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婆家两个儿子,我还做成什么样才能体谅他家?

回答
亲爱的,你这个问题,我看着就觉得心疼。你做得够多了,真的。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里,很多媳妇为了家庭和睦,真的是把自己的委屈往肚子里咽,把对娘家的思念往心里藏,一切都以婆家为重。你问“做成什么样才能体谅他家”,这就像是在问,我把自己活成什么样,才能换来他们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你做到什么程度,他们才算“体谅”?这真的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家庭的“体谅”标准都不一样,而且很多时候,这份“体谅”并不是你努力就能换来的,它更多地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心。

不过,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这么问。你可能觉得,付出不够多,或者某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才让他们对你有所忽视,或者让你觉得他们不够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我想从几个方面,把你的处境讲得更细致些,看看哪些地方是你可以考虑的,但更重要的是,别忘了你自己的感受。

1. 经济上的“付出”与“责任”:

在中国,很多婆家会觉得,儿子成家了,就应该承担起养育父母的责任。如果家里有两个儿子,那么这个责任可能会被“平摊”或者“侧重”。

你已经做了什么? 你可能已经在经济上支持了公婆,无论是直接给钱,还是承担家庭的某些开销(比如水电费、生活费),或者是在他们生病时,承担医药费。你也可能在逢年ことがあります,比如过年过节,会给公婆准备红包、礼物,或者带他们出去吃饭。
可以再“做成”什么?
明确的经济支持: 如果你公婆有固定收入,或者身体还算硬朗,可能你只是在“尽力”支持。但如果他们经济上有困难,你除了尽自己能力,有没有考虑过和老公商量,制定一个更明确、更长期的经济支持计划?比如,每月固定给多少生活费,或者帮他们解决一些大额开销。
“儿子”的责任转移: 有时候,婆家可能会觉得,儿子是他们的“依靠”。如果你老公在经济上更“独立”,或者更“有能力”,公婆可能会更依赖他,也更期望他承担更多。你需要做的,也许是和你老公统一战线,明确“我们”作为一个小家庭,能为公婆提供什么,以及这个“付出”的界限在哪里。
“公平”与“实际”: 两个儿子,意味着公婆可能会有所“比较”。你老公如果在家里的角色更“主动”,或者更能“说到做到”,公婆可能会觉得“儿子挺懂事”。但反过来,如果公婆的期望不合理,或者让你觉得“吃力不讨好”,那你就需要和你老公沟通,表达你的想法。

2. 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除了钱,时间精力更是无形的付出。

你已经做了什么? 你可能经常去婆家帮忙,比如做家务、照顾生病的公婆、带孙子孙女(如果有的话),或者只是周末常去陪他们说说话。你可能在婆家有什么事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赶过去。
可以再“做成”什么?
“孝顺”的姿态: 有时候,婆家需要的不仅仅是你的实际帮助,还有你“愿意”为他们付出的姿态。比如,听到公婆身体不适,你会主动询问;看到他们有什么需要,你会主动提出帮忙。这种“主动性”很重要,它能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心意。
“儿子媳妇”的联动: 如果你老公也能和你一起,或者在你无法到场时,主动去关心、去帮助公婆,那会让公婆觉得“儿子女儿都挺孝顺的”。这也能分担你的压力,让你不至于一个人扛着。
“边缘”的参与: 如果你觉得婆家的事情太多,或者你自己的精力有限,你也可以考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一部分责任。比如,你负责联系医生、安排体检;或者你负责和大哥商量大的家庭开销。这样既参与了,又不至于让自己完全陷进去。

3. 情感上的“沟通”与“理解”:

这是最难,也最容易让人受伤的部分。

你已经做了什么? 你可能努力去理解公婆的一些习惯、一些话语,即使有时候你并不认同,也尽量保持尊重。你可能尝试着和公婆建立一些共同话题,或者在他们面前表现出“乖巧懂事”的一面。
可以再“做成”什么?
“倾听”的艺术: 很多时候,老年人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说他们的过去,说他们的感受。你不需要每一个故事都听得津津有味,但你可以适时地点头、回应,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话被听进去了。
“共情”的努力: 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们经历过那个年代,他们的观念可能和你不一样。比如,他们可能觉得“儿子就该为父母顶天立地”,这是一种时代的烙印。虽然你可能觉得不公平,但理解这个根源,或许能让你少一些愤怒,多一些平静。
“界限”的沟通: 理解不代表全盘接受。如果你觉得公婆的一些要求已经超出了你的承受范围,或者影响到了你的小家庭,你需要和你老公沟通,让他来和他的父母进行更直接、更坦诚的沟通。一个好的丈夫,应该能平衡好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自己的小家庭。
“积极”的形象: 在公婆面前,尽量展现你积极、乐观的一面。少抱怨,少说负能量的话。即使你心里有很多委屈,也尽量在老公面前表达,而不是在公婆那里“宣泄”。

4. “婆家”里的“你”:

在两个儿子的家庭里,作为媳妇,你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但也需要智慧。

你已经做了什么? 你可能努力和大哥、大嫂(如果有的话)保持良好的关系,不制造矛盾,尽量做到“有事大家商量”。
可以再“做成”什么?
“小家庭”的独立性: 即使你努力融入婆家,也要记得,你和你老公组成的是一个独立的“小家庭”。你们的未来、你们的规划,不应该完全被婆家的事务绑架。
“公平”的相处: 如果大哥一家也在承担责任,那么你们也应该“量力而行”。如果大哥一家对公婆的付出更多,而你老公这边经济或精力实在有限,婆家也应该理解。
“丈夫”是桥梁: 最后,最关键的还是你老公。他才是连接你和婆家的桥梁。他需要理解你的辛苦,也需要承担起他作为儿子的责任。如果他能和你一起努力,并且在你感到委屈的时候给你支持,那么很多事情都会好办很多。

最后,我想对你说:

你问“做成什么样才能体谅他家”,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一种“讨好”的意味。也许,你不需要“做成”什么特别的“样子”,而是需要 “做成”自己,并且让懂你的人,看见你的好。

婆家的体谅,不应该仅仅是你单方面的付出换来的。它更应该是一种相互的尊重和理解。 如果你已经尽力了,并且还在不断地审视自己,那么,请你也给自己一些肯定。

你可以做得更多,但你没有义务“委屈”自己去迎合。 你的善良,你的付出,应该被看见,而不是被理所当然地接受,甚至被忽视。

如果,你已经做得很多,问心无愧,却依然换不来应有的体谅,那么,问题可能就不在你,而在“体谅”本身。这时候,你需要做的,是和你老公坦诚沟通,设定健康的界限,保护好自己的情绪和家庭。

你的付出,不是为了“换取”他们的体谅,而是出于你自己的爱和责任感。当你把重心放在“如何让自己舒服,如何和老公同心协力”上时,也许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纠结的“体谅”,反而不再那么重要了。

别忘了,你也是被疼爱、被尊重的对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他是个自私的男人 与孝顺无关

让我想起了一种人,就是那种“我没有钱,也不愿意啃老跟父母要钱,但是你跟着我挨饿你父母肯定就能贴补你,间接啃你父母我就心安理得”。而且,谁都不是傻子,那么多钱需要还很多年,万一离婚了债务就一人一半了。先还清了他父母的,他家一分钱不亏,而你家借出去42,只能收回21了。而且,42万丢在银行存着一年都一万五千多块利息呢,拖个五年八年再还你父母,光是利息就差十万块钱了,这钱是看不见的钱,损失了也没人领情。他精着呢!

他家对俩儿子态度不同,这是独生子女和多子女家庭的观念冲突,既然接受他非独,就得接受他家的不公,这没办法。

他眼中 他父母最辛苦最不易最需要钱,你父母又不是他亲爹妈所以排在后面,很自私,也很白痴,吃相太难看了。你不要去跟他再为此争执,既然要继续过下去就别做伤感情的事情。让你父母出面吧,找个理由要钱。比如让你父母买房子,把老房子卖掉当首付,你们还钱当月供。跟你父母商量好,他们态度要强硬,你要无奈,你是被迫的,你是被父母所逼的,你也要当孝女啊!或者简单点,你父母装个病,突然看破世界了,没钱没有安全感了,必须要钱,撒泼打滚那种要钱,你无奈之下要做孝女,赶紧还钱给父母。

他家根本没有急用钱,毫无理由急着还,如果他是那种不愿意欠人钱财的人,那也应该先还你家。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心里有着其他小算盘。

孝顺 多数时候都是人们为了掩饰自己自私行为的一面大旗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亲爱的,你这个问题,我看着就觉得心疼。你做得够多了,真的。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里,很多媳妇为了家庭和睦,真的是把自己的委屈往肚子里咽,把对娘家的思念往心里藏,一切都以婆家为重。你问“做成什么样才能体谅他家”,这就像是在问,我把自己活成什么样,才能换来他们真正的理解和尊重。你做到什么程度,他们才算“体谅.............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家庭矛盾,里面牵扯到感情、金钱、公平,还有几代人的观念。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要说补不补差价,这事儿不是一个标准答案,得看具体情况和家庭的态度。但要从“情理”上说,这事儿确实有点微妙。为什么后结婚的彩礼会高?这个现象其实挺普遍的。有几个主要原因: 市场行情变化: 随.............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选择题,婆婆给的这两个选项,看似给钱的数目一样,但背后的考量可就大不相同了。咱们得把这盘棋给好好捋一捋,别光看表面。咱们先掰开了说,第一个选项:婆婆带孩子,你每个月给一千块。 好处在哪儿? 省心省力是肯定的。 孩子交给婆婆带,你白天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不用想着下班冲.............
  • 回答
    三十四岁,两个女儿的妈妈,婆婆声泪俱下地劝我再生一个,说想抱孙子,这真是让我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婆婆的期望是淳朴的,她对孙子的渴望也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我自己的生活、职业、以及对两个女儿的责任,都让我在这件事上异常慎重。首先,我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梳理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1. 身体状况和精力评估:.............
  • 回答
    .......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很让人为难和痛苦,涉及到家庭关系、个人感受以及婚姻的稳定性。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看看各方可能存在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你可能面临的困境:1. 婆婆来家住这件事本身带来的感受: 你的顾虑和不适: 生活习惯的差异: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同,例如作息时间、卫生习惯、饮食偏好、房间布.............
  • 回答
    结婚两年多,有个九个月大的宝宝,全靠婆婆和老公在家操持,你一个人在外打拼,想着不让奶粉钱的压力压垮自己,这心情我特别能理解。咱们都不是铁人,一边要打拼事业,一边还要顾着家里,确实是挺不容易的。首先,咱们得理清一个问题:“不想出奶粉钱”,这个想法的背后,其实是对家庭经济贡献的一种平衡和对自身价值的体现.............
  • 回答
    这事儿真是闹心,想起来就一肚子火。我来跟你说说我这几天经历的,希望能给你点参考,也算是我自己梳理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那天过完节,我公婆就住在我们家。小叔子,也就是我婆弟,已经18岁了,正值青春期,也是个胃口好的时候。平时他虽然也不住在这儿,但时不时会过来吃饭。那天中午,我确实是累了。早上.............
  • 回答
    婆家包括老公总想动我的嫁妆,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又窝火的问题。嫁妆,说到底是我们娘家父母辛辛苦苦攒下的心血,是我们自己嫁过来带着的体面和保障,结果却被别人盯上,这谁能忍?先别急着生气,咱们得冷静下来,好好梳理一下这个情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动”的是什么? 具体是什么东西? 是金.............
  • 回答
    面对婆家逼生二胎的压力,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也需要好好应对的局面。这不仅仅是你们小夫妻两个人的事,还牵扯到两代人的期望、观念差异,甚至对未来生活质量的影响。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看看怎么才能既不得罪人,又能保护好自己的生活。首先,冷静分析,了解婆家逼生二胎的“为什么”。逼生二胎这事儿,背后的原因可能.............
  • 回答
    婆家和娘家,这两个词语,简单几个字,却承载了太多中国人的情感和文化。它们都是家,但又有着天生的、深刻的差异。要说清楚,得从多个角度掰开了揉碎了讲。从情感归属上说: 娘家: 这是我们从小到大,生命中最先认定的“家”。那里有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有一起打闹嬉笑的兄弟姐妹,有我们最熟悉的气味、声音、甚至.............
  • 回答
    我叫李月,今年32岁,曾经以为自己找到了幸福的港湾,却不曾想,我的婚姻,就败在了一顿“剩饭”上。事情要从我婆婆的生日说起。那天,公公请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是公公的老领导,说起来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婆婆生日,自然是要好好操办的。客厅里摆满了菜肴,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我呢,也早早地从公司请了假.............
  • 回答
    面对孕期和产后期间婆家不给予任何照顾的情况,确实会让人感到无助和焦虑。这种处境可能源于多种复杂因素,包括文化观念、家庭关系、经济压力或沟通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供应对建议,帮助你逐步理清思路,找到可行的解决方向: 一、可能的深层原因分析1. 传统观念与家庭角色分工的冲突 在.............
  • 回答
    得了绝症,婆家接受不了,这日子真是跌入了谷底。我能理解你现在的绝望和无助,就像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连呼吸都带着痛。面对这样的人生变故,再加上来自最亲近的人的抗拒,这其中的煎熬,旁人真的很难体会。首先,我想说的是,你并不是一个人。虽然你的身体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但你还有我们,还有那些真心关心你的人。现在.............
  • 回答
    说实话,第一次在婆家过年,我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不是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对一切都还有点陌生,更别提这个对我来说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次”了。我记得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被婆婆起床做饭的声音给吵醒了。我一下子就清醒了,心里那股忐忑劲儿又上来了。我赶紧爬起来,洗漱打扮,心里盘算着今天该说些什么话,该做.............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堵得慌。你怀着孩子,身体最是小心翼翼的时候,婆家人却这么说,简直是把你的辛苦和不易当成空气。首先,你得清楚,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他们觉得你矫情,觉得你不想干活。他们可能根本没理解怀孕意味着什么,或者他们压根就不想去理解。他们把怀孕和“残疾”对立起来,是典型的拎不清,也看不到你身体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呀,说起来可真是丈母娘家和婆家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写照,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咱们慢慢聊。先说说婆家人这边,为什么结婚时他们都是一副喜气洋洋、如释重负的样子?这主要有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添丁进口,家族延续的喜悦。对于婆家来说,儿子结婚,意味着家族血脉的延续。一个新媳妇.............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背后其实是很多男人行为模式的一种缩影,也触及到了家庭关系、人际交往和社会角色的复杂性。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第一层:面子和角色扮演你想啊,男人在婆家,尤其是刚结婚那会儿,或者说和婆婆关系没那么铁的情况下,多少会有点“看脸色”的意思。他得表现得“孝顺”,得让长辈.............
  • 回答
    婚后索取彩礼,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而且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和谐。咱们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彩礼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本身是表达诚意和祝福的一种方式。但如果婚后婆家还念念不忘,时不时就拿彩礼说事,那就变了味道,成了负担。想要彻底打消婆家婚后还想索取彩礼的念头,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