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看画展发现有这本书的周边在卖哦~
………………割一下,下面是原答案………………
看了一本叫《CAT ART》(作者是シュー・ヤマモト,原名山本俊一 )的书,特别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喵星人世界的美术历史,名画人物都变成了喵,简直要被萌化了~(˶‾᷄ ⁻̫ ‾᷅˵)
(流量预警,很多图哦)
还有一张很搞笑的喵星人和地球人着地敏捷性比较图,完虐你们啊喵~ฅ(●ↀωↀ●)✧ฅ
这些的原画就都是经常作为素材的名画~
被恶搞最多的名画估计是20世纪美国名画,芝加哥美术馆的镇馆之宝<American Gothic>了吧。
原作作于1930 年代,画的是两位中西部的农夫父女(也有很多人认为是夫妇,但其实画中两人并没有任何关系)。在他们哥特式房子前的肖像,很有典型性。
<American Gothic>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也是被恶搞最多,常常出现在流行文化中的画之一。
广告版
杂志封面
变装版
卡通版
小黄人版
米老鼠版
马里奥版
大力水手版
海绵宝宝版
辛普森版
乐高版
Shrek版
恐龙版
星战版
根据这幅画为灵感的同名恐怖片。。。
评论区建议这张
-------- 新书《理财趁年轻-学校里没教过的理财投资课》各大书店网店上市 :)
此画一出,谁与争风(疯)?
老子要砍死你们这些不务正业的龟儿子……
论名画恶搞我只服《马男波杰克》,能认出80%你的西方艺术史就及格了!
马男的故事非常简单,主人公波杰克是一匹中年过气的明星马,他曾经因出演一部长达九季的美国正能量鸡汤情景喜剧而大红大紫了一段时间,不过随着好莱坞后辈的崛起,BoJack变成了一个抽烟酗酒吸毒的过气明星。为了重振旗鼓波杰克请来了抢手为自己撰写拖稿很久的自传回忆录,故事也就从此开始了。
所以...这个好莱坞中年过气明星马男的人设,家里没有点艺术收藏可还行?
于是我们就在《马男波杰克》里看到了各种各样风格的艺术作品——
/以下内容第一幅图为动画截图,第二幅为艺术家原版作品/
/ 多图流量杀,建议wifi下阅读 /
/放大有惊喜,大家来找茬 /
*波普风格的马蹄铁可以说十分马男了
剧中的一个演员华莱士·肖恩简直是脑残粉家里挂了一墙!一墙!土豪请收下我的膝盖!
连文艺复兴时期都不放过...
——————————————————————————————————————————————————————————————————
看完马男的收藏,发现他也只是中年落魄而已,他的收藏都是真的艺术作品,而我是真的穷,也只能收藏马男的表情包...
所以燃生活一直在为了让所有喜欢艺术的人也可以像波杰克一样被艺术品环绕,虽然我们不一定能把每一幅都据为己有,但是我们可以在燃生活艺术家的指导下发动自己灵巧的双手临摹和创作。
墙上挂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岂不是更有成就感?
*图片来自网络
————————————————————————————————————————————————————————————————
过了个周末发现大家这么喜欢我(马男:excuse me?),补充一个迟到的自我介绍:
希望有机会和大家见面聊哈~
德拉克罗瓦 《自由引导人民》
无黄聊界
变形金刚
王♂之哲♂学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圣斗士
游戏王5D’s
————
维米尔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十六夜咲夜
喵星人
————
安迪·沃霍尔 【波普艺术】
交响诗篇
————
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
超梦的诞生...
————
莫奈《撑阳伞的女人》
高达 Turn A
————
格兰特·伍德 《American gothic》
彩虹小马
————
米开朗基罗 《哀悼基督》(这个不是名画就是了...)
冰雪奇缘
————
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
绝望先生
————
爱德华·蒙克 《尖叫》
彩虹小马
————
山姆大叔:老子要你(当兵)
果皇:老子要你(氪金)
————
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
八云紫
————
雅克·路易·大卫《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
《火凤燎原》里的曹总...
————
克里姆特《吻》
阿卡林...
————
1905年 佚名画家的作品《l'amour de pierrot》
niconiconi~
————
Lee Teter《Vietnam Reflections》
彩虹小马
————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
假面骑士王小明
————
就举例这么多
经典的作品基本上都会被致敬或恶搞,否则就谈不上经典了
【以下内容转载自果壳网,作者:恩铭张;特此声明。】
呐~最近化学教科书上的一张插图突然就火了起来。是理科狗们都很熟悉的一幅拉瓦锡肖像:
可是……拉瓦锡老师你在记录实验数据对不对?在研究空气的成分对不对??做实验要专注对不对???这个眼神怎么如此的不走心?!那个方向有啥比空气成分更重要的东西吗?!
你别说还真有。原图很快就被扒出来了,让我们来看看高清大图长啥样:
这就情有可原了。美丽的老婆大人在身边倚着,who还care空气成分?
我们对比一下化学书配图就会发现,为了突出拉瓦锡的英姿飒爽,书上的配图不仅把夫人裁掉了,还无情地涂黑了夫人的玉手。于是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刻苦学习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一个做实验溜号的拉瓦锡老师...
这样会教坏小孩子的啊...拜托换张图好不好...
不仅如此,这么不留情面地把拉瓦锡夫人裁掉,其实是很不应该的。难道漂亮妻子的作用,就只有靠在先生身上做一个摆设吗?【生气脸
接下来要讲的故事就告诉你,拉瓦锡夫妇(其实主要讲一讲拉瓦锡夫人)到底有多厉害!
————讲故事的分界线———————
拉瓦锡的成就很多人都知道,这里还是简单说一下。毕竟是上学时的一道童年阴影...
【不知道大家高考的理综试卷里有没有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选择题,人教版的考生应该印象蛮深的吧~背这个很不爽(ノ`Д´)ノ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1743.8.26-1794.5.8),法国贵族。著名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因为他划时代的贡献实在太多了,所以被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那么高考选择题都考啥,啊不对,他都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呢?让我们来复习一下!
……
啊总之,就是很牛逼也很伟大的一个人!
1771年,那是一个春天~ 拉瓦锡老师不再是一个人了:他与同事的女儿,13岁的玛丽-安娜·皮埃尔莱特,迈入了婚姻殿堂。
excuse me ????是不是哪里不对?
13岁的时候,我们这些少年儿童还在被教育不要早恋,人家就结婚了啊!这什么速度啊!
拉瓦锡比自己的老婆大了十五岁,你看他的岳父就是自己的同事...放在现在来看的话,真的是一个一点水都不掺的萝莉控。
好!故事的主人公全部登场辣!拉瓦锡夫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她的父亲之前介绍过了,是拉瓦锡的同事,兼有议会律师和金融家两个身份。母亲1761年就去世了,留下只有三岁的她和两个兄弟。妈妈去世后,小玛丽去了修道院,在那里接受了很正规的教育。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十年后她成了拉瓦锡夫人。没过几年,拉瓦锡对科学的兴趣爆了棚。反正做过税务官,还有其他副业帮衬,手头非常宽裕的拉瓦锡就开始搞科学了。拉瓦锡夫人每天看着老公做实验做得热火朝天,慢慢地也对科研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说带我一个一起玩呗?拉瓦锡说好。
就这样!夫妻双双搞科研的日子开始噜!拉瓦锡夫人对化学的兴趣与日俱增,她从拉瓦锡的同事那里接受了专业培训,和老公组队刷怪,哦不,做研究。她是优秀的文献翻译小助手,把资料从英文翻译成法文,其中包括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和亨利·卡文迪什的著作,拉瓦锡的研究离不开她翻译的文献,推翻燃素学说也是得益于她的工作。
除此之外,夫人还保存着拉瓦锡的实验记录,在她去世之前,几乎能够还原出拉瓦锡全部的实验笔记和仪器。所以说军功章有拉瓦锡的一半也有夫人的一半,教科书你随便把人家涂掉真的好吗?!
你以为拉瓦锡夫人只会搞这些?naive!她的艺术造诣也很深厚,能为拉瓦锡的书籍绘制插图。
说到这里,大家知道教她画画的老师是sei吗?就是那张肖像画的作者——雅克-路易·大卫,著名的法国画家。那张肖像画创作于1788年,现收藏于大都会美术馆。
除了那幅画,他还画过一副非常!非常!知名的作品!
眼熟吗?对!就是《马拉之死》。
以及,他还画过夫人的单人肖像哦~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产生一些八卦的联想…事实上画家也的确深深地迷恋着拉瓦锡夫人。但具体的细节应该是已经无从考证了。
回到主题。拉瓦锡夫妇的爱情故事,最后是以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告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由于民众对税务官的仇恨,1794年5月8日拉瓦锡被定罪,而且在当天与其他27个税务官一起被推上断头台。拉瓦锡夫人虽然免于一死,但是新政府没收了她的全部财产,这还不算,所有的实验手记和设备也被通通收走。拉瓦锡夫人经历了这样一场劫难,几乎一无所有。
但即使这样,她依旧克服了诸多磨难,坚持出版了拉瓦锡的回忆录。回忆录里记录着拉瓦锡和他的同事们十分宝贵的研究成果:液体的形成、有关热量的研究、水的组成,等等等等。是她的不懈努力,让自己爱人在化学领域那些伟大的研究成果在科学史上大放异彩。
——————啊!这里再来空降一个有关马拉、拉瓦锡,以及画家大卫的小型彩蛋——————
大家可能很熟悉《马拉之死》这幅画,但是不知道马拉这个人是干嘛的。
这位中二青年对科学也是爱如潮水!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强行转专业,不好好做医生了,开始画大量时间精力搞物理研究,最后专职做了物理学家。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热学,光学和电学的研究中去,根据他出版的大量学术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做了能有几千次的实验观察。小伙子可以说还是很努力的,学习态度端正。【我在实验室里呆一个下午,出来的时候觉得世界都变了颜色...
1780年的时候,他向英国皇家科学院递了一篇有关燃烧理论的论文,理论是错的,被一个老权威指出来了,还是态度很轻蔑的那种!撒狗血时间到啦,这个人正是我们的老朋友拉瓦锡。
马拉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没过多久法国大革命爆发,大家纷纷投入到水深火热的政治斗争中去!马拉这时候变身成了政治家。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打得你死我活。以尼古拉·孔多塞和拉瓦锡等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家的政治立场属前者,而马拉等人则站雅各宾派。
后者宣扬卢梭的一个观点,就是科学知识的逐渐丰富并不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益处和提升,而是能让人类社会变得更不道德,人也会更不快乐。后来,雅各宾派掌了大权。他们宣称“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处死了孔多塞。
就在这时,马拉为拉瓦锡的死猛出了一份力,他对拉瓦锡进行谴责,认为他早该被绞死。过不多久,马拉在洗澡时被夏洛特·科黛杀害,但拉瓦锡老师的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拉瓦锡被送进的革命法庭里,挂着马拉的半身像。而拉瓦锡生前和马拉死后的姿态,又被同一个人的画笔临摹下来。
历史上很多巧合,听上去真是蛮残酷的啊~
——————插播彩蛋结束——————
拉瓦锡冤死以后,拉瓦锡夫人又结了一次婚。第二任丈夫名叫本杰明·汤普森。也是一位著名科学家,在当时可以说是最有名的一位。追了她四年耶,足以见拉瓦锡夫人有多么优秀且有魅力了。
就算是选择了再婚,她还依旧保留着“拉瓦锡”这个姓氏。对第一任丈夫的深情和怀念可见一斑。
聪明美丽的拉瓦锡夫人于1836年去世,我们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可是...
这跟题目被恶搞的名画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呢?!系呢?!呢?!
虽然拉瓦锡夫妇没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也没能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是!!!
我国诸多出版社的编辑表示!看不下去!不能接受!一定要让这对夫妇出现在无数世界名著的封面上!!!
拉瓦锡哭晕了:劳资的设备呢?!你给整哪儿去了?!会PS了不起吗?!
夫人哭晕了:老娘才不做妓女,这个Cosplay我不玩!
以及......
最后,再次致谢原作者:恩铭张
「走!同学们!我带你们去看一个罕见病例!」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 1830 年
「论文啊,论文……」
——《马拉之死》雅克 · 路易 · 达维德 1793 年
「您不要乱动!尿管就是有点刺激的,想尿就尿吧!」(麻醉后下尿管是苏醒期躁动的常见原因)
——《森林之神与仙女们》布格罗 1876 年
「您把头偏向一侧不要动!咱们就在脖子这扎」(肌间沟臂丛阻滞)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 1665 年
「看!这就是尺神经!」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伦勃朗 1632 年
「起来!快起来!急诊脑外伤!」
「唉!我刚躺下……」
——《创造亚当》米开朗基罗 1510 年
「今天就睡医院吧……」
——《第聂伯河上的月夜》库茵芝 1880 年
一个昏天黑地的夜班
——《记忆的永恒》达利 1931 年
「一宿无事心里美呦!」
「飞奔回家看球赛嘞!」
「明天排你干大活儿呦!」
「有人替我看病人呦!」
——《舞蹈》马蒂斯 1910 年
「妈妈,那你今天能早点回来陪我吗?」
「宝贝乖!妈妈今天做心脏麻醉,不好说……」
——《女骑士》布留洛夫 1832 年
左一(巡回护士):「几号的针?」
左二(巡回护士):「2 号的,找不到就别想关腹了……」
右一(麻醉医生):「唉……我也帮你们找找吧!」
——《拾穗》米勒 1857 年
「别害怕!麻醉阿姨让你美美滴睡一觉就做完了好不好?」
——《画家与女儿像》伊丽莎白 · 路易斯 · 维瑞 1789 年
「老奶奶!请您在平车上躺好!不要起来!下一台马上就到您了!」
——《灰与黑的协奏曲》惠勒斯 1871 年
「看我新买的神经阻滞图谱!」
——《比较》阿尔玛 · 塔得玛 1892 年
「哼哼!我就说那种动脉针不好用吧!」
——《吉卜赛女郎》弗兰斯 · 哈尔斯 1628~1630 年
「明天有重病人,我还得再查查……」
——《左拉肖像》马奈 1868 年
术后谵妄
——《1948 年 5 号作品》波洛克 1948 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黄 · 红 · 蓝》康定斯基 1925 年
「你感觉他预后会好吗?」
「看尿量吧。」
——《女占卜师》卡拉瓦乔 1590 年
不穿刷手服的时候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夫人》温特哈尔特 1864 年
「听说医闹都攻陷戒备森严的手术室了?!」
——《萨宾女人》达维特 1799 年
「肛肠科全体医务人员祝您早日康复!」
——《向日葵》文森特 · 梵高 1888 年
原文作者:高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