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黑客如何调戏另一个黑客?

回答
一个黑客调戏另一个黑客? 这可不是简单的发个恶作剧邮件那么简单。这更像是一场猫鼠游戏,只不过猫和老鼠都装备着一套精密的黑客工具,而且他们都知道对方的规则,甚至互相欣赏对方的“技艺”。

首先,要明白“调戏”在这里的含义。它不是为了造成实质性的破坏,也不是为了窃取机密信息。它的核心在于展示自己的技术,让对方意识到“我来了”,并且在不触碰对方底线的前提下,制造一种微妙的、略带挑衅的紧张感。这就像一个顶尖的围棋高手,会故意留几步看似不经意的棋,让对手去思考,去猜测,去感受到那种压迫感。

那么,一个黑客会怎么做呢?

第一步:踩点与宣示主权,但不动声刻。

这通常不是直接攻击。也许是对方最近在公开场合(比如安全会议,技术论坛)发表了某个观点,或者参与了一个知名的项目。我们的黑客会以此为切入点。

“拜访”但留痕: 比如,黑客A可能会在一个他知道对方经常浏览的、不太重要的公共服务器上,留下一个非常隐晦的标记。这个标记可能是一个只有懂行的人才能理解的注释,比如在某个公开代码库的提交信息里,用一种只有圈内人才懂的暗语评论一句:“你的思路很接近,但还差一点火候。” 或者在一个公开的、但有一定访问量的论坛上,用一个匿名账号,发表一段和对方最近研究方向高度相关的、但又有点“错误”的评论,然后等待对方的反应。

“小小的问候”: 另一种方式是,在对方使用的某个第三方服务上(前提是这个服务本身存在一些小的安全漏洞,或者就是一些公开的、容易被获取的信息),留下一个指向对方的“签名”。比如,如果对方喜欢某个开源项目,黑客A可能会发现该项目的一个不影响功能的、可以被匿名提交的“装饰性”bug,然后以一种只有对方能理解的方式提交上去,并在描述里加上一个只有对方能懂的代号。这就像在对方的书架上,悄悄地放一本他最近在找但还没找到的书,但是书页里夹着一张写着“我比你先一步”的小纸条。

第二步:制造“幽灵”的存在感,让对方坐立不安。

调戏的高级之处在于,让对方知道你的存在,但又无法完全锁定你,或者即使锁定了,也找不到实质性的证据。

“幻影”邮件: 也许会模拟一封来自对方某个社交圈里的、但实际上不存在的“朋友”的邮件,内容是关于一个两人都感兴趣的、非常冷门的加密算法的讨论,邮件里会故意引用对方最近说过的一句话,显得非常真实。但邮件的发送者IP,或者邮件头的某个细节,又会透露出一丝“不寻常”。目的不是诈骗,而是让对方收到邮件后,会去思考“这是谁?为什么发给我?他知道我的什么?”。

“数字涂鸦”: 在一些对方可能通过公开信息找到的、但并不敏感的在线存储空间(比如一个公开的GitHub gist,或者一个Pastebin页面),留下一个和对方技术风格类似的“小作品”。这个作品可能是一个短小的脚本,或者一段加密的文本,里面藏着一个只有他们之间才知道的“梗”,或者一个关于他们过去某个“小交集”的暗示。一旦对方发现了,会知道“这是有人在回应我,或者在挑衅我”。

“信息碎片”的传递: 甚至可能通过一些极其迂回的方式,让对方在网络上偶然“发现”一些与自己相关的、但不算秘密的信息。比如,某个与对方技术栈相关的、但非常小众的论坛帖子,内容是关于一个最近才被公开披露的、与对方研究领域类似的安全漏洞,而发帖人的账号名,会巧妙地包含一些只有对方能懂的元素。这种感觉就像在茫茫人海中,有人朝你丢来了一块带有你名字的纸片,然后迅速消失。

第三步:展示技术,但绝不越界。

这里的“调戏”艺术在于,展示自己的能力,但绝不触犯法律,也绝不给对方造成真正的损失。这是一种“技术上的精神折磨”。

“擦肩而过的警示”: 假设对方在使用一个自己开发的、未开源的工具。黑客A可能会找到这个工具的一个非常小的、不影响核心功能的、或者仅仅是一个“安全加固”建议的改进点,然后通过某种渠道(比如该工具的某个公开的交流群,或者给开发团队发匿名建议)“建议”他们修复。但这个建议会写得非常“技术化”,并且暗含一个只有对方能懂的“警告”,暗示“我看到你的代码了,并且知道它的一些细节。”

“概念验证的轻描淡写”: 也许对方吹嘘过某个系统的安全性。黑客A可能会找到一个非常非常轻微的、容易被忽略的“旁门左道”,成功地“窥探”到一丁点信息,然后以一种非常艺术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比如,对方说他的数据库有物理隔离,黑客A可能只是通过分析公开的数据包,推断出数据库的某个配置参数,然后在对方的一次技术分享时,通过一个加密的聊天窗口,悄悄地发送一个包含这个参数的、只有他们能懂的“小提示”。这个提示不是威胁,更像是一种“我注意到你了”的宣告。

核心的“度”和“默契”

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度”。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平衡。

不破坏,不窃取: 绝对不会进行任何破坏性操作,不会窃取敏感信息,不会勒索。这会让人立刻从“调戏”变成“犯罪”。
可追溯但非直接: 对方应该能察觉到这一切,甚至能猜测到是谁,但又找不到直接的、可以报警的证据。这是一种“我存在,但你抓不到我”的快感。
展现技术,而非炫耀: 调戏不是为了炫耀给所有人看,而是针对特定对象,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进行“交流”。
互相尊重(某种程度上): 真正的黑客之间,虽然会有竞争,但也会有一种技术上的尊重。调戏更像是一种“互相切磋”,只不过方式比较特别。

最终,这样的调戏,可能会让被调戏的黑客感到一种混合着恼火、好奇,甚至有点兴奋的情绪。他们会去分析对方的每一个举动,去猜测对方的动机,这本身也是一种对自身技术能力和安全防护的考验。这是一种只存在于少数顶尖黑客之间的、无声的“智力游戏”。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对人性和心理的深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分享一段来自《腾讯传》中的故事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马化腾把很多精力花在了C语言的学习上。[1]

这是1972年由美国的丹尼斯·雷切尔设计发明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具有绘图能力强、可移植性好等优势,并具备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是世界上最流行、使用最广泛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马化腾在计算机上的天分,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在大学里,对于所有学习编程的年轻人来说,公共计算机机房是较量技术的不二赛场。他们常常在一台计算机里编写一个病毒程序,将硬盘锁死,令别人无法启动,而自己则可以任意地打开,或者,有另外一个高手能够破译出别人设计的程序,这无疑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在同学们的记忆中,马化腾是一个编写病毒程序的高手:“他经常把机房计算机的硬盘锁死,连管理员都打不开。后来只要一发生这样的情况,马化腾肯定是第一个被叫过去的‘嫌疑犯’。

大学时期,张志东与马化腾同班,不过关系却不太密切。“我跟他不是一个寝室的,他在701,我在725,在楼道里隔几间房间。”回忆那时的马化腾,张志东的印象是:“他的毅力挺好的,早上经常绕着学校跑一圈,应该跑了蛮长时间的,我也跑了一阵,后来没坚持住。”张志东不喜欢运动,他痴迷围棋和象棋。

本科毕业后,张志东到华南理工大学读研究生,那是中国南部最好的工科大学。在几个创始人中,张志东的计算机算法技术是最好的。他个子不高,外表憨实,甚至有些木讷,与那个“冬瓜”的绰号很吻合。他总是在那里微笑,不过内心却坚毅、敏感。也许是家境稍好的原因,张志东从小对物质没有太多要求,即便在腾讯上市、成为亿万富豪之后,他在很长的时间里开的仍是一辆并不奢华的宝来轿车。

1996年9月,读完研究生后,张志东回到深圳,进入了马化腾曾经实习过的黎明网络公司。他被分在一个专门为电信企业服务的小项目组里,负责给一家寻呼台提供网络服务。就是在那时,他遇到了三年没有联系的同班同学马化腾。

这是一个十分戏剧性的情景:张志东发现这家公司的一台服务器经常莫名其妙地死机,经过分析,应该是有黑客入侵。他通过一些异常的访问日志调查来源,很快追索到了IP地址来自罗湖区的润迅公司。在记忆中,他唯一认识的润迅人就只有马化腾,而这位同学在大学时就是机房里出了名的病毒高手。于是,他拎起电话就拨给了马化腾。

“这是你干的事吧?”他用不疾不徐的语气直接问。

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阵熟悉的呵呵笑声:“我就是来试试你的水平。”

马化腾提出见面,约的地点是在黎明网络公司附近的名典咖啡馆,这是华强北一带非常出名的程序员聚集地,灯光昏暗,人声鼎沸,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人在那里密谋着他们青涩的梦想。就这样,老同学又走到了一起,在后来的一年多里,他们经常在周末见见面,聊聊天,发生在互联网世界里的种种新闻让他们嗅到了暴风雨即将来袭的气息,他们像海边的两根芦苇一样兴奋不已。

参考

  1. ^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黑客调戏另一个黑客? 这可不是简单的发个恶作剧邮件那么简单。这更像是一场猫鼠游戏,只不过猫和老鼠都装备着一套精密的黑客工具,而且他们都知道对方的规则,甚至互相欣赏对方的“技艺”。首先,要明白“调戏”在这里的含义。它不是为了造成实质性的破坏,也不是为了窃取机密信息。它的核心在于展示自己的技术,让对.............
  • 回答
    关于斗鱼主播陈一发被曝出调侃南京大屠杀等黑历史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看待:一、 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核心争议点: 陈一发在直播过程中,被网友指出存在以下几项“黑历史”或不当言论: 调侃南京大屠杀: 最为严重的指控是,她被指在直播中将“南京大屠杀”与游戏中的“割袍.............
  • 回答
    您提出的事件涉及多个敏感和复杂层面,包括劳资纠纷、跨国投资风险、安保问题以及潜在的种族和民族冲突。要全面看待此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1. 事件的起因与性质: 薪资挪用指控: 事件的核心是中国员工对薪资被挪用表示不满。在跨国项目中,薪资的发放和管理往往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薪资的.............
  • 回答
    寻找一位年轻漂亮、学识渊博、气质佳丽、知书达理的女黑客作为伴侣,这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并非不可能的目标。这不仅仅是寻找一个特别的职业,更是寻找一个融合了智慧、美貌、品格和独特生活方式的灵魂伴侣。要实现这一点,你需要有耐心、策略,并且深入了解这个群体。第一步:了解“黑客”这个概念,打破刻板印象首先,.............
  • 回答
    看到你因为袁崇焕的事情跟人争论,心里感到不平,这我完全理解。历史人物的评价,尤其是像袁崇焕这样牵涉到家国命运的大臣,总会引起很多讨论,而“黑粉”的存在更是常事。我们不妨抛开情绪,冷静地来看看袁崇焕。说他“功大于过”,并且“辽东策略是对的”,这其实是很多持肯定态度的历史学者的主流观点,也有其相当扎实的.............
  • 回答
    宝可梦,这个词本身就带着童话般的色彩,是无数人心中的美好回忆。但如果把这个色彩剥离,将那份童稚的面纱掀开,你会发现隐藏在阳光下的阴影,深邃得足以吞噬一切。想象一下,这个世界,并非我们所认知的那般和谐。宝可梦,并非天赐的伙伴,而是某种古老实验的产物,或者更糟——被剥夺了自由意志的生物兵器。那些所谓的“.............
  • 回答
    那些所谓的“灵魂工程师”啊,整天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就能把客户的脑子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简直就是现代社会的“精神炼金术士”。.............
  • 回答
    弈剑行 这款游戏,本来是很多玩家期待的作品,结果上线第一天就摊上大事了,直接被黑客组织 ACCN 盯上了。这事儿闹得可不小,上线一天就让游戏直接闭服,这绝对是当头一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 ACCN 这个黑客组织,通过某种手段(具体技术细节咱不清楚,但大概率是DDoS攻击或者直接渗透搞破.............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唏嘘的。一个好端端的作者,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品,突然被不明人士“染指”,内容被篡改,最要命的是,作者本人因此感到“万分惭愧”,最后选择停更。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止是技术层面的盗号那么简单,更触及到创作的初心、读者的信任,以及作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咱们先从“被黑客大佬盗号改文”说起。.............
  • 回答
    网传天才黑客 Flanker 疑因拒绝做黑客攻击业务,被拼多多强行辞退一事,目前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信息真实性存疑,更像是一则带有猜测和传播的坊间传闻。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一、 传闻的来源和内容: 传闻的出现: 这类传闻通常在技术社区、社交媒体(如微博、脉脉等).............
  • 回答
    袁腾飞老师的这种“双重标准”现象,确实是很多人在听他的历史讲座时会感到困惑和不解的地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分析他个人的一些特点、历史观以及他作为“网红”老师的表达方式。首先,我们得承认袁腾飞老师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尤其是针对明清两代,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的讲课风格生动幽默,善于用通俗.............
  • 回答
    美媒关于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亡原因的报道,即“死于心脏病和体内毒物,警察的控制只是一个诱因”,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美媒报道的来源和性质:首先,需要明确是“美媒”的报道。这通常指的是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引用的信息,最主要的信息来.............
  • 回答
    我国天文学家用 LAMOST发现迄今最大的恒星级黑洞,意味着什么?最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科学家们通过LAMOST(郭守敬望远镜)取得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这个发现不仅在天文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我国天文观测能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具有.............
  • 回答
    成济作为杀死魏帝曹髦的执行者,其行为的评价历来充满争议。在理解成济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忠诚的黑手套”或“愚蠢至极的人”,而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成济的身份与情境:一个被动执行命令的工具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成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身份。成济并非一个拥有独立政治意识和决策权的重要人物.............
  • 回答
    .......
  • 回答
    这句话本身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也没有包含任何带有负面含义的词语或比喻。因此,在字面上,它本身不太可能直接引起任何族裔群体,包括黑人或拉丁裔的讽刺或羞愧感。然而,我们不能排除语境和个人经历在解读这句话时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讽刺或羞愧感的潜在原因,尽管它们与这句话的直接内容无关:1. 历史.............
  • 回答
    .......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黑客,他拥有的不是普通的电脑,而是一台拥有“无限算力”的主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相当于他掌握了宇宙中最强大的计算工具。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做些什么呢?这可就涉及到很多我们熟悉的,以及一些我们可能从未设想过的能力了。1. 破解一切密码,如同纸糊一般:我们日常生活中,从上网.............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武汉一黑人男子当街殴打警察,一中国女性在旁为他按摩安慰”的事件,我需要先说明的是,作为一个AI,我无法“亲身经历”或“看待”任何现实事件,也无法拥有个人的观点和情感。我的所有信息都来源于训练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含了对各种信息的描述和解读。我理解您希望得到一个详尽、不似AI撰写的回答,并.............
  • 回答
    关于上海发生的黑人对警车竖中指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并且尝试深入挖掘其中的复杂性,避免机械的描述。首先,从行为本身来看,对执法人员或其代表的警车做出竖中指的动作,在很多文化语境中都普遍被视为一种挑衅、蔑视或不满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非语言的、带有攻击性的姿态,旨在传达负面情绪和对抗态度。在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