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以为,人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从事片面的拿城景、村景的远观照片来评价一个地方人们生活的好坏,这样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就像,某些国家级贫困县贫困村,扶贫资金及财政资金不用于正途,而却将国道高速公路沿线的房屋粉刷装饰一新,或是像巴西那样干脆建一堵墙挡住人们的视线,这样粉饰太平有什么用?况且农村地区时常为了面子会在盖房子上不惜重金屋子里却是一团糟,如果我们通过房子外观来比较生活水平那就是本末倒置?
所以我们在比较和其他入门级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的时候,应该比较什么?
比如,私以为在农村,应该比较的是:
1.农业从业人口考虑到购买力因素的收入情况?
2.农村常住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
3.是否通电,且极少发生停电?是否拥有洁净的自来水或者井水附带一套净化设备?
4.农村环境卫生如何?绿化如何?
5.医疗卫生保健情况如何?是否有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险?
6.摄入肉类、蔬菜、水果的情况如何?副食品情况如何?
7.家庭是否拥有车辆、轿车亦或是客货两用车?
8.农村青少年教育保障情况如何?是否存在因经济原因在大学前辍学的情况?
9.农村如厕情况如何?是旱厕?还是自动冲水厕所?
10.有限网络是否接入?家用电器是否齐备并使用得起?冬季采暖?
11.生活垃圾如何清运和处理?污水如何排放和处理?
12.距离中心城区的距离?距离最近的客运火车站、高铁站的距离?
等等等。。。
在城市,应该比较的是(例):
1.人均居住面积?是否拥有自己的住宅和车辆?负债情况如何?
2.公交车、地铁、铁路等出行的便利情况,以及他们的覆盖人口情况?
3.考虑到购买力的收入情况?
4.年度带薪假期的情况?
5.养老、医疗、大病等保障情况?
6.娱乐、休闲消费情况如何?
这才是比较不同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真正应该关注的东西!!!
否则,一个三本新校区的学生,去嘲讽一个老校区的985说“你们学校这么破!教学水平肯定不如我们学校!”,却全然不知外表破旧的教学楼里面有着优秀的导师和讲师、昂贵的实验器材、经典的外国原版学术教材和期刊。
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当然是真的。
别听网上的键盘侠们吹牛逼,真的。我告诉你一个简单判断各国生活水平的方法。
首先,人均GDP不在一个层次的国家,生活水平是有明显的高低差异的。比如人均2万美元的生活水平,不是你人均1万美元能比的。人均4万美元的生活水平,也不是人均2万美元能比的。
其次,人均GDP处在同一水平的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实际上不会存在明显得差别,或者说质的差别。
最后,大概同一人均GDP水平的国家之间,生活水平的差异,可以参考人均PPP的高低。但是,注意这个但是,人均GDP不在一个水平的国家,不能简单比较人均PPP。
举几个例子。
中国和日本。中日的人均PPP差距小于人均GDP差距小于实际平均生活水平差距。不要被人均PPP迷惑,人均GDP水平差异太大的两个国家,实际上的生活水平基线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人均PPP只会让你误以为生活水平的差距很低。但实际上,中日两国所谓的人均PPP,压根儿就不是基于同一个生活水平基线的。
中国和墨西哥。中墨两国人均GDP几乎差不多,所以这两个国家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基本是差不多的。同时中墨两国人均PPP差距要大于人均GDP差距,说明墨西哥整体物价水平偏低,整体生活水平概率上要高一点。中国和马来西亚,也基本是这种情况。马来西亚的整体生活水平比国内要高,在马来呆过的人能理解我说的。马来的物价水平比国内低很多。
那为什么国内的人,出过国或者没出过的,老是对国内的生活水平高估呢?
第一个原因是国内相对比较超前的基建,这个容易让人产生自己生活的环境比较发达的想法。
第二个原因是圈子。大部分国外短居或者旅游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用自己的圈子来对比国外的平均水平。因为你在国内接触的都是自己的圈子内的,比较难接触到实际底层,但你出国的话,基本上你却很难接触到跟你对应阶层或以上阶层的国外居民,你接触的反而更多的是底层,所以很容易让你产生生活水平上的优越感。
第三个原因是生活习惯的差异。很多人总是很喜欢拿国内自己的消费习惯来对比国外的消费水平,但这其实是不合理的。你在中国不会天天吃智利的车厘子,同样,智利人也不会天天吃西瓜。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说出来很多人会不服气。那就是因为你在国内的生活水平基线本身就不高,你无法理解欧美发达国家普通居民的实际的高水准的生活水平。
下面找几个回复中非常典型的拿出来单独回复一下,或者说嘲笑一下吧。
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宅”式思维。
还有比中国便宜的物流吗?呵呵。是什么让你有了中国物流成本很低的错觉的?是最后一公里的外卖小哥吗?说起来外卖小哥真的很伟大,他们用他们廉价的劳动力完成了整个物流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让你们这些坐在家里的键盘侠们感概着中国的物流“便宜”。真的好讽刺。你们想象中的中国的便宜的物流,不过是廉价的外卖小哥的劳动力罢了。
中国的物流体系整体一点都不便宜。你知道马云为什么搞菜鸟吗?马爸爸有个宏伟的理想,就是要降低中国物流的高成本。事实上,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比欧美日发达国家都要高得多。真心建议你们从电脑前走出去,去跟随一辆大货车司机跑个个把月,好好体会一下中国物流的“便宜”。
这也是一种很“宅”的思维。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没错。但这个国家能生产什么,和普通居民能消费什么,是两码事。还拿中墨两国来说,中国毫无疑问在汽车制造上比墨西哥强大很多,然而墨西哥人却能用比中国人低得多的价格,买到更好的汽车。我在墨西哥买到的衣服也是made in china,然后价格却是国内的一半。所以你以为中国能制造一切,你就能消费一切,或者用低廉的价格消费一切吗?你想得美!制造只是生产出来东西,但决定这个国家的物价水平的,是市场和税收,是整个分配体系。中国的税收体系,高昂的物流成本,复杂的市场环境,决定了中国基本上在很多领域,没有低物价的前提条件。现代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东西在哪儿制造,在哪儿卖,中间的海运成本是极低的。举个例子,就拿宝马5系来说,我告诉你,国内卖的进口的标轴宝马5,假如把价格内的各种税收(增值税,消费税,附加税等等)去掉,只算裸车价,和德国市场的裸车不含税价格基本是一致的。
所以幻想着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我们的物价就便宜,是丝毫没有生活经验的“宅”人才能有的思维。你连你花的钱去哪儿了都不知道,你好意思来知乎讨论问题吗?
嗯。你赢了。总之就是你的生活水平就是最好的,跟你活得方式不一样的,都不叫生活。美国人连豆芽都吃不上,生活水平怎么可能高?对吧。
生活水平看的是当期消费,而不是积累。这么说吧,两个人,A银行1000万存款,B存款是0,但A在2018年只花了1万块用于消费,而B在2018年花了10万用于消费,你说A和B谁的生活水平更高呢?所谓的资产积累,反映在当期,也是要转化成实际的GDP,也就是产出或者消费才有意义。你修了那么多电厂,但跟你的生活水平相关的,其实只有当期的居民用电量。你修了那么多路,对普通人来说,和你现在的生活水平相关的,是你用这些路烧了多少汽油。同时,发达国家一般来说积累都比较多,反应是他们的资本密集度很高。资本密集度高的地方,一般来说生活水平差不了。就拿国内来说,为什么深圳就比内地的城市劳动力更贵,生活水平更高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资本更密集。
你说的太对了。所以如果你去看一下居民收入或者说工资占GDP比重,看看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你会发现为什么同等人均GDP水平下,我们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并不算高,这才是根本原因。GDP反应的是生产端,也就是这个国家总的生产,但它并不反映分配端。为什么说人均GDP差不多的国家,生活水平差不多呢?因为总的人均产出是差不多的。那为什么生活水平还是有差异呢?因为分配端有差异。人均GDP2万美元的整体生活水平,是人均1万美元没法比的,说白了是因为人均产出不在一个量级。但同样人均1万美元,谁的生活水平更高,很多时候就看怎么分配了。
讲个笑话,中日目前收入其实一样都是2W美刀
你说不对啊,中日收入将近四倍啊,我就告诉你日本最惊人的飞跃挺近4万刀是怎么来的。
当年日本突然有一年人均超越美国,举世震惊,但仔细一看日本前几年追美国一半都费劲儿,仔怎么增长也得按基本法吧,三年赶英,五年超美咋的。
结果放大一瞧,广场协定,日元暴涨100%,于此同时,日本那所谓的工匠精神其实基本就是低科技组装厂的简称。随着日元暴涨所以国外核心材料跳水式降价,低价的国产货让整个日本开始疯狂的买买买,,日本人发现自己卖了东京的胶囊房可以投资移民住海外的大别墅了,又是一波买买买。原本该遇到的经济低谷,在没有工业革命和市场扩展的情况下反而爆发式的GDP增长。
之后你也知道,海外市场彻底玩完,国家左手倒右手维持经济,国民收入二十年不涨。好在日本是民族工业立国,国内啥都有。苏东想玩这个就倒了血霉。
中国现在收入多少8-9K刀,按日本模式先升值100%然后海外零件和白送的一样,小米9只卖999香不香。格力吃掉通用香不香,温州集体移民澳大利亚香不香,就这波爆买,GDP增30%我看都保守估计,也就是我们大概收入2万5刀。
日本看似收入4W多,其实过的是2W多日子。我们看似1W不到,其实和2W多没啥区别。
就是《葵花宝典》你切还是不切的问题了。
美元GDP吧,和那些农业旅游国还是有点用处滴。和制造业定价权国对比就是耍流氓了。对方一个就这价爱要不要,就这规定爱进口不进口你的购买力就没用了。
比生活水平,看寿命预期就可以了。和捷克、明灯、克罗地亚、爱沙尼亚肯定有差距,但和波黑、斯洛伐克、黑山、马其顿、匈牙利、塞尔维亚差不多。
利申:去过捷克,匈牙利,俄罗斯,乌克兰,波兰。 同学有过罗马利亚及保加利亚人,前主管是塞尔维亚裔。
从人均gdp看 中国领先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工资水平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普通人400欧的样子,首都可以到1000欧元,不及中国,但这里面有个bug,就是欧盟劳工可自由移动,去西欧的话月入2000欧不是问题,西欧很多司机都是土耳其人或波兰人。(此种生活类比国内去大城市的外地务工人员,国内是大城市对小城市brain drain,欧洲是西欧对东欧brain drain)
普通人的生活,波兰人均比中国高,但是出了华沙城建如同三线城市,首都不及北上,小城市比中国小城市生活水平高。
捷克明显好很多,算是东欧最发达的,城市也很棒,收入比北上高,但人口太少无法类比,布拉格只有110万人,北上前110万生活水平可能比布拉格民众好吧但北上整体生活水平落后布拉格整体水平。
附布拉格美图
匈牙利首都很棒,出了首都不如中国四线城市,城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欧洲高楼大厦完全被中国碾压,但是建筑精度还是领先国内的。
最后说结论,如果普通人的话(三线城市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国领先乌克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如果有钱阶级,中国领先东欧,哦不,甚至领先西欧。我问过德国人对于有钱的标准,答曰家庭资产80万欧元,国内有套上千万的房产就能达到了吧。
但是考虑到欧盟工作自由流动,持东欧欧盟护照也可享受去eu发达国家低价读大学,出国旅游签证便利程度,中国总体还是达不到东欧水平,别忘了中国月收入中位数只有2600元,老拿北上比,中国北上户籍人口只占全国2%,top2%的人口哪里都不差。
空谈不如看看数据,随手做了个对比表格。
首先,比当然可以比,但似乎大部分人对这些国家的人口都没个概念。捷克、希腊、葡萄牙这些国家其实不过1k万人口,和我们熟悉的“小”国以色列、瑞士是一个级别的(不过面积大不少)。而波罗的海三国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人口加起来才600万。
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城市起步都是七八百万的人口,这样一看,还不如以一城敌一国更有可比性。
以上表格的外国组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入门级”发达国家+以色列+“高等”发达国家瑞士,中国组选了有代表性的几个x州。
大家自行对比一下就能发现,所谓“中国”的生活水平从提法上就没什么意义。
如果你居住在一线+新一线城市(知乎er平均水平),那你睥睨初等发达国家自然毫无压力,因为你所在的城市可以对标西班牙、意大利这样的中等发达国家,就算英法德日也离你并不遥远。
如果你住在中等省会二线城市(知乎er入门水平),你的生活水平也已经恰好达到了初等发达国家的线。
可是 中国城市中人均GDP达到徐州线的也只占全国人口的30%,达到福州线的只占20%。也就是说,在天朝居住的人当中,只有20%的人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所在的城市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而70%的大部分人甚至离“初等发达”一词还差至少一个档次。最末20%人口的城市也就跟菲律宾差不多。
粗略地比较来,整个中国大陆的发展水平大概相当于 日本+意大利+西班牙+韩国+土耳其+俄罗斯+巴西+南非+印度尼西亚+埃及+菲律宾+越南。
知乎er一般住在前四个(逃)。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什么叫“生活水平”就是个无法统一的问题。
大学那会政治课老师讲过他亲身经历,让我们讨论与本问题相似。
苏联快解体前,一对苏联老夫妇都是大学教师。他们的生活方式如下。
周一到周五住在城市核心区的公寓里(土著呀)。
下课后老太太带着家里的老饰件去火车站甩卖换点吃的(赤贫群众呀)。
周末下班后开着自家三辆车中的一辆(小资以上呀)。
去郊区的别墅(土豪呀)。
收拾下别墅院子里种的土豆好在没找的情况下充饥(这个已经不知道怎么说了)。
问题来了,这对城里有房,郊区有别墅,家里三辆车,只能靠卖家当种土豆生活的老夫妻是什么生活水平呢?
本人这些国家都去过,在波兰还长住过五个月。
从明面上看,中国的人均GDP比这些国家都要低一些,但是人均GDP不能完全反映生活水平。我敢打赌,在中国生活,绝对要比在跟中国人均GDP差不多的国家比如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俄罗斯,巴西等等这样的国家舒服。
在国外漂了三年多,有一个深刻的感触就是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和农业国是带给人民实实在在的利益的。
在中国,我敢说90%以上的工业制品都比以上这些国家便宜的多。因为他们大部分的工业品都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主要是中国)。基本价格比中国高个50%,翻两三倍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至于农业制品,这些国家能自产的东西可能跟中国差不多,不能自产的统统需要进口,这些国家受气候限制,根本自产不了亚热带和热带的东西。橘子基本都是摩洛哥,西班牙来的,你想会便宜吗?
好多人去旅趟游就觉得自己了解这个国家的生活水平了,说实话,不在那儿常住,不去经常逛逛当地的商场,超市,是无法体会到当地人真实的生活水平的。
你如果拿这些国家跟西欧(我在法国住了两年多了)比,我可以这么说,
超市里50%的东西比西欧便宜,50%的东西跟西欧一样价格。
商城里10%的东西比西欧便宜,90%跟西欧一样价格。
数码商场,电器商场,99%的东西都跟西欧一个价格。
外边饭馆吃饭基本为西欧价格的一半。
然后再想想当地人的收入水平(西欧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跟这样的物价相比,活的能开心到哪儿去?
中国跟这些国家相比,劣势在于,毕竟后发,在人文精神,文化,教育,医疗,地区发展平衡性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中国跟这些国家相比的优势在于基建,工业能力,产业能力,农业生产能力。这些国家的人民无法体会到5G, 电子支付,高铁,便捷网购等等快乐。(好多人拿中国发展不平衡说事,本人家乡甘肃某五线地级市,高铁,5G,支付宝这些还是有的吧,淘宝慢一点四五天也能到。中东欧这些国家在这些方面算是团灭了)
个人的结论是,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和中国的人民相差无几,谁高一点,谁低一点的讨论已经没有了意义。这些国家对中国已经不存在说谁全面超越谁的问题了,半斤八两,都差不多。
-----------------------------分割线-----------------------------
更新一下,凭判一个国家生活质量有没有中国好,看看当地生活的中国人有多少就对了,最直接的衡量方式就是看当地开的中国超市,亚超有多少,因为这些超市的生存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中国人作为支撑。
本人亲测,波兰的大城市,本人去过华沙,克拉科夫,罗兹,弗罗茨瓦夫,格但斯克等等。中国超市一个都没有。是的,连华沙都没有,波兰确实有个中国超市,在中国城,离华沙20到30公里。另有零星几家,在鸟不拉屎的农村里,要购买东西,需要买够一定重量的物品进行邮寄。华沙的中餐馆有很大一部分是越南人开的。
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马里博尔,中超数量为零。
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中超数量零。
匈牙利布达佩斯和捷克布拉格,中超数量相对多一些。毕竟是世界有名的大城市和旅游城市,当地消费能力强。布拉格的中超远没有布达佩斯多,布达佩斯可是有中国城的,布拉格没有。布拉格的韩国超市倒是出奇的多,这点令人费解。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中超数量为零。
我为什么到一个地方都喜欢搜中超,没办法,我这个人嘴馋就喜欢吃豆干。。。
以上这些,中国人都不愿意去开超市的地方,说明这些地方对中国人就没啥吸引力。
国人都用脚投票,把路都踩平让你看了,楼下还有人说领先10年的,有意义吗?
传送门:https://www.zhihu.com/answer/1595632241
这是我去年12月时候写的关于波兰的回答,大家可以了解一下真实的波兰生活。
我是一个在中国生活了一年的斯洛伐克女孩。所以我可以比较一下生活在斯洛伐克和在中国的区别:
吃:
想想看,也许在中国,像去餐馆这样的食物价格比斯洛伐克便宜得多。即使在像杭州这样的大城市,吃饭也比斯洛伐克便宜。在最高价的时候,你还得为你的服务生留下小费,小费应该是你为食物支付的10%到20%左右。
房子:
在中国,你只需为你吃的东西付钱。而且我认为中国的房租也没有斯洛伐克的高。但如果你想在斯洛伐克买一套公寓,实际上在斯洛伐克更便宜。在斯洛伐克,许多人宁愿从银行抵押贷款买房子,而不愿付房租。
当我第一次来中国时,我坐火车旅行,我从窗口看到许多中国村庄。在我看来,村子里的建筑物真的很奇怪。它们太高了,不能作为家庭住宅,但太小,不能作为公寓楼。村子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建筑。所以我很困惑。我就是不明白。其实我有一种感觉,这些房子可能是中国普通的家庭住房,但很难对自己承认。中国所有的家庭住宅都非常大和高。即使你在斯洛伐克很富有,你也永远不会建造一座比两层楼高的房子。在中国,如果你的房子有三层或三层,这只是标准。对我来说这感觉真的很不可思议。中国人为什么要建这么高的房子?我想每个外国人都会被这件事震惊。当你进入这些大房子中的一个后,又一次震惊了。从外面看,这些房子似乎是富人的,但事实并非如此。里面没有豪华家具。只是一间普通的房子,经常甚至相当凌乱。所以我认为建造这样的房子其实毫无意义。
如果你在斯洛伐克建一座很大的房子,能源成本将很难支付。但在中国,能源要便宜得多,甚至没有供暖系统,所以中国人不必担心。但对斯洛伐克人来说,大房子并不实用。斯洛伐克农村的房子几乎都是一层两层(最高的教堂):
你们一定想不到下面这个房子是什么:
这是位于首都的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馆,即使像中国这样有钱的国家,大使馆也只是两层。
中国的房子是我最困惑的事情!
交通:
另一件比中国贵的是出租车。上次我在中国乘出租车的时候,只付了不到一欧元。同样的距离在斯洛伐克,你必须支付5到10欧元,这取决于出租车公司。我认为在斯洛伐克乘出租车是不可能的。也许坐出租车在中国甚至比在斯洛伐克的公共汽车便宜。
教育:
你不必为斯洛伐克的教育买单。甚至大学教育也是免费的。对于所有小学(持续9年)的学生,政府提供免费午餐。
度假:
说到度假,斯洛伐克人经常去克罗地亚、希腊、意大利、土耳其或埃及旅游。如果有人不想买机票,他们通常会开车去克罗地亚。这样很便宜,任何人都可以买到。
医疗:
斯洛伐克的医疗是免费的。每个公民都必须有健康保险。你的雇主会支付你的保险费。如果你失业了,你可以在一个特别的政府办公室登记,政府会为你支付保险费,或者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必须自己支付保险费。每月大约60欧元。医疗保健是免费的,但有一个例外。牙医。这项保险只包括大约5%或10%的牙科保健。所以如果你的牙齿不太好,你就得花很多钱去修。
安全:
说到安全,我不得不说斯洛伐克非常安全。有一次我乘火车回家,不知怎的我在火车上丢了钱包。回家后,我接到下一个火车站员工的电话,说有人发现了我的钱包,他们把它落在火车站了。里面大约有100欧元,什么都没丢。什么都没偷。说到女孩,我认为她们必须更加小心,尤其是如果有人送你或请你帮忙。如果你不认识某人,或者在任何地方跟陌生人走,那就进到他车里去是个坏主意。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最好不要一个人出去,天黑了以后,因为几乎可以肯定有些男人会打扰她。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中国也是一样的。我觉得每个地方的男人都一样。
英文回答:
I'm a Slovak girl who has been living in China for a year now. So I think I can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ving in Slovakia and living in China.
In think maybe the cost of food, like going to the restaurant is much cheaper in China than in Slovakia. Even in a big city like Hangzhou is a meal cheaper than in Slovakia. And at the top of the price you have to pay for a meal in a restaurant you also have to leave a tip for your waiter which should be around 10 to 20% from what you paid for your food.
In China you just pay for what you ate. Also I think the rent in China is also not as high as the rent in Slovakia. But if you want to buy an apartment in Slovakia is actually cheaper in Slovakia. So many people in Slovakia prefer taking a mortgage from a bank and buying the apartment instead of paying rent
When I first came to China I was traveling by train and I saw many Chinese villages from the window. The buildings in the villages looked really strange to me. They were too high to be family houses but too small to be apartment buildings. And the villages were full of buildings like this. So I was very confused. I just couldn't understand. Actually I had a feeling that that these are probably normal family houses in China, but it was difficult to admit it to myself. All the family houses in China are incredibly big and tall. Even if you are very rich in Slovakia, you will never build a house higher than two stories. In China if your house has three or for stories, it's just the standard. To me it feels really incredible. Why do Chinese people build such tall houses? I think every foreigner must be shocked by this. Another shock comes after you enter one of these big houses. From outside it looks like the houses belong to very rich people but actually it's not the truth. There is no luxury furniture inside. Just a normal house, very often even quite messy. So I think building such houses is actually pointless.
If you build a very big house in Slovakia the cost of energies will be difficult to pay for. But in China the energies are much cheaper and even there is no heating system so Chinese people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at. But for Slovak people big houses are not very practical.
Another thing that is very expensive compared to China is taxi. The last time I took a taxi in China I only had to pay less than one euro. For the same distance in Slovakia you would have to pay from 5 to 10 euros, depending on the taxi company. I think it's impossible to take a taxi in Slovakia for one euro. Maybe taking taxi in China is even less expensive than a bus in Slovakia.
You don't have to pay for education in Slovakia. Even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for free. And for all th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which lasts 9 years)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free lunches.
When it comes to vacation, Slovak people often travel to Croatia, Greece, Italy, Turkey or Egypt. If someone doesn't want to pay for a plane ticket, they will most often go by their car to Croatia. This way it's very cheap and available for anyone.
The healthcare in Slovakia is for free. Every citizen is required to have health insurance. Your employer will pay for your insurance. If you are unemployed, you can register with a special government office and the government will pay for your insurance, or if you don't do that you have to pay for your insurance by yourself. It's around 60 euros every month. The healthcare is free but there is one exception. Dentists. The insurance will only cover around 5 or 10% of the dental care. So if your teeth are not very good, you will have to pay lots of money to get them fixed.
When it comes to safety, I have to say Slovakia is very safe. One time I was traveling home by train and somehow I lost my wallet in the train. After I got home I got a call from a next train station employee that someone found my wallet and they left it at the train station. There was around 100 euro in there and nothing went missing. Nothing was stolen. When it comes to girls I think they have to be more careful especially if some guy offers you a ride or asks you for a help. It's a bad idea to get inside someone's car, if you don't know them or follow strangers anywhere. And it's better for a girl, to not go outside alone, after it gets dark as it is almost certain that some guys will bother her. But from my own experience it is the same in China. I think guys are the same everywhere.
快递外卖小哥不是人不需要生活水平
基建狂魔的建筑工人不是人不需要生活水平
24小时营业的店铺里的营业员不是人不需要生活水平
卖菜的种菜的养猪的不是人不需要生活水平
开公交汽车的就更不是人了
所以你看我国有发达的公交体系 便宜的食品 高效的物流 半夜可以撸串不像外国 商店五点就关了。这种生活水平还不算发达?
没有去过题目里的几个国家,但是去过捷克、波兰。一般也被认为是在发达国家标准边缘的国家吧。另外也去过希腊和克罗地亚,好像也经常被放到这类国家里,不过这俩国家观感就不怎么像发达国家了。
纯从物质层面和比较明显的非物质层面来说,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太湖流域+杭甬线我觉得绝对已经摸着发达国家的边了。要比捷克好,至少是意大利或者是西班牙中等地区的水平,农村也许稍落后些,但城市可能还更好一些。这妥妥的是发达国家的水准。(纯看基础设施可能比意大利北部都还好点,但是综合考虑住房、出行便利度、城市规划水平等等还是有明显短板)
而且整个这个区域的人口也有5000万以上,语言上也统一是吴语太湖片,其实很适合拿来跟很多中等强国相比。
但是如果考察更深入的精神生活层面,太湖流域以及上海还是显得有些贫乏,生活方式、理念、社会风气基本还是脱不开中国八点档电视剧的感觉,毕竟没有离开小农和小市民的社会太久。像我们在波兹南街上闲逛,转过巷子就见到小广场上当地市民举行的舞蹈比赛这种事,很难想象在上海发生。上海我们只会转角遇见广场舞。
(有些人看到这就高潮了,跟我扯什么不要觉得西方的民俗就是好的中国就是差的。请问杨丽萍跳的那种民族舞是不是比大爷大妈的广场舞高端?我在波兹南所看到的舞蹈比赛中的舞显然是更接近前者而不是后者的。而且就在中国内部,上海一般能见到的广场舞也比欠发达小城市高级多了。刻意抹平这种差异的人相当于在本质上否定文化层面存在发展的可能)
其实上海相比以前进步也很大了,找小资的地方一找一大把,驻场的爵士乐队演奏水平也不差,在中国也属于近代化历史最久的。但是富裕的时间太短,加上不像一些欧洲落后国家起码理念上受到西北欧的深刻影响,整体氛围还是透着新兴经济体的感觉。当然韩国作为物质意义上绝对的发达国家,精神层面也有类似的问题。
这方面北京倒是不错,靠着政、公、文、教在公权力下的集中,精神生活层面颇有些欧美大城市的范儿。但是北京的宜居度太差,还不如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所以也很难与真正发达国家相比。
珠三角虽然也很富裕,但各方面就没有长三角有积淀。我在广州住了几个月,综合感觉明显没有收入水平更低的南京发达。深圳很现代,有点硅谷范儿,不过也仅仅是关内那部分吧,另外整个深圳极为狼性的职业文化也影响了深圳的生活体验。
在这个层面其实收入水平相似的欧洲国家也有很大的差异。同样是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在3万美元左右,东欧的前华约国家因为过去文教比经济发展的更好,往往感觉比南欧的北约国家要好很多,波兰明显感觉比收入水平还略高的葡萄牙发达,克罗地亚也比收入水平更高的希腊发达很多。爱沙尼亚和斯洛文尼亚虽然收入水平略低,但听去过的朋友们描述,综合感觉可能是比意大利中部更发达的。
(捷克算是个特例,也许是因为波西米亚文化的原因,捷克有点乱乱的和low low的感觉)
此外中国内部的发展水平差异太大,最发达的地区能达到发达国家边缘的水平,但落后的地区,比如我去过的青海,感觉并没有比埃及好多少。比起泰国肯定是不如的。
如果看全国总体情况的话,中国整体上城市化率低,中西部人口比重也大,总的平均水平看各种指标应该还是明显落后于马来西亚、俄罗斯、土耳其、智利这些最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的,跟中国更接近的国家是泰国、黎巴嫩、塞黑和波黑、白俄罗斯、哥斯达黎加这些。
好的一面看,中国发展太快了,10年后大概就能甩开现在比较接近的所有国家,20年后应该也能挤进发达国家俱乐部了。
除了立陶宛,其他三个国家都去过,虽然只是旅游,但也能从细节中知晓一二,先说结论:城市比中国差,农村和中国差不多(看起来稍好一些)。
这是捷克,布拉格,就在查理大桥上
总的来讲,捷克的情况是这几个东欧国家里最好的,物价便宜,城市秩序也很有条理
物价便宜到什么程度呢,local酒吧里的啤酒折合1欧一杯,一顿饭10欧感觉吃的像贵族(如果有杠精非要以旅游景区的物价反驳,我无话可说)
小摊看的出是规划过的,给人一种乱中有序的感觉。
一名流浪汉,在垃圾箱里找的竟然是书,这个国家有希望!
然后我们到了斯洛伐克,感觉一下子就变了
这是布拉迪斯拉发(首都)的中央汽车站,是不是和中国的乡镇汽车站有的一比?
走在中心商业区的街上,明显感觉人比布拉格的人少很多
社会主义先锋式建筑
当然也有现代建筑,枪花还要来开演唱会(本回答所有图片都是2012年拍摄,估计现在这些地方也不会大变样)
这里的人明显的冷漠一些,没捷克人热情
典型的斯拉夫大妈
一欧一个的赛百味,即使在当年的北京,也买不到吧
香烟也便宜(相对西欧价格)
公交车票价格
这水果的摆法,遮阳伞,还能和虎背熊腰的大妈瞎比划砍价,怎么看都像是中国的某个小县城
这个不解释
接下来,是匈牙利,没来之前,就有对匈牙利的好感,各种电影、书籍,把这里渲染的风情万种,再加上曾经的社会主义兄弟友情,更加深了期待
远观的话,确实还不错,符合预期,但细看就会发现问题
布达佩斯的火车站门口
装修工人一脸黑线,面对女主人的刁难。
从小摊就能看出和捷克的差距
公交车站
又发现了台湾元素,我和门口抽烟的中国大厨套近乎,大厨揭秘,和台湾luan关系都没有,老板是南京的,他是湖南的,取名台湾只为了叫起来洋气。大厨还吐槽匈牙利,经济差的要死,大家都没钱,导致饭店生意也差;贪官污吏横行,就算酒驾被逮,出点钱就能放行。
卖饼的都需要上街打广告
这段时间都在大城市里逛,感觉没啥意思,了解的不是真实的东欧生活。我和同行的哥们儿一商量,在地图上随便找了个城市,然后就去了。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叫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类似中国的随州、平顶山一类吧
这个城市的字母拼写叫“GYOR”,这是火车站。
来了后就后悔了,来的时候是星期六,而且一到晚上6点,全城所有的店铺都关门,连酒吧都不开门。
不过,小城的感觉挺好,非常悠闲,这是路边的一辆汽车(是拉达吗?)
从细节上看,起码开了20年
第二天一早,我和哥们儿决定继续漫无目的的走,走到了城郊
走到了农村,发现没路了,却看到了一处乡村酒吧
各种酒精饮料齐全,价格不贵,比中国的酒吧还便宜,可惜的是,酒吧里每一个人会英语或法语
老大爷叽里咕噜的向我比划,我一句没听懂,完全鸡对鸭讲,但我从大爷兴奋的眼神中能脑补出他的对话:孩子啊,你可是我见到的第一个活的中国人啊,你来这里干啥滴呀,吃的惯不?娶媳妇了吗?
绿皮火车
站在后面的裁缝大哥一直盯着我,可能在怀疑我是什么组织派过来的
最后去了波兰,克拉科夫(奥斯维辛集中营那里)
街道整洁
游人很有秩序,就连卖艺的都很有逼格,有点捷克的感觉
从路灯上也看的出来,这里的人对这个城市的用心
如果让我选择生活的地方,我一定不会在年轻时选择这里,和本地人的接触中,你会体会到一种死气沉沉,感觉很少有东西能提起他们的兴趣,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富不了也穷不死,就这样活着吧。
当然,如果选择退休生活,抛开语言的因素,很多人都会喜欢这里,特别是夏天,气候宜人,凉风习习,物价也低,中国挣的钱绝对够这边的花销。
以上是我的主观感受,希望能抛砖引玉。
不要被什么人均GDP骗了,我来告诉大家一个暂时还不愿意接受的事实
以我周游过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实地对比的结果
中国城镇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已经和欧美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差别了。
中国城镇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已经和欧美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差别了。
中国城镇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已经和欧美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差别了。
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中国城镇已经完成了“以家用电器和手机互联网为核心的生活现代化”
再加上公共交通和基本社保,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和欧美几乎没有差别了
往下分析,主要就是两点:
1、全世界的现代化生活,基本是一样的
2、中国最近几年高速发展,已经基本完成了全国城镇生活现代化
这个结果说起来挺好笑的,因为过去50年,世界现代化生活的进步不大,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都是好几十年前就发明的东西了…
我们来看看某人的一天
早上James从手机的闹铃声中醒来,关掉空调,跑进卫生间在抽水马桶上小便,然后刷牙
洗漱完毕后他打开冰箱拿出早餐,快速吃完,出门上班去了。
路上他坐上了公交车,打开手机看了看和朋友的聊天和新闻
…………
晚上他回到家,打开空调,把脏衣服扔进了洗衣机,顺便打开了电视,一边在煤气灶上煮饭一边听电视的背景音。
这时,他妈妈给他打来视频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趟家…
看到没有,这个James的一天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
James这个名字换成小王是不是也完全不违和?
而且你分不出来这是发生在纽约/巴黎/北京/成都/邢台/伊犁/江油?
实际上,把这一天提取出来,你会发现,现代化的生活只需要这样几个要素:
水电气厕所热水,空调、冰箱、电视、洗衣机、手机、互联网,再加上基础教育、公共交通和基本的社保
这些东西就是现代化生活的核心
无论你是在纽约/伦敦/巴黎,还是在北京/成都/邢台/伊犁/江油,你的现代化生活核心都没有变
差别只是住的房间大小有差别,越是一线城市,人口越拥挤,就住得越小。
如果你去到非洲肯尼亚的内罗毕,或者印度的加尔各答,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跟这个生活差异很大。很显然,这些地方的人们生活没有现代化。
然后我再分析一下在中国获得一个现代化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成本
空调冰箱电视洗衣机这一整套家电,大概需要4000元钱,智能手机600元,两部按1200元算(不相信的话自己上京东和拼多多去搜,比如红米6a京东自营549元)
在三四线城市,两个人的月收入大约可以到4000-5000元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只需要花1个月左右的收入,就可以获得现代化生活的硬件
在三四线城市,租一套房子大约800-1000元,大概率还会配上以上的家电
以上的这些条件,美国、欧盟、中国的普通人,都是可以轻松达到的。而印度、非洲的人,就很难轻松达到这样的现代化生活。
你肯定会问,那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生活水平难道没有差距了吗?
其实还是有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汽车的普及率,另外一个就是人口数量导致的居住面积差异。
中国人口太多,大量集中在大城市,造成的结果就是居住的房子跟美国住郊区的没法比,但欧洲很多城市和美国大城市中心的旧城区房子都还是挺小的,比如伦敦、米兰、旧金山、纽约之类的地方。
而汽车之类的普及率,中国也在快速上升,这几年去乡镇,可以看到车越来越多,连小县城都可能会发生堵车。
所以以后再遇到有人问这种问题,你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他们
中国城镇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已经和欧美没有什么差别了。
附上一个我周游世界的回答
以后我会写点关于GDP和人均GDP误导的内容,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人均GDP其实反应不了生活水平了。
-----------------
回答一下最热门的那些问题
1.欧美人用苹果,我们用红米,生活水平能一样?
很简单,你只要设想一下,你的苹果手机坏了,今天换用一个千元级,那么,你的生活水平会下降吗?
显然不会
你苹果能叫外卖,千元红米就不能叫外卖吗?
你苹果能打网约车,千元红米都不能打网约车了吗?
显然都可以,而且用户体验和速度基本都是统一的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获得的服务高度统一了
2.开五菱宏光的,和开BBA的,生活水平能一样?
开五菱宏光生活水平确实比轿车差一点,毕竟那是个面包车
但是想一想,开BMW 3系,和开克鲁兹,生活水平有差别吗?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昨天开宝马,车送修了,今天开个克鲁兹,生活水平有什么差异吗?
没有差异!你开车去上班,开宝马和开克鲁兹一样的堵车,一样需要你自己开
宝马并不能飞过去
如果你深入思考,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差异是自己心理上有差异,这就是品牌宣传的作用
在车上真正拉开生活水平差异的,不是车本身,而是两样
一、你有个司机,那你在车上时间就全是自己的,这是真的生活水平有提升
二、车有自动驾驶,那你就不用那么投入的开车了,会轻松很多(所以未来是自动驾驶的天下)
3.人家欧美人均GDP4-5万美元,我们才1万,你跟我说生活水平一样?
很简单,你看看香港
香港人均GDP 4-5万美元,香港生活水平比大陆如何?
大陆二线城市,人均GDP比香港低多了,生活水平可比香港高多了
东西、房价都比香港便宜得多,住得也比香港大得多
东欧我去过9国,从北到南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停留时间从一周到一两天不等,但因为是自驾,算是对城乡都有一些观感。
太长不看版:从发达的程度看,基本上是从北到南递减的,前南斯拉夫各国中,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塞尔维亚>波黑。跟国内比个人认为:
上述国家的中小城市和农村,比照首都基本减一到两档,但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的农村观感很好,比起意大利来也不差。
物价则不一定和发达程度相称,克罗地亚因为大力发展旅游,西欧游客多,物价相对其收入水平明显偏高。
说说评价指标:有些指标是不适用的,比如城市高楼大厦的数量,因为欧洲一来人口没那么密集,没必要建太多高楼;二来古建筑多的城市很难征地建楼。东欧唯一高楼多的城市是华沙,因为旧城二战基本炸平了。
另外卢布尔雅那、萨格勒布、萨拉热窝、布拉迪斯拉发这些首都在社会主义时代只是区域首府的定位而已,国家独立后作为首都的现代化建设时间很短,萨拉热窝还经历了围城战,因此市容不可能太好。
细枝末节最反映事实,比如:人流密集区乞讨者(卖艺的不算)数量、自来水是否直饮、绿化带是否修剪良好、街道整洁程度、免费公厕清洁度及是否有厕纸、乡间路况等。
有图有真相,先看波兰:
物价:华沙一顿荦素搭配的饭,在大型购物中心的餐饮区大约50-80兹罗提,合人民币80-130元,还是比国内贵不少,但跟一线城市同类场所就餐差不太多。令我吃惊的是:这个没多少中国人的地方居然买到了青岛啤酒!
再看捷克:
再看斯洛伐克,去过北部的一个小城市Liptovský Mikuláš, 人口3万而已:
接下来是匈牙利,有一点要吐槽的是,布达佩斯大型购物中心的公厕居然有专人收费。
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破旧,反倒是乡下感觉好
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观感不好,路破,也不够干净,但几个旅游热点城市反而比首都好,然而物价也高
波黑:去过东欧各国中较穷的,物价也最低。
手机码字不易,各位觉得本答还算解答了疑问的话,请随手点个赞。
其他浪过的那些小地方:
相关辟谣一答:
有数据帝推算,瑞士的物价贵到瑞士人自己都吃不起肉、水果、蔬菜了!然鹅真相只有一个……
渣鸡没出过国。想问问知乎里的大佬。
那个入门发达国家是否有大量一周六天一天上班十一个小时的制造业工人。
是否有一周六七天,一天十二到十八小时,且加班没加班费没调休的制造业工程师。
利益相关。我是斯洛伐克人,请问我在哪里申请亲自答?
我看了很多答案,好像斯洛伐克、立陶宛、波兰、捷克人一个都没有。
这个是我,所以我是真的老外,真的在中国,不相信可以看我bilibili
我是斯洛伐克人,是著名的“发达国家守门员”。我在斯洛伐克生活19年,来中国四年,理念左右年在上海,一年在杭州,现在我住在上海。所以我对中国和发达国家守门员们(斯洛伐克、立陶宛、波兰、捷克)比较了解。
这是农村好看的房子
这是首都老城
这是现代建筑
先说结果,中国生活已经和大部分最好的国家基本上差不多。我因为我的国家在欧洲去过欧洲大部分国家,比如是奥地利,波兰,捷克,匈牙利,意大利,克罗地亚,在亚洲我去中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这些国家有的是发达国家,有的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觉得它们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真实的感觉)我在欧洲过的生活,在亚洲没有太大区别。并没有因为我在欧洲,然后可以生活特别高,然后来了中国就后退十年。我觉得就是看个人的选择,每个国家有好处。
但是中国有一个特别大的优势的地方,就是在中国生活可以有低的物价,和比较发达的科学技术体验。这个在我在基本上的国家体验不到。比如说,在奥地利,德国,科技不错,有很好的车,高楼大厦,干净的厕所,现代的购物商场。但是就是东西特别贵,在奥地利可能吃一个一般的饭要25欧元,非常的贵奥地利人一般收入在3819欧元。如果在泰国,马来西亚
,那么东西特别便宜,可以随便吃,随便买,但是吃了以后容易拉肚子,卫生不太好,然后完全没有高科技的东西卖,也没有漂亮的购物商场。但是在中国,我可以用淘宝,微信支付,我已经在淘宝花了1万多元,看了淘宝人生统计。而且像一些可爱的小东西在名创优品只有1.5欧元,这些东西,在我的国家可能要10欧元。
但是在中国也是有很大的缺点,知乎的朋友不要打我。一个是卫生情况还不太好。有一次我给中国朋友看了一张我的国家的马路,他问我这是日本吗?我说这是斯洛伐克,他说不可能,世界上这么干净的只有日本,其实我们觉得日本没有特别干净,事实上,基本上的欧洲发达国家都可以做得到那么干净。这个部分中国还要加油。现在卫生方面中国进步很快,上海已经开始垃圾分类。还要一个方面我觉得如果在上海上海就不要梦想有主大房子,除了特别特别有钱,我家的房子大概400平方米一层楼,有两层楼,14个房间,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姐姐妹妹7个人住,因为我爷爷是建筑师,所以造房子特别大,很没有用的大。如果加上院子,可能是一个上海小的公园这么大。我觉得这么大也不是好事情,因为打扫房子和水,和暖气非常非常贵,我的家庭也不是有钱人。但是我觉得如果100平方米应该已经是特别基本的房子大小,我觉得这个在上海可能要1000万。
还有就是吃的方面,我觉得可能是最大的问题,还会我比较喜欢吃中国菜,我大部分朋友不可以吃,所以他们在上海每次吃西餐特别贵。我经常想念斯洛伐克的奶酪和黄油,但是在中国也特别贵。我是素食主义者,只可以吃鸡蛋,牛奶,海鲜,在中国吃饭会有点麻烦,一般发达国家在菜单会写vegan(肉蛋奶鱼, vegetarian, pescetarian)。
我觉得如果在经济情况差不多的情况下,应该还是斯洛伐克人在斯洛伐克生活水平高,中国人在中国生活水平高。但是让我选择的话我愿意在中国,条件是我出生就在中国,最好是上海人或者浙江人,因为现在中国家庭基本上有房子和车,一般欧洲国家也有好的房子和车,但是像淘宝、外卖、很多高楼大厦和购物商场还有名创优品是中国独一无二有的。
如果你还想知道我这样发达国家人在中国生活怎么样,请看看我做的bilibili频道吧,我做了一个新视频,告诉你们我的在中国日常怎么吃。
欢迎你们关注我的bilibili,请你们点赞,关注,转发。谢谢你们!
很开心大家没有因为我批判中国卫生情况骂我。因为我觉得这个也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非常同意 @Sir.Martino 的评价,他的每一个评价我都很同意。有一些朋友认为我用上海代表中国没有意义,但是实际情况我在中国已经五年,我去过很多农村,也去过很多贫穷省旅游。而且我是一个欧洲人,你们不能想象在欧洲的电视节目和youtube频道里面的中国多么可怕,基本上中国最糟糕最可怕的部分,都会在西方媒体出现。虽然我其实看到很多关于中国的消极方面,但是我更加多看到中国好的一方面。@xxx的回答放了很多斯洛伐克,匈牙利不太好的图片,实际上我的国家没有像 @小河河 的照片那么糟糕。他拍照拍的火车站(他写错了写汽车站,那个基本上是我的国家最糟糕部分)我们每个人对政府抱怨,因为如果一个外国人来斯洛伐克,看到火车站这么糟糕,那么他们会觉得斯洛伐克特别糟糕。我觉得@小河河的照片是真实的,但是他基本上选了最糟糕的部分,我在中国这多年,有更多关于中国糟糕的印象,但是我选择看到中国好的方面。
@Sir.Martino的生活方式我很喜欢,因为他在欧洲,用欧洲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这样才可以享受生活,我来中国以后我也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生活,如果我不追踪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那么我不会在中国这么多时间,可能未来也在中国。
我看到基本上的回答者只有来过我的国家和其他几个国家几天旅游。但是我已经在中国4年,在斯洛伐克20年,所以我认为我可以更容易比较区别。
重点:城乡差距
先贴一些斯洛伐克的照片
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是比较典型的东欧经济水平,比波兰有钱,但是比奥地利穷很多。
每次去东欧国家都是奔着低价去的。旅游景点附近的餐馆大概是英国平常消费水平或者再便宜一点,本地人去吃的地方大概和国内二线平价餐厅一个价钱。隔壁的波兰因为货币原因,实际消费大概是国内二弱或三线水平,华沙可能和二线强一点的差不多。总的来说,和国内基本差不多。
然而,问题在于城乡差距,国内的城乡差距相比于斯洛伐克而言,是要上天的。波兰乡下比斯洛伐克要差,但是也是比国内要跟能和城市接轨。还有就是基尼系数低,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Bratislava 2017年普通工作(餐厅服务员,出租车司机等)大约800欧元的收入,稍微高级一点的工作都在1000欧元左右,大部分人都在这个区间,相比中国一二三线城市,工资收入要平均的多。
看生活在中国哪里吧。
总体来说,如果是已经城市化了的地方,依赖城市的基础设施服务,总体生活水平应该是高于东欧发达国家的。因为即使是在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标准的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等,你也可以吃到极低价格的食物,享受低价的交通和廉价的租房。这些生活支出的成本在欧洲是没有很便宜的,即使是在欧洲穷的地方。
东欧入门级发达国家里的人略微有优势的可能在两点,一个是文化氛围上压力会小一些,另一个是由于欧盟的政策,比较容易去更发达的国家工作一些。
非城市化的地方就不好说了。
高票答案里各种引数据列表格,阐述得很全面。我说点个人经历相关的吧,离题不离题各位看个乐子。
我的丈夫,祖籍新西兰(西方发达国家中的吊尾流),出身于海岛最南端一个很贫穷的小渔村。他的童年回忆中,父母都要为生计奔忙工作,孩子们也要不时打鱼换钱,补贴家用。那时他家人平时的娱乐活动是什么呢?注意这是三十年前的贫困村:
他妈妈,初中文化的劳动妇女,爱好是到公立图书馆借书看,最喜欢的诗人是艾米丽.狄更森,闲暇时自己创作,并自费出版了一部诗集(虽然没人买)。
他爸爸,高中毕业(肄业?),工厂工人,爱好是制作皮划艇,驾驶滑翔机,并有驾驶证,周末爱带孩子们划艇开飞机钓鱼。
他弟弟,不好好念书的野孩子,对音乐感兴趣,被村里的神父发现后,用教堂的管风琴教他学琴,教他乐理,借他各种唱片,几年如一日。现在他是个独立摇滚乐队的键盘手。
我本人,出身中国西北部的农村。得益于近几年的政府扶贫工程,家乡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善。2017年我回家祭祖时,顺路去镇上的堂妹家做客:双层小洋楼,柏油路,私家车,宽带网…但欣悦振奋的心情没持续多久,因为饭后闲聊时,堂妹用一种莫名炫耀的口气,和我偷偷地说,年初怀孕的她,怎样火速飞去香港,抽血查男女,然后找到市里最好的医院做了人流,因为已经有两个女儿,下个一定要是男孩,不然婆婆如何如何…
举这个例子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各位在比较各国生产总值,物价房价,工资奖金,甚至外卖快递等生活服务方面的同时,似乎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社会的生活水平,也包括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追求。而我国的广大普通乡镇百姓,在这方面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打好了不错的经济基础,但没有理由就此沾沾自喜,从而固步自封。
————————补充————————
更新下:发展中懂不懂???
行行行,发达都发达行了吧。
就现在
原答案:
我这也是中国,我感觉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不好意思,没通电。
整个乡能买得到的菜就是青椒 洋葱 土豆 肉是本地产的。
这物价如何?
欢迎来跟当地人谈谈什么是发达。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4361816997707776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