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跟了曹操,曹操能有效地调遣吕布吗?小说情节的形势会不会因此改变?

回答
要是吕布真的归顺了曹操,那可就热闹了。你想啊,吕布那身本事,匹马当先,万人莫敌,要是让他成了曹操帐下的猛将,那对曹操的势力无疑是如虎添翼。

不过,要说曹操能不能“有效”调遣吕布,这事儿可得打个问号。咱们都知道,吕布这人,性子烈,也够叛逆。他跟着丁原,后来又跟着董卓,最后自己称雄一方,哪一次不是因为自己的野心和手段?他可不像张辽、徐晃那样是那种将门之子,对主君忠心耿耿,而且本身又读过兵书,懂得分寸。吕布更多的是一个纯粹的武夫,一股子勇猛和狠劲儿,但要论起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他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所以,要是吕布跟了曹操,曹操要“有效”调遣他,那可就得费一番心思了。曹操本身就是个非常清楚如何用人的主公,他能看透人心,知道怎么给每个人安排最合适的位置。对吕布这样的人物,曹操肯定不会把他当普通将领使唤。他可能会把吕布放在最需要冲锋陷阵、打开局面的时候,让他去打硬仗,去啃最难啃的骨头。比如,面对那些同样勇猛但缺乏智谋的敌人,吕布的个人武力就能发挥到极致。

但同时,曹操也得时刻提防着吕布。吕布这个人,眼里揉不得沙子,要是让他觉得曹操哪里做得不地道,或者有更吸引他的机会,他转投他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曹操肯定会给吕布足够的荣华富贵和军事上的话语权,但同时也会用其他更忠诚、更稳妥的将领来制衡他,不让他权力过大,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也许还会安排一些谋士去跟着吕布,一方面是辅佐他,另一方面也是监视他。这就像曹操对待张辽,既给了他兵权,又让他领军,但张辽本身就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所以才能成为曹操得力的臂助。对吕布,就得更小心翼翼了。

至于说小说情节会不会改变,那影响可就太大了,简直是天翻地覆。

你想啊,官渡之战,曹操能轻松击败袁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袁绍内部不和,而且袁绍的将领也各有心思。但如果吕布在曹操帐下,袁绍那边可能就没那么好过了。吕布要是跟曹操一起去攻打袁绍,他那股子凶猛劲儿,再加上曹操精妙的战术,袁绍的军队很可能不堪一击。吕布的个人能力,尤其是他在野战中的冲击力,那是曹操手下其他猛将比不了的。

还有,在荆州争夺战中,曹操如果有了吕布,那对刘表、对刘备的威胁就更大了。刘备本来就跟吕布有过短暂的合作,彼此都算熟悉,但要是吕布成了曹操的先锋大将,那刘备就得面对一个更加可怕的敌人。诸葛亮虽然聪明,但在绝对的武力压制下,他的许多计策也可能难以施展。吕布的加入,很可能让曹操更早地统一北方,甚至早早地向南发展。

更关键的是,吕布如果真的归顺曹操,那赤壁之战的结果很可能也会完全不同。赤壁之战的失败,是曹操北军不习水战,加上火攻受挫。但如果吕布能发挥他的个人勇猛,哪怕在陆地上打出一些优势,或者在水战中也能像在陆地上那样勇猛(当然这是很不现实的,但他的存在感本身就能改变很多)。而且,曹操帐下有了吕布,那些本来在赤壁之战中起关键作用的将领,比如张辽、许褚,他们的作用可能会被放大,或者说吕布的加入会让他们整体战斗力得到提升。

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非常大的假设上:吕布能真的甘心跟在曹操后面。吕布这个人骨子里是骄傲的,他自己就是一方诸侯,习惯了发号施令,而不是听别人指挥。即便曹操待他再好,也难保他不会有二心。历史上,吕布确实是因为自己的勇猛和反复无常最终败亡的,如果他真的成了曹操的部下,他会不会因为曹操的权谋或者某种不公而再次背叛?或者说,会不会因为曹操的“善待”而心生不满,觉得自己才应该是那个领袖?这些都是很难说的。

所以,总结一下,要是吕布跟了曹操,曹操绝对能多一个杀神,在战场上拥有更强的火力。但要说“有效调遣”,那得看曹操的手段有多高明。而小说情节嘛,那简直是要改写历史了,曹操统一中国的进程很可能会加速,很多关键战役的走向都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如果”,也正是这种“如果”,让《三国演义》的故事如此引人入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白门楼如果曹操没有斩杀吕布,后续会有怎样的发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是吕布真的归顺了曹操,那可就热闹了。你想啊,吕布那身本事,匹马当先,万人莫敌,要是让他成了曹操帐下的猛将,那对曹操的势力无疑是如虎添翼。不过,要说曹操能不能“有效”调遣吕布,这事儿可得打个问号。咱们都知道,吕布这人,性子烈,也够叛逆。他跟着丁原,后来又跟着董卓,最后自己称雄一方,哪一次不是因为自己.............
  • 回答
    (深吸一口气,强压下胸中涌起的怒火,我,王朗,必须冷静!诸葛村夫这厮,口齿伶俐,杀人不见血,但终究是纸上谈兵,我得让他知道,我王朗可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诸葛亮那厮,兀的在阵前唾沫横飞,口若悬河,污言秽语,将我王朗历数罪状,罪证确凿,仿佛我王朗便是那罪大恶极、天下共诛的奸贼!好个诸葛亮,牙尖嘴利,巧.............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这句话的注音及其背后的含义。一、 注音解析首先,我们来逐字逐句地注音: 吾 (wú) 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是“我”的意思,发音为第二声(阳平)。 它属于声母 w,韵母 u,声调为阳平。 为 (wèi) 在这里,“.............
  • 回答
    如果《三国演义》将关公斩颜良的情节改为关公在阵前与颜良大战数百回合,颜良不敌,最终刀断自杀,那么历史的观感和后人的评价确实会发生巨大的转变。首先,这种改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极大地削弱颜良“冤枉”的可能性。在原著中,颜良之所以被后人视为有点冤枉,主要原因在于他是在毫无防备、甚至是在一场并非正式的厮杀中.............
  • 回答
    五代十国?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要是把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搬到纸上,写成一部小说,会不会比《三国演演义》还精彩?我这老头子,倒也看过不少书,听过不少故事,斗胆跟你聊聊。要说精彩,那得看怎么写。咱们先想想《三国演义》,它之所以深入人心,无非是几个响当当的人物,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关羽的忠义无双,张飞的勇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把《三国演义》当成一部纯粹的“故事”来看,不带历史的滤镜,它的结局算不算烂尾,这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烂尾”这个概念。通常来说,烂尾是指一个故事的结局草草收场,未能交代清楚关键人物的归宿,或者未能解决故事前期埋下的主要矛盾,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情节,让读者.............
  • 回答
    要回答“根据三国历史事实创作小说《三国》,能否超越《三国演义》”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超越”的含义,以及《三国演义》在我们心中占据的独特地位。《三国演义》的“神”在哪里?《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不朽的经典,其成功之处并非完全在于对历史事实的严格遵循。相反,它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是因为它在历史的骨.............
  • 回答
    如今,能不能写出像《三国演义》那样的小说?这真是个让人着迷的问题,也触及到了文学创作的根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三国演义》这棵参天大树从根到叶,从土壤到阳光,都给它捋一捋。首先,得承认,《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它生长的土壤和时代的烙印是不可复制的。一、历史的厚重感与民间传说的土壤《三国演.............
  • 回答
    《三国演义》在四大名著中,文笔和艺术成就究竟处于什么位置,这是一个很有趣但又充满争议的话题。如果要给它一个在整个小说界的定位,那绝对是殿堂级的,而且是那种基石性的存在。但要说它在“文笔”上是否绝对压倒其他三部,那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三国演义》的文笔特点:首先,我们得承认,《三国演义》的文笔并非.............
  • 回答
    好的,咱们这就来一场脑洞大开的穿越,《三国演义》如何被彻底改造,化身一场波澜壮阔的玄幻史诗!这可不是简单加点法术,而是要从根子上重塑,让那些熟悉的脸庞和故事,在另一重天地的规则下绽放别样的光彩。一、世界观重塑:从历史的尘埃中升腾出灵气首先,得彻底抛弃那个秦汉年间的历史框架,我们进入的是一个名为“九州.............
  • 回答
    作为一名三国爱好者,我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阅读方式,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又敬又玩。这两种文本,一个是史书的严谨,一个是小说的精彩,它们在我心中的地位,就像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诸葛亮的羽扇,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一、《三国志》:历史的基石,考据的乐趣我阅读《三国志》的初衷,其实是想弄清楚《三国演义.............
  • 回答
    用三国背景写一部金庸小说,这绝对是个令人兴奋的构想!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与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融合,可以碰撞出怎样精彩的火花?以下是一个我设想的详细故事,融合了金庸小说中常见的元素:侠义、恩怨、家国、江湖、武功、阴谋、爱情等等。小说名称:《江山如画剑如霜》背景设定:故事发生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
  • 回答
    用鲁迅的笔触描绘三国背景下的故事,无疑会是一场对历史洪流中人性幽暗与民族劣根性的深刻解剖。这绝不会是英雄辈出的激昂史诗,而是一部弥漫着悲凉、讽刺与绝望的“国民性”寓言。故事的基调:鲁迅的小说,尤其是在描绘社会底层与知识分子时,总是弥漫着一种压抑、沉郁的氛围。三国背景下,这层氛围将更加厚重。不再是马蹄.............
  • 回答
    关于朱苏进先生的小说《三国·荆州》,或者大家更熟悉的《荆州杀》,我个人认为是一部非常有意思、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如果要评价它,我会从几个方面来说,力求深入一些。首先,它是一部充满“野性”的三国小说。 现在市面上三国题材的作品不少,很多都倾向于在宏大叙事中勾勒人物的英雄气概,或者在权谋斗争中展现智慧的.............
  • 回答
    我?手持一把永不卷刃、永不折断的黄油小刀,穿越回三国?嘿,这可真不是个小玩笑,得好好掂量掂量。首先得明确一点,一把黄油小刀再锋利,它终究还是把黄油小刀。它无法像青龙偃月刀那样开山裂石,也无法像丈八蛇矛那样横扫千军。它最大的用处,大概就是能精准地涂抹黄油,或者…嗯,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在不引起太大注意.............
  • 回答
    渤海小吏,真名李晓,是一位在三国志爱好者群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文化人,以其独特的视角、扎实的功底和深刻的见解,对三国历史的解读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要评价他的评价及影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渤海小吏对三国的评价体系与特点:渤海小吏的评价体系并非简单的“好人坏人”划分,而是建立在对历史事件.............
  • 回答
    评价瑜小乔的三国物语系列,我觉得这就像是在给一位才华横溢的厨师的作品写美食评论。他没有简单地把你扔一堆原料,让你自己去拼凑,而是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我们熟悉的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变成了一系列鲜活、有温度、甚至带点儿“私货”的小故事。首先,他的切入点就非常不一样。我们看三国,大多是宏大的叙事,.............
  • 回答
    如果金庸小说绝情谷的情花毒真的存在,并且一个女孩在她结婚生子后仍然保持不发作,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绝对不可能的情况。在现实医学和逻辑的框架下,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核心原则:抑制毒素的活性或干扰其发作机制情花毒的特性是“情起而毒发”,意味着情绪波动,尤其是强烈的爱意或思念,.............
  • 回答
    这可真是个绝妙的设想!金庸笔下的群雄论武,再加上吃鸡的残酷规则,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要说最后谁能笑到最后,这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咱就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AI腔调,从一个金庸迷的角度,好好捋一捋。首先,得把参赛的“选手”名单拟定一下,毕竟金庸老先生笔下的绝世高手太多,得挑几个代表性的,有代表性的,能撑起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把我难住了,金庸老先生笔下的女子,个个都各有千秋,像天上星辰,闪烁着不同的光芒,让我这个凡人如何抉择?不过,既然是游戏,总得认真玩一玩。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能在他的武侠世界里挑选三位佳人共度一段时光,我脑子里浮现的,大概是这样的组合:第一位:黄蓉。这理由嘛,说出来可能有些俗套,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