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冠疫苗老年人群接种率偏低,老年人是否需要接种?高龄老人接种需要注意些什么?

回答
随着新冠疫情的反复,疫苗接种成为保护我们自己和身边人的重要手段。但我们发现,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率相对偏低,这其中不乏老年人及家属的顾虑和疑问。那么,老年人究竟是否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对于高龄老人来说,接种又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呢?

一、 老年人为何需要接种新冠疫苗?

答案是肯定的,老年人不仅需要接种,而且可以说是最需要接种的人群之一。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高风险人群: 新冠病毒对老年人而言,威胁是实实在在的。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免疫功能会自然衰退,抵抗病毒的能力不如青壮年。一旦感染,老年人出现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显著高于年轻人群。这在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数据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重症和死亡最有效的手段。

2. 基础疾病叠加风险: 许多老年人可能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本身就会削弱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更容易引发并发症,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疫苗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免疫系统,为身体建立起一道防线,减少病毒对身体的侵袭和破坏。

3. “免疫落差”需要弥补: 很多老年人在疫情初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及时接种,或者对疫苗存在顾虑。这导致了一个“免疫落差”。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和传播,他们仍然暴露在感染的风险中。及时接种疫苗,能够帮助他们尽快获得免疫保护,缩小与已接种人群的免疫差距。

4. 社会责任与群体免疫: 疫苗接种不仅是保护个人,也是对整个社会负责。当大部分人都接种了疫苗,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后,病毒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会大大降低,从而间接保护了那些因年龄或健康原因无法接种的人。老年人接种,有助于构筑起更坚固的群体免疫网。

二、 高龄老人接种新冠疫苗需要注意些什么?

对于高龄老人,尤其是那些身体状况相对复杂或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接种疫苗时需要格外细致和审慎。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1. 充分的医学评估和沟通:
咨询医生是第一步: 在接种前,务必带老人去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并与医生进行详细沟通。医生会根据老人的具体健康状况,如是否有过敏史(特别是对疫苗成分过敏)、是否有严重的慢性病、近期是否接受过其他注射类疫苗等,来评估其是否适合接种。
坦诚告知既往病史: 家属一定要如实向医生告知老人所有的既往病史,包括正在服用的药物。有些药物可能会与疫苗产生相互作用,或者某些疾病在特定阶段不适合接种。
是否存在禁忌症: 要了解疫苗说明书上明确列出的禁忌症,例如对疫苗成分有过敏史、患有未控制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疾病等。

2. 选择合适的疫苗和接种时机:
了解不同疫苗的特点: 目前市面上有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如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部分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某些技术路线的疫苗可能耐受性更好或保护效果更佳。可以与医生讨论,选择相对适合的疫苗类型。
选择身体状况较好时接种: 避免在老人身体感觉不适、感冒、发烧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间接种。选择在身体状况相对稳定、精神状态良好的时候接种,可以更好地应对可能的反应。

3. 接种过程中的细节关注:
有人陪同: 高龄老人接种时,最好有家属或监护人全程陪同,以便在接种过程中提供支持和协助,并在出现任何不适时及时处理。
告知接种医生情况: 在接种现场,再次向接种医生说明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可能存在的疑虑。
留观30分钟: 按照要求,接种后务必在接种点进行30分钟的留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大部分不良反应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留观期间如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告知现场医务人员。

4. 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身体反应: 接种后一到两天内,要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反应。常见的反应如接种部位疼痛、红肿、轻微发热等通常是轻微且暂时的,无需过度担心。
及时就医,莫自行处理: 如果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剧烈头痛、皮疹、呼吸困难、心悸等严重不良反应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疫苗接种史。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保持正常生活习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接种后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但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身体负担或影响疫苗效果。
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即使接种了疫苗,也不能掉以轻心。在疫情未完全平息的情况下,老年人仍需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场所。

结语:

新冠疫苗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道重要的健康保障。虽然接种过程中需要更加细致的考量和周全的准备,但其带来的保护作用是巨大的。家属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以及医务人员的专业指导,能够帮助高龄老人安全有效地完成疫苗接种,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份坚实的健康屏障。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每一位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我有限的社会观察,

高龄老人是一类特殊群体,需要特殊关照:

  • 很多老人接收新闻信息的渠道单一,我见过不少老人只知道有疫情,却不知道大概进展;对社会发展的了解来源于和邻里闲聊,好一点的可能会看抖音快手,或者看电视时偶尔刷到接种新闻;
  • 高龄老人体能衰退抗拒一定强度的活动,比如说,我在东莞接种时,从下地铁到最终离开会场,即使全程排队人员稀少,也要耗时1小时,步行1千米以上;而正常情况下,排一个上午的队,可能最后还被告知先回家吃饭,下午再来;我要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我也会抗拒外出接种的,好好在家养病。
  • 高龄老人活动范围很小,基本宅家,去一个陌生的人群聚集地反倒会让他们感到危险。
  • 老年人不善于使用智能设备,不少老年人至今都没有健康码;我甚至见过一个用苹果手机的老人,微信还是几年前的版本,申请健康码就得更新,帮她更新APP时居然需要输入密码!!!想必是子女怕她乱下载,可是这也妨碍了她申请健康码。
  • 老年人需求与疫情发展产生的矛盾事件少,不像我们这种混社会的社畜,很多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压根就不要健康码、接种疫苗,他们日常生活局限又简单,甚至与社会脱节,安心地隐秘在社会角落中,就像家猫一样,你不去找,甚至不知道这里有。

权衡短期的利弊下,部分老年人漠视接种疫苗反而是最优策略~~

这个时候,真的得再苦一苦基层村委会/居委会/街道办、志愿者!!费力又容易起冲突,上头还有指标压着~

我们在网上喊破喉咙也没用。

user avatar

没打疫苗,老人新冠致死率5%。

没打疫苗的老人死亡率是普通人的10-20倍,一旦疫情防不住,国家很难承受重症老人的医疗压力。目前全国还有5000万老人没打疫苗,疫情严峻,所以3月19号国家再次建议老人打疫苗。

讲下为什么建议老人打新冠疫苗:

--

1.老人感染新冠后的死亡率,比成年人高得多,岁数越大,死亡率越高。

这是很早就有的共识,但大家可能没看到数据时没感受到“死亡率高得多”究竟高多少。

我拿美国CDC的数据给大家看一下,在新冠顶点2021年1月时,新冠导致的老年人死亡人口比率比50岁以下成年人高10-20倍,老人的感染死亡率高达10%[1]

根据2019年更早的数据,在2019年60多岁的患者的死亡率为4%;而在50多岁和40多岁的患者中,死亡比例分别只有1.25%和0.3%[2]

2021年和2019年老人感染后死亡率有差别,和当时的新冠病毒是哪个毒株有关,但统一来看,死亡率差不多在5%。

--

2. 疫苗能大幅度降低老年人的新冠死亡率

所以2020年12月一出疫苗时,美国政府很紧要的一点就是让老年人接种。老人重症和死亡率太高,医疗会崩。所以你看到接种过程中,一直在推动老人接种。在半年中,80%的美国老年人接种了1针,70%的美国老年人接种了2针。

疫苗接种以后,老年人死亡人口比率下降10倍[1]

如果当时新冠疫苗没推出,都不敢想这么高的重症率死亡率下,美国医疗体系会崩盘到什么程度。

美国新冠死亡率下降,主要是打了Moderna和BioNTech的RNA疫苗,那国内灭活疫苗效果又怎么样呢?

国药的新冠灭活疫苗(BBIBP-CorV)在阿根廷的老年人死亡保护率刚出来,可以到85%[3],老人的新冠感染死亡率会降到1%以下。

--

3.老年人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看官方新冠疫苗禁忌症,包括暂缓接种不能接种两种情况,只要不在这些范围内的都可以接种:

暂缓接种新冠疫苗情况,简单来说就是正在发热呼吸道正在感染高低血压未控制、消化道和肝脏疾病未控制、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未控制、免疫系统疾病肿瘤治疗期前后的,要询问医生。

(一)任何原因(如感冒、局部炎症、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引起发热(腋下体温≥37.3℃)体温正常后72小时内。
(二)呼吸系统急性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临床未控制;结核病活动期;胸膜疾病急性期等患者。
(三)血压≤90/60mmHg(原因不明)或≥160/100mmHg、心率在安静休息时低于55次/分或大于100次/分、心脏瓣膜病变失代偿期、主动脉夹层、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3级或以上、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等患者。
(四)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等患者。
(五)急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严重肾病患者(未控制的急慢性肾炎患者;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的肾脏病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或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即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的患者)。
(六)近期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者;空腹血糖>13.9mmol/L者;未控制好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七)淋巴增殖性疾病未控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未缓解、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活动期、出凝血疾病未控制等患者。
(八)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活动期、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明确合并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未控制的HIV感染者;淋巴瘤、白血病或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患者。
(九)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患者。
(十)过敏性鼻炎急性期,急慢性湿疹或荨麻疹症状体征明显者,或伴有皮肤其它症状发作期。
(十一)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确诊或无症状)6个月内
(十二)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
(十三)有难以评估其他情况或病情建议暂缓接种。
(十四)其他未尽事宜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不能接种的包括:很容易过敏的,癫痫和神经系统疾病,正在感染发热和各种慢性疾病还没控制的(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些情况),孕妇

(一)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二)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三)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四)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五)妊娠期妇女

总结下:

1.新冠老年人死亡率高,5%,岁数越大,死亡率越高。

2.接种新冠疫苗后,老年人新冠死亡率降低10倍。

3.老年人如果没有过敏、癫痫,没有呼吸道感染,慢性疾病吃药控制住了,跟医生确认一下,看是否能接种新冠疫苗。

这波疫情也都看到了,很难防控,没接种的再考虑考虑吧。

参考

  1. ^ a b Bialek S, Boundy E, Bowen V, et al.; CDC COVID-19 Response Team. Severe outcomes among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United States, February 12–March 16, 2020.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20;69:343–6. https://doi.org/10.15585/mmwr.mm6912e2external icon PMID:32214079external icon
  2. ^ Verity R, Okell LC, Dorigatti I, Winskill P, Whittaker C, Imai N, Cuomo-Dannenburg G, Thompson H, Walker PGT, Fu H, Dighe A, Griffin JT, Baguelin M, Bhatia S, Boonyasiri A, Cori A, Cucunubá Z, FitzJohn R, Gaythorpe K, Green W, Hamlet A, Hinsley W, Laydon D, Nedjati-Gilani G, Riley S, van Elsland S, Volz E, Wang H, Wang Y, Xi X, Donnelly CA, Ghani AC, Ferguson NM. Estimates of the severity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 model-based analysis. Lancet Infect Dis. 2020 Jun;20(6):669-677. doi: 10.1016/S1473-3099(20)30243-7. Epub 2020 Mar 30. Erratum in: Lancet Infect Dis. 2020 Apr 15;: Erratum in: Lancet Infect Dis. 2020 May 4;: PMID: 32240634; PMCID: PMC7158570. Copy Download .nbib Format:
  3. ^ Rearte A, Castelli JM, Rearte R, Fuentes N, Pennini V, Pesce M, Barbeira PB, Iummato LE, Laurora M, Bartolomeu ML, Galligani G, Del Valle Juarez M, Giovacchini CM, Santoro A, Esperatti M, Tarragona S, Vizzotti C. Effectiveness of rAd26-rAd5, ChAdOx1 nCoV-19, and BBIBP-CorV vaccines for risk of infection with SARS-CoV-2 and death due to COVID-19 in people older than 60 years in Argentina: a test-negative, case-control, and ret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Lancet. 2022 Mar 26;399(10331):1254-1264. doi: 10.1016/S0140-6736(22)00011-3. Epub 2022 Mar 15. PMID: 35303473; PMCID: PMC8923678.
user avatar

今天(2022.04.05),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发布了《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1],针对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现全文摘录如下:

一、为什么倡导老年人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从各国监测新冠肺炎发病、重症、死亡的情况分析,60岁以上人群是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也是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对医疗资源占用最多的人群。因为老年人患病后需要住院、抢救比例高,住院时间也较长,所以要高度重视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在病毒持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优先接种的人群,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是这样建议的。2022年1月,WHO也再次强调,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目前的重点仍然是减少严重疾病和死亡,以及保护卫生系统。
  最近在我国香港地区发生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暴发,死亡病例多数为年长者,没有接种新冠疫苗者病死率要远远高于接种新冠疫苗者的病死率,两者有十多倍的差距。监测研究显示,老年人仍是重症和死亡的高发人群,而且年龄越大,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越高。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仍然相对较低,一旦感染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因此,对于还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疫苗的绝对禁忌证,建议要尽快主动接种疫苗。

二、一些老年人认为,长期呆在家中或生活在边远地区,很少外出或前往外地,感染风险很小,就不用接种疫苗了。这种认识对吗?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现代社会发展快速,交通更加便利、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任何地方都不是一个与病毒隔绝的地方。当前部分地区输入的变异病毒传染性很强,且一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还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老年人即使在家中不出门,或者居住在农村偏远地区,依然有可能感染病毒。尤其是如果家里其他人有在外工作、学习,与其他人接触机会较多的情况,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回家,造成老年人感染。
  因此,为避免给老年人带来生命威胁,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负担,老年人也要尽快做到“应接尽接”,既保护本人、也保护他人。

三、目前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程序是什么?
  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程序与18岁以上成人的接种程序相同,具体为: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接种1剂。
  上述两种疫苗在完成接种最后1剂满6个月,还应尽早接种1剂加强免疫。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具体的疫苗选择和接种程序,可以咨询当地的疫苗接种门诊。

四、老年人是否有必要接种加强针?为什么?
  有必要。根据对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有效性、免疫持久性等研究结果,现阶段我国针对使用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完成基础免疫后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推荐接种1剂加强免疫,并已在全国开始实施。
  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完成疫苗基础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和保护效果比18至59岁人群相对较低,而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也较高,所以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接种,对于使用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完成基础免疫接种6个月后的,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以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已经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针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

五、老年人选择同源加强免疫,还是序贯加强免疫?
  新冠病毒疫苗不论是临床试验结果,还是疫苗上市后应用结果均显示了对新冠肺炎,尤其是重症和死亡的预防作用。老年人一方面自身的免疫力在下降,另一方面慢性基础性疾病占的比例较大,如果不接种疫苗或不全程接种疫苗,发生重症和死亡的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的。
  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隐匿性大,已经观察到现有疫苗完成基础免疫后,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交叉保护均有所下降。综合考虑,保护老年人免受新冠肺炎威胁的最好的办法还是接种疫苗、全程接种疫苗、及时加强接种疫苗。
  建议没有接种疫苗的老人尽快接种疫苗,没有全程接种的尽快补足未种的疫苗,包括加强针的接种。目前,国家推荐两种加强免疫接种策略,一是同源加强针接种,即用原来基础免疫所用技术路线相同的疫苗完成加强接种,另外一种是序贯免疫加强接种,即用与原来基础免疫所用疫苗技术路线不同的疫苗完成加强接种。无论哪种均可以起到有效降低重症、死亡风险的作用,老年人可根据当地疫苗的供应情况,尽快完成加强免疫接种。

六、请介绍一下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接种疫苗前,由于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较高,因此老年人要了解自己是否是慢性病稳定期,处在稳定期的能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如果自己拿不准要提前咨询自己的主治医生或接种医生;要提前做好预约,尽量避免现场长时间等待;要穿宽松的衣服,便于接种;同时,要注意从官方渠道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避免虚假不实信息的误导和干扰。
  接种时,需携带相关证件,并根据当地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必要时,老年人要有亲属陪伴,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
  接种后,保持生活处于一个平稳状态;个别受种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疼、全身酸疼等一般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置。如果受种者感觉到较重不适、持续时间较长,要尽快联系接种单位或医生,需要时及时就医。

七、老年人群体接种新冠疫苗的最高年龄有限制吗?
  老年人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优先人群之一。从年龄上来说,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只有年龄下限的要求,而没有年龄上限的规定。

八、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禁忌证有哪些,需要注意些什么?
  60岁以上老年人只要没有禁忌,不是延缓接种对象就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能接种或不能马上接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新冠病毒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的;(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一定要在疾病的稳定期,自己拿不准时,要咨询医生;如果所患基础疾病处于不平稳的状态,疫苗接种应当暂缓,待状态平稳时再前往接种。但是我们知道,有些慢性基础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一些人可能会存在经常的反复,但只要不是出现身体状态特别不稳定的情况,是可以接种疫苗的,因为这些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往往是一旦感染很容易成为新冠肺炎重症的人群。

九、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或者加强针,是否会有额外风险或者不良反应增加的情况?
  从国内外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分析来看,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出现重症、死亡的风险非常大,而且这两类人群也是对医疗资源占用最多的人群。
  所以从获益和风险来看,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全程接种疫苗,还要按照现在的规定在完成基础免疫全程接种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以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根据前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看,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监测也显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还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主要报告的是发热、局部红肿等一般反应,以及过敏性皮疹等异常反应,且相对更少或者更温和一些。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发生的不良反应没有超出既往针次出现不良反应的水平,并没有出现额外风险或不良反应增加的情况。

十、很多老年人对接种疫苗仍然存在顾虑,担心年纪大了、体质弱,接种疫苗后会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请问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我国目前在持续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总体报告发生率略低于60岁以下人群报告水平,绝大多数是一般反应,少数人属于异常反应,个别受种者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异常反应,但严重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提示接种疫苗可能带来的风险非常低。
  但是,老年人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其重症的风险、尤其是死亡的风险却是全人群中最高的。在全球新冠大流行中,保持医疗卫生系统的正常运转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需要住院、救治的人数增多,就会出现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转。因此,在面临新冠病毒流行风险的情况下,接种疫苗的潜在罕见风险,与接种疫苗对老年人的有效保护、以及减轻社会医疗服务系统压力的收益相比,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更需要主动寻求疫苗的保护。

十一、针对由于担心疫苗副作用而未接种疫苗的群体,以及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群体,这样的人群,特别是其中高龄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该如何做好防护?
  目前来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最好措施,主要表现在一是疫苗安全有效,二是措施简单易行,三是作用相对持久,即与其他需要持续反复采取的措施(例如核酸检测和社交距离)相比,完成疫苗接种后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保护作用。但是,由于有些原因老年人未能及时接种疫苗,就需要通过其他非疫苗的措施保护好这些人,因为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或有基础性性疾病的人是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
  非疫苗的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密闭的空间,减少与陌生人或外来人员的密切接触。
  二是与陌生人接触或去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戴好口罩。
  三是要继续保持手卫生,包括勤洗手或手消毒,尽量不用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四是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天气已经转暖,如果可能,每天要开窗通风、让空气流动。
  五是与老年人接触的家人或工作人员也要接种疫苗,尤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出现异常,尽量不要再接触老年人。

十二、老年人接种疫苗该怎样防止出现偶合反应?
  首先,要客观认识什么是偶合症。偶合症(偶合反应)是指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正好处在一个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的前期,疫苗接种后巧合发病。因此,偶合症(偶合反应)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只是在发生的时间上有重合,但实际上偶合症的发生与接种疫苗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其次,要了解为什么老年人偶合症会相对高一些。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与成人和青少年相比,身体更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如有的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有的表现为慢性疾病的复发、有的因处在某种疾病的潜伏期而患病的风险增高等。
  最后要强调的是,采取一些延缓接种的措施可以避免一些偶合症的发生,但是完全避免是非常困难的。采取延缓接种的对象可包括正在发热的病人、患有未控制的癫痫病患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等,可以待症状消失或渡过慢性病急性发作期后,再考虑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参考

  1. ^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 https://www.chinacdc.cn/jkzt/crb/zl/szkb_11803/jszl_2275/202204/t20220405_258219.html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随着新冠疫情的反复,疫苗接种成为保护我们自己和身边人的重要手段。但我们发现,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率相对偏低,这其中不乏老年人及家属的顾虑和疑问。那么,老年人究竟是否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对于高龄老人来说,接种又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呢?一、 老年人为何需要接种新冠疫苗?答案是肯定的,老年人不仅需要接.............
  • 回答
    挪威23名老年人接种辉瑞和BioNTech新冠疫苗后死亡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公众对mRNA疫苗是否适合老年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任何疫苗,包括mRNA疫苗,在上市前都会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并在上市后持续进行安全性监测。 疫苗的获批是.............
  • 回答
    看到新闻里说,一些地方的爷爷奶奶们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接种新冠疫苗了,国家也说了,会根据情况适时推广到所有老年人。这真是个好消息,疫苗来了,大家的健康保障也更进一步了。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老年人身体多少有些基础情况,接种疫苗这事儿,确实得比年轻人更留心点。我跟不少叔叔阿姨们聊过,也查了一些资料,总结了些老.............
  • 回答
    这桩事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透着一股子让人不安的味道。日本一位老先生,在食堂里边吃着饭,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扎了一针新冠疫苗。而且,还是第三针。这事儿怎么发生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出事儿的地点在日本一座城市的某处食堂。这食堂,估计是提供给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方便用餐的地方。我们想象一下那个场景:.............
  • 回答
    关于新冠疫苗接种与个人后续生活的影响,这个问题确实挺值得我们深入聊聊的。这不像一个简单的“打”或“不打”就能盖棺定论的事情,而是会牵扯到很多层面。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可能体现在 出行和社交活动。还记得疫情刚开始那几年吗?很多地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未接种疫苗的人在出行、进入公共场所(比如商场、电影.............
  • 回答
    关于新冠疫苗的接种问题,这确实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事情。现在适不适合打,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尽量帮您把情况说得透彻一些。首先,要不要打疫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当前所处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健康考量。从个人角度看,如果您符合以下情况,接种疫苗是值得考虑的: 保护自己,降低重症风险: 尽管新冠病毒.............
  • 回答
    新冠疫苗接种,从最初的一剂到如今的加强针,每一次的推进都牵动着大家的心。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打一针、两针、三针,到底有什么区别?哪种方案才最“好”?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得从疫苗的作用原理、人体的免疫应答以及病毒的变异这几个方面来聊聊。疫苗,我们身体的“训练营”首先,得知道疫苗是怎么工作的。简.............
  • 回答
    新冠疫苗的选择,灭活和重组蛋白(CHO)各有千秋,到底哪个更适合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尽量说得明明白白,让你心里有个谱。先说灭活疫苗,这可是疫苗界的“老前辈”了。你可能听过“科兴”“国药”,它们用的就是灭活技术。这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导致新冠病毒的活病毒,用化学方法或者物理方法杀死,让它失去.............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新冠疫苗接种后怀孕的问题。首先,请您放心,目前普遍的医学共识是,接种新冠疫苗后怀孕的孩子是可以要的。 大部分权威的医学和卫生组织,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以及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都持相同的观点。让我详细地给您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和一些.............
  • 回答
    打完新冠疫苗后多久可以恢复健身,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反应都不太一样。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关于健身时间: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在打完新冠疫苗后,24到48小时(也就是一到两天) 就可以考虑恢复轻度到中度的健身了。但这不是绝对的,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 回答
    关于科兴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的新冠疫苗,选择哪个“更好”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两款疫苗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也都取得了显著的研发成果和应用效果。关键在于你更看重哪些方面,以及你个人的一些情况。咱们就来详细掰扯掰扯,力求讲得明白透彻,也尽量不说些生硬的套话。首先,我们得知道.............
  • 回答
    很多朋友在打完新冠疫苗后,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些身体上的变化,比如手臂酸痛、发烧、乏力等等。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自己打完疫苗之后,什么感觉都没有,好像没打一样。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疫苗注射后没反应,是体质好还是差呢?这其实是个挺普遍的问题,也挺让人纠结的。简单来说,新冠疫苗注射后没反应,既不能直接断定是.............
  • 回答
    想打新冠疫苗第三针?浙江、河南、广东的朋友们,机会来了!不过,在您前往接种点之前,有些事情咱们得先了解清楚,确保接种顺利,效果最佳。这第三针,可不光是“再来一针”那么简单,里头不少细节值得说道说道。一、 接种前:做好准备,心中有数1. 谁能打? 时间间隔是关键: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一般.............
  • 回答
    今年的返校季,面对即将问世的新冠疫苗,许多家长可能在犹豫是否还有必要为孩子接种流感疫苗。我个人认为,即便有了新冠疫苗,流感疫苗依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孩子今年返校还是非常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针对的是两种不同的病毒,预防的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新冠疫苗的出现.............
  • 回答
    在中国新冠疫苗的研发道路上,选择灭活技术路线并非偶然,而是综合考量了技术成熟度、安全性、生产能力以及国家战略等多种因素的战略性决策。至于西方国家为何普遍未选择灭活疫苗,也同样涉及技术路径的偏好、研发策略的差异以及市场准入等复杂原因。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中国为何选用灭活技术路线?灭活疫苗顾名思义.............
  • 回答
    科兴新冠疫苗的保护力数据公布,其中提到“预防重症保护力100%,总保护效力为50.7%”,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解读的结果。我们要理解这两个数字背后代表的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得出的。首先,我们得区分“预防重症保护力”和“总保护效力”这两个概念。1. 预防重症保护力:100%这个数字听起来非常振奋人心,它.............
  • 回答
    关于中国新冠疫苗的接种情况,确实存在一些疑问,尤其是在疫苗已经显示出有效抗体后,为什么尚未全面铺开大规模接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背后的原因,这涉及到科学、监管、产能、人群需求以及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要明确“有效抗体”这个概念。疫苗的作用不仅仅是产生抗体,更重要的是这些抗体能否在.............
  • 回答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是如何炼成的?群体免疫的终点线又在哪里?截至目前,我国新冠疫苗的接种剂次已然突破了6亿大关,这个数字着实令人瞩目。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如此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其背后必然蕴含着一套高效且精心谋划的体系。那么,是什么让我国的疫苗接种速度如此惊人?而我们又需要将接种推进到何种程.............
  • 回答
    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人均接种超1剂,达到全民免疫了吗?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又处于什么水平?近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已突破10亿大关,这一数字无疑是振奋人心的。这意味着我们国家在疫情防控这场艰巨的战役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浮出水面:10亿剂次的接种,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实现.............
  • 回答
    “您好,请出示您的预约码和身份证。”昨天,我终于迈进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苗接种点,心里说不出的期待和一丝丝的忐忑。说起来,能打上疫苗,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也为自己能为“群体免疫”添一份力而小小地自豪。一大早,闹钟还没响透我就醒了。虽然知道今天去打疫苗,但昨晚还是翻来覆去睡不太好,大概是有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