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是一种争斗手段,掠夺目的是现有资源,一个这样的指挥家位置,还有那么多巡演机会,抵制掉以后不就是其他团队分掉了吗?
不然你看这帮人抵制柴可夫斯基吗?
这帮人会抵制巴浦洛夫、门捷列夫吗?
这么多年,我们国家都一直处在和平的环境中,战争本质是打垮对方的战斗意志,现在的制裁、互联网攻击、抵制、污名化都是打击战斗意志的手段,而战争的目的,就是资源。
正常啊,我们不也封杀任何支持TD的艺人吗?
话说回来,捷杰耶夫在2014年就公开表态支持普京对克里米亚动武,慕尼黑都没有解雇他,已经够克制了。
某位唱民谣的不就是因为发表了疑似支持TD的言论被封杀吗?
某位陈姓女主播不就是因为不当言论而被封杀吗?
我想知道这下面的答主到底有多少人是了解捷杰耶夫,了解古典音乐行业的 ?
我的观点 - 我完全举双手赞成对捷杰耶夫的抵制,但我赞成的是对他个人的抵制,不赞成把它扩大为对所有俄罗斯音乐家、以及在其他各行各业中对俄罗斯平民的抵制。(请喷子们看清楚再喷,不要再问我为什么支持抵制俄罗斯猫)
利益相关 - 欧洲古典音乐行业从业者 我曾经是慕尼黑爱乐乐团巡演的负责人,而捷杰耶夫担任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总监。我和他本人以及他所担任总监的乐团和大量与他共事的乐手都有较为深入的、一手的相处经验。
首先,捷杰耶夫绝不仅仅是一名俄罗斯的指挥家,而是普京和他身边最小的核心利益集团的坚定支持者和其中的一员,他曾数次公开发表声明支持普京和他的军事行为,包括对克里米亚地区的吞并,捷杰耶夫的事业成就,也一大部分来自于普京对他直接的支持,比如 - 当他想要一个马林斯基剧院,普京就给他“盖”了一个马林斯基剧院。同时他也深陷在普京和他利益集团在欧洲的资金往来中(说的很委婉了自己悟吧)。正如另一个答主所说,捷杰耶夫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多年在欧洲各大乐团和音乐节担任要职,恰恰说明了“艺术无国界”,但如今面对战争这个不可以被突破的底线,这样一个和普京,和政治和战争行为深刻绑定的人,不能一边要了一切的好处,一边又要用“艺术无国界“来寻求庇护。
请各位小粉红在喷之前做一个类比 - 如果有一个艺术家在二战时是轴心国是最核心的成员之一参与和支持战争,然后同时在同盟国任职并且拒绝对亲自支持的战争行为表态,我们怎么看?
其次,我还想说一个政治以外的因素,捷杰耶夫在乐团和行业里由于长期糟糕的为人和恶劣的行为也结下了不少梁子,比如公开表示“不允许女性工作人员和我一起工作因为女人应该在家生孩子而不是出来上班”,比如永远、每时每刻、随心所欲的更改排练时间、缺席排练,推迟音乐会,我身边确实有一部分年纪较大的乐手对于他的艺术造诣非常欣赏,但是更多的乐手,尤其是年轻乐手已经不再想跟一个如此傲慢、蛮横、世界必须围绕着他转的“一个糟糕的人”共事了。
如此长期种下的恶果,遇上了战争这个触碰底线的行为,只能说是人心所向,也是捷杰耶夫咎由自取。
最后回答一个很多人问的问题:你说反战,你反对美国发起的战争吗,反对任何国家参与战争吗?
答:反对,我反对一切战争,战争永无正义
要不要试试抵制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燃气呢?\(^▽^)/!
就像@曹哲
之前说过的,“现在他们搞文字狱的手段已经从指责别人说了什么进化到指责别人没说什么了”。
还有一个解释,嵩子曰:因为我素质高所以我可以素质低。
所有的西方人,被西方洗脑的香港人台湾人等,女权等思维都是一个样:
大陆男人死绝最好,看见他们就恶心,我恨不得打死他们。
但是如果中国男人不送钱给我,你还是人吗?
公知也是这样看中国政府的。
洗地方法很简单——
政府并没有要求解雇捷杰耶夫,解雇捷杰耶夫是剧团的自由,能够自由地解雇捷杰耶夫,说明西方保证了剧团歧视”不谴责俄罗斯的反人类分子"的自由,表现了西方世界的自由民主。
你只有必须说我们想要你说的内容的自由。而且你连不说的自由都没有。
从这篇文章给出的信息来看,艺术已经够无国界的了。
文中写道:
2013年,当传出要任命捷杰耶夫为慕尼黑爱乐乐团候任首席指挥的消息时,慕尼黑就爆发游行,人们因为捷杰耶夫对普京的公开支持而反对这一任命。然而,慕尼黑市政府当局无视民意,还是与他签约。市政府很清楚他们邀请了一位一直带有强烈政治倾向的指挥家。九年过后,乐团一夜之间把捷杰耶夫扫地出门,这一决定未免显得太廉价了。
很显然,从“艺术无国界”的角度看,一位指挥家仅仅和普京关系密切不足以构成不和他签约的理由,所以他还是得到了慕尼黑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一职——这恰恰是艺术无国界原则的体现。
但是同样是这位指挥,在2008年的格俄冲突之后尚且能表态:
从坦克把子弹和炮弹射向手无寸铁的孩童,这是无耻的,全世界都应该知道这点
在这次规模远大于格俄冲突的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悍然侵略中竟然至今保持沉默,考虑到他本人对普京的支持,以及文中提到的:
除了指挥,捷杰耶夫还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与俄罗斯国家领导人普京私交甚笃,也是后者的坚定支持者,由此获得大量政经资源用以武装他的艺术生产。虽然中国乐迷以他名字的谐音给他取了一个亲切的绰号“姐夫”,但不管是在俄罗斯还是在西方,人们往往会以“音乐沙皇”来形容他的一言九鼎和大权在握。
这样一个和政治深度绑定的艺术家,在当前的情况下已经是“艺术无国界”的名义不足以庇护的了,因为他确实是一个政治符号,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当一个艺术家享受了靠近权力所带来的便利的时候,就不能被免除有一天受到过于接近权力的反噬,这是公平的。
当然,我认为这位艺术家依然可以主张其不因政治立场而受到职业歧视的权利,但是“艺术无国界”确实不适合庇护他。
欢迎到评论区欣赏“王顾左右而言它”现场版。
这个事情其实比很多人说的都要简单。
捷杰耶夫本身一点都不无辜,他一直都是普京老爷圈里的一员,抵制当然是可以抵制的,甚至可以说从反对帝国主义的角度是应该抵制的。但是问题在于,这位立场明确站普沙皇是一天还是两天呢?如果我没记错至少已经十几年了吧。普京这二十年类似的战争搞了至少三次。既然对他的立场心知肚明,为什么当初还要聘呢?
其实说到底这还是一种愤怒,一种出于“真正的欧洲可不是一般的地方,真正的欧洲人可不是一般的人,怎么可以陷入这种战火威胁?!”的愤怒吧。
高赞的霄汉老师的回答,提的建议有合理性也有建设性,但是我个人必须明确指出,我觉得其中不符合事实的地方——
我必须得指出——这句话完全就是胡说了,不仅仅与事实不符,也与我国的官方表态不符——我国因为艺人持有港独台独等观点已经封杀,或者实际封杀了多位艺人。
本人强烈反对港独台独的观点,并且支持对相关人员按照《反分裂国家法》或者其他相关适用法律进行处罚。
但是,也必须指出一个事实——我国官方也极为重视艺人本身所持有和公开表达的政治观点——比如是否爱党爱国,比如是否支持一个中国。这些政治观点只要公开表达,必须符合官方立场,如果不符合将无法得到任何在中国大陆公开演出的机会。而我国民间民众,更有统计港台艺人是否转发国庆微博和建党纪念微博的行为。
同时,西方部分国家和组织因为俄国侵略了乌克兰,就逼着俄国普通人,进行政治表态才能继续合作的做法,也是很难看和猎巫的行为,这个做法我也同样反对。
我确实是希望这个世界上能有某个地区和国家,是不受到政治干涉的,可以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而生活工作不受到影响——很遗憾,目前地球上并不存在这样的国家或者地区,而且我估计我在有生之年也见不到这样的地方——你我都清楚,中国并不是那个例外。
再次强调——霄汉的建议,有合理性,也有建设性,但是至少这条,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和我观察到的完全不相符的。
我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
如此长期种下的恶果,遇上了战争这个触碰底线的行为,只能说是人心所向,也是捷杰耶夫咎由自取。[1]
和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他们讲科学无国界,比如俄罗斯火箭发射英国通信卫星,英国人讲科学无国界。
和他们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各大公司就站出来了,尤其是以美国的公司为代表,苹果公司远程替用户决定了什么app不能下载,什么app要停掉,这就叫花了好几千租了一个手机,怎么用不是自己决定的。
体育运动员也有不少站出来,反对俄罗斯,甚至瑞士的银行都站出来开始制裁俄罗斯,贪墨人家钱财,这就叫平时讲的好好的,结果科技有国界,艺术有国界,体育有国界,甚至猫的一个什么协会都要出来。
口口声声说爱我,却要骗我零花钱,这么一对比,渣男只骗零花钱简直是大好人。渣男起码不会一边讲自由贸易,一边和我们搞贸易摩擦。
渣男起码不会口口声声工具中立论,结果一出事就开始站队。渣男起码不会一边讲科技无国界,一边对我们的一些大学拉清单。
渣男只骗零花钱。今天发生在俄罗斯身上的一切,如果我们不采取点什么行动,将来我们在东南有所作为的时候,都会原封不动发生在我们身上。
真正站在中国一边的公司,不会为苹果等公司做任何的辩解,他们早就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艺术家因为政治观点丢掉工作倒还有一些先例;艺术家因为没有发表强加在他身上的观点,甚至仅仅是因为国籍就丢掉工作,在现代社会简直难以理喻。在西方国家逢俄必反的大环境里,捷杰耶夫的遭遇已不是个例:女高音歌唱家安娜·涅特莱布科也已经因为同样拒绝谴责普京被西方音乐界集体抵制,她也顺势宣布暂停演出事业,回家休息;今天刚刚看到的新闻,担任图卢兹国家管弦乐团音乐总监的俄国人图冈·索契耶夫也被要求在3月中旬之前发表声明与普京“割席”,否则也将丢掉工作。另外,不少西方国家都取消了来自俄罗斯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未来的访问演出。
最荒唐的是,今天看到这样一张截图。都柏林国际钢琴比赛向原本要去爱尔兰参加比赛的俄罗斯选手发了邮件,告知他们今年的比赛不接受俄罗斯选手参赛。这些年轻的音乐学院学生又做错了什么?战争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即使是在西方世界内部,这样的做法也已经遭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质疑。一篇今日发表在《维也纳日报》的文章里,德国指挥家蒂勒曼赞扬了捷杰耶夫的艺术水准之后,对他以及涅特莱布科等音乐家遭受这样的对待感到遗憾,“在这种讨论里,大家缺少了一些人情味。”另一位为捷杰耶夫打抱不平的音乐家是土耳其钢琴家法佐·赛伊(Fazıl Say),他的观点则更加明确:“捷杰耶夫与普京有多年的交情不假,但战争又不是他发动的。”
在我看来,西方世界对艺术家们不依不饶的做法,显得未免有些“无能狂怒”:既然没办法把帐算到普京本人头上,只好拿这些普通人出气,即使像捷杰耶夫这样已经在自己的行业里爬到了顶端,依然可以仅仅因为国籍就让你一夜之间失业。
有鉴于此,我希望借着这个回答,向国内表演艺术行业的同行们发出呼吁:
欺软怕硬,天燃气、石油咋不见你抵制?
最近的制裁,让我学到了不少新概念:
言论自由:
推特油管脸书封锁俄罗斯账号,支持俄罗斯会坐牢
契约精神:
谷歌、苹果部分限制俄罗斯手机功能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波兰没收俄外交官公寓
新闻客观:
各种移花接木的假新闻,没有撤回、没有道歉
永久中立国:
瑞士制裁俄罗斯
以及关于“无国界”的幻想,这几天脸都被打肿了。
受苦的还是无辜的俄罗斯民众:
欧洲多所大学开除俄罗斯籍学生
国际足联禁止俄罗斯足球国家队及俱乐部参加球赛
俄罗斯三娃无法参加花滑决赛
迪士尼暂停在俄罗斯上映电影
俄罗斯芭蕾舞团表演被取消
俄籍音乐指挥家被乐团开除
推特断开俄罗斯,并删除支持俄罗斯的内容
欧洲电影奖剔除俄罗斯影片
波音公司停止支持俄国的航空公司
甚至连俄罗斯的猫也遭到了制裁。
当中立国不中立。
当音乐、科技、平台、艺术、体育的无国界崩塌,我们才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本质。
在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扯淡。
不过,是非曲直自在人心。
这个世界仍有很多拒绝制裁俄罗斯的国其实。
巴西总统拒绝制裁俄罗斯
阿根廷拒绝制裁俄罗斯(中立)
墨西哥拒绝制裁俄罗斯
波兰拒绝额外制裁俄罗斯柴尔德
格鲁吉亚拒绝制裁俄罗斯
塞尔维亚拒绝制裁俄罗斯
印度巴基斯坦拒绝制裁俄罗斯
匈牙利拒绝制裁俄罗斯
朝鲜拒绝制裁俄罗斯
叙利亚拒绝制裁俄罗斯
土耳其保持中立(不制裁)
中东海湾石油富国保持中立
中国保持中立
非洲大陆和东南亚(除新加坡外)中立
突然想到,这个世界上还好像有一个国家。
干着真正的侵略行动,却没有遭到抵制?
看到有说捷吉耶夫今天的成就是靠普京起来,所以必须划清界限。
非说是谁“捧”的,那也得是PHILIPS公司。捷90年代初在PHILIPS公司录制大量唱片一跃为世界一线指挥,那会儿普京在哪?
如何看待?
整理好了看到某些脑溢血答案的情绪后,我只能说,双重标准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说,古典音乐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它就和......具体可以参考一下yes minister, 所以你如果深挖下去......当然一般也不会给你深挖的机会。
还有就是如果艺术家的私德都要拿到这个问题里来说的话,那古典音乐文化、人类艺术也许就.....
为了让某些东西上得了台面,有些东西真的上不了台面。杰基耶夫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指挥家之一,他比起历史上的其他指挥家也不输大多数人。在这样一个日渐式微的年代损失了一位指挥大师,客观地来说也确实是一种遗憾吧。
不过也许并不。像某些圈子自绝于人民,艺术水平没有长进都要上百年了,不还是沉浸在自我幻想的美好世界里。
任何可能被非特定多数人看到的东西就具有政治属性。
自由主义要能相对良好的运转,就必须要划定其可以接受的意见的范围(也就是哪些事情是legitimate,哪些是illegitimate)。非legitimate的东西是自由主义者必须要不经讨论就公理式地排除的东西。只有这样,自由主义的体系才能限定其内部矛盾的烈度,免于崩溃。
如果不罢免Gergiev,那么等于是说:在乌克兰问题上和我们不一样的看法也是“legitimate”的。这个口子一开,防线就马上会崩溃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和“我们”不一样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不一定和Gergiev的一样)也被当做“legitimate”的。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自由主义体系就无法调和其内部矛盾了。
任何看法总是会影响人的行动的。看法上的矛盾总是有转化为现实中、物理中的矛盾的风险的。所以即使是看法上的矛盾,也必须要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自由主义假定政府不进行任何价值判断,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排除非“legitimate”意见的行为就必须由所谓的(事实上和政府一样具有公共属性的)“公民共同体”做出。这些所谓的“公民共同体”的权力则来自于其中的人或者其背后支持者的财富和地位。
靠所谓“公民共同体”的所谓“自觉抵制”行政府管制之实,自由主义者就能事实上把绝大多数“公民共同体”之外的、说不上话的普通人的利益排除在治理体系之外。
一旦这些普通人决定自己要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财富和资本,就只能使用某种共同行动的权力去限制财富和资本,这个时候自由主义者就会说这种共同行动的权力是“不民主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得到这些所谓“公民共同体”的首肯。这个时候,由于这些“公民共同体”只代表了少数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人,自由主义者就会特别特别强调“个体权利”和反对“多数人的暴政”了。
全行业抵制俄罗斯的魔幻剧演到今天给我整破防了,oncoalert下场了,这是一个主要是美国和欧洲的癌症医生(包括药物、放疗、外科医生)和患者组成的无政府联合组织,旨在提供更好的癌症专业知识和治疗。
官方主页http://www.oncoalert360.com/who-are-we.html 会科学上网的小伙伴给截了几个图
相当的emmmm 冠冕堂皇,看起来简直高尚的不得了。然后他们踢了俄罗斯。
意思是俄罗斯的癌症医生和患者要为入侵乌克兰负责呗。
我寻思希波克拉底誓言不是你们西方人的老祖宗搞出来的么?都吃到狗肚子里了?
我想这趟俄乌战争应该是深刻教育了所有的非买办非狗粮党非高华的所有中国人了。借用通辽可汗的话,在不做人这方面,这帮西方人是真的一直都不做人。
呵呵,欺软怕硬。
就像 @曹哲 之前说过的,“现在他们搞文字狱的手段已经从指责别人说了什么进化到指责别人没说什么了”。
普京及其控制的部分官僚搞军事冒险,关一个指挥家什么事?逼迫一个俄国指挥家反对普京?他沉默就已经有很大的勇气了!如果普京军事冒险的更极端一点,他会对反对他的这些俄国人做什么?要知道,目前被拘的俄罗斯人已经快过万了。
再者说,即使这个指挥家支持侵略又怎么样?他有去乌克兰杀人么?只要他的言论中没有极端主义的内容、没有其他违法内容,他就不应该被制裁。
你可以觉得这个人的观点你不喜欢,你不想和他交流、合作,你可以取关他、躲开他、不理他、屏蔽他……但用国家的力量去进行制裁,显然是超出了文明国家的界限。
我都怀疑那些抵制俄罗斯宠物方面的,医疗方面的,电子支付方面的,包括这个音乐方面的,是不是反串黑了。越看越像我们“十年困难时期”,那种大字报的即视感。
原来这玩意,是人类的通病。哈哈哈哈哈。。。
受教了。
这是集体迫害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并誓死捍卫你赞同我的权利。
方方,于建嵘等人的“艺术无罪”金牌被欧美老爷没收
如果有一天中国开战,国士无双的瑞士&美国学者应该不会被西方抵制吧。
想象一下:
1937年日本侵华正酣的时候,这时候如果有一位日本画家在欧美举办自己的画展(我就不加上他还一直都被认为是日本军部的忠实支持者这一条件了),却遭到了欧美人的抵制。
就在这时候有个美国人愤愤不平的说,“XXXX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名的浮世绘画家之一,不过由于当下环境被西方艺术界抵制,不知何时才能再看到他的大作”,为正义和独立奋战的中国人会怎么看待这个人的话?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况且中国人又不是没经历过濒临亡国之苦,有些知乎er不过是被PLA保护的的太好了。
谁都可以拒绝表态和猎巫,唯独捷杰耶夫不行。捷杰耶夫本身就与普京私交甚密,他能获得今日的地位也离不开普京的支持。08年南奥塞梯事件的时候捷杰耶夫尚且都能表态反对战争,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表态对他来说想必也不是难事。
即使是对于一个革命政权而言,如果捷杰耶夫不肯与普京阵营划清阵线都会保持警惕,更何况本就居心叵测的欧美资产阶级统治集团?
这些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可以利用俄乌战争这样的“紧急事态”,迫害和排挤旅居国外的普通俄籍俄裔人,大造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舆论,清扫异己分子,分裂无产阶级队伍,巩固其统治地位,为自己的帝国主义扩张摇旗呐喊--德国和日本的右翼分子已经按耐不住要借势扩张军备了。
如果捷杰耶夫真的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他就应该站出来表态,不仅能够能打击帝俄的舆论攻势,更有利于扫除欧美国家蓄意制造的民族隔阂。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更何况捷杰耶夫根本就身处政治之中,而非桃源中人。
不是太喜欢他对马勒或者布鲁克纳的交响曲的一些演绎方式,但这事实在十分可笑,他又不是乌克兰xx乐团的总监,抵制什么?
下面有位蛙蛙人士,只看原文或者日文并不代表你水平有多高,你能把慕尼黑爱乐乐团翻译成慕尼黑交响乐团,难道你连Philharmonic 和Symphony你都分不清楚?还富特文格勒是慕尼黑爱乐乐团有史以来最好的指挥。。。我严重怀疑你把柏林爱乐和慕尼黑爱乐搞混了。古典音乐还是要有电才能听,没有的话你还是先发电吧?
好多年前,前公司在俄罗斯拍捷杰耶夫和苏联音乐的纪录片,这个坐拥世界最好剧院之一的马林斯基的老大,给人一股军阀的气质——对,比起黑社会,更像个斯大林模样,霸气。
下飞机同事坐出租车司机,十来公里的路,司机硬要敲诈我们约1000人民币,在别人地盘上,你也不敢跟战斗民族杠,就认了亏。
听闻此事,捷杰耶夫先生的眼睛好像喷了火,要宰了他,给俄罗斯人丢脸。战战兢兢地开始了拍摄。
但一聊起古典音乐,讲他与西方柏林米兰还是啥爱乐合作的经历,斯大林的脸突然变得爱因斯坦起来,一种专注到傻乎乎的可爱。
我也拍过不少艺术家,大多数的可能一方面自己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只会创作,更有很多是懒得跟观众计较,知道普通观众也看不懂,就说些套话。捷杰耶夫不一样,他对每一个细节都在意,确保你能听懂且无误。我差点以为战斗民族比德国人还顶真。
有一天,拍摄到一半,意外的让拍摄组都出去,不知道啥事。半晌出来,就说接了个好哥们的电话,普京要安排个座位干嘛干嘛的,忘了,因为人们都在风中凌乱了。早知道捷杰耶夫和普京关系很好,但也从来不知道是这么个打手机的好法。
俄罗斯到处都挺萧条。东北的同事说就像过去的东北,但剧院依然一票难求。
当时应该是1213年吧,俄罗斯给我感觉没啥颜色了,不像我曾经脑海里的国度,但又似乎那么像极了我从小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竟没些意外。
但也正是这样一个民族,就是可以在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响起时,整个巴黎都为之倾倒。
我周游世界的最大感触就是不要低估任何一个文明的价值,我在印度拉得死去活来,也被tutu车司机宰了,不给钱一堆印度人围上来要打架,但街边乞讨老头的眼里都有着无比澄澈的光,尽管放到网上,别人肯定说""他穷得没饭吃,你还以为他澄澈,你才是傻逼吧",或许吧。
人们热爱下判断给定义,去西藏洗灵魂的是傻逼,很多人可能是,但很多人也真的不是。做空姐的网红脸的都是卖的,去夜店的都是骚的,俄罗斯的树 动物都是坏的,河南人都是偷的,中国人都是邪恶的,台湾人都是井底之蛙,这和美国人有啥区别?问出这句啥区别就是句没区别:美国人都是双标的,美国人都是蠢的,美国人要被中国人赶超了,操完世界就高潮了。
扯远了,我看到巴黎每个周末,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在博物馆 美术馆门口排队,我也看到巴西最穷的贫民窟,孩子在那儿拿着NGO的蜡笔画画,笑得开心,问我是不是Jackie Chan ?或许在遥远的世界另一边,也有一个法国人画着画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那个时候的世界在我看起来是不美好的,但是是有颜色的,在世界之上还有那么个世界,总有人可以栖居。艺术体育不都是那么个世界吗?我在想,敲诈我们1000元的出租车司机会不会拿着那钱,让他的孩子去看个什么展呢?当然我没那么圣母,我还是恨俄罗斯没有Uber或滴滴,滴滴太烂了,算了。瞧,我们是如此热爱下判断。
当时是1213年,没过多久乌克兰就颜色了。
今年是2022年,整个世界都没颜色了。
老毛子作为古典乐的半壁江山,欧美这波还不够,下面也别忘了:
基辛、阿什肯纳齐、特里福诺夫、马祖耶夫、索科洛夫、普莱特涅夫,这几位在世的首当其冲。
至于作古的,铁左派肖斯塔科维奇肯定跑不了,应该封掉,普罗科菲耶夫紧随其后。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霍洛维茨算是投了,可以豁免。
另外跟纳粹关系暧昧的卡拉扬和富特文格勒也要带上吧。
姐夫是个脊梁笔直,有风骨的艺术家,西方要封杀他,那请把卡拉扬和他所有唱片全部封杀,因为他曾是纳粹党员
ps:大熊(蒂勒曼)声援姐夫了,英雄惜英雄,略感欣慰。
如果一个人因为14年说了支持侵略的话而被抵制,那么抵制应当在14年进行
如果一个人在22年没有说话,那么抵制便不应当从22年开始
否则:为什么14年公然支持侵略没有得到惩罚,22年仅仅因为自己的沉默承受比公然支持侵略更严重的后果?
如果认同14年的错可以留给22年的后人追溯,那么谁禁得起这种无止境的追溯,谁能保证永远正确?
PS:仅就制裁程度和范围上对个别制裁措施表示反对,不代表和任何俄孝子达成共识,观蛆请移步评论区的烂梗复读机们
抛砖引玉
1.根深蒂固高抬指和车尔尼当年是谁给我们的?
2.为什么全世界看到中国学生用高抬指就很开心.. 欢呼wow~BangBang~
3.为什么当欧美西方钢琴老师收到用高抬指的中国学生就会不高兴, 会要求改掉触键理由是听到高抬指攻击琴键产生的音响效果会导致头痛..
4.俄罗斯指挥家被抵制, 是否彻底否定了他们所宣传和我们所高喊的 艺术无国界
5.艺术既然有国界, 当年设计我国钢琴教育总方向与落实的艺术指导员是哪个国家的人, 是亲华还是歧华, 是否会像英国在某港一样, 按事实的反方向去做总设计与教育, 做出白人第一混血第二纯种第三的三种教育方案?
1、看照片捷杰耶夫老了好多,不是以前的靓哥了。说明西方欧洲国家不尊重老人啊,目无尊长,只在乎国籍;
2、找音乐家下手,说明欧洲那些国家也实在是没办法了,无计可施、一筹莫展、穷途末路、束手无策,开始各个方面出手。赶运动员啊,猫啊什么,徒增笑耳;
3、欧洲是做给自己国内看的,但又不真的帮忙。说明舆论战俄罗斯是输了,所以欧洲民间很排俄,必须做给民众看。也说明欧洲人欺世盗名惺惺作态,都是影帝,怎么表演,反正就是不帮乌克兰;
4、不少俄罗斯运动员,艺术家,学者在外面被赶走,说明俄罗斯的经济真的有点糟糕啊,穷,人才流失严重。我希望捷杰耶夫来中国。
5、文艺青年被打脸啊,以后听古典,看完外国电影,要反思,要洗澡,不可以再单纯了,不要再相信什么音乐啥艺术啥的无国界,其实都是有国界的。欧美需要你的时候才是自由市场的,无国界的。
如第一个回答所说,抵制俄罗斯这不是一直西方想干的事儿吗,我就不谈论政治了,从音乐的角度来看,这个结果可能会导致再无斯特拉文斯基的优秀版本,因为我就没听过比捷杰耶夫更好的斯特拉文斯基,尤其是《彼得鲁什卡》和《火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领域,绝大多数指挥家连接近捷杰耶夫都做不到。
而且,说句题外话,不让俄罗斯指挥家指挥俄派作品让谁指挥,美国指挥家吗?俄派作品的国家属性极其明显,除去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的最顶级版本全是俄派音乐家的,比如穆拉文斯基,费多谢耶夫,里赫特,拉赫玛尼诺夫本人等等。
已经看到且“欣赏过”不少美国当代指挥家霍霍贝多芬了,俄派作品将来被霍霍,估计在所难免
说好的体育无国界,说好的音乐无国界,说好的艺术无国界,说好的文化无国界
原来,只有新冠无国界
公理化概率论Kolmogorov
切比雪夫不等式Chebyshev
切尔诺夫界Chernoff
马尔科夫链Markov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Lyapunov
......
下次抵制就不要用这些人的成果了罢,看看金融系统没了概率论能活多久。
最弱形式的自由是缄默的自由。西方如果一意孤行,将会摧毁自己自由主义的根基。西方集团将会失去自由主义者的支持。
原因非常简单:
首先他:
In March 2014 he joined a host of other Russian arts and cultural figures in signing an open letter of support for Russia's position regarding Ukraine and the Annexation of Crimea by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letter was posted on the website of Russia's culture ministry on 12 March 2014. In the letter signatories stated that they "firmly declare our support f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the region.
Putin policy in Crimea backed by Valery Gergiev, other arts figures
然后他:
Following the 2022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Mayor of Munich Dieter Reiter stated that he would remove Gergiev as conductor of the Munich Philharmonic unless Gergiev publicly condemns the Russian invasion.
Similarly, the Rotterd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 said that it would drop Gergiev from its September festival if he did not stop supporting Putin.
Milan's La Scala also sent a letter to Gergiev asking him to declare his support for a peaceful resolution in Ukraine or he would not be permitted to complete his engagement conducting Tchaikovsky's The Queen of Spades.
This follows an announcement by New York City's Carnegie Hall that it had canceled two May performances by the Mariinsky Theatre Orchestra that were to be conducted by Gergiev and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dropped Gergiev from a five-concert tour in the U.S. that was to start on 25 February.
最后上述他全部都不同意,而且还主动辞职了,so
现在这状况比冷战还夸张
快进到抵制一切俄罗斯科学成果,比如元素周期表!
是谁说西方追求自由?是谁在国内学成后为西方服务然后大喊“科学无国界”的?
再接着花式洗地呀,让大家看看你们的下限到底有多低。
我记得外国企业黑中国国内搞抵制外货的时候,一帮理中客、高华、公知、1450蹦出来各种阴阳怪气;各种讽刺。
现在西方做同样事情,这些人却又是另一副德行。
撒泡尿照照,什么德行
在他人原创的认知和叙事框架里,中途加入者没有“胜”算。
也许有一天事情会发展到,申请赴西方(甚至范围很可能不止传统意义上的西方)留学的学生,如果不表态支持制裁俄罗斯,就会被拒绝。
更加肯定的是,也许不久以后,如果打算赴西方留学的学生在自媒体上发表过支持俄方军事行动的言论,被境外校方或边防当局查实,会被拒绝入境,理由可能是这个人“支持侵略,三观不正”。
境外现在的主流群众认知并不是我们说的“事出有因,责任在美”这一套,就是一套更加简单的叙述——“沙俄痼疾,战争狂人”。十几分钟的演讲太冗长,几人能听懂苏俄历史的沉渣故旧,复杂的历史经纬入不了群众的耳,更入不了心。反倒是一管洗衣粉,直接有效。不知为何,古巴导弹危机经验在前,为何开战前俄方不拿出些乌克兰的卫星照片,延续“洗衣粉”的成功经验,以“销毁部署在乌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师出有名。
即使仅就咱们自己而言,开战以来主流媒体多种形式大力普及“复杂的历史经纬”,还是因循着摆事实讲道理的思路,希望群众有个正确认知,理解我方外交立场。但我观察,群众舆论中最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观念,与“历史经纬”毫无关联,而是“不支俄不行啊,西方坏得很,搞垮俄就该来搞我们了”。
所以这一百几十个投赞成票国家的人民,并不觉得他们现在的作为与“XX远离政治”相违背,而是“XX也有良知”,因为“不反俄不行啊,沙俄坏得很,指不定哪天就该来搞我们了”。“抵制俄的一切,为了明天的生活”。还是自己的日子最重要。
政治宣传的最高水平,不是让人人言必称政治理论,而是人人都自觉自愿地以朴素的生活伦理的方式笃信笃行着那个不用说出口的政治目标。简言之,无处可见,无处不在。
要把“政治”赋魅成“良知”,而不要把“良知”矮化成“政治”。
很意外吗?还是那句话,大家觉得意外,很正常。做几年外宣战略形势和政策研究之后,就不意外了。
— 完 —
实名反对某些网友的“猎巫”行为,把我在别处的一段话搬运过来吧:
在推特都能看到有用简体中文的评论说慕尼黑已经够给捷杰耶夫面子了,这是把人尊严——还是一位可以称得上伟大的艺术家的尊严扔地上践踏,还要人跪下谢主隆恩呀。
作为俄罗斯当代知名指挥家,普京需要与其交好给自己树立一个“尊重艺术家”的形象有什么奇怪的?捷杰耶夫作为俄罗斯公民,难道还能拒绝?他是这几天才认识普京的?以前没问题,现在有问题?
还有扯克里米亚的,莫非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克里米亚14年的事情,人家15年才成为慕尼黑的指挥,这脑回路多长才会在七年之后想到“制裁”啊?
牙签哥在俄政府任职了?是普京的顾问?对俄的决策有影响?还是有人认为普京对乌克拉动用军事力量会听一个指挥乐队的老头子的建议?
这一次出兵乌克兰,捷杰耶夫从头到尾根本没有任何表态,当然更没有公开表示支持,这也不行?不是说“论迹不论心”吗?怎么现在要原心定罪?
逼人家限期表态、跟普京划清界限,不就是让捷杰耶夫难做人吗?这时候表态,人家以后还要回俄罗斯的,不会被俄当局针对吗?你就这么确定普京这次能倒台啊?要倒不了呢?毕竟这么多全球政要,论影响力可比捷杰耶夫大多了,也不能拿俄总统怎么样,真要一个艺术家去对抗强权——这不是吃人血馒头事什么?
这样的侮辱,都有人觉得是恩赐和仁慈,只能说我们的价值观不同。
最后引用一句圣经名言吧:
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希望那些为捷杰耶夫被解约拍手叫好的人(包括业内人士),能够真的无罪和圣洁吧~
这个确实闹过了……
反对普京政府,不应该波及到普通的俄国群众,否则这和普京所做的比起来,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不是你们第一天说的要结束白左辩经的时代吗?那我们就结束给你们看看。
上桌的老鼠也敢影响整个秩序了。
每到这个时候你们可以去看看离任美国驻华大使最后留下的文章,我们现在对改变你们不报任何希望了。
我们现在要的就是对等,你们怎么对我们,我们怎么对你们。
你们对我们不开放,我们对你们也就不开放。战前我们都快要跪下来求你不要打了,你还是要打,那就不要怪我们。
民主的棘轮一但转动起来了,他想要的可能就不是你退兵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