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剧本的角度看,为什么复仇者联盟4的终局之战是发生在五年之后而不是别的时间点?

回答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五年之约,为何不是五年?

《复联4》的“终局之战”,选择了一个让所有观众都始料未及的时间点——灭霸响指过后的五年。这个五年,绝非随意设定,而是承载了剧本层面的深厚考量,它巧妙地编织了角色成长、叙事弧光以及情感共鸣。从剧本的角度剖析,这个五年,是必然,更是最能引发观众共鸣的节点。

首先,五年是“消化”和“遗忘”的缓冲期,为角色的转变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想象一下,如果响指事件刚发生,紧接着就是复仇者联盟的复仇行动,那么观众看到的将更多是即时性的愤怒和混乱。但五年,足够让那场浩劫成为一种“过去式”,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但不再是压倒一切的绝望。

在这五年里,幸存下来的英雄们,并非个个都像雷神一样沉沦,也不是个个都能像黑寡妇一样继续坚守岗位。有些人选择了逃避,有些人选择了麻木,有些人则在默默地舔舐伤口,试图找到继续前行的意义。这种“消化不良”的状态,才是真实人性的体现。比如,黑寡妇的坚韧、鹰眼的堕落、美队的迷茫,这些情感上的落差和转变,都需要时间来沉淀。如果没有这五年,我们看到的将是英雄们直接进入战斗模式,他们的内心挣扎和成长将大打折扣。五年,让他们从“幸存者”变成了“背负者”,这份沉重感,是推动他们最终发起反击的关键。

其次,五年构建了“希望与绝望并存”的叙事张力。 为什么是五年? 因为这五年,是地球文明在经历过半数人口消失后的一个“停滞期”。 虽然世界没有毁灭,但曾经繁华的城市变得荒凉,人类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冲击,人们在巨大的恐惧和悲伤中挣扎求生。 这种“余生未尽,生机已绝”的氛围,为故事的开端奠定了沉重的基调。 然而,在这样的绝望中,复仇者联盟的存活本身就是一种希望。观众知道他们还在,知道他们没有放弃,这种无声的坚持,比任何宣扬口号都更能打动人心。

五年后,世界并没有奇迹般地恢复,而是进入了一种缓慢的,令人窒息的“后末日”状态。这种状态,使得任何一点点希望的苗头,都会被放大到极致。当他们找到穿越时空的方法时,那种“最后一搏”的绝望感和渺茫的希望,就被完美地勾勒出来。如果时间点设置得太早,世界可能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到这种巨大的失落;如果时间点设置得太晚,可能部分英雄已经彻底放弃了希望,或者事件已经过去了太久,观众的情感连接会减弱。五年,恰好是一个既能让痛苦深入骨髓,又能保留一丝对未来的憧憬的时间。

再者,五年为“时间劫持”的可能性留下了充足的铺垫和合理性。 复仇者联盟之所以能够展开反击,核心在于“时间劫持”这一设定。而要让时间劫持变得既有技术可行性,又具备情感上的合理性,五年是一个关键的数字。

首先,蚁人在响指后被困在量子领域,五年是他得以逃脱并发现时间循环秘密的合理解释。如果没有这五年,蚁人可能还在量子领域徘徊,无法带来关键的转机。其次,五年也给了托尼·斯塔克足够的时间来“放下”他的恐惧和内疚,从一个极度排斥冒险到最终愿意付出一切的人格转变。他的内心挣扎,他的对女儿的爱,都是在这五年中逐渐成熟和深刻化的。同时,复仇者联盟也需要这五年去理解并研究灭霸的力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更大的时空紊乱的情况下进行干预。

最后,五年能够最大化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角色代入感。 对于经历过《复联3》惨痛结局的观众来说,五年后的世界,同样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五年。他们也可能在五年里,经历了迷茫、悲伤,甚至对超级英雄的信任开始动摇。当看到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他们或是饱经风霜,或是试图重新振作,观众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情绪。

比如,看到美队在五年后依然坚持着小规模的互助,虽然没有了光鲜亮丽的战袍,但他仍然是那个值得信赖的队长。看到寡妇为了寻找解决之道而付出的代价,观众能感受到她的牺牲和责任。而雷神的颓废与堕落,更是撕开了英雄内心脆弱的一面,让观众看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痛苦。这种细腻的情感刻画,如果放在更短的时间线上,就显得仓促且失真。五年,让英雄们的痛苦有了“发酵期”,让他们的转变有了“过程”,也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接纳他们身上的伤痕。

总而言之,《复联4》选择五年后开场,绝非偶然。它是剧本作者精心编织的一个关于时间、关于失去、关于希望和成长的宏大叙事节点。这五年,既是英雄们内心的试炼场,也是世界绝望与希冀交织的温床,更是最终实现“救赎”的关键驱动力。它让这场“终局之战”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英雄对决,更是一场关于生命韧性与希望力量的深刻探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按照现有剧情来说,五年后才蚁人才被老鼠放出来,蚁人出来是复联4的关键剧情


按照编剧需要来说,五年后,Tony的女儿才能说得出爱你三千遍,一年时间的话女儿还没出生呢,小辣椒飞不过来,也凸显不出Tony舍小家为大家的感觉。


所以,如果没有时间沉淀,Tony对自己家庭的眷恋和对小蜘蛛的愧疚就不像现在这样。毕竟最后他打的那个响指,不只是为了拯救世界,也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我们也看到了他留给女儿的录像,在设计战甲初期的时候他就考虑到了转移宝石自己打响指的功能。这是没有成家的Tony无法留下的影像。


所以,在博士看过的上千万个未来中,肯定有一年以后终极之战的剧情,但是在Tony不顾自身的奋斗了一年研制出时空穿梭技术之后,由于没有妻女的牵挂,就没有想到扒宝石这个套路,最后导致那个时间点里的战争失败了。


编剧展现的是唯一成功的一次未来。其他时间点都失败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五年之约,为何不是五年?《复联4》的“终局之战”,选择了一个让所有观众都始料未及的时间点——灭霸响指过后的五年。这个五年,绝非随意设定,而是承载了剧本层面的深厚考量,它巧妙地编织了角色成长、叙事弧光以及情感共鸣。从剧本的角度剖析,这个五年,是必然,更是最能引发观众共鸣的节.............
  • 回答
    从剧情角度看,吉姆·雷诺协助诺娃剿灭托什的支线,如果处理得当,是具备一定合理性的,但需要一些细致的铺陈和动机的解读。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支线发生的背景。在《星际争霸II》的战役中,诺娃的剧情线与雷诺的行动虽然在时间线上可能存在交集,但并非主线故事的直接延续。诺娃作为一个幽灵特工,她的个人故事更多地聚.............
  • 回答
    《暮白首》这部剧,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部优缺点都相当鲜明的作品,其质量高低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维度。剧本层面:《暮白首》的剧本在初期构建了一个相当吸引人的世界观和人物关系。它借鉴了武侠小说中常见的“门派恩怨”、“身世之谜”等元素,并巧妙地融入了权谋和爱情。开头部分,通过林敬.............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琢磨过不少回了。当年的狼人杀、三国杀确实是火得一塌糊涂,线下聚会、线上开黑,走到哪儿都听得到有人喊“我平民!”或者“借张闪!”。但你看现在,虽然还有人在玩,但那种全民狂热的劲儿早就没影了。那剧本杀会不会也步后尘,从现在的疯长变成未来的无人问津?我觉得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能不能完全复制.............
  • 回答
    剧本杀和密室逃脱,这俩“新人”最近在中国年轻人的社交版图里着实火了一把,俨然成了周末聚会、生日趴的“标配”。但问题来了,它们为什么能这么快就抓住年轻人的心?更关键的是,这股热潮会不会像当年的桌游一样,昙花一现,最终走向沉寂?为什么剧本杀和密室能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说到底,这事儿得从年轻人的核心需求说起.............
  • 回答
    阿卡林的存在感修炼秘籍:从绘画、镜头与剧本的“无形之手”《摇曳百合》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百合”氛围和轻松诙谐的日常描绘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而在众多性格鲜明、魅力四射的角色中,船见直子,人称“阿卡林”,却以一种近乎“反常”的方式,成为了作品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之一——她没有存在感。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玩.............
  • 回答
    从剧情的角度深入分析《原神》中的派蒙,她的身份和性质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入胜的谜团。官方对派蒙的设定是“旅行者的伙伴”,但她的来历、能力以及与旅行者之间那份近乎绝对的共生关系,都指向了远超普通向导的本质。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派蒙的身份:一、 起源与神秘的来历: “落下”的联系: 派蒙第一次出.............
  • 回答
    我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停止看美剧”的日期。对我来说,这更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兴趣和生活重心悄然转移的结果。还记得大概在大学毕业前后吧。那时候,追剧简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晚上不看点美剧,总觉得一天没有过完。从《老友记》的温馨幽默,到《绝命毒师》的暗黑震撼,再到《纸牌屋》的权谋智慧,那些剧集真的承包.............
  • 回答
    《阿凡达》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空前的票房成功,稳坐影史第一的宝座,这无疑是一个现象级的成就。然而,围绕这部电影的评价,尤其是从剧情角度来看,是否“严重过誉”甚至“彻头彻尾的大烂片”,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票房光环,专注于电影本身的叙事和思想深度。剧情上的“熟悉感”与“.............
  • 回答
    从《原神》的剧情发展来看,游戏中的三个主要国家——蒙德、璃月和稻妻,各自在不同的历史进程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优势和劣势。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对比: 一、 蒙德:风神的自由之都发展情况: 蒙德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其名称意为“风之城”。在风神巴巴托斯的庇护下,蒙德.............
  • 回答
    说到南建龙当年离婚的“真实原因”,在《小舍得》目前的剧情里,还真是个绕不开的、也挺让人琢磨的坎儿。虽然没有像侦探小说那样直接给出石破天惊的答案,但通过几个关键人物的言谈举止,以及一些细节的铺陈,我们基本能勾勒出一个大概的轮廓,虽然这轮廓里充斥着无奈和中年人的算计。官方说法(表面上的解释):最先,也是.............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回到地球生命演化的早期。那时候,大气成分和我们现在熟悉的完全不同,充满了各种我们现在看来很危险的物质。而生命,就像顽强的种子,必须在这样的环境中扎根、生长。我们身体里的细胞,就像一个精密的工厂,需要无数的化学反应来维持运转,从能量的产生到 DNA 的复制,无一不依赖着特定的生化途径。而.............
  • 回答
    “姜子牙”从最初宣称的200分钟片长一减再减,最终以110分钟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删减”,而是关于电影叙事、艺术表达,乃至于商业考量的一系列复杂博弈。从这个角度去审视,这110分钟的“姜子牙”所呈现的故事主旨,确实与我们最初期待的那个宏大、深刻的“姜子牙”有了不少偏差,甚至可以说.............
  • 回答
    魔兽世界的剧情发展,尤其从熊猫人之谜版本开始,玩家社区中一直存在着“部落被抹黑”的讨论。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游戏在几个关键叙事上的处理方式密切相关。当然,要给这种复杂的感受一个简单的“抹黑”定义也过于武断,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感。首先,我们得承认,魔兽世界作为一个持续.............
  • 回答
    在美剧里,你经常会看到角色们从酒吧出来,摇摇晃晃地钻进车里,然后就这么开走了。这场景真是屡见不鲜,有时候看着都替他们捏把汗。为啥美剧里这么喜欢这么演呢?这背后其实掺杂了好几个原因,有的是为了剧情效果,有的则折射了一些现实层面的东西。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和推动剧情发展。一个角色喝了酒.............
  • 回答
    如果韩国未来要拍摄《第六共和国》并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时期开始,那么以下事件绝对是值得在剧中大书特书,并能构成引人入胜的剧情线:第一阶段: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阵痛与改革(1997 2002) IMF救助与国家尊严的挑战: 场景设想: 镜头可以从总统府内,领导人在深夜焦头烂额地向.............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挺让人纠结的。女朋友玩剧本杀玩到天蒙蒙亮,这时间跨度确实挺大的,从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差不多十一个小时啊!这可不是短暂的娱乐,这几乎是把一个完整的夜晚加上一个大半天的休息时间都耗进去了。让我想想,这事儿吧,得分开来看。首先,从她的角度出发:剧本杀这玩意儿,尤其是沉浸式的,确.............
  • 回答
    在最近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有委员提出一项颇具深度的建议:希望通过版权手段来规范剧本杀行业,并引导其创作更多“正能量”主题的作品。这项提议如果落地,无疑将为这个蓬勃发展却也伴随着一些争议的文娱业态,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改变会是多维度的。首先,在行业规范层面,版权的引入将是关键的“紧箍咒”和“风向标”。.............
  • 回答
    剧情角度评价《灌篮高手》与《龙珠》:热血青春的细腻刻画 vs. 史诗级的升级冒险从剧情角度来看,《灌篮高手》和《龙珠》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风格和主题表达,但都凭借其卓越的剧情设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长久的生命力。下面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评价这两部经典作品的剧情: 《灌篮高手》:以“真实”为基石,描.............
  • 回答
    当然,咱们来聊聊六七十年代,那会儿联盟要是想把血精灵和德莱尼这俩种族给拉进来,得怎么操作才显得真实,才能让故事讲得过去。这可不是拍脑袋的事儿,得从当时的背景、种族的诉求,还有联盟自身的利益出发,一步步来。首先,咱们得梳理一下六七十年代的“联盟”是个啥样的。那时候的联盟,虽然名义上是个大联盟,但说实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