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全国按需分配,全国人民都能过上南街村那样的生活——每家分一套房子,房子里都有主要的家电、家具,拎包就住,而且都能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养老。
许多人对按需分配有误解。
他们以为按需分配,就是物质财富无限多,想要多少就拿多少,想拿什么就拿什么,在家躺着也能分到东西。这都是不对的。如果这样的话,生产力就得无限大才能满足,而且也没有人干活了。
按需分配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公有制不是慈善制度,躺着也发东西。国际歌不是唱了么,要消灭一切寄生虫,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的,饿死拉倒,没有人同情。只有劳动者才能享受按需分配。即使残疾人,也会给安排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不让他们白吃饭。你们喜爱的私有制才是慈善制度,不干活的也有低保。
按需分配是按照人的正常生活需要进行分配,不多给,以免浪费。一家人一辈子正常就需要一套房子,所以也就分配给一家人一套房子。一个人一天正常需要一二斤粮食,也就一天给一个人一二斤粮食。这就是按需分配。
人的正常生活需求是很有限的,不是无限的。
你想要几万套房子,你住不了,不会给你。你想要几万吨粮食,你吃不了,都糟蹋了,不会给你。
人的无限贪欲是由私有制造成的。私有制里有贫富差距,都想当富人,互相竞争攀比,穷人想富,富人更想富,你追我赶,都恐怕落后,有100万的想要1000万,有1000亿的想有10000亿,这才让人产生了无限的而且无用的贪欲。公有制里,人人都平等了,没有富人了,就没有人攀比了,也就没有无限的贪欲了,能满足正常生活需求就行。这就好比人的个头不一样高,有差距,高个让人羡慕,所以矮个就想增高,而高个怕被赶上也想增高。如果人人都差不多高,都是一米七左右,就没有人想增高了。公有制里因为没有贫富差距,所以贪欲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经济制度造成的,经济制度是根本。
因为公有制里人没有无限的贪欲,只要求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所以需求量是有限的,正常生产力可以满足。
今天的生产力水平给每家建一套房子完全可以,给每家免费供应一套家具和家电都可以,免费医疗和教育都可以,养老也不在话下。但是因为今天不是公有制,生产资料是私人的,是企业家私人的,他们不可能同意把他们的产品,房子、家电、医药等免费送给人民,他们要赚钱,这就造成很多人买不起,生产力白白浪费。
公有制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全部属于人民公有,没有企业家了,所有产品都是公有的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免费分配,按需分配了。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各尽所能,设计的设计,搬砖的搬砖,种地的种地,扫厕所的扫厕所,没有高低贵贱,没有精英,然后大家都可以按需分配到各自的生活用品。
公有制里与生产力大小没有关系。很多人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公有制,按需分配,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这是对马主义的歪解。
任何时候都可以建立公有制,都可以按需分配。古代的生产力小,但是古代的生活需求也低。古代不需要电脑,不需要空调,不需要楼房,不需要汽车。古代有土房就行,有衣服穿就行,有饭吃就行,这样的生活需求,当时的生产力也可以满足,可以按需分配。
时代在进步,生产力在增大,同时生活需求也提高,永远都一样。如果说今天的生产力小,不能满足生活需求,等将来生产力增大了就能满足生活需求了,就可以建立公有制按需分配了,这样的话看起来有道理,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将来的生产力提高了,生活需求也会提高,例如人人都想要一艘宇宙飞船。照他们这样说的话,就永远不能实现公有制了。
任何时代的生产力和人们的生活需求都是配套的,生产力小,生活需求也低,生产力大,生活需求也高,比值不变,所有实行公有制与生产力大小无关,任何时候都可以实行公有制,按需分配。能不能实行公有制的唯一条件就是大家同意不同意,这是主观因素,不是客观因素。如果大家都着了蒙汗药,害怕公有制,都不同意,一万年以后也不能实行公有制;如果大家都同意实行公有制,今天就能实行。
有人吐槽过我:教父头像谈马列,不伦不类。
哈哈哈哈,但我还是要敲黑板。(以下均为理论探讨,不涉及具体政治)
大家记住一句话,一定要记住他全部,而不能断章取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决定左右,但并不表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没有反作用。
很多人喜欢单拿出第一句话来,属于举着红旗反红旗。
按需分配实现除了需要经济基础(生产力阶跃),还需要上层建筑的构造成型。
引用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的论述:
“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之后,当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的时候;当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时候;当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随着增长起来,而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本主义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这里要科普一下,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人民民主专政阶段与无产阶级专政阶段。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专政对象为国外敌对势力与人民的敌人。
无产阶级额主要专政对象除包含人民民主的专政对象,还包括了资产阶级与其他特权阶级。
这其中,其他特权阶级就是指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特权阶级”,如“工人贵族阶级”(注:工人贵族阶级不属于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统属无产阶级,工人贵族阶级属于特权阶级。)“民族特权阶级”(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利用民族保护政策与历史遗留偷取特权的阶级)“农民特权阶级”(农民中农业集体化管理中逐渐拥有特权的阶级)“官僚阶级”等。在马克思主义中,本身就有对不断革命,无产阶级不断专政直到共产主义的阐述。(区别于托派的不断革命)
在问题下其他答主已经说明了,按需分配不会给你分配什么卡地亚大钻戒、限量款百达翡丽手表、限量款跑车。
我这里想要强调的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一重点,就是按需分配下会打破阶级壁垒,取消特权。什么叫取消特权?什么是阶级?
阶级差距与贫富差距的区别在于,贫富是可以追逐的,但阶级难以跨越。你和你们公司管理层,是可以追逐的,所以不存在“中产阶级”。但你通过工作分内业务能力提升,怎么也当不上你们公司的老板。(娶了老板女儿,当然不算业务内里范围内)这就是阶级差距。而阶级进一步产生特权。在社会经济处于增量时期,贫富的差距产生了阶级。然而在经济存量时期,则反过来,是阶级差距差生了贫富。
所以,无论如何只要有人在分配中通过分配产生特权,那么按需分配就难以实现,最终破产。这也是革命的意义,科技发展可以解决经济基础,但只有革命才能解决上层建筑。
很多人不明白,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到底在指导什么样的实践。
以至于知乎上很多小资意识经常这么质疑:“劳动价值论如何解释XXX?”
用劳动价值论怎样解释水与钻石的悖论?
我生产一瓶酒,然后把它埋了,十年后我没有付出额外的劳动时间,如何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酒增值了?
如何才能用劳动价值论解释如下情况?
但是实际上劳动价值论并不直接负责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所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是剩余价值论。但剩余价值论并不完全依赖于劳动价值理论,相反,任何一个用货币去衡量商品价值的理论,都可以简单推论出剩余价值的形式。剩余价值指出了资本主义实质和固有危机。
有人问了,这和“现在按需分配”有什么关系?
这就说到这里了
我首先要问个问题,都按需分配了,为什么这些人还要保留每人一辆车这样的私有财产?
这问题先略过不谈,就先谈分配。
核心: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并由货币价格来表示。
在商品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分化的现状下,无差别劳动时间需要由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换算。商品价值最终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再跟我念一次,商品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有些人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不赞同劳动价值理论,不要紧,我在这里不跟你掰扯。
有些人自以为是马克思主义者,然后做着“户均一套房、每人一辆车”的白日梦。
什么叫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
一个产品的社会劳动时间,由生产、运输、营销、仓储、服务等所有环节的总劳动时间决定。
比如说,一部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300小时,社会平均工时工资是10元。
那么这部手机的价格就在3000元左右浮动
算上各个环节的利润,可能会达到4000元。再根据供需关系有所浮动。
如果你的工时工资是10元,那么你就需要用400小时的工作去换这部手机。
如果你的工时工资是20元,那么200小时。
这也解释了印钱不能提高人们的购买力:社会平均时薪变成20元了,手机也就变成8000块了。
但是,无论供需关系怎么变动,这部手机是不会以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格销售的,哪怕排除掉所有资本家的利润也一样。也许有一些积压库存的产品能以2000元卖掉,但想用低于必要工时的价格持续生产,是不可能的。或者说让手机以低于必要工时的价格“按需”供应给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的。
如果一个消费品,他需要用1万个必要工时去生产,却只能供一个人去使用。
那它就和绝大多数消费者没有关系。
再怎么分配都不可能够分。
只要还承认劳动价值论对于价格的决定作用。
那么货币价格表示的所有商品(包括物质、营销、服务)的生产总量,就是国家总体生产力的总量。可以用GDP来近似表示。
营销等非生产、非消费服务的环节虽然可能被认为是“无用”的劳动。但其作为劳动生产能力的表示,也同样会被计入。
那么,近似的计算的话:
人均年收入3.2万元 ,人均GDP是7.2万元
人均周工时48小时,即年工时2500小时
算得中国的人均时薪是12.8元。人均时GDP是28.8元。
好,这就是全部的结论了。
我们来一个暴论,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中的差距全部被可恶的资本家偷走了(笑),应该全部分配给居民(笑)
这当然远远不可能,但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白日梦,我们先姑且这么假设。
也就是说,在三体人的帮助下,我们消灭了所有的资本家,并且建立了按需分配。
那么我们的生产力,到底可以生产多少东西呢?
其实也没那么麻烦,也就是建立了一个按现在的物价,人均收入7.2万元的社会。
这种按需分配,就是现实里月收入税前6000的人,但是所有的医疗、教育、市政、消防都必须自费的生活(因为GDP被全分掉了)
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的话,则为年收入6万,月收入5000。
嗯,也就是说,只要现实生活里月薪税前6000的人,就可以过上户均一套房,人均一辆车,自行负教育医疗救灾防疫市政等各种成本,并保持高质量。过上毫无焦虑的壬天堂的生活,甚至让他们愿意生他个三四五胎为国表忠心了。
我们中国才刚刚实现全面脱贫呐。
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不仅仅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也是相对于白日梦社会主义者的(说空想社会主义我都觉得对不起欧文和傅立叶)
不理会这些白日梦了。
说一个基本的事实。
差不多1998年的时候,一台砖头一样的大哥大价格约1万元人民币。
而当时中国人均GDP也就差不多一万元。
也就是说,一台大哥大至少包含2500小时的社会平均劳动。
没有任何人会用自己的2500小时血汗工作去换这么个东西。
只是少数人的工作报酬远高于平均时薪,才会买一个来显摆。
由于技术的进步,主要是利润带来研发的动机,销量摊薄研发的成本(同样是人力劳动构成的成本)
到了2010年以后,智能手机包含的社会平均劳动低于200小时。
在绝大多数人的支付意愿以内。
这才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人均有手机,外婆奶奶刷抖音的时代。
至于原版的大哥大那种东西,很多益智玩具都可以做。
题主问,“以中国的生产力水平”,那我就可以说,从2500工时的大哥大到200工时的手机。
这才是生产力的发展。
不管按什么分配,产品最终是一颗螺丝一个螺丝拧出来的。
按需分配不能让螺丝拧的更快。但是电动螺丝钻可以。
无论这些人是真的做白日梦,还是睁眼说瞎话试图攻击什么东西。
有看官问了,你这洋洋洒洒的一大篇,不就是说中国的人均GDP支撑不了这种分配吗?
答:没错。我更多的篇幅用在论证货币表示的GDP与生产能力的关系上。
看官又问了,资本家偷走.....
答:文中说了,通过一个堪称荒谬的暴论把GDP全部“分配”掉了,没有资本家的份。
看官又问了,资本家.....
答:由于利润在收入环节进行了“分配”,因此不对物价的利润进行二次换算。
2020年人均gdp是一万美元,也就是六万多人民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万元。题主自己算算这样的收入能支撑得起什么生活水平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