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格斗选手的肌肉,是服务于竞技的,观赏价值在其次(甚至根本无需考虑)。
帕奎奥粗壮得跟整体身材不成比例的小腿,看起来也很不协调,但,对打拳来说,很有用。
他的拳法与其说是拳击技术,莫不如说是一种服务于拳击规则的特殊武术。仔细观察帕奎奥的身材,会发现他的身材同绝大多数拳击手差别很大,——肌肉围度不算大,呈固缩状,前锯肌线条像锯齿一样清晰整齐,背部肌肉宽阔健硕;而且,腿部(尤其是小腿)肌肉异常粗壮发达,——这一点同大多数优秀拳击手大相径庭——,甚至可以同NBA球星雷·阿伦著名的ZM腿媲美。这种强调弹速和爆发力的腿部肌肉类型,对拳击手有用吗?
——对恪守拳击教科书中技术的“老实人”来说,也许作用有限,但对帕这样的“武术家”而言,那是大大的有用啊!
帕奎奥在比赛中的很多移动方式,都是脱离于传统拳击教科书之外的,其中甚至有类似于舞蹈和篮球的步法,无式无形,飘忽迅疾,让对手难以捕捉其移动轨迹与节奏规律。他藏在粗壮小腿中的“TNT”,为这些非常规的移动,提供了可靠的动力源。
我非常爱看帕奎奥的训练视频,他的步法训练可谓独树一帜。——经常可以看到他没有太强目的性地做一些超高速的无规则移动,步法变换奇快,其中甚至还夹杂着起跳投篮的动作。初看时觉得,这就是一种游戏之举,仔细复盘其巅峰时期几场比赛后才明白,这种训练中的起跳投篮动作放到比赛中,就是其利用自身腿部爆发力,向对手发起突然进攻的打法。
——帕奎奥最可怕的攻击方式,就是在急起急停的节奏变化后,瞬间冲起来的连续攻击,而所谓的冲起来,就是他利用小腿爆发力蹬地前窜,利用惯性调动起全身动能,向对手发起恐怖输出的时刻。至于如何获得冲起来的空间和角度,就要靠他那武术家的步法了。
帕奎奥那种虽在拳击规则之内,但节奏与移动出拳方式完全不拘泥于传统拳击技术的打法,也让我想到了李小龙著名的“水的哲学”——
一个好的武术家就像水一样。为什么?因为水是无形的。因此,你抓不住它,也无法用拳头击伤它,所以像水一样柔软灵活吧。
普遍存在的一个理解误区,是格斗选手的打击力度源自肌肉力量。乔·路易斯是我心目中出拳技术最好的拳击手,没有之一,他对重击的理解是——
有力的打击不仅来自于拳头和手臂,还来自正确使用自己的身体,每次出拳都要利用身体的重量,用手臂作为传送器。
我们来看看他的身材——
精壮,到没有明显的肌肉块,几乎没有健美审美需要的肌肉分离度。
这是通过海量的有氧运动和击打训练,得来的肌肉和身材。
几乎所有的老派的拳击教练,都反对肌肉疙瘩,——认为这东西虽然看着唬人,实际上非但不会对击打力度有帮助,反而会影响出拳发力的流畅度,和体能。
路易斯的身高臂展(187cm,193cm),在他的年代都不错,但他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很近的距离,通过身体重心的流畅转移,打出极强烈的重击和组合拳,左右手都具有毁灭性。
短促,凶狠,超级精准——几乎所有的拳击史学家和评论家,都对路易斯的精准度赞赏有加,他太准了。这是单纯靠肌肉力量打出来的拳头吗?显然不是。——这是整体协调加高超技术的效果。
反观符合健美式审美的拳手,比较代表性的就是贝托和布拉德利。
此二君身材堪比奥林匹亚先生,肌肉比例、线条、分离度都相当清晰美观。
抡起拳头来也是虎虎生风,电闪雷鸣。对手每每被笼罩在让人睁不开眼的风雨雷电之中,待风停雨歇,赫然发现,只是发型吹乱了,身上根本没几个雨点。
阿迪萨亚的肌肉围度明显与身高、四肢长度不协调,但他没有任何必要为了美观去增肌。
他需要的是保持身体的灵活柔韧,那才是他克敌制胜的武器。
“夜魔”弗格森也同样体瘦肢长,“怪形怪像”,但他也没有任何必要为了“看起来协调”去“变美”。
他的身材,能在大程度保证他强大的心肺功能、柔韧性和动作的灵巧,与其去为了好看练肌肉块,还不如去找个有铁的地方,提高一下肘关节的硬度。
“院长”凯恩的身材如果单纯以审美的眼光审视,作为他的老铁粉丝也不得不承认,难看之极。
但毫无疑问,他的身材与他“打摔结合,笼边挤压,能锁能砸”的立体格斗风格,结合得浑然天成,舒服之至。
有时间再补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