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次,遇到超级路怒的一辆X6车主。
我开的好好的,因为前方我要左转,打转向灯变道。
看了下后视镜,后车离我还远得很。
但是!
后面窜出辆X6开的非常快,前面绿灯已经在闪了,估计他想一脚油门闯过去,但是因为我转向他这个车道,挡着他了,所以他没能闯过去,按了一路的喇叭。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正常驾驶,你也根本不会觉得我档着你的路,因为我在你前面好多身位,就因为你超速你才会觉得我阻碍到你了。
然后等红灯变绿那一瞬间,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一个地板油,从我旁边超车拐弯。
然而,估计他没想到X6提速这么快,转弯半径明显没掌握好。
他栽路边花坛了。
路过他时,我也长按了一下喇叭。
该!
车玻璃是一种魔法材料,任何情绪平静的个体,在透过车玻璃看世界时,都会对世界充满恶意。
我的朋友小喜子,是一个性格极其温和的五好男人,脸大肤白眼睛亮,说话也是柔声细语,就是玩LOL比较坑,经常是索拉卡一级越塔,莫甘娜游走单杀,残血回城不进草,开团手滑交中亚,回回坑的我破口大骂:“长脑子玩呢?尼玛猪玩三年也知道残血回城,咋你从S3到现在一点长进都没有!滚,别来我上路……”
面对如此人格上的凌辱,小喜子不从来愠不怒,都是嘿嘿一笑,柔声柔气的说:“我这叫人肉勾引”……勾、勾、勾个锤子……
认识十多年了,基本没见他发过火……直到买了车。
坐上车的小喜子仿佛进化了的数码宝贝,瞬间化身大犀子,动不动连环夺命按喇叭,时不时斗气超车骂人妈,一言不合破口大骂,心情不爽油门到家,每每令坐在车上的我心惊胆战,不得不柔声柔气的说一句:“要不咱慢一点?”
下了车,他依然是那个温和的小伙子,上了车,就变成了狂暴的红脖子,这样神奇的转换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不得而知,只是觉得,也许车玻璃真的有魔法。
前段时候打车正巧遇上一暴躁师傅,开滴滴跟开虎式坦克一个范儿的。下了车,我跟朋友开玩笑还提了路怒症一嘴。
我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一边喜迎油价上涨,一边源源不断的开进城市,驶进乡村,城镇化进程昂首阔步之余,也捎带脚的把公民素质提高了,坐驾驶室里路怒症骂大街的人与日俱减,这类师傅属于珍稀物种了。
当然了,这个数量减少纯属被动技能,并不是说有了车大伙就开始背论语当绅士,而是因为车越来越多,马路上堵得你没脾气,开不起来成为常态,人也就不易怒了,纯粹被堵蔫巴了……
现在的路况,在一二线城市上下班的点儿,你要是由着性子怒,这一趟道下来比跑步去上班还累。
但搁在以前可是不一样,内时候路怒症在司机群体里比感冒还常见,而且司机自己往往不觉得自己怒,非得是副驾驶的观察者角度,才能看出来这位开车的爷手一摸方向盘,就跟魔怔了似的变个人。
我早先不太懂什么叫路怒,或者单纯因为我不爱观察这块的原因吧,没想到这个群体还是还是挺凶的。
直到七八年有一段时间,我每隔一两个月就得到北京远郊开个会,每次都坐同一个朋友的车去。这朋友做公关的,日常很成熟很商业很OL,长得也好看,周围一圈男的都宠着哄着。从里到外就很飒的一个北平女子形象。
我坐她车开始也没觉得啥,直到一次被人加塞,她摇下来Q5的窗户直接一句京骂,很大声内种。
我当时就惊了,我说你还会骂街呐?
她说嗐,上车会,下车就不会了,我路怒。
打这以后我才注意观察这个群体,发现他们是有共性的。
头一个,说出来弄不好得挨骂:女司机比男司机路怒情结严重,这是实际看到的,但不涉及打拳啊提前说好了!
我脚着是这样的,女性没经过刻意训练的话,情绪波动值本身就比男性高那么一小块儿。这里边原因太多了,什么激素分泌问题,社会角色问题,甚至包括生理周期问题,都算。
女性按照从原始社会的分工来说,本身就是偏重于社交能力的右脑型性别,而这个类型的人特征之一就是共情感受强,情绪受环境影响影响大,所以外界的变化,尤其是自己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有人开车左右横跳,就极度易燃易爆。
还一个,越好看的女司机,路怒倾向越重。
年轻女司机跟我表示过这一点的不止一个两个。她们说现在臭流氓从看守所出来都直接上车了。她开着小车车,副驾放着小包包,乖乖巧巧心情好好,旁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超过来一辆十八手奥托,并排时候副驾秃顶大叔,冲她猛吹口哨,地中海发型让风挂的向一个方向袅袅飘扬……
你说这心情得多食屎?换了我估计得给他别在路边下车打人的心都有。时间久了不怒才怪。
甚至还有类似等个红灯从旁边伸出个手机要微信的;女孩开的车上点档次,在旁边车里说这肯定是一小三儿的……大路中央,审判现场。换了谁老这么被泼脏水能不怒?
二一个,现实生活越弱势,上车越容易怒。
这个原因我想过,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在小区看人遛狗的时候,我悟了。
我就看内些小博美小吉娃娃,所有小型犬,撒开绳子跟别的狗一块玩的时候,可乖了,对大金毛大萨摩耶屁颠屁颠摇尾巴。
但主人抱着小狗的时候,它见了大狗就汪汪汪叫,见了人都敢玩命叫。
这说明高等智慧生物,一旦内心觉得有了靠山,他就抖起来了。
开车也是一个意思。不在车里的时候,你一米九我一米四,你胳膊比我腰粗,你口若悬河我笨嘴拙舌。我见了你就喊大哥,递烟沏茶给大佬上冰阔落一条龙服务,不在话下,谁让肉身参团咱装备不行呢?
上了车可就不一样,我开一大路虎,内个安全感从真皮座椅底下顺着屁股沟就把我任督二脉打通了!我管你前边小轿车里坐的是泰森还是巨石强森呢,反正我现在机甲比你豪横,你敢别我就敢嘴炮你。我仿佛正是主人温暖怀抱里的小泰迪本迪!
没错,人有外在差异有能力差异,不可选。而车,可选。上了车的人,总有人车合一的错觉,把肉身入世时的种种不满,通过路怒的方式,向全世界喊话,此为弱者桀骜不屈之嘶吼是也!
我也不知道该评价这种是对是错,大概每个人都需要一种特定场合宣泄吧,但在大马路上总归是不对滴。
三一个,老司机路怒比新司机严重。
老司机开车对技术有信心,跟走路似的,没太多顾虑。所以有时候看见新手或者二愣子在路上左右横跳是完全不能忍的,心说我当了半辈子车豁子都没这么跳你个萌新算老几,当时怒发冲冠就怒了。
而且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我打车遇到好几次。有时候我打车坐在后排,副驾驶没人,司机和乘客零交流,他怒槽一满,直接脑袋探车窗外“怎么开车呐?鲨臂!”
这种情况公交司机也很常见,因为公交司机跟乘客也是距离比较远。
但有时候我打车坐副驾驶,跟司机一路聊天,遇上不遵守交规耍流氓的车,大部分司机选择是跟我笑着说“看见这鲨臂了没?这是赶着投胎去呢”
所以我就发现,如果你家人朋友有路怒倾向,而且开车技术过硬的话,你不妨试试跟他聊聊天,情绪松弛下来,怒气就从外倾,转为一句跟你开的玩笑了。这总比骂几句,前边内位也不含糊,俩司机下车在二环上摆擂台真人快打强。这场景我真见过。
如果你不是天天陪着他,那就建议他在车里放一盒费列罗德芙什么的,高甜度食品能有效增加人的幸福感,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他要是说怕长胖,那就建议他在车上听听郭德纲,哈哈一笑,就没架打了。早年智能手机不普及,老司机都是放广播,电台播什么听什么,但电梯播的一多半都是大铁棍子医院捅主任的广告,制怒效果堪忧,越听越搓火。
但现在一人一个手机,随便下个喜马拉雅之类的软件,爱听郭德纲听郭德纲,爱听评书听评书,爱听脱口秀听脱口秀。这就没架打了。
我现在出门就一路郭德纲,到健身房就切成音乐再锻炼,非常习惯。毕竟健身时听老郭,一口真气泻了是容易被抬上担架的。
想说的是,老司机的路怒倾向,适合在旅途中变着法提升自己幸福感的,当然了大前提是保证行驶安全。
四一个,长途司机比市内司机路怒严重。
这个就特别容易理解了。路程长司机本身就疲惫,再加上一会城镇一会开洼野地,拥堵情况不同给人情绪带来的波动也不一样。
就个人体会,我从机场打车,进了市区以后司机就容易焦虑,等个红灯都嘬牙花子。但我要是从火车站打车,火车站一般都在市中心,一路都在市里龟速的挪,司机相对就情绪稳定。
所以什么速度与激情?这说法不对。速度变化才容易给司机带来激情。
总而言之,路怒不是病,纯属太感性。有时候劝劝自己,别人开车再浑,我骂他一句难听的,也变不成钉子让他爆胎,没有必要,反而给自己添堵。
有路怒内个精神头儿,去地铁口趴个活儿,三十块钱到手买个烧鸡吃,他不香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