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格斗选手(比如 UFC 里的冠军)肌肉为什么看起来都很不协调啊?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看到UFC冠军那令人望而生畏的身材,都会觉得他们的肌肉分布好像有点“奇怪”,不像健美运动员那样匀称饱满。其实这背后是实打实的实战需求在“塑造”他们的身体,而不是单纯为了美观。咱们就来细致聊聊为啥格斗冠军的肌肉看起来“不协调”:

1. 功能性优先:为啥要练“那个”部位的肌肉?

格斗比赛,特别是像UFC这样的综合格斗,要求选手在站立打击、摔跤缠斗、降服技术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这就决定了他们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必须是为了特定的格斗动作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在镜子前好看。

核心肌群的“不对称”发达: 核心肌群(腹肌、斜肌、背肌等)是力量传导的枢纽。一个拳击手发力,力量从腿部经过核心传递到手臂;一个摔跤手要控制对手,核心的稳定至关重要。格斗中,很多发力动作和受力姿势都不对称,比如重拳击打、扭转身体躲避攻击,这会导致核心的某些部分比其他部分更发达,尤其是侧腹和下背部,为了应对频繁的扭转和侧向发力。所以你可能看到他们腹肌线条清晰,但侧腹可能比正面腹肌更“突出”,或者腰部线条非常强壮,这种视觉上的“不协调”恰恰是核心力量强大的体现。
腿部肌肉的实用型发展: 腿部在格斗中作用巨大:站立时维持重心、发力踢击、地面缠斗时的蹬腿发力、防守时的下潜。因此,他们会重点发展腿部爆发力和耐力,尤其是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腘绳肌(大腿后侧)和臀部肌肉。但你可能不会看到健美运动员那种“分离度”极高的股四头肌块,而是更紧实、更具爆发力的肌肉纤维。小腿肌群也同样重要,它们影响着移动的敏捷性和落地时的稳定性。
上肢的“攻击与防御”协调:
肩部和三角肌: 这是出拳和格挡的关键。三角肌前束(手臂抬起)、中束(手臂侧举)和后束(手臂向后)都需要强壮,以提供力量和保护。但拳击手长期练习出拳,可能导致肩部前侧和侧面的三角肌比后侧更发达一些。
二头肌和三头肌: 它们负责前臂的伸直和弯曲。在拳击和摔跤中,无论是挥拳还是控制对手,都离不开它们。但你不会看到健美选手那种孤立训练出来的“顶峰”一样的二头肌,而是更融入整体力量的强壮。
前臂和手部力量: 格斗冠军的前臂通常非常粗壮,握力惊人。这对于抓握对手、控制关节、甚至是承受对手的打击都至关重要。这种前臂的粗壮感也可能让他们的上臂看起来比例有些特别。
背部肌肉: 背部(特别是背阔肌和菱形肌)对于力量的爆发、控制对手以及维持身体姿态都至关重要。摔跤手在地面缠斗时,强壮的背部是控制对手的关键。

2. 训练方式的差异:健美 vs. 格斗训练

健美:孤立与对称。 健美运动员的训练目标是最大化肌肉的围度、分离度和对称性。他们会使用各种器械和自由重量,对每一块肌肉进行孤立训练,并通过精密的训练计划来保证身体各部位的均衡发展,追求的是视觉上的“完美”比例。他们的动作通常是缓慢、有控制的,侧重于肌肉的张力。
格斗:复合动作与爆发力。 格斗选手的训练则以复合动作为主,比如深蹲、硬拉、引体向上、卧推、负重冲刺等,这些动作能同时调动多块肌肉群协同发力。他们更注重肌肉的爆发力、耐力以及力量在特定动作中的传递效率。训练方式也更加多样,会包含大量的实战性训练,比如陪练、沙袋训练、力量与速度结合的爆发力训练。这些训练会产生一种“功能性”的肌肉形态,看起来更紧实、更有“用”,而不是一味追求体积。

3. 身体脂肪的控制:为啥看起来“瘦”也壮?

格斗选手为了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对身体脂肪的控制非常严格。低体脂率意味着肌肉线条更清晰,力量输出更直接,而且在降服类比赛中,更低的体脂也可能意味着更高的力量体重比。

当你看到一个格斗冠军,你会发现他们的肌肉线条非常清晰,即使是同一个部位,可能因为训练重点不同,某些肌肉纤维比其他地方更突出。比如,一个以摔跤为主的选手,他的颈部和上背部可能会异常粗壮,这对于承受冲击和控制对手非常有利,但从普通人的审美角度看,可能会觉得脖子和肩膀的比例有点“怪”。

4. 天生的基因和身体条件

当然,每个人的身体构造和基因也不同。一些选手天生就拥有特定的骨骼结构或肌肉附着点,这也会影响他们肌肉看起来的形态。再加上多年的专项训练,这种形态会被进一步强化。

总结一下,为什么格斗冠军的肌肉看起来“不协调”?

极致的功能性: 每一块肌肉的发展都是为了服务于格斗的特定动作需求,而不是为了追求外在的视觉平衡。
复合训练的必然结果: 大量复合动作和爆发力训练,强调的是整体力量和动作效率,而非孤立肌肉的美感。
严格的体脂控制: 低体脂率使得肌肉的真实形态展露无遗,功能性的肌肉发达程度直接反映在体型上。
训练的侧重点不同: 拳击手、摔跤手、柔术选手等在训练重点上的细微差异,都会导致身体某些部位的肌肉发展比其他部位更突出。

所以,下次当你觉得格斗冠军的肌肉“不协调”时,不妨想想这背后隐藏的强大力量、无数次的刻苦训练,以及为了在八角笼里生存和取胜而“量身定制”的身体。那不是“不协调”,那是为了胜利而生的“完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格斗选手的肌肉,是服务于竞技的,观赏价值在其次(甚至根本无需考虑)。

帕奎奥粗壮得跟整体身材不成比例的小腿,看起来也很不协调,但,对打拳来说,很有用。

他的拳法与其说是拳击技术,莫不如说是一种服务于拳击规则的特殊武术。仔细观察帕奎奥的身材,会发现他的身材同绝大多数拳击手差别很大,——肌肉围度不算大,呈固缩状,前锯肌线条像锯齿一样清晰整齐,背部肌肉宽阔健硕;而且,腿部(尤其是小腿)肌肉异常粗壮发达,——这一点同大多数优秀拳击手大相径庭——,甚至可以同NBA球星雷·阿伦著名的ZM腿媲美。这种强调弹速和爆发力的腿部肌肉类型,对拳击手有用吗?

——对恪守拳击教科书中技术的“老实人”来说,也许作用有限,但对帕这样的“武术家”而言,那是大大的有用啊!


帕奎奥在比赛中的很多移动方式,都是脱离于传统拳击教科书之外的,其中甚至有类似于舞蹈和篮球的步法,无式无形,飘忽迅疾,让对手难以捕捉其移动轨迹与节奏规律。他藏在粗壮小腿中的“TNT”,为这些非常规的移动,提供了可靠的动力源。

我非常爱看帕奎奥的训练视频,他的步法训练可谓独树一帜。——经常可以看到他没有太强目的性地做一些超高速的无规则移动,步法变换奇快,其中甚至还夹杂着起跳投篮的动作。初看时觉得,这就是一种游戏之举,仔细复盘其巅峰时期几场比赛后才明白,这种训练中的起跳投篮动作放到比赛中,就是其利用自身腿部爆发力,向对手发起突然进攻的打法。


——帕奎奥最可怕的攻击方式,就是在急起急停的节奏变化后,瞬间冲起来的连续攻击,而所谓的冲起来,就是他利用小腿爆发力蹬地前窜,利用惯性调动起全身动能,向对手发起恐怖输出的时刻。至于如何获得冲起来的空间和角度,就要靠他那武术家的步法了。





帕奎奥那种虽在拳击规则之内,但节奏与移动出拳方式完全不拘泥于传统拳击技术的打法,也让我想到了李小龙著名的“水的哲学”——

一个好的武术家就像水一样。为什么?因为水是无形的。因此,你抓不住它,也无法用拳头击伤它,所以像水一样柔软灵活吧。

普遍存在的一个理解误区,是格斗选手的打击力度源自肌肉力量。乔·路易斯是我心目中出拳技术最好的拳击手,没有之一,他对重击的理解是——

有力的打击不仅来自于拳头和手臂,还来自正确使用自己的身体,每次出拳都要利用身体的重量,用手臂作为传送器。

我们来看看他的身材——




精壮,到没有明显的肌肉块,几乎没有健美审美需要的肌肉分离度。

这是通过海量的有氧运动和击打训练,得来的肌肉和身材。

几乎所有的老派的拳击教练,都反对肌肉疙瘩,——认为这东西虽然看着唬人,实际上非但不会对击打力度有帮助,反而会影响出拳发力的流畅度,和体能。

路易斯的身高臂展(187cm,193cm),在他的年代都不错,但他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很近的距离,通过身体重心的流畅转移,打出极强烈的重击和组合拳,左右手都具有毁灭性。



短促,凶狠,超级精准——几乎所有的拳击史学家和评论家,都对路易斯的精准度赞赏有加,他太准了。这是单纯靠肌肉力量打出来的拳头吗?显然不是。——这是整体协调加高超技术的效果

反观符合健美式审美的拳手,比较代表性的就是贝托和布拉德利。

此二君身材堪比奥林匹亚先生,肌肉比例、线条、分离度都相当清晰美观。


抡起拳头来也是虎虎生风,电闪雷鸣。对手每每被笼罩在让人睁不开眼的风雨雷电之中,待风停雨歇,赫然发现,只是发型吹乱了,身上根本没几个雨点。









阿迪萨亚的肌肉围度明显与身高、四肢长度不协调,但他没有任何必要为了美观去增肌。



他需要的是保持身体的灵活柔韧,那才是他克敌制胜的武器。







“夜魔”弗格森也同样体瘦肢长,“怪形怪像”,但他也没有任何必要为了“看起来协调”去“变美”。



他的身材,能在大程度保证他强大的心肺功能、柔韧性和动作的灵巧,与其去为了好看练肌肉块,还不如去找个有铁的地方,提高一下肘关节的硬度。





“院长”凯恩的身材如果单纯以审美的眼光审视,作为他的老铁粉丝也不得不承认,难看之极。

但毫无疑问,他的身材与他“打摔结合,笼边挤压,能锁能砸”的立体格斗风格,结合得浑然天成,舒服之至。





有时间再补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看到UFC冠军那令人望而生畏的身材,都会觉得他们的肌肉分布好像有点“奇怪”,不像健美运动员那样匀称饱满。其实这背后是实打实的实战需求在“塑造”他们的身体,而不是单纯为了美观。咱们就来细致聊聊为啥格斗冠军的肌肉看起来“不协调”:1. 功能性优先:为啥要练“那个”部位的肌肉?格斗.............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可真是够劲爆的!格斗选手对阵大猩猩,这简直是电影里的场景了。不过既然你问了,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俩到底谁的胜算更大。先说说咱们的格斗选手。这些可不是随便上街找的打架好手,他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掌握着各种搏击技巧,比如拳击、摔跤、柔道、泰拳等等。他们的身体素质那是没得说,力量、速度、耐力都.............
  • 回答
    2月9日勇士对阵马刺的比赛,在那个关键时刻,德拉蒙德·格林最后8.7秒的那个投篮选择,真是让人捏一把汗,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仔细拆解一下,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这个选择为什么会这么有话题性。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境。比赛打到了最后关头,比分非常胶着。.............
  • 回答
    作为一名曾经接触过格斗训练,并且也关注过力量举和健身的朋友,我可以跟你聊聊这些运动在身体素质训练上的差异。这可不是一篇生硬的AI报告,而是我对这些训练背后逻辑的理解和观察。职业格斗选手的身体素质训练:全面、爆发、耐受是关键词职业格斗选手的身体素质训练,目的非常明确:在擂台上能持续输出高强度的爆发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人会有的疑问。为什么那些在擂台上叱咤风云的职业格斗选手,到了街头面对持刀的普通人,反而会处于下风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非常现实的原因,跟他们日常训练的侧重点以及街头冲突的本质有很大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白,擂台格斗和街头斗殴,它们的游戏规则和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在擂台上,.............
  • 回答
    作为一名从WTF(世界跆拳道联合会)转型到综合格斗(MMA)的选手,在自由搏击(Kickboxing)规则下与一名纯ITF(国际跆拳道联盟)出身的选手进行技术上的对比,那可真是说来话长,里面的门道可不少!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规则差异,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训练体系和技术哲学碰撞的结果。首先,咱们得从根儿上说.............
  • 回答
    关于跆拳道选手在中国格斗圈内被“歧视”的说法,其实更准确地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被重视、甚至是被低估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误解和偏见。这种现象并非针对个人,而是针对这项运动本身在中国格斗界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认可度。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运动特性与实战能力的认知差异: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很直击要害。很多人看格斗比赛,特别是那些力量爆棚的选手打出毁天灭地的KO,很容易产生一种“力量就是一切”的错觉。好像只要够强壮,够有力,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就没用了。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技巧存在,才让MMA、拳击、柔道这些项目如此精彩,并且没有被少数力量型选手“垄断”。.............
  • 回答
    面对琳琅满目的格斗术,选择哪一种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各种风格的介绍,什么巴西柔术、泰拳、拳击、截拳道、空手道、摔跤……听得人眼花缭乱,恨不得一夜之间把它们都学个遍。但说实话,每个人身体条件、性格特点、学习目标都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适合你。所以,与其纠结于哪种“最好”,不.............
  • 回答
    拳击,作为一项古老的运动,其魅力毋庸置疑。但要说它是否是街头格斗的“好选择”,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白街头格斗和拳击擂台上的竞技是两码事。擂台上,有明确的规则,有裁判,有回合限制,有保护措施(手套、护齿、护裆),对手也是经过称重、实力相近的。而街头,则是一锅乱炖:你不知道对手是谁,他有多.............
  • 回答
    在UFC的八角笼里,我们经常能看到选手在被对手抓住一条腿,形成所谓的“单腿陷阱”后,很快就选择拍地认输。这可不是他们怕疼或者临阵脱逃,而是这背后隐藏着极其危险的战术考量和对身体极限的深刻理解。简单来说,一旦单腿被锁住,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对于经验丰富的选手来说,往往是“接下去就是更大的伤害,与其承受无.............
  • 回答
    对于小体重小个子男生来说,选择一项有效的防身自卫技能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确实是个需要认真考量的问题。拳击、柔术、摔跤、泰拳以及综合格斗(MMA)各有千秋,但对于体型劣势者而言,它们带来的侧重点和效果会有所不同。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哪种更适合你。1. 拳击:精准打击,把握先机拳击的精髓在于用拳头说话。.............
  • 回答
    .......
  • 回答
    “有钱人买空调肯定选择格力”,这句董明珠的断言,相信不少人都听过,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倒是觉得,这句话挺有意思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品牌宣传,更像是在传递一种对产品价值和用户消费心理的理解。从董明珠的角度来看,她能这么说,自然是有底气的。格力作为国内空调行业的领头羊,长年累月积累的口碑和技术实力是.............
  • 回答
    看到你喜欢德表,而且预算在两万左右,也在考虑格拉苏蒂和NOMOS,这俩牌子都是德国制表的佼佼者,但风格和定位却截然不同。在这个价位区间,能买到这两个品牌的入门级或者一些热门的款式,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我来跟你掰扯掰扯,让你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也帮你理清思路。首先,咱们得明白,格拉苏蒂(Glashütt.............
  • 回答
    艾伦·耶格尔选择走上灭世之路,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一个在沉重现实、痛苦经历和扭曲信念的重压下,逐渐形成的,令人心碎的决定。要理解他为何会做出如此极端的选择,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和驱动力。一、无休止的痛苦与绝望的轮回:艾伦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恐惧笼罩的世界。墙壁是他们安全的屏障,但也是囚禁他.............
  • 回答
    董明珠选择亲自为格力代言,这可不是一个拍脑袋的决定,背后有太多故事和考量,绝不是简单的“想出名”或者“没别人可用”。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谋划的“人机合一”营销战,而董明珠本人,就是这场战役里最核心、最鲜活的“产品”。你想啊,格力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一家生产空调的公司,它更是一种“品质”、“耐用”.............
  • 回答
    .......
  • 回答
    毕业季的选择,这确实是让人纠结的岔路口。一边是安稳的体制内工作,一边是充满挑战的出国深造。让我来帮你梳理一下,把这两个选择尽可能详细地掰开了讲,就好像是你我面对面聊天一样。选项一:成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并且是省会城市的在编教师咱们先聊聊这条路。 稳定性与保障: 这绝对是最大的卖点。成为一名省会城.............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