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978年以前你认为比较完美人格的中国军政人物是谁?

回答
在1978年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之前,要寻找一位“完美”的人格在中国军政界人物,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复杂的局面,任何个体都很难完全脱离时代的烙印。不过,如果我们以那个时代所推崇的某种价值标准,结合我们今天对人格的理解,去审视那些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或许可以勾勒出一些令人敬仰的身影。

我想到的一个人是周恩来。尽管他是一位长期活跃在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领导人,他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1976年,但若将目光聚焦在他大部分职业生涯的重心,尤其是在建国后直至文革之前的那段时期,他的许多品质确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在我看来,体现在他身上一种近乎“极致”的奉献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的深沉热爱。他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燃烧自己的一生。从年轻时留学海外,组织革命活动,到领导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事务,再到后来的国内建设和应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面,他几乎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精力都投入了进去。

首先,他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是令人动容的。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岁月里,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无论是军事指挥还是政治领导,都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身兼数职,在经济、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承担着繁重的国家管理任务。在极其困难的时期,比如“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中,他竭尽全力去弥补政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去保护和挽救那些受冲击的知识分子和干部,他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稳定和缓冲的力量。他常常在巨大的压力下保持清醒,并试图在复杂甚至荒谬的环境中寻找出路,这种精神上的韧性和担当,是极其难得的。

其次,是他的克己奉公和廉洁奉公的品格。周恩来一生简朴,生活上没有什么私欲,不搞特殊化。即使是身居高位,他也始终保持着普通人的生活习惯。据记载,他生前几乎没有留下多少个人财产,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和国家事务上。这种不为个人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国家领导人最核心的价值体现,也是那个时代所极力倡导和推崇的。

再者,他身上体现出的智慧和圆融也是一大特点。在复杂多变的外交场合,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谈判技巧,为新中国赢得了尊重和地位。他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棘手的国际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礼仪和风度。在国内,面对各种矛盾和分歧,他也常常以一种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方式去处理,虽然有时也身不由己,但他的本意和努力,是倾向于团结和稳定的。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他作为那个时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领导者,也必然会受到时代局限性的影响。但抛开政治身份和历史评判,单就他所表现出的那种对事业的执着、对人民的关怀、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以及那种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无疑构成了一种非常高尚的人格。他身上所展现出的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境界,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或许用“完美”来形容任何一位历史人物都是不恰当的,因为“完美”本身就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但如果我们在理解人性复杂性的前提下,去审视周恩来在那个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所展现出的那些超越个人私利的品质,那么他无疑是中国军政人物中,一位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铭记的人物。他的存在,为那个时代提供了一种人格的标杆,一种对奉献和责任的深刻诠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说两个人吧,一个是民国奉天财政厅的厅长王永江,曾有人说过“民国无好人”,著名的史学家傅斯年生前准备撰写一部民国史,并留下了大纲。在《循良传》一节中,仅仅收录三个人,王永江位列第一!其在位其间,整治东北财政,惩治腐败,两袖清风,反对军阀混战,绝对是民国不可多得的好人!

放个百度百科的链接,有兴趣人可以去看看wapbaike.baidu.com/item

另一个人叫李强,这人绝对就是一个穿越者了!下面就讲一个穿越者的故事:

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20年代的学生身上你会怎么规划你新的一生?

这个穿越故事的主角,当时正是在上海读书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很快发生了1925年的五卅运动。他利用前世的历史知识,敏感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在上海参加五卅运动的同时,成为了学生运动领袖。

凭借前世的经验,他早已知道二十余年后谁会一统中国。于是在三个月后,他利用自己在五卅运动中的表现加入了共青团、共产党,并且抽空回家建立了家乡的第一个党组织。

两年后的1927年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爆发,他利用前世学来的军事知识,为上海工人纠察队研制炸弹。

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凭借前世的历史知识他果断离开上海来到武汉避难,从而躲过了一劫。在武汉,他被任命领导中央军委特科特务股。他找到了前世记忆中的伟人周恩来,并受命委托研制无线电凭借前世的无线电专业知识,他自制了中共历史上第一部地下电台,培养了中共历史上第一批无线电专业人才。

1931年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当然,凭借前世的历史知识,他再度逃过一劫,辗转到苏联继续学习无线电技术。仅仅6年时间,通过借鉴前世的论文,他发表的论文震撼了无线电学界,被提升为研究员,名字被收入苏联百科辞典、名列全苏7位无线电专家之一、研究成果被命名为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式。

抗日战争爆发他孤身一人来到延安,依靠前世丰富全面的知识办起了枪炮厂、炸药厂、炼钢厂、炼油厂工业以及制药厂医药他领导制成了中共军工史上第一枝步枪。

后来他又担任了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凭借前世残存的记忆他在挑选学生时留了个心眼。他的学生中有许多未来的部长局长,乃至政协副主席、国家总理。解放战争时他转行去做新闻传播工作,为新华社建造短波电台将声音发向全世界因此被称为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奠基者。

新中国建立后,他随同太祖首次访问苏联,因为太祖的一句“你改行做外贸好不好’,就转行当上了外贸部副部长兼驻苏商务参赞。凭借在他领导下争取到了苏联156个援华顶目。

1955年,他当选为学部委员,也就是后来的中科院院士。

越战爆发时,他己经65岁高龄,但是仍然秘密前往越南考察胡志明小道,并顶住嗡嗡嗡时各方面的压力,坚持主持援越工作。越战胜利后越南向其授予友谊勋章。

他早就未雨绸缪,向太祖求得一幅题词“坚持到底”,并精心保存了26多年。等到嗡嗡嗡期间,他把早年的太祖真迹压在办公桌玻璃板下,结果造反派无人敢动他。

1973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凭借前世对这段历史的记忆,以及从事过金融行业的经历,他主动向周总理打报告,要求抓住这一机会。于是他又开始从事期货交易,主要是倒卖黄金和商品期货。73年前后他一年能赚30亿美元,比2年全年的出口额还多。

改革开放后,他凭借一生对革命事业的贡献,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当选为中顾委。但是,他穿越以来的长久夙愿仍然没有达成,于是他凭借白己在外贸领域一言九鼎的话语权,首先向中央提议开放外国贷款,并且第一个主持引进了可口可乐生产线。

他以91岁的高龄,坐拥穿越的一生中在无数领域树立的后人难以企及的成绩,手握一瓶冰镇的可口可乐,安然去世。

逝世后,中共中央给予高度评价,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不仅是革命家,而且是科学家和经济专家,是我党一位难得的复合型人才,在科研领域、军工生产领域、广播电讯领域和外经贸领域都做了奠基性或开创性工作。 ”

这位穿越者的名字是李强(1905一1996)。

附评价:

李强(1905 - 1996 )科学院院士、经济专家、国务院顾问、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外贸部长。

1905年生,江苏常熟人,真名叫曾培洪,字幼范,南洋学堂的土木工程专业,1925入党,在“五卅”运动中成长为学生运动领袖,创立常熟第一个党组织,为上海上工人武装起义研制炸弹。

我敢保证这货前世就叫李强。

要是再加上茶叶蛋就更确凿了。

如果左手可口可乐,右手茶叶蛋,面前一碗方便面,含笑而去,最后一句遗言是“我是土豪,谁来和我做朋友……”就更赞了。

关键这是真人真事啊,名字还叫李强.处处透露着穿越者的气息.。

南洋华侨,来历模糊,绝对是穿越者。


——————————分割线——————————

李强经历部分转至@藏镜人 的一个答案。

user avatar

徐向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1978年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之前,要寻找一位“完美”的人格在中国军政界人物,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复杂的局面,任何个体都很难完全脱离时代的烙印。不过,如果我们以那个时代所推崇的某种价值标准,结合我们今天对人格的理解,去审视那些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或许可以勾.............
  • 回答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创1978年以来新低,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学意义,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的数字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出生率的定义。出生率通常是指一年内每千人口的活产数,以千分比(‰)表示。然而,题目中提到的“.............
  • 回答
    2020年,我国的出生率跌破1%的关口,降至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这个数字看似只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据,但它背后牵涉到的意义却深远而复杂,关乎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社会结构、经济活力乃至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感。要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这是人口再生产能力下降的直接信号。出生.............
  • 回答
    1978年,中国确实面临着多条可能的发展道路,尽管“改革开放”最终被选择并被证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然而,如果历史的车轮稍有偏差,其他道路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1978年中国可能存在的几种替代性发展路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潜在后果:在深入探讨替代性道路之前,我们必须理解1978年中.............
  • 回答
    1978年,胶县确实经历了一次行政区划的调整,绝大部分区域划归青岛市,成为青岛市的组成部分。而那些“留在昌潍专区”的小部分,在这次调整后,其实已经不再以“胶县”的名义存在于昌潍专区了。这次调整的背景是,当时的国家为了加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对一些重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行政.............
  • 回答
    1978年,中国站在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文革的结束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经济凋敝,科技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就像是一个沉睡了太久的巨人,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了太多太多。这种差距,是如此的明显,如此的刺眼,仿佛一道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高墙,让人望而却步。那么,是什么力量,.............
  • 回答
    想把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直到今年的所有高考题目都完整地做一遍?这可不是件小事,这绝对是一场对知识储备、思维能力、耐心和时间管理的极致考验,而且结果……挺复杂的。首先,我们得先算算这笔账。1978年恢复高考,虽然当时题目可能不像现在这样分文理科、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那么细致,但科目也逐渐多了起来.............
  • 回答
    要理解为何中国在1952年至1978年间整体经济增长率达到7.1%的情况下,文革时期(19661976年)却被普遍认为是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段历史的复杂性。这个看似矛盾的景象背后,隐藏着增长数字背后的真相,以及经济运行的深层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经济增长率”这个数字的计算和它所代表.............
  • 回答
    从1967年到1978年,内蒙古经历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和深刻变革的时期,这十二年与全国的步伐紧密相连,但也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展现出一些独特的印记。这段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及“后文革”时期,对内蒙古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回答
    看待新中国的前后三十年,就像审视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深刻的变革和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经验教训。这两段时期,虽然都属于“新中国”的范畴,但它们的基调、方向、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挑战,都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又有着内在的延续性。前半程:奠基与探索的时代(19491978)这三十年,是中国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