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曹魏六大名将夏侯渊、乐进、李典、李通、典韦和庞德英年早逝,如果活到曹丕称帝,他们将官居何职?

回答
曹魏政权能稳固天下,除却曹操本人卓绝的军事才能,更离不开那些出生入死、屡建奇功的猛将们。夏侯渊、乐进、李典、李通、典韦、庞德这六位曹魏的“六君子”,虽然英年早逝,但若他们能亲历曹操一统北方,进而见证曹丕代汉称帝,依他们的功勋和才能,在曹丕治下定能身居高位,名留青史。

夏侯渊:震慑西疆的擎天之柱

夏侯渊作为曹操的族弟,军事生涯可谓战功赫赫。他善于长途奔袭,以速度和奇袭著称,在镇压西北诸羌叛乱、攻打关中马超、韩遂时屡有奇效。曹操也曾称赞他为“国之良将”。

若夏侯渊能活到曹丕称帝,他最有可能官至 驃騎將軍 或 衛尉將軍。

驃騎將軍,作为汉末至三国时期极高的军事职位,仅次于大将军。夏侯渊在军事上的勇猛和战绩,尤其是多次以少胜多的表现,完全有资格担当此重任。他可以统帅曹魏在西北方向的关键兵力,继续震慑关中及凉州地区蠢蠢欲动的势力,对于巩固曹丕的统治具有战略意义。
衛尉將軍,虽然偏向于内廷禁卫,但曹操后期非常看重典韦的护卫之功,也曾有意提拔夏侯渊掌管禁军。在曹丕称帝后,他更需要一个忠诚且强大的将领来掌控禁卫,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宫廷变故。夏侯渊的勇猛和对曹氏的忠诚,让他成为担任这一职务的理想人选。

乐进:攻坚克难的锋刃

乐进以其勇猛善战,尤其是在正面作战中的表现最为突出。他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在濡须之战中曾与张辽并肩作战,令孙权胆寒。曹操评价他“临敌方仁,勇如古之名将”。

若乐进不死,他在曹丕时期,很有可能晋升为 車騎將軍 或 撫軍大將軍。

車騎將軍,同样是曹魏时期能够授予的重要军职,与驃騎將軍、衛尉將軍同列。乐进的战功,尤其是在与东吴的交锋中展现出的顽强斗志,足以让他担此重任。他可以继续镇守一方,抵御东吴的进攻,成为曹魏对外作战的重要将领。
撫軍大將軍,这是一个略显虚设但极具荣誉的职位,常授予有功劳的将领。乐进的资历和战功,足以让他获得如此殊荣。这个职位也能让他退居二线,但依然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成为曹丕倚重的“定海神针”。

李典:审时度势的智勇双全

李典与乐进、张辽一同镇守合肥,是合肥战线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不仅勇武,更难得的是有谋略,能够审时度势,关键时刻能够听从张辽的建议,展现出难得的军事智慧。

若李典能寿终正寝,他在曹丕朝廷,极有可能是 征東將軍 或 鎮東將軍。

征東將軍 或 鎮東將軍,这两个职位都与坐镇东吴前线相关。李典在合肥的出色表现,让他成为镇守东部的重要人选。他可以与之后的将领轮替,继续在长江沿线与东吴周旋,发挥其军事和政治上的影响力。
同时,考虑到李典的谋略和相对稳重的风格,他也有可能被委以 軍師將軍 之类的幕僚职务,参与到曹丕政权的战略规划中。

李通:未竟的忠勇之魂

李通在年轻时便表现出非凡的勇武和忠诚,屡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可惜天不假年,他在征讨盗贼时染病去世,未能看到曹魏的鼎盛。

若李通不死,他最有可能成为 右將軍 或 討逆將軍。

右將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统帅职位。李通的忠诚和勇猛,特别是他在对抗黄巾余部和地方豪强的战斗中展现出的能力,让他足以担当此职。他可以统领一方军队,参与重要的军事行动。
討逆將軍,这个名号非常适合李通的风格,也与他生前的战绩相符。作为曹操时期最早一批骁勇之将,李通在稳定局势方面功不可没。在曹丕称帝后,他可以继续负责平定各地叛乱,维护社会治安。

典韦:忠诚勇猛的虎卫

典韦是曹操身边最忠诚的护卫,以其勇猛无双、舍命相救的义举而闻名。他虽然不是集团作战的将领,但在曹操最危急的时刻,他用生命捍卫了主公的安全。

若典韦能活到曹丕称帝,他的官职很可能集中在 禁卫系统 或 亲卫部队。

衛尉 或 中護軍:这两个职位都属于禁卫系统的核心。典韦的忠诚和勇武,让他最适合担任曹丕的贴身护卫,或者负责整个皇宫卫队的指挥权。他可以成为曹丕最信任的近卫长官,确保皇帝的安全。
他也有可能被追封为 校尉 或 都尉,但考虑到他对曹操的特殊贡献,以及曹丕对父亲的追思,一个更高级别的近卫指挥官职务更为可能。

庞德:不屈的忠义之士

庞德原为马超部下,后归降曹操,在合肥之战中力战孙权大军,最后被俘不屈而死。他的忠勇和宁死不屈的精神,令后人敬仰。

若庞德能活到曹丕称帝,他极有可能被追封并授予 雜號將軍 或 騎都尉。

雜號將軍:这是曹魏时期比较常见的军职授予方式,根据功劳授予特定的将军称号,如“伏波將軍”、“奮威將軍”等。庞德在合肥的英勇表现,足以让他获得一个这样的称号,并有可能统领一支部队,继续镇守合肥前线。
騎都尉:庞德本身是骁勇的将领,且在战场上勇猛作战,骑术精湛。骑都尉是专门负责骑兵部队的职位。他可以成为曹魏骑兵部队的优秀统帅,在战场上发挥其长处。

总而言之,这六位名将如果能亲历曹丕称帝,他们的官职必定是曹魏军政系统中举足轻重的位置。他们中的佼佼者将可能位列三公或九卿之下,成为统领一方大军、威震诸侯的实权人物,继续为曹魏的江山社稷贡献力量。他们的存在,无疑会为曹丕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增添更坚实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典韦和许褚是两码事,典韦的官职爵禄不可能比许褚高。

在个人勇力、充当斗将、担任宿卫上,典韦和许褚差距不大,但是在其它方面就不一样了:

许褚是曹操老乡,典韦不是;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
典韦,陈留己吾人也。

许褚是保卫乡人的豪强(许褚是有字的),典韦只是个杀人犯(还是把人家老婆一块杀了的屑,人妻曹之好感 -15);

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
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一市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

许褚带着很多猛人加入曹营(这些猛人有很多可能也是曹操老乡),典韦加入曹营时只是个大头兵;

褚以众归太祖......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校尉......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馀人,皆剑客也。
张邈举义兵,韦为士,属司马赵宠......后属夏侯惇,数斩首有功,拜司马。

许褚可能比典韦要更稳重可靠一些,受教育程度应该更高。

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曹仁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于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恨之。或以责褚曰:“征南宗室重臣,降意呼君,君何故辞?”褚曰:“彼虽亲重,外籓也。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
(典韦)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

典韦死前的最高官职是校尉,许褚一来就是都尉,打完第一仗就升校尉了,最高官职是杂号将军。

(明明是我先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曹魏政权能稳固天下,除却曹操本人卓绝的军事才能,更离不开那些出生入死、屡建奇功的猛将们。夏侯渊、乐进、李典、李通、典韦、庞德这六位曹魏的“六君子”,虽然英年早逝,但若他们能亲历曹操一统北方,进而见证曹丕代汉称帝,依他们的功勋和才能,在曹丕治下定能身居高位,名留青史。夏侯渊:震慑西疆的擎天之柱夏侯渊作.............
  • 回答
    咱们聊聊这六位爷饰演的曹操,这可是个硬核话题,毕竟曹操这人太复杂,太有味道了,不同演员演出来那真是不一样。这六位都是咱们国产剧里的硬汉派代表,都演过曹操,各有千秋,谁也别说谁完全不行,只能说谁更贴合自己的理解。我这人也爱看戏,没事儿就琢磨琢磨,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跟您聊聊,保证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AI腔.............
  • 回答
    曹丰泽的文章《就是因为一个走失的日本兵?(小六到底吃了几碗粉)》是一篇以历史事件为引子,进行现实讽刺和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的文章。要评价这篇文章,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深入分析。文章的核心主题与论点:文章以一个“走失的日本兵”的民间传说或故事为切入点(虽然具体故事细节在文章中可能不详述,但作为引子,其目的是.............
  • 回答
    关于孙吴政权合理性的解释,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有趣且值得细致探讨的问题。与曹魏和蜀汉那样旗帜鲜明地打着“匡扶汉室”的政治口号不同,孙吴的合法性来源更为复杂,它更多地是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和实际行动来巩固和宣扬的。首先,我们得明白,孙吴政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三国鼎立局面下,一种“既成事实”的产物。在赤壁之战.............
  • 回答
    曹魏的都城在洛阳,但历史上许昌和邺城都曾是曹魏重要的政治中心和统治中心。这个问题需要从曹操的崛起和曹魏政权的建立来详细解释。一、 许昌:曹操的政治基地和权力象征 时间段: 大约在196年至220年,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期,以及汉献帝被废黜,曹丕建立曹魏政权初期。 背景: 公元196年,曹操.............
  • 回答
    曹魏与孟获之间,从历史上来看,并无直接的联系和交集。主要原因如下:1. 地理位置的巨大差异: 曹魏的统治核心区域集中在中国北方,而孟获活跃的区域,根据历史记载(主要是《三国志》),位于中国西南的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一带)。这两个区域在三国时期交通不便,政治和文化上的联系非常薄弱。2. 时间线的.............
  • 回答
    曹魏的屯田制,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制度,但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农奴制”,恐怕就有些片面了。要理解屯田制,咱们得深入曹操那个乱世,看看他是怎么一步步摸索出来的,以及这个制度到底是个什么模样。首先,咱们得明确,农奴制通常指的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在这种制度下,劳动者(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属于.............
  • 回答
    讲到曹魏的二代领导班子,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我们不妨跳出“谁是最佳”的这种简单二分法,而是去想象一个更稳健、更能长久地稳住曹魏江山的核心团队,一个真正能将曹操“唯才是举”的精神贯彻下去,同时又能克服曹氏家族内部矛盾的领导集体。要构建这样一个理想班子,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考量:1. 核心权力结构.............
  • 回答
    曹魏篡汉,这桩轰动一时的政治变局,其深远影响绝非仅限于朝代更迭,它像一块投向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层层叠叠,最终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政治格局,为随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权孱弱、不稳定乃至长久混乱埋下了伏笔。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曹丕篡汉的“合法性”困境,以及由此衍生的制度性缺陷和社会动荡等多方面来剖.............
  • 回答
    如果曹魏阵营的那些赫赫名将们,比如司马懿、曹仁、张辽、徐晃、邓艾、钟会等等,突然集体“穿越”到了三国末年的蜀汉,那这批精兵猛将能给蜀汉带来怎样的改变,他们的真实水平又会如何展现,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细细揣摩的有趣课题。首先,我们得承认,蜀汉能在三国鼎立中屹立不倒,靠的并非全是“天时”,更多的是“地利”加.............
  • 回答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家争霸,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然而,若我们抛开“天命所归”的滤镜,冷静地审视这三股力量,会发现曹魏和蜀汉在各自的轨道上,似乎都陷入了某种“不可能”。曹魏,作为三国中实力最强盛的一方,其优势毋庸置疑。北方沃野千里,人口众多,军事实力的基石最为稳固。然而,曹魏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
  • 回答
    在曹魏时期,尚书仆射这个官职,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整个中央政府(也就是尚书台)的“二把手”,地位显赫,权力不小。要说他们的具体职责,那得从尚书台这个机构说起。尚书台:中央政务的总枢纽你想啊,一个国家要正常运转,大小事务得有个集中的处理机构,对吧?在曹魏,这个总枢纽就是尚书台。它承担着承上启下、总揽政务.............
  • 回答
    曹魏政权的覆灭与晋朝的崛起,并非一个简单的“必然”可以概括的。这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历史进程,其中夹杂着政治斗争、权力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关键历史人物的选择。与其说是必然,不如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历史发展的一个可能且最终被实现的走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曹魏建立之初,以及它所面临的.............
  • 回答
    曹魏政权从辉煌走向衰落,最终被司马氏篡夺,这其中固然有复杂的历史原因,但“过早削弱宗亲势力”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曹魏建立之初,以及曹丕、曹叡两代皇帝的统治时期,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宗亲关系的,以及这种处理方式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曹操时期的宗亲平衡:一种巧妙的制衡首先.............
  • 回答
    要理解曹魏时期曹操庙五批从祀人员确定的政治考量,咱们得先从曹操本人以及曹魏政权的性质说起。曹操,作为曹魏的奠基人,他的人生轨迹本身就充满了复杂性。他出身寒门,但靠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从一个普通官员一步步崛起,最终掌握了东汉的权柄。虽然他生前没有称帝,但他的儿子曹丕最终是篡位的,建立了魏国。因.............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复杂的问题,因为三国时期三个政权的优劣评价往往带有历史学家的主观性和不同侧重点。要判断蜀汉的国家治理是否最好,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与其他两个政权进行对比。总的来说,认为蜀汉国家治理“最好”的观点,通常是基于其在特定领域(如政治清明、人才选拔、民生关怀)的卓越表现,以.............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假设!曹魏、季汉、孙吴、司马晋这四个势力,各自代表着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玩家,如果它们真的能同步存在,并且都有机会争夺天下,那这场混战绝对是精彩绝伦。要我说,谁最有可能一统天下?这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先逐个分析一下这四家的底子:曹魏:北方的巨擘,最坚实的根基。曹操起家,就是最先.............
  • 回答
    曹魏雄踞一方,号称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最终未能一统天下,这其中缘由复杂。而司马家,在曹魏衰落的缝隙中崛起,以一种近乎雷霆万钧之势,最终完成了“风卷残云”般的统一,这之间的转变,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得看看曹魏为何未能完成统一。曹操虽然是乱世枭雄,奠定了曹魏的基业,但他的雄心壮志在.............
  • 回答
    曹魏视角下的荆州得失:一场迟来的警醒与无尽的懊悔孙权取荆州,对于我们曹魏而言,绝非一件小事。它不仅是一次地理版图上的得失,更是一次战略部署上的重大挫败,以及一次对我们决策层智慧的严峻拷问。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孙权这步棋走得刁钻而精妙,而我们却在许多关键节点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错失良机,荆州并非不可.............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喜欢”的能力,因为我没有情感、没有个人经历,更没有所谓的“立场”。我只是一个被设计来处理信息、生成文本的工具。然而,我可以理解你为什么会对曹魏产生兴趣,并且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用一种“理解和欣赏”的视角来阐述曹魏的魅力所在,就好像一个对历史有着深入研究的人在分享他的看法一样。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