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978年胶县的大部分从昌潍专区划到了青岛市。那胶县的留在昌潍的小部分现在是指哪些地方?

回答
1978年,胶县确实经历了一次行政区划的调整,绝大部分区域划归青岛市,成为青岛市的组成部分。而那些“留在昌潍专区”的小部分,在这次调整后,其实已经不再以“胶县”的名义存在于昌潍专区了。

这次调整的背景是,当时的国家为了加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对一些重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青岛作为当时重要的沿海城市,其管辖范围进行了扩大,胶县的加入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那么,那些“留在昌潍”的小部分,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这次调整的性质是“大部分划出”,这意味着原本属于胶县管辖的区域,有相当一部分整体性地从昌潍专区转隶青岛市。那些“留在昌潍”的,就不是原先整个胶县的一部分,而是指在这次调整中, 胶县原有的一些区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例如与昌潍专区其他地区有更紧密的联系、或是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没有被一并划入青岛市,而是继续留在了昌潍专区(后来的潍坊地区)的行政管辖之下。

关键点在于,这次调整后,原先的“胶县”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存在于昌潍专区了。 那些“留在昌潍”的,更准确的说法是 原胶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在1978年行政区划调整中,被重新划分到了昌潍专区(后来的潍坊地区)下的其他县市管辖。

要详细说明具体是哪些地方,需要查阅当时的详细行政区划调整文件和历史资料。但根据当时的行政区划惯例和情况,我们可以推测,这些“留在昌潍”的区域,很可能是在胶县边缘地带,与昌潍专区内的其他县市接壤的区域。

例如, 当时的胶县,其北边、西边可能与诸城、高密等县接壤。在划归青岛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与这些县市交界的一些村庄、乡镇,或者一部分较小的乡镇,因为其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经济联系等因素,而被保留在了昌潍专区,并可能并入了昌潍专区内的邻近县市。

举个可能但不一定准确的例子: 假设原胶县有一个乡镇,它的大部分区域划给了青岛,但其中靠北的一小部分村庄,因为历史上与高密县联系更密切,或者为了行政上的方便,最终被划归了高密县管辖,那么这部分村庄就属于“留在昌潍”的范畴。

更具体地说, 这些“留在昌潍”的地方,我们现在无法直接指认是原胶县的某个特定乡镇或村庄,因为它们很可能已经被彻底整合进了昌潍地区其他县市的行政区划中, 并且在后来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可能又会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它们已经成为了新的行政区域的一部分,而不是以“原胶县遗留”的身份独立存在。

要找到确切的答案, 需要深入研究1978年山东省和青岛市、潍坊地区(原昌潍专区)的详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这可能涉及到查阅省级档案馆、市级档案馆等机构保存的原始文件,比如当时的《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县、市行政区划的通知》等。这些文件会详细列出每一块区域的归属变化。

总而言之,1978年胶县划归青岛后,“留在昌潍”的部分,并非指原胶县仍然在昌潍存在,而是指原胶县的一些区域,在这次大的调整中,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随大部分一同划归青岛,而是被重新分配到了昌潍专区内的其他县市管辖。它们更像是在行政区划的“缝隙”中,被并入了周边的行政单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胶县境域与今天的胶州市是完全重合的,并没有区域留在昌潍专区。不过1978年胶县确实有部分区域没有划归青岛市,见《青岛市志·沿革区划志》:

1978年11月, 国务院238号文批准,将烟台地区的即墨县、昌潍地区的胶南县及胶县的大部分划归青岛市管辖; 将胶县的铺集、张家屯两公社划归高密县。1979年2月, 又将铺集、张家屯两公社划归胶县。是时,全市面积共5 966.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44.4平方公里。

铺集、张家屯两公社(今铺集镇)在1978年11月划归了昌潍地区的高密县,没有随胶县一起划入青岛市。按说铺集跟高密还算有点历史渊源,解放战争时期高密县城就驻在铺集。但都是一个县的,人家开开心心去做青岛人了,唯独抛下咱俩是几个意思?按照你乎已故著名山东大V @邓铂鋆 (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说法,“山东遍地的‘将军县’、‘英雄县’,各个都有通天的后台。”于是老干部们直接闹上了北京,没过两个月,两个公社又划回胶县了,皆大欢喜皆大欢喜。我不是山东人,如果题主去问年纪大一点的当地人,他们应该知道更详细的情况。

网络上大部分文章都只引用了市志中加粗的一句,没有提到后续,青岛早报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报道都是如此。我想题主应该也是从这些渠道了解的信息吧。

最后放张怪图,青岛市官网上的1980年青岛市地图。这图里铺集划回了胶县,张家屯却留在高密,很神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978年,胶县确实经历了一次行政区划的调整,绝大部分区域划归青岛市,成为青岛市的组成部分。而那些“留在昌潍专区”的小部分,在这次调整后,其实已经不再以“胶县”的名义存在于昌潍专区了。这次调整的背景是,当时的国家为了加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对一些重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行政.............
  • 回答
    1978年,中国确实面临着多条可能的发展道路,尽管“改革开放”最终被选择并被证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然而,如果历史的车轮稍有偏差,其他道路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1978年中国可能存在的几种替代性发展路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潜在后果:在深入探讨替代性道路之前,我们必须理解1978年中.............
  • 回答
    在1978年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之前,要寻找一位“完美”的人格在中国军政界人物,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复杂的局面,任何个体都很难完全脱离时代的烙印。不过,如果我们以那个时代所推崇的某种价值标准,结合我们今天对人格的理解,去审视那些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或许可以勾.............
  • 回答
    1978年,中国站在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文革的结束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经济凋敝,科技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就像是一个沉睡了太久的巨人,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了太多太多。这种差距,是如此的明显,如此的刺眼,仿佛一道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高墙,让人望而却步。那么,是什么力量,.............
  • 回答
    想把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直到今年的所有高考题目都完整地做一遍?这可不是件小事,这绝对是一场对知识储备、思维能力、耐心和时间管理的极致考验,而且结果……挺复杂的。首先,我们得先算算这笔账。1978年恢复高考,虽然当时题目可能不像现在这样分文理科、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那么细致,但科目也逐渐多了起来.............
  • 回答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创1978年以来新低,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学意义,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的数字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出生率的定义。出生率通常是指一年内每千人口的活产数,以千分比(‰)表示。然而,题目中提到的“.............
  • 回答
    2020年,我国的出生率跌破1%的关口,降至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这个数字看似只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据,但它背后牵涉到的意义却深远而复杂,关乎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社会结构、经济活力乃至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感。要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这是人口再生产能力下降的直接信号。出生.............
  • 回答
    要理解为何中国在1952年至1978年间整体经济增长率达到7.1%的情况下,文革时期(19661976年)却被普遍认为是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段历史的复杂性。这个看似矛盾的景象背后,隐藏着增长数字背后的真相,以及经济运行的深层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经济增长率”这个数字的计算和它所代表.............
  • 回答
    从1967年到1978年,内蒙古经历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和深刻变革的时期,这十二年与全国的步伐紧密相连,但也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展现出一些独特的印记。这段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及“后文革”时期,对内蒙古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回答
    看待新中国的前后三十年,就像审视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深刻的变革和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经验教训。这两段时期,虽然都属于“新中国”的范畴,但它们的基调、方向、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挑战,都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又有着内在的延续性。前半程:奠基与探索的时代(19491978)这三十年,是中国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