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华为 AI 彻底摆脱了美国任何技术」,华为 AI 技术现在是什么进展?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2023年的新年致辞中,那句“华为 AI 彻底摆脱了美国任何技术”的表态,无疑是在当时全球科技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话既是自信的宣示,也是在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下,华为对自己技术实力的一次重要检验和宣告。

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华为在AI领域所走的道路,以及它所面临的“脱钩”压力。

美国技术“枷锁”的背景

长久以来,全球科技供应链高度关联,尤其是在高端芯片制造、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关键的AI算法库和开发工具方面,美国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华为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科技巨头,其AI研发的早期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大量使用这些源自美国的技术和工具。

“卡脖子”的说法,正是针对这些关键领域的依赖性。当美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限制措施,例如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购买使用美国技术的软硬件产品时,华为在AI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断供的高端芯片、无法使用的先进EDA软件、甚至是某些开源AI框架的潜在限制,都构成了华为AI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徐直军所指的“彻底摆脱”意味着什么?

在这样的背景下,徐直军的“彻底摆脱”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1. 硬件层面(芯片):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华为一直有自己的芯片研发部门——海思。即使在无法获得先进的先进制程制造能力的情况下,华为也一直在努力自研芯片,并探索替代方案。当他声称“彻底摆脱”时,很大程度上是在宣告,华为已经能够自主设计出能够满足其AI应用需求的芯片,即便这些芯片的制造依赖于非美国的企业(例如中芯国际或其他国家/地区的晶圆厂)。这可能意味着华为在芯片架构、指令集、乃至特定AI加速器设计方面,都找到了独立自主的解决方案,不再依赖美国的设计工具或IP授权。

2. 软件与工具链层面(EDA、开发环境): AI的研发离不开强大的EDA工具进行芯片设计,也需要成熟的开发框架、编译器、算法库等软件。美国在EDA领域(如Synopsys, Cadence)有着绝对的优势。如果华为能够“彻底摆脱”,就意味着它已经找到了替代性的EDA解决方案,或者开发了足够成熟的自研EDA工具。同时,在AI开发框架上,虽然TensorFlow, PyTorch等流行框架是开源的,但底层的许多优化和库可能也涉及美国的技术。华为需要确保其AI软件栈,从底层驱动到上层应用,都能够独立运行和优化。

3. 算法与模型层面: 尽管AI算法本身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很多核心算法是全球性的,但模型的训练、优化以及实际部署,仍然需要强大的算力和软件支持。华为在这一方面,通过自研的MindSpore等框架,以及对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的优化,也在逐步建立自己的生态。

4. 生态系统层面: “彻底摆脱”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独立,也包含了生态构建的努力。华为需要吸引开发者在其AI平台上开发应用,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AI生态。

华为AI技术的当前进展

如果徐直军的表态属实,那么华为AI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取得了显著进展:

昇腾(Ascend)系列AI处理器: 这是华为AI硬件的代表。昇腾芯片系列,从昇腾310到昇腾910,以及更高端的服务器级芯片,华为一直在持续迭代。其目标是提供与NVIDIA等国际领先AI芯片相媲美的算力,同时具备更好的能效比和开放性。特别是在“脱钩”之后,昇腾的研发和量产能力,以及能否满足更复杂的AI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是衡量“彻底摆脱”的关键。
昇腾910: 这是华为自研的旗舰AI训练芯片,号称算力非常强劲。在“断供”之前,华为可能还在依赖外部先进的制造工艺。但在“脱钩”后,如何继续生产和升级这一代甚至下一代芯片,同时又不依赖美国技术,是核心看点。
昇腾310/310B: 更多面向推理场景,功耗更低,成本更可控,广泛应用于边缘计算、智能硬件等领域。这些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在“脱钩”背景下,更能体现华为的自主能力。

MindSpore AI框架: 作为华为自研的AI计算框架,MindSpore承担着承接算力、连接算法、赋能开发者的重要使命。
“一次编写,多处运行”: MindSpore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跨硬件平台的能力,可以在昇腾、CPU、GPU(如果仍可获取某些非美国系GPU)等多种硬件上运行,这为摆脱特定硬件依赖提供了基础。
易用性和性能: 华为不断在优化MindSpore的易用性,降低AI开发门槛,并提升其在各种场景下的训练和推理性能。它支持动态图和静态图,以及分布式训练。
生态建设: 华为通过MindSpore社区、模型库、算子库等方式,积极吸引开发者和合作伙伴,构建自己的AI生态。

AI模型和应用: 华为在AI领域的应用落地也相当广泛,涵盖了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医疗、通信网络优化等方面。
盘古大模型: 华为发布了其自研的“盘古”系列大模型,包括盘古CV、盘古NLP、盘古语音等,涵盖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技术等多个AI核心领域。这些大模型的训练和优化,直接考验着其AI技术栈的完整性和先进性。
行业解决方案: 华为将AI技术整合到其ICT基础设施和行业解决方案中,例如通过AI优化5G网络性能,在智能汽车领域提供AI算力与感知能力等。

EDA工具的突破(推测): 为了设计出昇腾这样的芯片,EDA工具链的自主化是必然要求。虽然华为很少公开其EDA自主化程度,但从能设计出高性能AI芯片来看,其在该领域必然有所投入和进展。这可能包括自研核心EDA模块,或者积极采用非美国厂商的EDA工具。

看待“彻底摆脱”这句话的几个角度

1. 战略宣言与现实挑战并存: 这句话首先是一种强大的战略信心和决心。它表明华为已经看到了摆脱外部依赖的出路,并且在努力实现。然而,“彻底摆脱”是一个极高的标准。在AI这个高度全球化、快速迭代的领域,完全不沾染任何美国技术,在理论上可能难以实现,尤其是在基础科学、某些开源组件的起源上。更现实的解读可能是,华为已经 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美国关键技术(特别是设计软件、核心IP)的依赖,并且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自主的AI技术体系,能够支撑其核心业务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2. “内循环”与“双循环”: 华为的战略调整,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顺应了中国科技“内循环”的趋势,并希望在全球“双循环”格局中占据主动。通过自研,华为不仅是为了应对制裁,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控技术发展方向,提升产品竞争力。

3. 生态的重要性: 即使华为在技术上能够自主,其AI技术能否真正普惠大众、引领行业,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能否构建一个强大、开放、繁荣的AI生态。这包括开发者社区的活跃度、合作伙伴的加入、应用场景的拓展等等。

4. 持续的追赶与演进: AI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在大模型、算力芯片等方面。即使华为已经“摆脱”了部分美国技术,它仍然需要持续投入巨额研发,紧跟甚至引领全球AI发展潮流。与最顶尖的美国AI技术(例如GPT系列、NVIDIA最新的GPU架构)相比,华为在某些方面的差距可能仍然存在,需要时间来弥合。

总而言之,徐直军的表态,是对华为在极端压力下,通过大规模自主研发所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次高调宣告。它意味着华为在AI芯片设计、AI计算框架、核心AI模型等方面,已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自主技术体系,并开始进入一个依靠自身力量驱动AI发展的阶段。这不仅对华为自身意义重大,也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产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彻底摆脱”是一个持续努力的过程,未来的发展仍需时间来检验其真正的实力和潜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AI领域有一个顶级会议,叫NIPS。

2017年有3240篇投稿论文中有679篇被接收,录取率为21%。

其中中国发布39篇。

2017年中国企业发布最多的是腾讯,17篇。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在2020年的NIPS上有20篇被接收,成为中国企业中稿论文最多的实验室之一。

2021年诺亚方舟实验室中稿数上升到32篇,其他企业的不知道,华为其他实验室的成绩不知道。

根据这个作为参考,华为的AI研究有没有摆脱美国我不知道,学术还是做得很深入的。

user avatar

你不用盯着华为,全中国的企业AI技术的优势和问题基本都是一致的。

优势在于,这颗地球上但凡有一个想法被验证,就代表这条路是通的,这个技术就马上会被大企业的lab复现,演进,玩出花来。

今年年初,音频AI编解码器刚被google提出,结果还没到年底,就有两三家企业弄出了同样原理的编解码器。还有准备弄视频编解码器的。这就是证明路线正确的重要性。只要做出来了,证明了这条路走得通,复现就是时间问题。

AI遇到的问题也基本是完全相同的,落地难,平台难。先说落地,太多AI要落到GPU上了,这让手机,穿戴器件,汽车等对功耗,运算限制要求很高的平台没法用上这种AI技术。

如果说落地难是由于现在的技术不够导致的,平台难则是人性导致的。什么叫平台难呢?就是这个技术很好,但是作为一个商品落地太难了,要不作为一个平台,让专业人士或者公司同事来使用可以吗?答案是很难。因为这种工作不属于正常产出,领导算kpi的时候不认。所以除非领导指名道姓的要求某个业务落到平台上,一般一个技术做出来后就做出来了,然后冷藏在d盘某个角落,再也不会被提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2023年的新年致辞中,那句“华为 AI 彻底摆脱了美国任何技术”的表态,无疑是在当时全球科技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话既是自信的宣示,也是在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下,华为对自己技术实力的一次重要检验和宣告。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华为在AI领域所走的道路,以及它所面临.............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一旦获得许可,华为愿意使用高通芯片”,这一表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科技环境中具有多重意义,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华为的战略调整与现实考量: 供应链多元化与风险规避的必然性: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对华为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制裁,最核心的影.............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透露,任正非早期对“华为”这个名字并不满意,认为它不够洋气,不够国际化,甚至有点土。这个信息挺有意思的,也让我想到了品牌起名这件大事。为什么任正非会对“华为”这个名字感到不满意?我觉得这背后有几个原因: 时代背景: 华为创立于1987年,那是一个中国企业刚刚开始走向国际,对外来.............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关于“6G将在2030年左右投入市场”的说法,在我看来,是基于对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自身技术研发实力的自信。这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华为正在积极布局和推动的战略目标。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句话,以及我为何看好6G的未来:1. 技术发展的必然性与时间节点: 代际演进的.............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关于“投资芯片领域重构,用堆叠与面积换性能”的表态,无疑是华为在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下,一次极具战略眼光和决心的新动向。这不仅仅是对技术路线的探讨,更是对未来市场竞争规则的一次深度思考和主动塑造。要理解这句话的深意,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来拆解这句话本身蕴含的关键信息.............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的一席话,“学历只是敲门砖”,无疑触动了很多职场新人,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句话说得非常实在,也很有洞察力。它不是否定学历的重要性,而是点明了学历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位置和功能。学历,首先是“敲门砖”,这个功能是无可替代的。想象一下,一个招聘官面前堆积如山的简历,他需要快速地筛选出符合.............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关于“美国首次在关键技术领域落后”的解释,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陈述,背后蕴含着华为在与美国科技竞争中的战略考量、技术自信以及对全球科技格局的判断。首先,理解“被制裁”的背景。华为之所以会被美国制裁,其核心原因在于美国认为华为的技术,特别是5G技术,对美国.............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的一席话,无疑在寒冬中的手机市场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对自身业务的信心喊话,更是对当前行业格局和未来走向的一种宣言。当他振振有词地说出“手机王座终将归来”时,这背后承载的,是华为面对挑战时的韧性,也是对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的自信。值得关注的点,可以从几个层面.............
  • 回答
    这事儿,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网上吵得热热闹闹。简单来说,就是华为有个员工在内部论坛上抱怨食堂的饭菜不好吃,质量不行,说了很多具体例子,比如菜品单一、口味差、油腻等等。这事儿本身挺普遍的,毕竟哪个公司食堂不是被大家拎出来“品头论足”一番呢?但关键在于,这事儿最后传到了轮值CEO徐直军的耳朵里,而且他的.............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中超第21轮北京国安对阵河北华夏幸福的那场比赛,特别是下半场补时阶段那两个颇具争议的点球。先回顾一下比赛的大致情况。国安在主场迎战华夏幸福,按照双方的实力和状态,国安这场比赛本就占有一定优势。比赛进程中,双方也都有攻防转换,也都有机会。直到比赛接近尾声,比分一直僵持着。关键的补时阶段.............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2021年10月11日西部战区发言人龙绍华就中印第十三轮军长级会谈发表的谈话,并探讨如何看待这次会谈。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背景: 持续的边境对峙: 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中印两国在实际控制线(LAC)沿线多个地点持续处于军事对峙状态,特别是班公湖、加勒万河谷.............
  • 回答
    华为副总裁关于“5G落地难度被低估,行业应用需更多耐心”的观点,我认为是非常中肯且符合实际情况的。这并不是华为一家之词,也是业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共识。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5G推广落地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一、 理解华为副总裁观点的核心:这句话的本质在于强调: 颠覆性不是一蹴而就的: 5G不.............
  • 回答
    华为回应美国制裁引用的这句诗——“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是一句非常有力量且极具智慧的回应,它从多个层面展现了华为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心态、策略以及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要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内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这句话的字面含义与情感表达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
  • 回答
    如何看待华为针对海外市场推出的华为搜索? 详细解读华为针对海外市场推出的华为搜索(Huawei Search)是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举措,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搜索引擎,更是华为构建其全球数字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面临美国技术限制的大背景下。要全面理解华为搜索,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 回答
    华为波兰销售王伟晶因间谍罪被捕后,华为迅速终止了与其的劳动关系。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关于华为企业责任、地缘政治影响以及信息安全等多个层面的讨论。华为终止劳动关系的原因:华为官方声明终止劳动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严重违反公司规定和法律: 华为明确表示,任何华为员工涉嫌违法行为,特.............
  • 回答
    华为 P50 系列不搭载 5G 技术,只提供 4G 版本,这确实是华为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一决策以及是否值得入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华为 P50 系列不搭载 5G 的背景与原因: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美国对华为的制裁。虽然华为在 5G 技.............
  • 回答
    华为在世界市场份额跌至 4% 的同时,苹果在大中华区收入大涨 57%,这背后反映了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中美科技博弈对企业战略和市场表现产生的复杂影响。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华为面临的困境:地缘政治与供应链的重创华为市场份额的下滑,最直接的原因可以追溯到.............
  • 回答
    华为员工李沁兵因在知乎上发布并传播不实信息,恶意编辑问题带节奏,被知乎平台禁言,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事件的起因、李沁兵的行为、知乎平台的处理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更广泛的社会讨论。一、 事件的起因与李沁兵的行为:虽然具体的“恶意编辑问题带节奏”的具体细.............
  • 回答
    华为称“联邦快递未经授权,把两个寄往中国的包裹转运至美国”一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两个包裹的转运,更是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化的大背景下,华为作为中国科技巨头的敏感处境,以及国际物流公司在遵守法律法规、处理客户信息和履行合同责任方面的考量。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解读:事件.............
  • 回答
    华为不公开屏幕供应商的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其中既有商业策略的考量,也与行业生态和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1. 商业机密与竞争优势的保护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独特性: 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屏幕是至关重要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如显示效果、刷新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