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无数的水利工程、无数日夜奋战在一线的水利工作者、消防队员、干部、民兵、群众,在为你保驾护航!
新闻联播天天放,可是电视已经没有几个人看了。
当然,这些引不起自媒体、抖音主播的兴趣。
如果像澳袋利亚一样,漫山遍野的大火任烧它6个月,没人管,首都上空烟尘滚滚、火光冲天,看你还能不能坐得住!
说实话大多数人不知道中国的洪涝灾害是个什么东西。
洪涝灾害在中国就像过年一样,管你愿不愿意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而且洪涝灾害是中国第一大灾害。
洪涝灾害的损失占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的60%+,这还是因为汶川地震的重大损失拉高了其他自然灾害的损失,否则都是70%+。
中国的水灾突出一个多字,多到麻木的那种多。
1、中国地形容易引发水灾。
一个地球水塔顶在脑壳上。
这个世界水塔对气温变化极为敏感,极大的影响天气。
冷了,西藏加强冷空气,冷空气南移,加大南方降雨量,南方看海。
热了,西藏减弱冷空气,冷空气北移,加大北方降雨量,北方看海。
中国那边被淹,的看青藏高原的脸色。
加之中国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青藏高原出来的冷空气随便抽下疯,那雨就是按着一个地方的下。
要控制西藏气候忽冷忽热的只有《巴黎协定》,其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办法。
《2020年西藏冬季气候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指出,2020年冬季(气象学上2020年冬季为2019年12月—2020年2月)西藏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6℃,为近20年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一年。
今年西藏的冷空气跳的很,南方的兄弟做好防洪准备。
这个冬季气候公报是个神器,预测洪涝灾害发生在哪里非常准。
2、居住环境。
逐水而居,这个应该是常识了把。
全部跑去河边住着不淹你淹谁,武汉就是水灾的重点照顾城市。
不仅如此中国的重要经济圈,全部在大江大河边,洪涝灾害尽捡着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淹。
人口多、经济发达还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土地资源紧张侵占河道、湖泊的情况及其严重,进一步加重洪涝灾害。而且这还不是一个经济法展导致的单一问题。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这还是一个历史问题,本地居民侵占湖泊、湿地和河道已有上千年历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仅仅是要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再这样下去淹不死你。
所以在土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还是要搞退田还湖。
要防止洪涝还是要靠森林、湿地和湖泊,在雨季能够有足够的储水能力。
要么就搬到高地上居住,你在洼地是不可能不被淹的。
然而现在水患最夸张的还是西藏比如:盐湖水患。盐湖湖面面积几年时间从30多平方公里扩展倒进300平方公里,马上要把青藏铁路给淹了。解决办法木有,应为后面还有一个1000平方平方公里的湖泊马上要扩张到盐湖了,两个湖泊一旦融合是鄱阳湖的级别。目前西藏湖泊的扩展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
其实也不用阴阳怪气说政府无能,中国本身就是洪涝灾害世界第一的国家,几千年一直如此,这些灾害可以减轻可以,想要根除基本等于白日做梦。
但也不要给政府开脱,水患如此严重还有人侵占河道、湖泊、湿地的,你就朝死里骂。盯紧那些侵占湖泊红线的,这些是可以做到而不去做的,道德批判死他们。
我想你只要立身正直说实话,你就是骂也不会被批。坚决反对把科学问题拿出来作道德批判。
至于良心下水道的就不要出来现眼了,3-4米宽的下水道在洪水面前屁都不是,雨要是大点20平方公里的汇水都排不了。
真正要极限减轻洪涝灾害只有搬迁,把洼地改造成湖泊或者湿地增加储水能力。因为那些洼地本来就是湖泊或者湿地,被居民侵占了而已。
国家有森林城市的项目比如广州这种,要搞森林城市就不要去山头上种树,应该把生活和商业区逐步搬迁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把洼地改建为可蓄水的小型湖泊或者湿地公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