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国内很多的原创游戏都是自主发行为主了。比如米忽悠,原神安卓版、PC版国服只有B服一个渠道服,而且还被B站打压得很厉害,B服玩家相对来说非常少,很可能下一部作品除开iOS版和游戏主机版,国服就完全没有渠道服了。
不邀而来
这个题目我很感兴趣,我决定回答一下。
如何看待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游戏研发企业与平台运营企业收益失衡」的观点,精品游戏开发的路好走吗?
我百度了一下,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也就是ChinaJoy高峰论坛。
你说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我不明白,说ChinaJoy高峰论坛,我还是有点印象的,中国游戏的盛会嘛。
OK,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先看看这个新闻说的啥,我在网上找了文章的原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是这样讲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对我国游戏行业现存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抱有清醒认识。比如,防沉迷工作还有待深化;游戏研发企业与平台运营企业收益失衡,严重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游戏产品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专业性、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等等。这些问题和短板都不容忽视,需要各方面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1]
这句话讲的其实是直接现在游戏研发企业的痛点,关于这个问题,游戏研发产业跟平台运营企业(也就是分发渠道)之间的矛盾是由来已久的。
大家都知道的是,任何游戏在平台上发布,都会被平台抽成。平台跟游戏生产企业是个互利互惠共生的关系,毕竟游戏需要平台的流量分发多卖游戏,平台也需要抽成带来的收益。
游戏卖的越好,厂商跟平台就赚的越多。
有了收益,才能进一步的积累资金做更好的游戏,正循环积累。
但是目前的情况下,中国的游戏开发玩法就显得有些很不一样了。
一般情况下,PC端付费游戏平台跟游戏3:7抽成,如steam,即便如此30%的抽成也让游戏开发商头痛不已,跟steam打了很多年的口水战。后来新平台Epic出现,只收取12%的抽成,就有很多厂商带着游戏跑过去。
后来因为大家的抗议,steam在后续的分销计划中根据销售数额的大小,可以最低提成抽20%。
而道具收费游戏一般是免费获取的,例如各种PC端游,其次本身道具收费游戏数量也不多。不上渠道也大获成功,但毕竟是个例,因为直接在各大游戏开发商那里获取就ok了。
所以抽成啥的,消费多少都给了游戏厂商,也没有分销平台啥事。
但是移动端就不一样了,当下中国市场手机保有量巨大,所以移动端更是游戏市场的主流。
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
2020年我国4G用户总数达到12.89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80.8%。我国5G用户规模快速扩大,5G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户。截至2020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9.86亿,较2020年3月增长8885万,占整体网民的99.7%。[2]
而且根据资料显示
从中国游戏产业主要细分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持续上升,客户端游戏市场和网页游戏市场继续萎缩,实际销售收入下降较为明显。
2020年,我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2096.76亿元;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559.20亿元;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76.08亿元。[3]
更重要的是,移动端几乎占了整个市场的75%
移动游戏市场占比逐步超越其他市场,2020年占比达75%
从中国游戏产业市场结构变化情况看,2014-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占比逐年上升,客户端游戏市场与网页游戏市场规模占比逐年下降。
具体来看,2014-2015年,我国客户端游戏市场规模占比仍高于移动游戏市场。2015年后,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设备由于易于携带等便利成为休闲的首选,并且随着4G及云游戏的发展,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占比逐渐超越其他市场。
2020年,我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占比达75%,截至2021年一季度,我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占比达76%。随着5G技术的发展,移动游戏面临更为稳定的市场上升空间。[4]
ok,我们也看到了,现在移动端占整个游戏市场的75%,利益巨大。
所以游戏厂商跟平台渠道之间的矛盾就很深厚了,毕竟都是金钱啊。
因为游戏端的特殊性,中国的大多数游戏都是道具收费的,或者游戏内购的,所以没有渠道的流量,小众游戏根本就很难有下载量,就很难挣到钱。
一般来说苹果iOS系统的抽成是全部30%,我们戏称为苹果税,就已经吃掉很大一块了。
而安卓呢?40%50%70%甚至能做到90%,基本上怎么挣钱怎么抽。
而这块收入,也就是很多手机公司所说的互联网服务收入。
就这样的渠道,推出来的游戏不同质不氪金才怪,也只能推出同质氪金的游戏。
毕竟市场这么大,几千亿的盘子,中国人消费力UPUP。
所以我们看到换皮游戏大行其道,一刀99各种宣传。
如果不整这个,游戏厂商大多活不下去,更别谈开发了好游戏了。
既然刀刀99背靠宣发就能活得很好,又有谁去搞好游戏呢?
劣币逐良币
做道具收费得了,各种换皮2333
反正大家都这么干,挣的还不少。
虽然这些年,可以看到我们的PC端独立游戏已经有了起色,steam上的爆款也不少。
但是到了移动端,为什么就不行了呢?
这个时候我来回答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游戏研发企业与平台运营企业收益失衡」的观点,精品游戏开发的路好走么?
答案是否定的
在收益失衡的当下,大家只想联合起来挣快钱,谁会管你游戏质量,直接无脑宣传完事了。
反正我请的起港星宣传,甚至可以请得起刘亦菲,就是这么有钱。
而强如原神,现象级作品。
在上市之初,提出3:7分成,结果安卓端几乎没有一个上架的。
因为安卓渠道端大多数5:5分成,3:7在他们看来还是太低了。
安卓端躺赢惯了
毕竟过往的事实证明移动端游戏就是很依赖分销平台的,因为走不走分销平台决定了游戏的下载量跟分发结果。
但是精品游戏还是靠着其过硬的质量飞速传播,后来听说渠道也妥协了,毕竟挣钱要紧。
提瓦特大陆上的故事没有渠道也是能普及开的
不过除了原神?别的游戏呢?
一个游戏的下载量,基本上依赖于渠道。因为移动端的消费者,基本上在手机应用商店里面下载。一般人也不会特意去关注游戏,大多数依靠着手机的信息流推送下载。
主动去官网下载的,还被手机厂商各种提示风险,你害不害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渠道简直肆意妄为,有的时候分成不到还能直接下架你的游戏,甚至直接说你的游戏有风险。
强如原神,口口相传的,真的太少了。
原神说真的,简直就是例外。
在移动端占据市场75%的情况下,分成的多少的的确确影响着游戏的质量。
但是现在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好的平台渠道应该跟游戏开发企业互惠共生,而不是想着怎么联合起来挣快钱。
更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可以研发好作品,然后走出这种同质化换皮游戏无限氪金的怪圈。
以上。
国内一直如此,幕后吃最多的苦,受最多的罪
风光都归台前的人
拍电视吧,编剧这种最重要的角色,话语权最轻,导演演员随心所欲,既能随意改剧本,又能分最多的钱
抗疫救灾吧,一线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奉献,而网红带v直接就代表了你来爱国营销,实事都被你做了,好话都被他们说了,钱也归他们挣了
游戏研发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你辛辛苦苦研发,运营随随便便挣钱
只要拿出情怀梦想一通忽悠,无数小年轻就前赴后继的冲进来,拿着少的可怜的工资,干着最最重要的工作,这怎么持续发展?
2021年了,用脚投票的人越来越多
游戏产品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专业性、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等等。这些问题和短板都不容忽视,需要各方面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
你所谓的这些问题,都很好解决,那就是拿钱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