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地球水的质量占地球质量的百分之多少?

回答
提起地球上的水,大家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可能就是那片片湛蓝的海洋,浩瀚无垠,似乎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但如果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水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吗?它在整个地球的“体重”里,又占多大的比例呢?

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要给出精确且令人信服的答案,其实需要我们一点点地去“称量”地球。首先,我们要知道地球的总质量是多少。科学家们通过各种精密测量和计算,估算出地球的质量大约是 5.972 × 10^24 千克。这个数字大得惊人,我们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千克、吨这些单位,在它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那么,地球上的水,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甚至大气中的水蒸气,它们的总质量又是多少呢?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地球上水的总质量大约是 1.4 × 10^21 千克。这个数字虽然也很大,但和地球的总质量比起来,似乎就小了不少。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个比例,我们来算一下水的质量占地球总质量的百分比。

水的质量 / 地球总质量 = (1.4 × 10^21 千克) / (5.972 × 10^24 千克)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可以先把科学计数法的指数统一一下,或者直接用计算器来算。简单估算一下,1.4 除以 5.972 大约是 0.234。而 10 的 21 次方除以 10 的 24 次方,就是 10 的 (2124) 次方,也就是 10 的 3 次方,也就是千分之一。

所以,水的质量占地球总质量的百分比大约是:

0.234 × 10^3 × 100% = 0.0234%

换句话说,地球上的水,从最深邃的海沟到最高的山峰上的积雪,再到无处不在的水汽,它们的总质量,大约只占地球总质量的 0.0234%。

这个数字,是不是比你一开始的想象要小得多?没错,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一片片蓝色的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七成以上,但海洋的平均深度相较于地球的半径来说,其实是非常非常浅的。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苹果,那么海洋的深度可能只相当于苹果表皮的厚度,甚至更薄。

所以,虽然水是生命之源,塑造了地球的地表形态,也孕育了我们所知的绝大多数生命,但在整个地球这个庞大的天体质量构成中,它的比例却显得如此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不禁让我们感叹,地球真是个巨大的“胖子”,而水,只是它身上一层薄薄的、闪耀着生命光辉的“外衣”。

当然,这些数据都是基于科学家的估算,并且会随着我们对地球认识的加深而有所调整。但无论如何,水的比例都远远没有我们肉眼看到的那么“巨大”。它以一种相对微小但至关重要的形式存在着,维系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未与矿物结合的水至少占地球质量的约 0.0234%,与矿物结合的水可能更多。

  • 海洋的质量约 1.35e+21 千克,地球的质量约 5.97e+24 千克,海洋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0.0226%,约为地球上未与矿物结合的水质量的 96.54%;
  • 极地冰盖、冰川等冰雪的质量约为海洋质量的 1.8%,这些淡水占地球上淡水质量的约 68.7%,占地球上未与矿物结合的水质量的约 1.74%;
  • 地壳的质量约 1.913e+22 千克,其中包含的与矿物结合的水可能有海洋水量的 1 倍到 12 倍[1],可能更多。目前还没有准确测定的方法。
  • 按照地震波显示的密度,地核可能含有大量的水。目前不知道地幔与地核的总水量。

熔岩质量超过地球质量的 30%,这是因为地球的外核是液态的铁镍混合物。地球外核很可能是太阳系目前最大的熔岩库。

参考

  1. ^ https://doi.org/10.1146%2Fannurev-earth-080320-062509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起地球上的水,大家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可能就是那片片湛蓝的海洋,浩瀚无垠,似乎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但如果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水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吗?它在整个地球的“体重”里,又占多大的比例呢?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要给出精确且令人信服的答案,其实需要我们一点点地去“称量”地球。首先,我们要知.............
  • 回答
    我们生活的地球,似乎是一个恒久不变的存在,但科学的目光早已洞察到,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并非静止不动的巨石。它的质量,也在我们不曾察觉的时光里,悄悄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那么,究竟是哪些“外力”或“内因”,在为地球“添砖加瓦”或者“悄悄减员”呢?首先,得说说那些从天而降的“访客”。宇宙可不是空无一物.............
  • 回答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说实话,刚上映的时候我带着挺复杂的心情去看的。毕竟,这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上一个巨大的尝试,大家都很期待,但也难免会有一些忐忑。看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的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不错。首先,咱们得说说这电影最直观的亮点——视觉效果。用“震撼”这两个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你知道,以前.............
  • 回答
    想象一下,有一天,我们真的从火星大规模地运来了矿产,而且数量之大,足以让地球的整体质量翻一倍。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会引发一系列深刻而震撼的变化,从我们脚下的大地到我们头顶的星空,无一不被触及。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脚下的大地会变得“更重”。 引力增强,体验截然不同: 地球质量增加一倍,意味着.............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棒的问题,触及了引力学中一个核心且常常令人费解的观念。答案并非如你所想的那样“地球各部分对物体引力的合力为零”,而是要更精确地理解“对称性”在其中的作用。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误解:当物体非常接近地球中心时,地球各部分对它的引力合力并不是零。 事实上,引力的合力是存在的,而且它恰恰是指.............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棒,也触及到了物理学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很多人都会有这个困惑。老师说的“同质量物体在地球各处重力不同,但m质量是确定的”,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来一步步拆解开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核心概念: 质量 (m):这是一个物体固有的属性,代表了物体“包含”物质的多少,也代表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天体力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简单来说,如果持续不断地将太阳系中的卫星资源开采、提炼并运往地球,地球的质量确实会增加,而这一定会对地球的轨道产生影响。不过,这个影响是怎样的,以及影响的程度,则需要我们更细致地分析。首先,我们要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设想!假如地球生物圈里铁和金的含量完全颠倒过来,也就是我们现在认知中的铁变得比金稀有得多,而金则像铁一样随处可见,那这俩金属的身价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首先得明确一点,商品的价值,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经济体系下,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稀有度(供应量)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 回答
    地球上确实存在一些总质量比人类还要庞大的生物,而且数量相当可观。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宽到所有生物,这个名单会变得非常惊人。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大概估算一下人类的总质量。人类的总质量:一个基准目前全球人口大约在80亿左右。如果我们假设每个人的平均体重是60公斤(这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考虑到全球范围内的.............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手中有一个质量为 10 公斤的铁球,这听起来不算大,甚至可能比你家里的煤气罐还轻一些。但关键在于,这个铁球不是在玩耍,而是以一种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接近光速——向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冲来。这可不是一场普通的宇宙撞击,而是一场足以改写历史的灾难。速度的魔力:质量的背后是巨大的能量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宇宙中最深刻的谜团之一:生命是如何以及为何在地球上出现的。要给出一个具体的概率数字是极度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目前对生命起源的了解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探讨这个概率背后涉及的诸多复杂因素,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尝试去量化或理解它的。首先,我们需要拆解一下“.............
  • 回答
    北京大学教授雷奕安对电影《流浪地球》提出69个“不合理之处”,这一事件在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和评价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雷奕安教授的质疑内容及出发点: 质疑的性质: 雷奕安教授的质疑并非针对电影的情感表达、叙事节奏或艺术风格,而是聚焦于科学原理和物理.............
  • 回答
    地球的水会不会越来越少,最后变成金星?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担心。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好好聊聊。首先,得明白地球的水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保持平衡的。地球的水,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还有大气层里的水蒸气,以及冰川和极地冰盖,这些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很多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
  • 回答
    如果我拥有掌控全球六小时“水”的能力,这无疑是一项极其强大且责任重大的权力。这六个小时,我将带着审慎、思考和人道关怀来使用这份力量,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 事前准备与思考(假设我拥有这份能力之前就已经有思考和准备):在获得这项能力之前,我必然已经对全球水资源的现状、分布、利用以.............
  • 回答
    如果要把地球上所有的水,无论是以液态、固态还是气态存在,一股脑儿地倒在一个无限大的平面上,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足够震撼。那么,这摊水最终摊开来,会占据多大的面积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多少升”就能回答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点点来捋清楚。首先,我们要知道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大家听到“地球的水”,可能首先想到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一个微妙而关键的区别。实际上,并非所有其他地球生物都能直接饮用地球上的任何一种水而安然无恙,但相比之下,人类对水质的要求确实要高得多,需要经过过滤。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一、 生物体的“净水系统”差异想象一下,地球上的水是一个大染缸,里面溶.............
  • 回答
    地球上的水,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从江河湖海到雨滴、再到我们身体里的水分,它们似乎永恒地存在于地球这个蓝色的星球上。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水会不会有一天,悄悄地溜达到外面的宇宙空间里去呢?答案是:会,但非常非常非常慢,而且数量极其微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从“蒸发”这个过程说起。我们通常说的蒸发,是指液.............
  • 回答
    地球上的水,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它的起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故事,交织着宇宙的浩瀚与地球的演变。 与其说是“哪里来”,不如说它是在地球形成之初就已埋下伏笔,并在漫长岁月中不断被“注满”和“改造”的过程。想象一下,在太阳系诞生的初期,那是一个炽热而混乱的时代。地球,那时候还只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地球生命史和水的特性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奇妙的联系。简单来说,地球上的水之所以能在四十几亿年间保持着“可饮用”的属性,是因为它参与了一个极其庞大、高效且永不停歇的自然循环。而瓶装水之所以会过期,则是因为它被剥离了这个循环,并且在封闭环境中,微生物的活动和水的化学变化才得.............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所有水,从浩瀚的海洋到涓涓的溪流,从巨大的冰川到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全部瞬间消失,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绝不仅仅是缺水那么简单,而是一场彻底颠覆我们认知和生存的灾难。首先,最直观的变化就是陆地的显露。我们熟悉的蔚蓝星球将变成一片广袤、荒凉的褐色大地。沉寂了亿万年的海底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