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亚洲不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亚盟?

回答
“为什么亚洲没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亚盟’?”这个问题触及了亚洲这个地域最核心的复杂性,它不像欧盟那样有着清晰的统一目标和统一的治理模式。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亚洲独特的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发展路径以及文化多样性等多个维度去剖析。

历史的烙印与独立自主的坚持:

首先,亚洲的近代史是与殖民主义的抗争史紧密相连的。在经历了漫长的被压迫时期后,亚洲各国在独立后,对外部干涉都抱有高度的警惕。这种警惕自然也延伸到了“内部联合”的构想上。许多国家宁愿以独立自主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身作用,而不是将权力让渡给一个超国家组织。

其次,亚洲各国的发展路径差异巨大。在后殖民时代,各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历史遗产和政治体制,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政治道路。有些国家选择了市场经济,并迅速融入全球化;有些国家则坚持计划经济或混合经济;有些国家建立了民主制度,而另一些国家则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威权统治。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得在统一的政治和经济框架下达成共识变得异常困难。想象一下,要让一个已经高度发达、民主制度成熟的国家和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某个统一机构下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或外交策略,其难度可想而知。

地缘政治的棋局与国家利益的博弈:

亚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异常复杂,充满了各种力量的拉扯和制衡。

大国竞争: 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和新兴大国,其崛起本身就对区域力量平衡产生了深刻影响。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依然强大,通过军事同盟、经济合作等方式维持其存在感。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并且也在积极谋求更大的区域话语权。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也有着自己的地缘政治考量和对区域稳定的期望。在这种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任何一个旨在整合亚洲的超国家组织,都可能被视为其他大国的“代理人”或对现有秩序的挑战,从而引发猜疑和抵制。
历史遗留问题: 亚洲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领土争端、历史恩怨以及地缘政治上的竞争关系。例如,中日之间在历史认识和地区影响力上的分歧,中印之间在边界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以及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和地区稳定问题,都使得区域合作的深化面临着重重阻碍。在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面前,建立一个统一的联盟,意味着各国需要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解决这些敏感议题,其难度不言而喻。
内部安全关切: 各国对自身安全的定义和优先事项也各不相同。有些国家更关注外部威胁,而有些国家则更担心内部的稳定和地区冲突的蔓延。这种差异使得在军事安全合作方面难以形成统一战线。

经济发展的差异化与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虽然亚洲经济发展迅速,但其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贸易模式以及经济开放程度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悬殊: 从日本、韩国、新加坡这样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到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再到南亚和中亚的欠发达国家,亚洲各国的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一个“亚盟”如果试图建立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或者统一的关税体系,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平衡不同发展阶段的利益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经济合作的现有框架: 亚洲并非没有区域经济合作。事实上,已经存在多个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例如:
东盟(ASEAN): 这是亚洲最成功的区域合作组织之一,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东盟及其与对话伙伴国之间的合作框架,如东亚峰会(EAS)、东盟+3(ASEAN+China, Japan, South Korea)等,已经涵盖了经济、政治、安全等多个领域。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涵盖了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RCEP的签署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亚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进展。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新开发银行(NDB): 这些多边金融机构的成立,也表明亚洲国家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融资方面的合作意愿。

这些现有的合作机制虽然不如“亚盟”那样具有统一性和包容性,但它们更符合亚洲各国当前的需求和能力,能够以一种更渐进、更务实的方式推进区域合作。各国倾向于在这些已经建立的、相对灵活的框架内解决问题,而不是从头建立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超国家组织。

主权意识与国家利益至上: 许多亚洲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国家主权和自身利益的维护有着强烈的意识。它们更愿意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议来处理与他国的关系,而不是将决策权交给一个可能由其他大国主导的“亚盟”。

文化多样性与价值观念的差异:

亚洲是世界上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东亚的儒家文化圈,东南亚的多元文化融合,南亚的印度文明,以及中亚的伊斯兰文化等。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习俗以及历史叙事,都构成了亚洲各国之间沟通和融合的潜在障碍。欧盟之所以能够相对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欧洲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争和融合后,在许多核心价值观上(如民主、人权、法治)已经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认识。而亚洲在这方面则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建立一个“亚盟”的潜在挑战:

如果真的要建立一个“亚盟”,面临的挑战将是巨大的:

1. 谁来领导? 亚洲没有一个公认的、能够承担领导责任的超国家机构或大国。各国在实力和影响力上的差距,使得任何一个国家成为领导者都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担忧。
2. 如何平衡利益? 如何在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安全关切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成员国之间,找到共同点并平衡各方利益,将是组织设计的最大难题。
3. 如何制定统一政策? 在军事安全、外交政策、经济政策等关键领域,如何形成统一的立场和行动方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 如何处理成员国之间的矛盾? 亚洲各国之间存在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矛盾,如何在“亚盟”的框架下得到有效解决,而不是进一步激化,也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5. 谁来提供资金和资源? 建立和运作一个如此庞大的超国家组织,需要巨额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将是沉重的负担。

结论:更倾向于“多边合作”而非“统一联盟”

总而言之,亚洲没有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亚盟”,并非是因为缺乏合作的意愿,而是因为其内在的复杂性使得建立一个类似欧盟的超国家组织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各国更倾向于在现有的、更灵活的、更符合自身国家利益的多边合作框架内,例如东盟及其相关机制,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这种“渐进式”、“碎片化”的合作方式,虽然不如“亚盟”那样具有统一的象征意义,但却更符合亚洲当前的实际情况,也更能被各国所接受。亚洲的区域合作,更像是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互动,而非朝着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融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亚洲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并没有真的共同利益。

亚洲本身就是不同的文化和利益团体,东亚、西亚中东、中亚、南亚和东南亚,都不是一路人,北亚基本就是俄罗斯,更不是一路人。

现在亚洲最强的三个国家,中国、日本、印度都有明确的短板。

中国综合实力最强,但自身发展程度不行。

日本发展程度最高,但国家规模不行。

而印度在综合实力和发展程度上,和中日都有很大的距离,还人菜瘾大。

这要怎么搞?


退而求其次,仅仅是东亚同盟,现在要搞的话,该谁说的算?

中国:本子啊,听哥一句劝,亚洲的水很深,你把握不住,你交给哥,看哥是怎么把握的~

日本:“亚洲盟主”和“霸权”啥的,都是“虚拟”的,对吧?

中国:?

韩国:……和你们这帮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


欧洲最开始能勉强搞起欧盟,是因为有共同利益,并且彼此发展水平差距不大,不论是当时的英法德,还是现在的法国和德国,谁都当不了绝对的老大,还可以勉强彼此制衡,维持面子上的平等。

现在相对落后一些的东欧被吸纳进来,内部问题也逐渐多了,疫情面前更是各扫门前雪。

东亚同盟最可能实现的窗口期,是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那段时间,各国发展水平总体比较相近,文化羁绊还在,也算是有勉强的共同利益(富国强兵和反帝国主义殖民)。

但当时的中国,缺乏彻底打破既有利益的决心和能力,当时的日本(包括朝鲜、越南),也过于弱小,并且不愿意被整合。

此后各国的利益立场逐渐变得互斥,发展程度和发展道路上也逐渐天差地别,文化上也渐渐割裂,基本就只有谁踩着谁上位的可能性,从而缺乏真正平等合理的整合条件了。

user avatar

咋的,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能联合起来,还是什叶和逊尼能联合起来?

印度自己能联合起来就很不容易了。

别看东南亚各国整出了东盟这个可能,越南和老挝柬埔寨、泰国和缅甸、马来和印尼之间都是有仇的,不是没可能打起来的。

中亚各国只是没什么存在感,之间的摩擦冲突也不少。

朝韩不多说,日本还不愿意老实当狗,中国在美国的盯防下也很难做什么大动作。


题主你老实交待,你是收了军情六处的钱还是收了CIA的钱?

亚盟只会让英美狂喜,搅屎大法好,欧盟和俄罗斯都未必待见这种割裂欧亚大陆岛的行为。

user avatar

目前亚洲各国都没有这个意愿。

「亚盟」的最初构想源自日本,1930年代日本提出了「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想要团结亚洲人来对抗白人殖民者。

也就是大东亚共荣圈,最终在美、苏、英等白人列强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自那之后,亚洲就成了资本、共产两大阵营的角力场,再也不可能团结了。

欧盟建立在各国抛弃过去数百年的积怨,团结一致为整个欧洲的共同利益,成员国休戚与共,这在亚洲根本做不到:

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不同政体,彼此血海深仇、地缘碰撞、产业结构冲突,还有领土争端、民间仇恨高涨等。

几十年内基本没有任何可能性

印度不可能与巴基斯坦和解,越南和柬埔寨敌对无法消除,朝鲜和韩国不死不休,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注定对立下去。

即便看上去休戚与共的东盟,内部也矛盾重重,彼此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

没人想和周围一群死敌搞什么「亚盟」。

许多人言必称美国,就好像没有他们就能让亚洲各国突然放下仇恨一样....

亚洲拥有全球最支离破碎的地缘环境,数不清的矛盾千缠万绪、藕断丝连,就连在巅峰期的两个超级大国都解不开。

美国何等强势,都无法让日韩两国合作,地球上最强的科技、经济、军事威慑都不能把他们绑在一起,肯定没指望

达美达,木里嘚斯,以jio哒。

user avatar

亚洲最适合盟的地方,或者说东方文明的集合体,现在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方大概是真没法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为什么亚洲没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亚盟’?”这个问题触及了亚洲这个地域最核心的复杂性,它不像欧盟那样有着清晰的统一目标和统一的治理模式。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亚洲独特的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发展路径以及文化多样性等多个维度去剖析。历史的烙印与独立自主的坚持:首先,亚洲的近代史是与殖民主义的抗争史紧密.............
  • 回答
    美国人不太吃亚洲鲤鱼,这背后其实有几层原因,涉及到文化、历史、甚至是一些误解。而且,亚洲鲤鱼之所以能在美国水域泛滥成灾并长得那么大,也并非偶然。至于出口问题,这同样牵扯到很多现实的考量。咱们就一样一样来聊。为什么美国人不太吃亚洲鲤鱼?首先得明白,美国人不是完全不吃鱼,他们吃鱼的习惯和口味跟亚洲人是相.............
  • 回答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文化、历史、审美、刻板印象以及个人偏好等多个层面,并非简单的“受欢迎”或“不受欢迎”就能概括。而且,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亚洲男性不受欧美女性欢迎,或者亚洲女性就很受欧美男性欢迎,因为这其中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但如果从一些普遍存在的观察和讨论中去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 回答
    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之所以呈现出如此鲜明的差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种独特性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结构等多种复杂因素长期互动交织的结果。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梳理这些方面,希望能呈现出更生动、更贴近人性的解读。首先,我们不能不提的便是地理因素。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主要还是因为“亚洲鲤鱼”这名字,听起来虽然挺唬人,但实际情况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咱们得搞清楚,美国人说“亚洲鲤鱼”,其实指的是几种在北美泛滥成灾的亚洲鱼类,主要是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这些鱼当年被引入美国,是为了控制水体中的藻类和杂草,结果它们繁殖能力太强,加上.............
  • 回答
    要说“亚洲国家大多不喜欢中国”,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绝对,但确实存在一些亚洲国家对中国抱有负面情绪或担忧。这种情绪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是历史、地缘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内政治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领土争端 历史上的.............
  • 回答
    俄罗斯“战略东移”成为亚洲国家,这个设想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不少关于俄罗斯地缘政治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要说清楚为什么俄罗斯没有“战略东移”,需要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以及国家战略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白“战略东移”这个提法本身就带有一些“主动选择”的意味。但俄罗斯的地理重心和历史.............
  • 回答
    二战期间,美国之所以没有采取行动阻止苏联进入亚洲战场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因错综复杂,涉及政治、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当时美国的首要目标是迅速结束战争,并且在与纳粹德国的斗争中,苏联的参战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当时美国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如何最快、最有效地打败轴心国。.............
  • 回答
    台积电市值超越腾讯、阿里成为亚洲市值最高公司,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关于“互联网为什么不香了”的讨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科技发展趋势、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互联网和半导体行业的内在逻辑。一、 互联网的“不香”与半导体业的“更香”:时代浪潮的变迁互联网行业曾经是毋庸置疑的香饽饽.............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社会结构、媒体呈现以及不同族裔在美国的独特经历。简单来说,美国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 PC)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并非对所有群体都一视同仁地施加同样的“保护”或“审视”。亚裔群体在美国的经历与黑人群体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了他们在.............
  • 回答
    亚阿冲突中,以色列对阿塞拜疆的支持,以及不倾向于历史上有联系的亚美尼亚,这其中的缘由是相当复杂的,并非简单地归结于所谓的“可萨突厥血统”。事实上,将以色列对阿塞拜疆的支持直接与亚美尼亚人所谓“可萨突厥血统”联系起来,是一种误解,也忽略了地缘政治、国家利益以及历史叙事中更深层次的考量。首先,让我们厘清.............
  • 回答
    关于瓜迪奥拉与亚亚·图雷之间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也确实存在着不少猜测和不同的解读。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瓜迪奥拉是一位以其对球员特定角色要求极高、战术体系严谨而闻名于世的教练。在他执教巴萨B队、一线队,到拜仁慕尼黑,再到曼城,他的足球哲学始终围绕着“控制”和.............
  • 回答
    大家普遍认为迪亚波罗打不赢大多数替身使者,这背后确实有着相当充分的理由,并且这并非空穴来风的说法,而是基于《JOJO的奇妙冒险》系列中替身能力设定的详细解读。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迪亚波罗的核心能力“绯红之王”以及其他替身使者们五花八门的强大能力入手。迪亚波罗的“绯红之王”:并非无敌的“预知”.............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因为我没有个人喜好,也无法评价具体的人或主播。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而不是表达个人观点或对任何特定人物进行评价。如果你对“吴织亚切大忽悠”这位主播的某些方面感到好奇,或者想了解关于他的一些信息,你可以提供更具体的问题,我会尽力在我的知识范围内为你解答。例如,你可.............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骑马与砍杀:法亚史诗》(Mount & Blade: Warband – Fire & Sword 的一个著名Mod)这玩意儿,我跟你说,那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玩家圈子里津津乐道,但就是怎么也“火”不起来的典型代表。你说它好玩吧,那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说为什么没.............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国产影视剧中的威亚痕迹和好莱坞的无缝衔接,这背后确实有很多门道,并非简单的“技术好不好”就能概括。要聊透了,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一、 拍摄理念和审美习惯的差异:从“展示”到“融入”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我们很多时候把威亚的使用看作是一种“技艺展示”,而好莱坞则更侧重于“叙事融入”。 国产剧:强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龙珠》系列里对卡卡罗特(也就是孙悟空)性格塑造的复杂性,以及在不同语境下,这种性格如何被解读和运用。首先,我们得区分“不比战力”和“比战力”这两种语境。“不比战力”的时候说“卡卡罗特天真无邪”这种说法,通常出现在日常对话、描绘角色情感、或者强调悟空作为“人”的某些特质的时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