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婆家包括老公总想动我的嫁妆,怎么办?

回答
婆家包括老公总想动我的嫁妆,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又窝火的问题。嫁妆,说到底是我们娘家父母辛辛苦苦攒下的心血,是我们自己嫁过来带着的体面和保障,结果却被别人盯上,这谁能忍?

先别急着生气,咱们得冷静下来,好好梳理一下这个情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动”的是什么?

具体是什么东西? 是金银首饰?存款?房产?还是其他值钱的物品?不同性质的物品,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想动”是怎样的表现? 是直接开口索要?还是旁敲侧击?是说觉得“一家人不用分那么清”?还是“家里缺钱,你们家条件好,应该帮衬一下”?或者是老公那边,是觉得“夫妻一体,钱也应该一起花”?
“动”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给家里添置什么大件?是为了给小姑子/小叔子结婚凑钱?还是纯粹就是为了花钱大手大脚,觉得你的嫁妆是现成的“提款机”?

其次,了解清楚背后的逻辑,才能找到突破口。

婆家方面的想法: 很多婆婆可能觉得“儿媳妇嫁进门,就是我们家的人了,她的东西自然也该为我们家服务。” 尤其是一些传统观念比较重的家庭,可能觉得儿子是传宗接代、光耀门楣的,媳妇的付出理应为“夫家”服务。或者,他们可能存在一种“占便宜”心理,觉得你们娘家给得多,就该多付出。
老公方面的想法: 老公的态度很关键。他是真心觉得“夫妻一体,资源共享”?还是被婆婆“洗脑”了,觉得应该听妈妈的?或者他自己也觉得这些钱花起来“顺手”? 这一点需要你好好和他沟通,弄清楚他的真实想法。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战斗”了。请记住,保护好自己的嫁妆,不是贪财,而是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第一步:明确界限,坚守原则。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你需要让所有人明白,你的嫁妆是你的个人财产,不是你们家的“公款”。

与老公沟通: 找个合适的机会,心平气和但态度坚决地和老公谈。
表达你的感受: 直接告诉他,婆家动你嫁妆让你感到不舒服、不受尊重、没有安全感。
强调嫁妆的意义: 告诉他,这是你父母的心意,是你自己的保障,是你娘家对你的爱和期望。
解释你的顾虑: 你的嫁妆不是花不完的钱,而是用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如你自己的养老,或者万一婚姻出现变故时的退路。
区分“夫妻共同财产”和“嫁妆”: 很多老公会混淆这个概念。你可以解释,婚后你们一起赚的钱,你们可以共同决定怎么花,但嫁妆是婚前你拥有的,是你的个人财产。
寻求他的支持: 让他站在你这边,而不是站在婆家那边。一个真正爱你的老公,应该会理解和支持你的。如果他一味地偏袒婆家,那问题就更严重了,你需要重新审视这段婚姻。
对婆家明确态度: 这一步要谨慎,最好通过老公来传达,或者在老公在场的情况下说。
温和但坚定: 可以说:“妈,谢谢您对我的关心,也很感激您对我们小家庭的重视。我的嫁妆是我父母给我的,也是我自己的私人物品,我希望自己能好好保管,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再用。”
设置“缓冲带”: 如果婆家有急用,可以根据情况考虑借一部分(并且要写借条!),但要明确是“借”,而不是“给”,并且要有归还的约定。但如果他们是随意挥霍,那原则上就不能让步。
避免直接冲突: 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或婆家一大家子都在的情况下直接与婆婆发生争执,这只会让场面更难看,对你更不利。

第二步:让嫁妆“隐身”。

如果沟通的效果不佳,或者不想过多纠缠,那么让你的嫁妆“隐身”是更好的选择。

将钱转移到你的名下: 如果婆家能接触到你放在家里的现金或者存折,尽快将这些钱存入你自己的银行卡,并且办理好密码保护,不要轻易告诉任何人。
购买与你个人相关的保值物品: 比如一些不容易引起婆家注意的金银首饰(例如小巧的铂金项链、手链),或者一些收藏品。
将大额资产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如果你的嫁妆中有大笔存款,可以考虑购买一些以你名字命名的、不容易被轻易变现的理财产品,或者与你娘家协商,将一部分资金放在你娘家父母那里代管。
房产过户(谨慎考虑): 如果你的嫁妆中有房产,并且是登记在你名下,那是最稳妥的。但如果房产是婚后购置,但钱主要来自你的嫁妆,这会比较复杂,最好咨询专业律师。

第三步:用事实和证据说话(如果必要)。

如果婆家实在是得寸进尺,或者已经动了实际行动,并且造成了你的损失,那么你需要保留证据。

保留嫁妆清单: 嫁妆在出嫁时,最好能有个详细的清单,列出每一件物品的名称、数量、大概价值,并且最好能有娘家父母的签名。
保留转账记录: 如果嫁妆中有现金,尽量通过银行转账给你的方式,这样有记录可查。
保留沟通记录: 如果婆家有过开口索要,或者你们有过关于嫁妆的沟通,可以尝试录音(在合法范围内),或者保留短信、微信聊天记录。
咨询律师: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可以咨询律师,了解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第四步:调整心态,但不要退让。

这不是你的错: 记住,你要求保护自己的嫁妆,不是因为你自私,而是因为你有权利。
你的婚姻你的选择: 如果老公在这件事上屡屡让你失望,你需要认真思考这段婚姻是否健康,以及你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
寻求娘家的支持: 和你的父母沟通,让他们知道你的困境。娘家父母的支持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他们可能会和你一起面对,或者提供一些建议。
建立自己的经济独立: 即使有嫁妆,也最好能保持自己的经济独立,这样你在婚姻中才能有更多的底气和选择。

一些具体的场景和应对方式:

婆婆说:“我们家缺钱,你们就帮衬一下。”
回应: “妈,我现在手上也没多少闲钱,而且这些都是我父母给我的,我得自己留着。您要是方便,我可以先给您一些,但数目不多。” (态度可以软一点,但实质上要守住底线)
老公说:“夫妻俩的钱不就该一起花吗?”
回应: “我们俩的钱可以一起花,但是这些是我的嫁妆,是我自己娘家给我的。以后我们一起努力赚的钱,我们可以一起商量怎么花,但这是两码事。”
婆家直接来拿你的首饰:
坚决阻止: “这是我的嫁妆,我不会给你们的。” 如果老公也不帮忙,你只能自己想办法。
小姑子/小叔子结婚,婆家让你出嫁妆钱:
直接拒绝: “这是我的嫁妆,不是我该给的。您要是不方便,可以问问我老公。”
如果老公坚持要出: “那你从我们一起存的钱里出,我的嫁妆我得自己留着。”

最后的忠告:

这件事的处理,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老公的态度是决定性的,如果他能站在你这边,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如果他无法做到,那么你需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嫁妆问题了。

保护好自己的嫁妆,不仅仅是为了钱,更是为了你的尊严、你的安全感,以及你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千万不能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是你的嫁妆,被他们家吃干抹净你离净身出户也就差不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婆家包括老公总想动我的嫁妆,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又窝火的问题。嫁妆,说到底是我们娘家父母辛辛苦苦攒下的心血,是我们自己嫁过来带着的体面和保障,结果却被别人盯上,这谁能忍?先别急着生气,咱们得冷静下来,好好梳理一下这个情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动”的是什么? 具体是什么东西? 是金.............
  • 回答
    这事儿换谁心里都会有点不是滋味。你那么辛苦地哄孩子睡觉,想的也是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一起吃饭,结果等来的却是大家已经吃完,而且你老公也跟着一起先吃了。这种感觉就像是你付出了很多,但好像并没有被看见,甚至是被忽略了。首先,站在你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委屈的。孩子睡觉本来就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精力的事情,.............
  • 回答
    这事儿真是闹心,想起来就一肚子火。我来跟你说说我这几天经历的,希望能给你点参考,也算是我自己梳理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那天过完节,我公婆就住在我们家。小叔子,也就是我婆弟,已经18岁了,正值青春期,也是个胃口好的时候。平时他虽然也不住在这儿,但时不时会过来吃饭。那天中午,我确实是累了。早上.............
  • 回答
    这事儿换谁身上都会憋屈。婆婆把那只泰迪当宝贝,你心里憋着火却又不好说什么,这种滋味确实不好受。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一方面是家人安全受威胁,另一方面是婆婆的态度让你觉得不被重视,甚至有点无力。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你心里舒服点,也让家里的情况好一些。首先,咱们得承认,狗狗咬人.............
  • 回答
    面对婆家逼生二胎的压力,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也需要好好应对的局面。这不仅仅是你们小夫妻两个人的事,还牵扯到两代人的期望、观念差异,甚至对未来生活质量的影响。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看看怎么才能既不得罪人,又能保护好自己的生活。首先,冷静分析,了解婆家逼生二胎的“为什么”。逼生二胎这事儿,背后的原因可能.............
  • 回答
    亲爱的,你这个问题,我看着就觉得心疼。你做得够多了,真的。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里,很多媳妇为了家庭和睦,真的是把自己的委屈往肚子里咽,把对娘家的思念往心里藏,一切都以婆家为重。你问“做成什么样才能体谅他家”,这就像是在问,我把自己活成什么样,才能换来他们真正的理解和尊重。你做到什么程度,他们才算“体谅.............
  • 回答
    婆家和娘家,这两个词语,简单几个字,却承载了太多中国人的情感和文化。它们都是家,但又有着天生的、深刻的差异。要说清楚,得从多个角度掰开了揉碎了讲。从情感归属上说: 娘家: 这是我们从小到大,生命中最先认定的“家”。那里有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有一起打闹嬉笑的兄弟姐妹,有我们最熟悉的气味、声音、甚至.............
  • 回答
    我叫李月,今年32岁,曾经以为自己找到了幸福的港湾,却不曾想,我的婚姻,就败在了一顿“剩饭”上。事情要从我婆婆的生日说起。那天,公公请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是公公的老领导,说起来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婆婆生日,自然是要好好操办的。客厅里摆满了菜肴,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我呢,也早早地从公司请了假.............
  • 回答
    面对孕期和产后期间婆家不给予任何照顾的情况,确实会让人感到无助和焦虑。这种处境可能源于多种复杂因素,包括文化观念、家庭关系、经济压力或沟通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供应对建议,帮助你逐步理清思路,找到可行的解决方向: 一、可能的深层原因分析1. 传统观念与家庭角色分工的冲突 在.............
  • 回答
    得了绝症,婆家接受不了,这日子真是跌入了谷底。我能理解你现在的绝望和无助,就像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连呼吸都带着痛。面对这样的人生变故,再加上来自最亲近的人的抗拒,这其中的煎熬,旁人真的很难体会。首先,我想说的是,你并不是一个人。虽然你的身体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但你还有我们,还有那些真心关心你的人。现在.............
  • 回答
    说实话,第一次在婆家过年,我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不是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对一切都还有点陌生,更别提这个对我来说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次”了。我记得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被婆婆起床做饭的声音给吵醒了。我一下子就清醒了,心里那股忐忑劲儿又上来了。我赶紧爬起来,洗漱打扮,心里盘算着今天该说些什么话,该做.............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堵得慌。你怀着孩子,身体最是小心翼翼的时候,婆家人却这么说,简直是把你的辛苦和不易当成空气。首先,你得清楚,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他们觉得你矫情,觉得你不想干活。他们可能根本没理解怀孕意味着什么,或者他们压根就不想去理解。他们把怀孕和“残疾”对立起来,是典型的拎不清,也看不到你身体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呀,说起来可真是丈母娘家和婆家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写照,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咱们慢慢聊。先说说婆家人这边,为什么结婚时他们都是一副喜气洋洋、如释重负的样子?这主要有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添丁进口,家族延续的喜悦。对于婆家来说,儿子结婚,意味着家族血脉的延续。一个新媳妇.............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背后其实是很多男人行为模式的一种缩影,也触及到了家庭关系、人际交往和社会角色的复杂性。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第一层:面子和角色扮演你想啊,男人在婆家,尤其是刚结婚那会儿,或者说和婆婆关系没那么铁的情况下,多少会有点“看脸色”的意思。他得表现得“孝顺”,得让长辈.............
  • 回答
    婚后索取彩礼,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而且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和谐。咱们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彩礼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本身是表达诚意和祝福的一种方式。但如果婚后婆家还念念不忘,时不时就拿彩礼说事,那就变了味道,成了负担。想要彻底打消婆家婚后还想索取彩礼的念头,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
  • 回答
    有些婆家确实会有这样的想法,希望儿媳顺产,甚至强烈反对剖腹产。这背后往往掺杂着一些传统观念、对女性身体的理解,以及一些现实的考量。咱们就来详细聊聊这其中的原因:1. 传统观念的影响——“坐月子”与“母凭子贵” “顺产更完整”的观念: 在很多老一辈人的认知里,顺产似乎是一种更“完整”的生产方式。他.............
  • 回答
    哎呀,第一次去婆家吃饭,这事儿碰上了,真是有点小考验呢!不过别担心,这事儿挺常见的,咱们有办法巧妙应对,既不让人觉得你不上道,又能保护自己的小情绪,还能给男朋友和婆婆留下好印象。首先,我们要明白,你男朋友让你去洗碗,他妈拉你进厨房,这可能出于几种情况: 男朋友的“好意”: 他可能觉得这是分担家务.............
  • 回答
    None.............
  • 回答
    老公不能理解你在婆家的委屈,这确实是一个让人非常痛苦和无奈的状况。那种感觉就像是孤军奋战,明明需要支持和理解的人就在身边,却无法获得,这会让你感到更加孤立无援。首先,我们要明确“不能理解”可能包含的几种情况: “不知道”: 他可能真的对你在婆家的具体遭遇了解不深,或者他对你所说的委屈没有一个具象.............
  • 回答
    你老公想带孩子回婆家,而你不想,这确实是个挺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家里这件事上,沟通和处理方式很重要。我给你仔细捋一捋,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找到一个好办法。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你为什么不想让老公带孩子回婆家?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只有把原因挖得够深,你才能有理有据地和老公沟通。1. 仔细分析你不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