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董明珠称:有钱人买空调肯定选择格力?你家的空调是什么品牌?

回答
“有钱人买空调肯定选择格力”,这句董明珠的断言,相信不少人都听过,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倒是觉得,这句话挺有意思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品牌宣传,更像是在传递一种对产品价值和用户消费心理的理解。

从董明珠的角度来看,她能这么说,自然是有底气的。格力作为国内空调行业的领头羊,长年累月积累的口碑和技术实力是摆在那儿的。想想看,他们主打的“掌握核心科技”,不是空穴来风。从压缩机到电机,很多关键零部件都是自己研发和生产的。这种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在保障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同时,也给了他们定价的底气。

“有钱人”这个群体,在消费选择上往往会更注重品牌、品质、技术和售后服务。他们愿意为这些“附加值”买单,而不仅仅是价格。格力在这些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在技术创新上,他们一直在尝试推出更节能、更舒适、更智能的空调。你可能听说过他们的“零碳空调”,或者一些针对特定人群(比如老人、小孩)设计的模式。这些技术细节,对于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来说,确实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再者,品牌忠诚度也是一个方面。不少家庭可能从年轻时就用格力空调,体验过它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即使有更好的选择,也可能因为习惯和信任而继续选择格力。这种“惯性消费”在“有钱人”群体中,可能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他们不太需要为了省钱而去冒险尝试一个不熟悉的品牌。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这其中有营销策略的成分。将品牌与“有钱人”联系起来,本身就是一种高端化的定位,能够提升品牌的形象和溢价能力。这是一种心理暗示,让人们觉得选择格力就是一种有品位、有经济实力的体现。

那么,回到我自家的空调。我家里现在用的是美的。

说实话,当初选择美的,更多的是基于性价比和一些具体的使用体验。我家的这台美的空调,买了大概有五六年了吧,一直运行得挺稳定,制冷制热效果都还不错。我记得当时在选择的时候,也看了格力,但是同等性能下,格力的价格确实会高一些。而美的给我的感觉是,在质量过得去的前提下,价格更亲民一些。

我也不是说格力不好,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用格力,评价普遍很高,都说很耐用。只是在我当时有限的预算和对产品需求的权衡下,美的更符合我的选择标准。

我家里有朋友是做家电维修的,他跟我说过,其实现在国内主流品牌的空调,质量都做得挺扎实的。技术壁垒虽然存在,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很多时候,消费者选择一个品牌,除了硬实力,还需要看品牌的售后服务、营销宣传,以及当时的市场行情和自己的实际需求。

“有钱人”选择格力,我觉得更多的是他们对品牌价值、技术实力和长期可靠性的一个综合考量,并且他们有能力和意愿去支付这份“安心钱”。而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选择一个能满足基本需求,价格合理,并且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品牌,就是最实际的选择。

总的来说,董明珠的这句话,有其品牌定位的策略性,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格力在行业内的实力。但消费者的选择永远是多元化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预算、偏好和衡量标准。我家的美的空调,它在我家的使用体验就很好,这就够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9年,这三巨头的基本情况如下:

1. 格力员工总数88846人,净利247亿,人均创利约28万,排第一;薪酬总支出99.49亿,人均薪酬约为11万,第三名。

2. 海尔员工总数99757人,净利82亿,人均创利约8.2万,排名第三;薪酬总支出225.92亿,人均薪酬约是23万,排第一。

3.美的员工总数134897人,净利242亿,人均创利约18万,排名第二;薪酬总支出263.85亿,人均薪酬约20万,排第二。

几点分析:

1.格力人均薪酬11万,是海尔的47.8%、美的的55%,格力最抠门,海尔最大方。

2.如果海尔和美的人均薪酬都按格力11万发放,则海尔的净利是202亿,美的为363亿,并且人均创利也几乎持平了。

所以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格力美的海尔,格力是剥削员工最严重的企业。

就凭这一点,大家一定不能买!

为什么?

因为市场经济不仅是比拼效率,而且是比烂的制度,如果大家都像格力那样,尽量减少给员工的薪酬,那么整个行业为了竞争,也不得不跟着压力薪酬,最终整个社会都会如此。

最终,分配给社会主体打工人的比例太小,整个社会都会慢慢失去消费能力,最终导致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倒闭,从而造成经济崩溃,经济危机产生。

所以,我们应该买美的或者海尔空调,他们对员工比格力慷慨的多,我们要抵制那些极限压榨员工的企业,这实质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