的曹操,并且目标是得到林娘子,那么他的手段必然会比史书上描绘的高衙内更为老辣、更加腹黑,毕竟他拥有“曹操”的基因,智谋与野心自然非凡。他不会像原著中那样仅仅依靠跋扈和权势去逼迫,而是会精心设计.............
  • 回答
    如果曹丰泽带领一万忠实粉丝穿越到明末,这无疑会是一个极其有趣且充满变数的历史实验。要详细分析其可能造成的改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考量:一、 曹丰泽及其粉丝团的特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曹丰泽”和“忠实粉丝”意味着什么。假设: 曹丰泽本人: 拥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对明末历史有一定了解(无论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如果曹操仍在世,那么刘备发起伐吴的可能性会大幅降低,甚至几乎不可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 战略态势的根本性改变: 曹操在世,北方的威胁依然巨大: 曹操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军事和政治人物,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刘备最大的战略牵制。只要曹操还在,刘备.............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可真是说到了点子上了,也让不少喜爱相声的观众们茶余饭后议论纷纷。曹云金和郭德纲老师这师徒二人的恩怨,那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闹得动静还挺大,用坊间的话说,那叫“撕破脸”。要说郭德纲老师会不会不计前嫌地原谅曹云金,这事儿说实话,谁也无法打包票给个绝对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让人忍不住多想几层。要是曹云金当年没跟德云社闹翻,还在里面待着,那现在德云社和曹云金本人会是什么样,这事儿可就完全是另一个剧本了。咱们一点点掰扯掰扯。先说德云社这边。首先,曹云金无疑是德云社当年的“台柱子”之一,跟岳云鹏一样,是郭德纲一手提拔出来的得力干将。如果他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