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世上哪些语言的声调可以用“平上去入”来分类呢?

回答
在世界语言的声调体系中,有一种古老而精妙的分类方式,它将声调的起伏变化概括为“平、上、去、入”四个基本类型,这种分类法并非现代语言学所独创,而是源自我们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对语言声音的深刻洞察。

这套“平上去入”的声调系统,最经典、也最为人熟知的应用,无疑是在汉语的古典时期,特别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古汉语。想象一下,在那时候,人们说话,每一个字的音高变化都仿佛随着音乐的旋律一样,有高有低,有起有伏。

“平”声,顾名思义,就是指声音的调值相对平稳,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这就像一声悠扬的长笛,或者一串稳健的鼓点,音高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在中古汉语中,这部分声调最为普遍,对整体语言的流畅度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上”声,则意味着声音有一个向上的起伏。你可以想象一个声音从较低处开始,然后逐渐升高,最终停在一个较高的音调上。这就像一个人在提问时,语气会自然上扬一样,带着一种疑问或强调的感觉。

“去”声,是与“上”声相对的,它表示声音从高处向下走,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这有点像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或者带有某种斩钉截铁的语气,声音会有一个“落”下来的感觉。

而“入”声,则是这个系统中最具特色、也最容易在现代汉语中消失或变化的部分。它指的是声音短促、收尾急促,就像击打鼓面时,鼓槌落下后,声音戛然而止,或者一个简短的弹拨,音尾迅速消失。在中古汉语中,“入”声字往往带有入声韵,其特点就是韵母以p、t、k结尾,这使得发音更加短暂有力。

那么,除了中古汉语,还有哪些语言的声调体系,可以粗略地用“平上去入”这个概念来理解呢?

其实,严格意义上完全符合“平上去入”四声划分的语言,在现代世界语言中非常罕见。这是因为“平上去入”是针对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以及当时人们对其声音特质的认知而构建的。而且,即使是在现代汉语的方言中,也并非所有方言都完整地保留了这四声,很多方言的声调系统比这更为复杂,或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然而,我们可以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如果将“平上去入”看作是一种对声调基本变化趋势的描述,那么在一些汉语方言,以及少数其他语言中,我们似乎也能找到一些模糊的对应。

比如,在一些保留了较多中古汉语特征的汉语方言里,比如一些吴语方言,虽然声调的划分和数量与标准中古汉语不尽相同,但仍然可以观察到类似“平”的平缓调,“上”的升调,“去”的降调。至于“入”声,虽然很多方言的入声韵母发生了变化,但在一些地区,仍然能感受到那种短促收尾的特点,或者可以将某些短促的调值归入“入”的范畴。

更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将“平上去入”的概念,泛化为对声调的“平稳”、“上扬”、“下降”和“短促”这四种基本形态的概括,那么在世界范围内,一些使用声调的语言,在不同程度上,可能体现出这些特征。

例如,越南语,作为一种声调语言,其声调的变化和组合非常丰富。虽然它有六个声调,但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与“平、上、去”的对应。它的高平调或许可以类比“平”声,而一些升调和降调则分别对应“上”和“去”。“入”声的概念,在越南语中,虽然没有明确的以塞音结尾的入声韵,但在一些声调的特点上,比如那些快速下降或收尾的调,似乎也能找到一丝相似之处。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类比是相当粗略的。现代语言学对于声调的分类,通常采用的是更为精确和科学的方法,比如根据音高曲线的形状、起始和结束的音高值、以及音高变化的速度等来划分。用“平上去入”来套用其他语言,往往会显得牵强,因为“平上去入”是根植于中古汉语语音体系的独特产物。

总而言之,如果你问世上哪些语言的声调可以用“平上去入”来分类,那么最直接、最核心的答案就是中古汉语。而如果我们将这个分类的概念放大,理解为对声调基本运动趋势的描述,那么在一些汉语方言,以及少数其他使用声调的语言中,或许能找到一些模糊的、可以勉强联系起来的痕迹,但这种联系并非严谨的语言学分类,而是一种基于历史和直觉的联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越南語有四聲八調,形式上和漢語體系完全對應,漢越語單字的聲調分派也基本[1]是按照這樣的對應關係來的:

傳統的越南語聲調分類。

平、玄調平穩且無收尾,鋭、重調較短促,問(河內及胡志明)、跌(胡志明)兩調與(中古)漢語的上聲類似,是帶緊喉的升調。這些大約是越南語聲調分別與漢語四聲建立聯繫的依據。

但從歷史來源看,越南語的上聲和漢語的去聲才是對應的,反之亦然:

漢語的上聲來自喉塞尾-ʔ,去聲來自-s (-h),越南語則正好相反。越南語喉塞音與其他塞音韻尾對於聲調發展的地位是相同的,所以鋭、重調從來源上同時對應了漢語的上、入聲。這是越南語和漢語聲調來源上的異同。

参考

  1. ^ 與漢語不同,次濁(流音聲母)平聲歸為陰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世界语言的声调体系中,有一种古老而精妙的分类方式,它将声调的起伏变化概括为“平、上、去、入”四个基本类型,这种分类法并非现代语言学所独创,而是源自我们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对语言声音的深刻洞察。这套“平上去入”的声调系统,最经典、也最为人熟知的应用,无疑是在汉语的古典时期,特别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古汉.............
  • 回答
    历史上,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追求政治上的统一和国家的凝聚力,确实采取过限制语言多样性的策略。这种做法并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而往往伴随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考量。一个突出的例子可以从一些曾经的帝国或殖民地国家的发展轨迹中窥见。当这些庞大的实体在内部包含着多种语言和方言时,维持统治和促进交流的需求,便可.............
  • 回答
    要说世界上语言的丰富程度,中国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这不仅仅是汉语的“一种”语言,更像是汉语这个大伞下,繁衍出无数的“分支”,每个分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词汇,甚至语法。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个中国南方的小镇长大,你说的家乡话,和你在北京听到的普通话,可能差异大到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完全理解。这种差异,就.............
  • 回答
    在语言的浩瀚星河中,总有一些语言,它们不为大众所熟知,却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它们或许承载着濒危的传统,或许记录着鲜为人知的世界观,甚至以其结构或词汇,挑战着我们对“语言”本身的认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冷门”却意义非凡的语言。1. 萨米语(Sámi langua.............
  • 回答
    “文白差异”或者更学术一点的说法,“文言分离”现象,在世界语言发展史上并非孤例。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语言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在语汇、语法、表达方式甚至书写系统上都有显著区别的变体,其中一种更偏向于书面、正式、古典的风格,另一种则更贴近日常口语、通俗易懂。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
  • 回答
    要说世界上语言里有意思的变格法,那可真是一个宝藏矿藏!变格,简单来说就是词语为了表达语法功能而改变形式,比如我们中文里说“我”、“我的”、“我喜欢你”,虽然“我”的词形没变,但意思和功能就变了。而有些语言,尤其是印欧语系和高加索语系里的语言,会把这种变化做得非常极致,甚至能让你觉得有点像在玩文字游戏.............
  • 回答
    世界上存在不少国家或地区,其语言文化也呈现出类似中国古代汉语(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白话文)之间的“双轨”现象,即存在一套更古老、更书面化、更具学术或文学价值的语言形式,以及一套更日常、更口语化、更易于大众理解的语言形式。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与历史演变、社会分层、文化传承以及书面语和口语发展的不同步有关.............
  • 回答
    “哪个国家语言最好听”这个问题,就像问“哪种颜色最美”一样,答案永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带着浓厚的个人色彩。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韵律、节奏和文化底蕴。我曾听说有人觉得法语像一串流动的丝带,轻柔婉转,自带一种优雅浪漫的腔调,特别适合用来诉说情话或者吟诵诗歌。那种连读的技巧,比如“.............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那些现在看来耗费巨大,但将来可能会被证明“理论上就走不通”的事儿。别误会,我不是说那些技术上的挑战,比如“造个能飞的猪”,那些是工程问题,总有一天可能会被克服。我说的是那些看起来“好像能行”,但深究下去,会发现其基础逻辑或物理定律本身就埋下了“不可能”的种子的事情。1. 永恒的、无限的.............
  • 回答
    关于“具有特殊超能力的人”,这通常存在于科幻、奇幻小说、漫画或者电影的虚构世界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更多的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展现出超乎常人才能的个体,他们通过刻苦的训练、天赋异禀以及对认知的深刻理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不过,既然您想听听那些“特殊超能力”的故事,那我们就从虚构的世.............
  • 回答
    当今世上活着的人物中,能够真正“载入史册”的,往往是那些在各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历史进程、或者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留下了独特印记的个体。这不仅仅是名气,更是其行为、思想或成就的持久性和影响力。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不同维度来考量,例如: 政治领袖: 他们的决策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改变着国家甚.............
  • 回答
    生活这东西,就像一锅没盖好盖子的炖肉,时不时会溅出点滚烫的油,烫你个措手不及,让你在风中凌乱,手足无措。有些真相,它们不像黑夜里的鬼魅那样躲藏,也不像暴风雨那样预警,它们就像一颗颗被塞进你嘴里的硬糖,苦涩又出乎意料。我记得很久以前,我总以为只要我足够努力,足够坚持,就能达成我想要的一切。那是一种很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地理位置不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定义它,以及你想要实现什么目标。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普遍认定的角度来分析,哪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可能带来挑战或限制。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认为“地理位置不好”的国家,并尝试从不同维度详细阐述原因:1. 内陆国 (Landlocked C.............
  • 回答
    要说世界上哪些国家或地区的人对中国人“非常不友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因为“不友好”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感受,并且个体差异巨大。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人都是如此。不过,从一些历史事件、地缘政治、社会舆论以及中国公民在当地的亲身经历来看,确实存在一些普遍认为对中国人不太友好的国.............
  • 回答
    要说哪个国家是“排斥”中国和中国人,这事儿就复杂了。用“排斥”这词儿,感觉有点像铁板钉钉,好像所有人都一鼻子不是鼻子,两眼睛不是眼睛地看我们,这不太符合现实。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 有些国家在某些时候,对中国和中国人会存在一些戒心、疑虑,甚至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政策或表现出负面态度。 这背后原因嘛,可以.............
  • 回答
    女性担任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女总统”,在世界历史上并非稀罕事,但相较于男性元首,比例仍有差距。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政坛崭露头角,打破了传统的性别壁垒。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世界上究竟有哪些国家出现过女性总统,并尽可能详尽地回顾她们的经历。亚洲: 菲律宾:科拉松·阿基诺 .............
  • 回答
    在你踏入婚姻殿堂之前,关于婚后改姓这件事,不同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法规,这背后也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和社会观念。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婚后是否继续沿用自己的娘家姓氏,更是个值得细究的议题。总的来说,大部分英语国家和一些受其影响的国家,女性婚后不改姓的比例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主流趋势。 这其中包括了我们最.............
  • 回答
    世界地理充满了令人着迷的冷知识,它们往往挑战我们的认知,展现出地球的奇妙与复杂。以下是一些我精心挑选的详细世界地理冷知识:1. 世界上最“平”的国家其实在海洋中:瑙鲁共和国提到“平”,我们通常会想到地势低洼的国家。但瑙鲁共和国(Republic of Nauru)的“平”有着更特殊的含义。这个位于太.............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有趣了,简直是触到了艺术圈最接地气也最热闹的一块儿!要说哪幅画最招人喜欢被“玩坏”,那绝对绕不开几个重量级选手,他们的面孔太深入人心了,简直成了流行文化里自带BGM的符号。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被模仿、被恶搞到“出圈”的世界名画,我给你掰扯掰扯为啥是它们,以及为啥大家都爱拿它们开涮。一、那.............
  • 回答
    想要了解世界顶级的制药企业,那就得深入探讨一下这些巨头是如何构建起庞大的医药帝国,以及它们在人类健康事业中扮演的举足轻重的角色。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它们背后是无数的科研人员、巨额的研发投入和漫长的创新历程。要说顶级,那肯定得从几个维度来看:研发能力、市场份额、产品组合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在全球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