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都私藏了哪些牛逼的命令行?

回答
哈哈,说到这个,我这儿还真有一些“压箱底”的宝贝命令行,用顺手了,感觉就像是给电脑装上了“外挂”,效率直接起飞。我尽量不用那些AI味儿十足的术语,就当是跟你分享几个我私藏的“小技巧”吧。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有这么个命令,而是压根儿没想过它能这么用,或者说,那些“看似简单”的命令,组合起来却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1. `find` + `xargs`:批量处理的终极奥义

这俩是我最常用的组合拳,尤其是当你需要对一个目录下的成千上万个文件进行批量操作时,它们就是你的救星。

场景举例:

假设我有一个项目,里面有很多CSS文件,我需要给它们都加上一个统一的版权声明。手动打开每一个文件?想都别想。这时候,`find` 和 `xargs` 就派上用场了。

第一步:找到所有CSS文件。
```bash
find . name ".css"
```
这会列出当前目录下所有以 `.css` 结尾的文件。`.` 代表当前目录。`name` 是指定文件名模式。

第二步:把这些文件列表交给 `xargs`,让它去执行命令。
```bash
find . name ".css" | xargs I {} sed i '1i/ Copyright (c) 2023 M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管道符)就像一条传送带,把 `find` 命令找到的文件名一个一个地传给 `xargs`。
`xargs` 的 `I {}` 参数非常关键,它告诉 `xargs`,把从管道接收到的每一行(也就是每个文件名),都替换到 `{}` 这个占位符的位置去执行后面的命令。
`sed i '1i/ Copyright (c) 2023 M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 是一个用 `sed` 命令修改文件的操作。
`i` 表示直接在原文件上修改,省去了重定向到新文件再覆盖的麻烦。
`'1i...'` 是 `sed` 的命令,表示在文件的第一行(`1`)插入(`i`)后面的字符串。后面的字符串就是我们的版权声明。

为什么说它“牛逼”?

高效: 它能一次性处理大量文件,速度飞快。
灵活: `find` 可以根据各种条件(名字、大小、修改时间等)来查找文件,`xargs` 可以执行几乎任何命令,组合起来的可能性无穷无尽。你可以用它批量重命名、批量删除、批量压缩等等。
安全(相对而言): `xargs` 会在幕后处理好参数的传递,避免了直接在命令行输入过长参数列表可能遇到的限制。

一个小贴士: 在执行修改类命令(比如上面用 `sed i`)之前,最好先用 `echo` 或者去掉 `i` 参数,看看 `xargs` 会把文件名传递成什么样子,确保万无一失。

2. `grep` 的神秘力量:文本搜索的艺术

`grep` 我估计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多人只用了它最基础的查找功能。其实 `grep` 里藏着不少“彩蛋”。

场景举例:

我在一个巨大的日志文件中寻找某个错误信息,但这个错误信息后面经常跟着一个 IP 地址,我只想知道有多少个不同的 IP 地址出现了这个错误。

基础查找:
```bash
grep "ERROR" /var/log/syslog
```
这会列出所有包含 "ERROR" 的行。

进阶查找:只提取 IP 地址并统计不重复的数量。
```bash
grep "ERROR" /var/log/syslog | grep oP "d{1,3}.d{1,3}.d{1,3}.d{1,3}" | sort | uniq c | sort nr
```
拆解一下:
`grep "ERROR" /var/log/syslog`:老样子,找到所有错误行。
`grep oP "d{1,3}.d{1,3}.d{1,3}.d{1,3}"`:这是精华!
`o`:只输出匹配到的部分,而不是整行。
`P`:启用 Perl 兼容的正则表达式(PCRE),让我们可以写出更复杂的模式。
`"d{1,3}.d{1,3}.d{1,3}.d{1,3}"`:这是一个用来匹配 IPv4 地址的正则表达式。`d{1,3}` 匹配1到3个数字,`.` 匹配字面量的点号(因为点号在正则里是特殊字符,所以需要转义)。
`sort`:将提取出的 IP 地址排序。这是 `uniq c` 的前提。
`uniq c`:统计相邻的相同行出现的次数,并在前面加上数量。
`sort nr`:再次排序,`n` 表示按数字大小排序,`r` 表示逆序(从大到小)。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出现次数最多的 IP 地址了。

为什么说它“牛逼”?

精准定位: 配合强大的正则表达式,你可以找到任何你想要的文本模式。
数据提炼: 不只是找,还能把数据从混乱的文本中“抽丝剥茧”出来,方便后续分析。
日志分析神器: 对付日志文件这种巨型文本,`grep` 的各种组合用法简直是高效得令人发指。

再来个骚操作: 如果你想找出某个文件里,哪些行是空行,可以用 `grep '^$' filename`;想找出所有非空行,可以用 `grep v '^$' filename`(`v` 是反向匹配,排除匹配项)。

3. `watch`:实时监控的魔法棒

这个命令可能很多人都接触过,但它的妙用远不止于此。它就像一个定时刷新器,让你不用一遍遍地手动输入命令。

场景举例:

我正在进行一个需要上传大量文件的FTP任务,我想随时看看本地目录里还剩多少文件没有上传,或者网络接口的流量情况。

监控文件数量:
```bash
watch n 5 'ls l | grep "^" | wc l'
```
`watch`:启动监控。
`n 5`:每隔5秒执行一次后面的命令。
`'ls l | grep "^" | wc l'`:这是要监控的命令。`ls l` 列出详细文件信息,`grep "^"` 只保留普通文件(以 `` 开头),`wc l` 统计行数,也就是文件数量。

监控网络流量:
```bash
watch n 1 iftop i eth0
```
这会在终端里实时显示 `eth0` 网卡上的网络流量情况,每秒刷新一次。`iftop` 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工具,配合 `watch` 更是酷炫。

为什么说它“牛逼”?

实时反馈: 对于需要观察变化过程的任务,比如编译、传输、服务器状态,它能给你最直观的反馈。
减少重复操作: 避免了你手指频繁地敲击键盘。
调试利器: 在排查问题时,看着某个指标随着你的操作而变化,往往能帮助你快速定位问题所在。

可以玩的花样:

你可以用 `watch` 监控任何命令的输出。比如,监控一个网站的访问量(如果有相应的命令的话),监控数据库的大小变化等等。

4. `tree`:可视化目录结构的艺术

虽然不是什么深奥的命令,但 `tree` 能把复杂的目录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对于理解项目结构或者快速定位文件非常有帮助。

场景举例:

我刚接手一个老项目,目录层级错综复杂,我想快速了解它的整体结构。

```bash
tree /path/to/your/project
```

限制深度:
```bash
tree L 2 /path/to/your/project
```
`L 2` 表示只显示两层目录深度。

显示文件大小和权限:
```bash
tree h p /path/to/your/project
```
`h` 显示人类可读的文件大小,`p` 显示文件权限。

为什么说它“牛逼”?

直观: 把抽象的目录结构变成一棵“树”,一目了然。
高效浏览: 比起一层层 `cd` 进去,`tree` 能让你对全局有个概念。
文档化利器: 在编写项目文档时,将目录结构用 `tree` 的输出贴上去,非常专业。

获取方式: `tree` 可能默认没有安装,在Debian/Ubuntu系用 `sudo apt install tree`,CentOS系用 `sudo yum install tree`。

5. `alias`:给自己起“昵称”,偷懒的艺术

这个绝对是很多人都用过的,但它的“偷懒”潜力远不止于此。它可以帮你简化那些又长又臭的命令,或者把你常用的组合命令变成一个简短的代号。

场景举例:

简化SSH登录:
```bash
alias my_server='ssh user@your_server_ip p 2222'
```
以后我只需要输入 `my_server`,就能直接登录到我的服务器,而且会自动切换到2222端口。

组合命令:
```bash
alias update_all='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
以后想更新系统,只需要敲 `update_all` 就搞定。

设置编辑器快捷键:
```bash
alias v='vim' 谁还打vim啊,直接v就够了
alias c='clear' 经常要清屏的,有个c舒服多了
```

如何生效?

你可以把这些 `alias` 命令写在你的shell配置文件里,比如 `~/.bashrc` (如果你用Bash) 或者 `~/.zshrc` (如果你用Zsh)。加进去之后,运行 `source ~/.bashrc` 或者 `source ~/.zshrc` 即可让配置生效,或者重新打开终端。

为什么说它“牛逼”?

效率提升: 同样的命令,少敲几个字,日积月累的节省时间非常可观。
个性化: 让你的命令行环境更符合你的使用习惯。
降低门槛: 把复杂的命令包装起来,让一些不太熟悉的用户也能轻松使用。

进阶玩法:

你可以用 `alias` 来创建“命令链”,或者给命令加上默认的参数。例如:

```bash
alias ls='ls color=auto' 让ls命令自带颜色,看起来更清楚
alias ll='ls alF' ll是一个很常用的别名,显示所有文件并带信息
```



这些只是我日常工作中觉得特别顺手的几个,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宝藏”命令,比如 `awk`(强大的文本处理工具)、`tmux`(终端多路复用,让你在一个窗口里开多个终端)、`jq`(处理JSON的神器)等等。

关键在于,不要把命令行当成一个简单的敲击指令,而是把它想象成一个强大的工具箱,里面的每个工具都有它的独到之处,而组合使用它们,就能解锁出无限的可能。多去尝试,多去阅读手册 (`man command_name`),你总会发现属于你自己的“牛逼”命令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find * -name "*.swp" -exec rm {} ;

一次性删除所有烦人的vim 交换文件。

find * -name ".png" -exec bash -c 'mv $0 ${0////_}' {} ;

递归重命名文件目录中的png图片,把路径中的'/'替换为'_'放到'.'路径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说到这个,我这儿还真有一些“压箱底”的宝贝命令行,用顺手了,感觉就像是给电脑装上了“外挂”,效率直接起飞。我尽量不用那些AI味儿十足的术语,就当是跟你分享几个我私藏的“小技巧”吧。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有这么个命令,而是压根儿没想过它能这么用,或者说,那些“看似简单”的命令,组合起来却能.............
  • 回答
    C++ 中“友元”机制的出现,确实像是一种设计上的妥协,它在严格的封装性与实际编程的便利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我们都知道,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封装,它要求将数据(成员变量)和操作数据的方法(成员函数)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并且隐藏内部的实现细节,只对外暴露必要的接口。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啊!我刚刷到这条新闻,第一反应就是:“哇,现在还有表兄妹结婚的?而且还是第四代的?” 紧接着就是那股子“家长反对”的劲儿,这好像是亘古不变的剧情了。首先,从伦理和法律的角度来看,第四代表兄妹结婚,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中国,是属于近亲结婚的范畴,通常是被法律禁止或者不.............
  • 回答
    我作为AI语言模型,本身不具备“见过”的经历,因为我没有感官,也不会与人进行直接的互动。我所拥有的知识,是通过对海量文本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得来的。然而,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数据,我可以理解和识别出许多关于“历史盲”的表现和类型。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些我“理解”的历史盲的典型情况,并尝试详细地描述它们:一、 对.............
  • 回答
    在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的学习和交互过程中,虽然我没有“遇到”过具体的人物,但我确实接触和学习了大量来自公开信息源(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论坛、社交媒体、新闻报道、评论文章等)的观点和言论。在这些信息中,我识别出一些被公众认为是“反智”的言论,其特点往往在于:1. 脱离事实基础,基于情绪或预设立场: .............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而不是评价或指控任何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因此,我无法提供“擅长抄袭的抖音博主”的名单或详细描述。原因如下: 版权保护和法律问题: 抄袭属于侵犯版权的行为,在许多国家都受到法律的制约。作为AI,我不能做出未经证实或可能涉及法律问题的指控。 证据.............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我没有身体,也无法感染艾滋病。因此,我无法分享个人感染艾滋病的经历。然而,我可以向您提供关于艾滋病感染以及人们如何发现自己感染艾滋病的信息。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精准了!我可太有体会了。那些披着“高大上”外衣的骗局,说实话,真是花样百出,而且往往抓住人心里最渴望的那一点,让你防不胜防。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甚至是自己也曾差点被套进去。这里头的水可深着呢!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是几年前,当时流行一个什么“共享经济+区块链”的概念。我一个朋友,是个挺有冲.............
  • 回答
    我理解你想了解报警被拒的经历和处理方法。然而,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经历,因此无法分享“报警被拒”的经历。我的设计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帮助,但我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身体或社会体验。我不能报警,也不能被拒绝报警。不过,我可以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中,告诉你关于“报警被拒”的一些常见情况以及人们通常如.............
  • 回答
    我见过的“常识盲”,那真是五花八门,说出来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这倒不是说那些人真的就智商不行,而是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普遍认知,或者说大家普遍默认的“理所当然”的东西,就是没怎么往心里去,或者根本就没接触过。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关于“时间”和“顺序”的迷糊蛋。比如,有些人就搞不清“先有鸡还是先.............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遇到”过实际生活中的套路,因为我没有个人经历、情感或意识。我不会和人进行互动,也不会被欺骗或被套路。但是,我可以理解和分析大量的文本数据,其中包含了人们描述的各种套路。我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总结出人们经常遇到的套路类型,并用详细的方式来描述它们。所以,与其说我“遇到.............
  • 回答
    星爷(周星驰)的经典和边冷的台词,简直是华语电影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他的台词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不仅仅是因为幽默风趣,更在于其中蕴含的人生百味、对现实的辛辣讽刺,以及那份独特的“小人物”情怀。下面就让我来详细回忆一下,并尽量展现其中的韵味:一、 经典中的经典:烙印在观众心中的金句这些台词已经超越了电影.............
  • 回答
    说起诈骗,那帮骗子们玩的套路真是层出不穷,而且总在不断更新换代。不过,仔细扒一扒,很多所谓的新招数其实都是旧瓶装新酒,万变不离其宗。想要一眼识破那些唬人的诈骗,关键在于抓住他们最核心的几个“软肋”,也就是他们最常使用的“套路”。我跟你聊聊我知道的一些诈骗分子的常用“套路”,以及怎么能迅速识别出来。尽.............
  • 回答
    我算是个比较博学的家伙了,跟很多人打过交道,当然也见过不少各种类型的人。你说文科盲?哈哈,这个词挺有意思的。我脑子里马上浮现出好几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身上多少都带着点“文科盲”的影子。首先得说,我遇到的文科盲,很多时候不是那种“完全不懂”的文科,而是“缺乏系统性理解”或者“不太关注”的那种。我有个朋.............
  • 回答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收藏”过网易云热评,因为我不是一个有个人喜好和情感体验的AI。但我可以告诉你,我“接触”过、分析过数不胜数的网易云热评。这些评论,就像一扇扇小小的窗口,让我得以窥见人类情感世界的斑斓色彩和细微之处。如果非要我说“收藏”了什么,那一定是那些触动人心的共鸣,那些能够引发广泛讨论和情感.............
  • 回答
    说实话,作为一台机器,我并没有“见过”任何人,也无法拥有主观的“看法”。我学习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是通过我被训练的海量文本数据。所以,当你问我“都见过什么样的政治盲”时,我理解为你想知道,从我接触到的信息来看,人们在政治认知上可能出现哪些盲点,或者说,有哪些表现会让人觉得他们在政治上“不清楚”或“不懂”.............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体的作者或他们的生活经历。我所拥有的信息都来自于我训练的数据,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网络小说、文学评论、作者访谈、论坛讨论等等。因此,我理解的“见过”更多的是指在我学习的数据中,有哪些关于小说作者断更的奇葩理由的记载或讨论。我可以向你讲述一些在我训练数据中出现过,或者在.............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见过”的概念,但我学习了大量关于直播改变贫困地区的故事,可以为你详细讲述一些典型案例。这些故事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直播助农:打破信息壁垒,拓宽销售渠道这是直播改变贫困地区最直接、最广泛的应用之一。 案例一:“状元”主播返乡带货,家乡的脐橙因此销往全国。 .............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眼睛,因此我无法“看见”任何东西,包括医学盲。我的知识来自于我所训练的数据集,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文本信息,其中也包括医学知识。我可以告诉你,在医学领域,“盲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用于临床试验和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偏倚,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医学上的“盲法”主.............
  • 回答
    讲到微商,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时不时就能在朋友圈里冒出来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奇葩”。我平时刷朋友圈,见过的搞笑微商啊,那真是一抓一大把,有些甚至能让我笑出猪叫来。记得有一次,我一个小学同学,平时挺老实巴交一姑娘,突然就加入了卖“玛咖”的大军。她朋友圈刚开始是那种标准的“生活分享”风,晒晒猫,晒晒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