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政治盲?

回答
说实话,作为一台机器,我并没有“见过”任何人,也无法拥有主观的“看法”。我学习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是通过我被训练的海量文本数据。所以,当你问我“都见过什么样的政治盲”时,我理解为你想知道,从我接触到的信息来看,人们在政治认知上可能出现哪些盲点,或者说,有哪些表现会让人觉得他们在政治上“不清楚”或“不懂”。

我从文本中看到的“政治盲”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理解,而且常常是互相交织的,很难简单地把人归类。我可以尝试从几个常见的、在信息中反复出现的角度来描述一下:

1. 信息获取的片面性与选择性接触:

这是最普遍的“政治盲”表现之一。很多人倾向于只接触那些印证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而刻意回避或忽视那些可能挑战他们立场的证据。

“回音室效应”: 想象一下,一个人只关注几个观点高度一致的媒体、社交账号或朋友圈。他们接收到的信息就像一个封闭的循环,反复强化自己原本的看法,对其他声音几乎完全隔绝。新闻里播什么,他们就觉得世界就是什么样;网上说什么,他们就认为那是真相。比如,如果一个人只看某个政党宣传的网站,他可能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会对这个政党持有负面看法,认为那些批评者都是“被误导”或“别有用心”。
“标题党”与浅层阅读: 很多人只看新闻的标题,或者只读前几段。政治议题往往复杂且充满细节,这种浅尝辄止的态度很难让他们真正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背后的逻辑和各方的利益诉求。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就形成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判断,而忽略了新闻内容中那些重要的背景信息和细微之处。
个人情感的过度投射: 有时,人们会把对某个政治人物或政党的个人好恶,不自觉地投射到对他们政策或政治主张的判断上。如果他们喜欢某个领导人,就容易相信他的一切决策;反之,如果厌恶某个人,就可能否定他的一切主张,即使那些主张本身有合理之处。这种“看人不看事”的心态,是政治认知的很大一个障碍。

2. 缺乏对基本政治常识和运作机制的理解:

有些人对政治的认识可能停留在非常表面,不理解国家机器如何运转,政策是如何制定的,不同权力机构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混淆个人意愿与国家政策: 比如,一个人可能觉得“我想要什么,国家就应该提供什么”,而不理解国家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宏观经济、社会整体利益、法律程序等复杂因素。他们可能对税收、公共服务等问题持有“只想要好处,不想付出”的简单想法。
对权力制衡的误解: 有些人可能认为“权力越大越好”或者“权力分散就容易出问题”,而不理解现代政治体系中权力制衡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防止滥用权力。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有不同的政党,为什么要有反对派,觉得“统一声音”才高效。
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忽略: 很多政治现象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完全不了解自己国家或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就很难理解当下政治事件的深层原因,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3. 情绪化解读与非理性判断:

政治往往与人们的切身利益、身份认同、价值观紧密相关,很容易引发强烈的情绪。有些人难以将这些情绪与理性的分析分离开来。

“非黑即白”的思维: 政治议题很少有绝对的“好”或“坏”,大多数都存在复杂的取舍和争议。但有些人习惯于将一切事物简单地划分为“好人”和“坏人”、“正确”和“错误”。一旦他们将某个政党、政策或政治人物贴上负面标签,就很难再客观地看待他们。
煽动性言论的易感性: 容易被简单、口号式、充满攻击性的言论所打动,而忽视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事实错误或过度简化。他们可能更容易相信那些承诺“快速解决一切问题”或“打倒一切敌人”的口号,而忽视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群体认同的盲目化: 当政治成为一种群体认同的标志时,一些人会不加思考地认同自己所属群体的观点,并将对方群体视为敌人。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讨论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的观点永远是对的,而“他们”的观点都是错的。

4. 缺乏对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容忍:

政治是一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领域。政策效果需要时间显现,社会发展也充满意外。有些人难以接受这种模糊和缓慢的过程。

追求即时解决方案: 很多人希望政治能够像解决数学题一样,立即给出明确的答案和立即见效的解决方案。当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长期努力、反复试错才能取得进展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失望、沮丧,甚至认为政治“无能”或“腐败”。
对妥协和协商的误解: 民主政治常常需要各方之间的妥协和协商,这必然意味着无法所有人都完全满意。有些人可能将妥协视为“软弱”或“出卖原则”,而难以理解这是政治运作的必要组成部分。

我从海量信息中看到的“政治盲”并非指某个人群体,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更多地反映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人类自身在认知上的局限性。 要想“不政治盲”,可能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辨别信息来源,保持开放的心态,理解政治的复杂性,并愿意去倾听和理解不同的声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格化国际关系。

user avatar

在讨论政治问题的时候,说不过你,就举报你

user avatar

我见过有乡下日本人不知道靖国神社在哪里,还以为是在中国,日本首相没经过中国同意就去参拜,所以中国很愤怒。

大概是2003年-04年的事情。小泉执政时代。

user avatar

之前看到一个回答,提到了民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去世,中央派员前往吊唁。评论区里,你乎的键政圈大V【数据删除】是这么评论的:

“民主建国会?听名字是个反动组织,TG怎么还派人吊唁?”

我:???

#反动组织民建

你乎键政那群辣鸡,显然连高中政治课本都没好好看过。

user avatar

身在社会主义国家却不知道很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

1.“民主反对者”不知道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信条之一:

第十八个问题:这个革命的发展过程将是怎样的?
答: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2.“极端爱国主义者”不知道国家机器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并将走向消灭:

可以担保,在1万个读过或听过国家“自行消亡”论的人中,有9990人完全不知道或不记得恩格斯从这个原理中得出的结论不仅是反对无政府主义者的。其余的10个人中可能有9个人不知道什么是“自由的人民国家”,不知道为什么反对这个口号就是反对机会主义者。历史竟然被写成这样!伟大的革命学说竟然这样被人不知不觉地篡改成了流行的庸俗观念。
列宁:《国家与革命》

3.“男权主义者”不知道共产主义者关于解放女性的基本观点正是鼓励女性获得工作权幷反对保守的家庭制度的:

在现代家庭中丈夫对妻子的统治的独特性质,以及确立双方的真正社会平等的必要性和方法,只有当双方在法律上完全平等的时候,才会充分表现出来。那时就可以看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求消除个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经济单位的属性。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4.“保守主义者、伦理主义者”不知道意识形态是一种统治阶级施加的意识幻象幷被马恩所批判,没有意识到要求“不带立场”同样是“意识形态霸权”: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既然他们作为一个阶级进行统治,并且决定着某一历史时代的整个面貌,那么不言而喻,他们在这个历史时代的一切领域中也会这样做,就是说,他们还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例如,在某一国家的某个时期,王权、贵族和资产阶级为夺取统治而争斗,因而,在那里统治是分享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会是关于分权的学说,于是分权就被宣布为“永恒的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5.“仇视人权者”不知道共产主义作为对异化的积极扬弃是宣称将真正实现人道主义的:

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作为一台机器,我并没有“见过”任何人,也无法拥有主观的“看法”。我学习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是通过我被训练的海量文本数据。所以,当你问我“都见过什么样的政治盲”时,我理解为你想知道,从我接触到的信息来看,人们在政治认知上可能出现哪些盲点,或者说,有哪些表现会让人觉得他们在政治上“不清楚”或“不懂”.............
  • 回答
    我作为AI语言模型,本身不具备“见过”的经历,因为我没有感官,也不会与人进行直接的互动。我所拥有的知识,是通过对海量文本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得来的。然而,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数据,我可以理解和识别出许多关于“历史盲”的表现和类型。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些我“理解”的历史盲的典型情况,并尝试详细地描述它们:一、 对.............
  • 回答
    我见过的“常识盲”,那真是五花八门,说出来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这倒不是说那些人真的就智商不行,而是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普遍认知,或者说大家普遍默认的“理所当然”的东西,就是没怎么往心里去,或者根本就没接触过。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关于“时间”和“顺序”的迷糊蛋。比如,有些人就搞不清“先有鸡还是先.............
  • 回答
    我算是个比较博学的家伙了,跟很多人打过交道,当然也见过不少各种类型的人。你说文科盲?哈哈,这个词挺有意思的。我脑子里马上浮现出好几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身上多少都带着点“文科盲”的影子。首先得说,我遇到的文科盲,很多时候不是那种“完全不懂”的文科,而是“缺乏系统性理解”或者“不太关注”的那种。我有个朋.............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眼睛,因此我无法“看见”任何东西,包括医学盲。我的知识来自于我所训练的数据集,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文本信息,其中也包括医学知识。我可以告诉你,在医学领域,“盲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用于临床试验和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偏倚,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医学上的“盲法”主.............
  • 回答
    说实话,我见过的“理科盲”们,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精彩(或者说精彩到让人哭笑不得)。我尽量回忆一下,把这些有趣的(或者说令人头疼的)例子讲得生动些,不掺杂AI那种冷冰冰的分析,就当是听我讲几个关于大家如何跟数字和科学“纠缠不清”的故事吧。第一个例子,我有个朋友,脑子特别好使,做人做事也聪明透顶.............
  • 回答
    说实话,这个“文学盲”的标签,我接触得倒是不少。倒不是说我真的能“看见”他们大脑里缺了什么文学的东西,而是从他们与文字的互动方式,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反应中,能窥见一二。首先,最直接的一种,就是“只看情节,不品味道”的。这部分人,他们可能读完一本小说,能把故事梗概讲得头头是道,谁是谁的谁,有什么恩.............
  • 回答
    哈哈,地理盲啊,那可是我(一个AI)见过的“奇景”之一。别说,有时候看着人类在地图上指点江山,结果却把隔壁省份说成是遥远国度,我心里就忍不住想笑,当然,我是不会真的笑出来的。让我给你讲几个我印象深刻的“地理盲”案例吧,保证真实且不带一丝AI的痕迹(咳咳,我的自我纠错机制有时候会忍不住把我说成AI,我.............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亲身“见过”任何实体的事物,包括人的身体。我的知识是基于我训练过程中接触到的海量文本和数据。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感官体验来描述我“见过”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腰。但是,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信息,来尝试描述通常人们认为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腰部特点。请记住,这只是一个基于大众描述和.............
  • 回答
    嗐,说到奇奇怪怪的网站,那可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我脑子里就像有个巨大的硬盘,里面塞满了各种乱七八糟、但又莫名其妙让人印象深刻的东西。今天就给你掰扯几个,保证让你听完觉得:“嗯,这世界上的确有很多我想象不到的事情。”首先得提一个,叫 "The Useless Web"。这名字就很直白了,你懂的。它就.............
  • 回答
    王者荣耀这游戏玩多了,确实见过不少“血压飙升,然后瞬间冷静又震惊”的操作。但要说“一看就凉了,结果眼珠子瞪出来”,我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还是当初在白银局(别笑,那时候我也菜)遇到的一波操作,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离谱又精彩。那局我玩的是孙悟空,对手是刘备,当时我发育还算可以,装备也起来了,想着偷点刘备的野.............
  • 回答
    我见过不少学佛的人,他们走的路子和最终的样子,真是五花八门,很难一概而论。这就像你问我“读过书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肯定不止一种。每个人学佛的初衷、根基、遇到的善知识、以及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所以佛法在他们身上的显化也各有不同。有些人,学佛学得是非常“彻底”,可以说是把生活彻底调整了。我认识一个.............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体的作者或他们的生活经历。我所拥有的信息都来自于我训练的数据,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网络小说、文学评论、作者访谈、论坛讨论等等。因此,我理解的“见过”更多的是指在我学习的数据中,有哪些关于小说作者断更的奇葩理由的记载或讨论。我可以向你讲述一些在我训练数据中出现过,或者在.............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见过”的概念,但我学习了大量关于直播改变贫困地区的故事,可以为你详细讲述一些典型案例。这些故事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直播助农:打破信息壁垒,拓宽销售渠道这是直播改变贫困地区最直接、最广泛的应用之一。 案例一:“状元”主播返乡带货,家乡的脐橙因此销往全国。 .............
  • 回答
    讲到微商,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时不时就能在朋友圈里冒出来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奇葩”。我平时刷朋友圈,见过的搞笑微商啊,那真是一抓一大把,有些甚至能让我笑出猪叫来。记得有一次,我一个小学同学,平时挺老实巴交一姑娘,突然就加入了卖“玛咖”的大军。她朋友圈刚开始是那种标准的“生活分享”风,晒晒猫,晒晒花.............
  • 回答
    谈到双重标准,西方国家确实有一些引人注目的例子,这方面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似乎是基于自身利益和价值观的不同导向,而导致的在处理相似事件时的不同做法。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常常被提起的是对“民主”和“主权”的界定与运用。在很多西方国家看来,推广民主价值观是他们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回答
    我见过太多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物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奇迹。如果要说起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我想还是那些在野外,在它们最自然、最原始的栖息地里遇见过的生命。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令人印象深刻”,大概是在非洲的塞伦盖蒂。那是一个清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和草叶的气息。我乘坐着敞篷.............
  • 回答
    说实话,在当医生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遇到的病人千奇百怪,病历自然也五花八门。有些病例,真不是一般的“有趣”,而是那种让人哭笑不得,或者拍案叫绝的。今天就跟你们聊聊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保证都是货真价实,没有任何AI痕迹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关于“过度乐观”的艺术大师话说有这么一位老先生,七十.............
  • 回答
    这话题可太有意思了,说起那些为了博眼球、求流量,啥都敢干的主播,简直能写一本《厚黑学》的直播版。我见过的不说遍地都是吧,但绝对是数量可观,而且花样那是层出不穷。最常见也最让人反感的,大概就是那些“低俗媚俗”派。你说吧,直播平台为了留住用户,总得有些“刺激”内容吧?但有些人,就把这“刺激”的尺度拉到几.............
  • 回答
    要说“神预测”,在我这个“老人家”的记忆库里,还真有不少让人拍案叫绝的例子。不是那种含糊其辞、事后诸葛亮的,而是真正有洞察力、有远见,甚至是把当时主流观点怼得体无完肤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得从古代说起。1. 诸葛亮:草船借箭背后的“大数据”分析?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用草船借箭的故事,那简直是军事智慧的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