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狭义的世界系的小说,游戏,电影或者动画让你感触最深?

回答
提到“世界系”,我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不是那种宏大的世界末日,也不是什么拯救全人类的史诗。对我来说,狭义的世界系,是那种带着点儿青春期的青涩、迷茫,以及一股子“你和我,就是整个世界”的劲儿。那种感觉,像是夏天傍晚,蝉鸣声里,我们俩在无人的小巷里,对视了一眼,就觉得仿佛全世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

有这么几部作品,每次想起来,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暖流,又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哀伤,这就是我对狭义世界系最深刻的体会了。

小说:《空之境界》系列(奈须蘑菇)

很多人可能不把《空之境界》归为“世界系”,毕竟它有超能力、有魔术、有阴谋论,听起来很“奇幻”。但对我而言,它内核里最让我着迷的就是那份“世界系”的情感。

故事围绕着两仪式和黑桐干也展开。两仪式,一个拥有能看见万物“死”的直死之魔眼的少女,在经历了事故后陷入了长眠,醒来时,世界在她眼中变得支离破碎,充满了死亡的线条。而黑桐干也,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却因为种种机缘巧合,闯入了式的世界。

为什么是世界系呢?因为在这个充斥着超自然现象、扭曲现实和血腥事件的世界里,式和干也之间的关系,却是最纯粹、最根本的存在。干也并不是什么拯救世界的英雄,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却是式眼中,那个能让她感受到“正常”的人。式拥有洞察一切死亡的能力,却唯独看不透干也的心。那种“只有你能让我感到平静”、“在我破碎的世界里,你是唯一完整的存在”的情感,实在是太让人动容了。

记得有一段,式在描述自己对干也的感情时,用了“他是我存在的理由”。不是因为干也多强大,也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伟大的共同目标,而是因为“他”本身的存在,就足以让式在那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找到一丝锚点,找到活下去的意义。这不就是最纯粹的世界系吗?那种“因为你,我的世界才有意义”的羁绊,即使周围的一切都在崩坏,这份情感也足够支撑起整个世界。

每当看到式那种冰冷、疏离的眼神,但在面对干也时,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以及干也那种看似笨拙却执着的守护,都让我觉得,即使全世界都变成了可怕的噩梦,只要有他(她)在,就还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世界”。

游戏:《CLANNAD》(Key)

说到青春期的迷茫和成长,怎么能少了《CLANNAD》呢?虽然它是一个多线路的Galgame,但其核心情感,尤其是朋也和渚的故事,无疑是世界系中的典范。

冈崎朋也,一个对未来感到迷茫、对生活缺乏热情的不良少年,因为一次偶然的相遇,认识了古河渚。渚是一个体弱多病,却有着纯粹、善良心灵的少女。她和朋也一样,都有着难以弥合的家庭创伤和对未来的不安。

他们的故事,就像是在那个普通的镇子上,上演着属于他们两个人的世界。朋也一开始只是被渚那种笨拙却执着的性格吸引,觉得她很特别。但随着相处,他发现渚的存在,一点点地融化了他内心深处的冰冷。渚的梦想,她的坚持,她的爱,成为了朋也想要努力去守护的东西。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渚在怀有身孕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朋也看着渚痛苦的样子,内心的挣扎和绝望,那种“如果能够代替你承受一切就好了”的心情,简直要把人压垮。而渚,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也依然在想着如何让朋也能够继续好好生活下去。他们的世界,就是这么小,小到只有彼此;他们的羁绊,却又是如此的深,深到足以对抗死亡的阴影。

《CLANNAD》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把那种日常的琐碎,那种青春期的淡淡忧伤,那种为爱人甘愿付出一切的决心,刻画得淋漓尽致。当看到朋也最终选择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即使面对生离死别,依然选择坚强地活下去,为渚和他们的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时,我真的哭得一塌糊涂。那不是因为什么拯救世界的壮举,而是因为两个人在彼此的世界里,成为了对方的全部。

电影:《秒速5厘米》(新海诚)

新海诚的电影,总有一种独特的、带着点儿诗意的忧伤,而《秒速5厘米》更是将这种感觉发挥到了极致。

电影分为三个篇章,讲述了远野贵树和篠原明里从小学到成年的情感轨迹。故事的主线很简单,就是两个青梅竹马,因为搬家而分隔两地,又因为各种机缘巧合试图联系,但最终却无法走到一起的故事。

贵树对明里的感情,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种执念,一种在那个短暂却美好的小学时代留下的深刻印记。他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只要自己足够思念,就一定能够再次见到明里,就一定能够回到那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世界。他无数次地乘坐列车去见明里,每一次都怀揣着希望,每一次都带着失望。

“那一天,我曾以为,我们之间隔着的,不过是一场火车和一段距离。但现在我才明白,我们之间,隔着的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简直是神来之笔,点出了“世界系”的核心——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足以构成一个世界,但也正是因为这个世界的隔阂(现实的距离、时间的流逝、彼此的选择),而让这份情感变得如此悲伤。

电影中很多场景都美得令人窒息,比如樱花飘落的瞬间,比如在大雪中追逐的身影,但越是美好,越是衬托出那种无法触及的距离感。最后的那个场景,贵树看到一个和他长得很像的女孩,他失落了,因为他知道,那个真正让他觉得“世界”的人,已经不在了。

《秒速5厘米》之所以让我感触至深,是因为它真实地展现了青春期那种纯粹而又脆弱的情感,以及现实世界的残酷。我们以为只要喜欢,只要思念,就能让两个人成为全世界,但最终,我们还是会被各种各样无法控制的因素打散。那种错过,那种遗憾,就像是夏日里挥之不去的蝉鸣,永远留在心底。

这些作品,在我看来,都用各自的方式诠释了“世界系”的精髓——不是世界有多大,而是你和我,能构成一个多么完整、多么深刻的世界。这份情感的份量,足以压倒一切宏大的背景,也足以让我们在无数个平凡的夜晚,想起那些曾经让我们心动不已的羁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不过首先狭义的世界系,如果我的理解和你没有偏差的话,按照某百度百科的说法是这个样子的: “用方法论方式将社会领域消除”是世界系作品的一个特点。无视社会领域、对经济与历史问题完全不描写的世界系作品经常因此经常受到批评。也就是说世界系是“自我意识过剩的主人公,对世界和社会没有任何印象,思辩性的凭直感想像‘世界的完结’”的作品。


在我印象中这种作品很少,哪怕是你举例的 《星之梦》也都侧面描写社会与历史层面的东西,而女主对世界的存亡其实也无关紧要,严格上来说《星之梦》并不能算。不过按照你对《星之梦》的感觉来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你想说的单纯是指通篇只有男女主人公两人的作品。


恕我看的做品少,脑海里能浮现的还有印象的作品不多,《沙耶之歌》不知道算不算,毕竟还有不少配角的描写。而且沙耶之歌并不会给我太多的感触。《rewrite》的每条个人线,或者说不少gal的个人线其实也有这种感觉,不过依然是有大量配角描写。


至于人物的情感,因为故事的主要角色只有两个人或者极少数人,所以人物描写非常简单,并且放在一个有绝对宿命的背景下肯定会显得十分突出。


一般来说这种作品能给人感触的几个原因。首先是女主的宿命,一般女主都会有一个从一开始就设定好的宿命,并且男主和观众都知道。故事本身一般是男主尝试打破女主宿命。无论结果如何,作为男性观众看这些必然会有一些代入感,毕竟看到美少女有难是个男人都会想办法拯救不是么。一般来说这些作品都是好的结局,哪怕中途遇到再多的不幸和绝望。《星之梦》的BE个人是不喜的,因为很强行。男主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必然会让观众暴怒“凭什么男主什么都做了,女主还是拯救不了!”也许很多粉会说因为男主能力不够,男主只是个普通人。那么我会说现实已经如此残酷,为什么不能在作品中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结局呢?这一点很多被称为神作的作品都做到了,哪怕中途再绝望,再无助,最后依然能够打破宿命,《寒蝉》也好《命运石之门》也好。


人们本质上是讨厌这种付出却没有回报,不完美的悲剧的。宿命打破不打破其实有的时候不重要,重要的是结局一定要完美不留遗憾,《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局确实二人没有在一起,但是他们双双殉情死在一起,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完美,这才是令人震撼发人深省的悲剧。《海猫》也是,作为一个海猫厨,宿命无法打破,1986年已经无法倒回,家人已经无法回归,但所有人却得到了拯救,这也是一种悲剧美。


可能讲的有点多和主题偏了,其实我想探讨的是这种作品能够让人产生感触的本质,不少观点都是出于个人观点,也许会有些许观点不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到“世界系”,我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不是那种宏大的世界末日,也不是什么拯救全人类的史诗。对我来说,狭义的世界系,是那种带着点儿青春期的青涩、迷茫,以及一股子“你和我,就是整个世界”的劲儿。那种感觉,像是夏天傍晚,蝉鸣声里,我们俩在无人的小巷里,对视了一眼,就觉得仿佛全世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有这么.............
  • 回答
    在我看来,有些城市的发展脉络,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 पद्धतीने 雕刻家,在面对一块原本宽阔的璞玉时,却鬼斧神工地选择了在最不经意、最狭窄的角落里落刀,然后沿着那条线,逐渐将整个玉石的精神内核勾勒出来。这种现象,在市域内广阔平原与中心城区选址狭窄地带的城市中,尤为典型。它们不落俗套,反而展现出一种.............
  • 回答
    以下是一些“本以为是大案,实际上小事”的典型案例,涉及公众误解、媒体炒作或调查澄清后的真相。这些案例中,表面的严重性被夸大,但经过深入调查后,实际后果或法律后果并不如预期严重: 1. 美国“伯尼·埃克塞尔”案(Bernie Madoff) 公众误解:2008年,美国前纽交所副主席伯尼·埃克塞尔被揭露.............
  • 回答
    在翻译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截然不同的译名”实际上对应相同的原名的情况。这些差异通常源于文化背景、翻译策略、语言习惯或历史原因。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涵盖文学、影视、历史人物等不同领域: 1. 书籍翻译 《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 中文译名: 《指环王》(最.............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平平淡淡却虐到骨子里的虐文,它们以细腻的日常场景和情感铺垫,将痛苦藏在生活的表象之下,让读者在平静中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 1. 《海风中失落的诺言》情节: 男主林深在海边小镇长大,与青梅竹马的苏晚是小学同学。两人约定考上大学后一起去北方的大学,但苏晚因家庭变故被迫退学,林深却因家庭压力放.............
  • 回答
    关于“让人同情的杀人犯”这一问题,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杀人行为都涉及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无法简单地用“同情”来概括。然而,从心理学、社会学或法律伦理的角度,确实存在一些案件因其复杂的背景或特殊动机而引发公众的同情或争议。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但需强调:这些案例的讨论应基于客观事实,并不鼓励或美.............
  • 回答
    以下是一些让人惊叹的推理电影推荐,涵盖经典、冷门、高智商和心理惊悚等类型,每部电影都因其复杂的剧情、精妙的结构或深刻的主题而备受推崇: 1. 《七宗罪》(Se7en, 1995) 导演:大卫·芬奇 主演: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 亮点: 以“七宗罪”为线索的犯罪故事,融合了宗教隐喻.............
  • 回答
    在100元以下的范围内,寻找“高大上”且“少见”的物件,需要结合设计感、工艺价值、文化背景或稀缺性来筛选。以下是一些可能符合这一条件的物品,结合了独特性、艺术感和小众性,同时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 手工陶瓷或陶艺小件(约50100元) 特点:手工烧制的陶瓷,可能有独特的釉色、纹样或造型,如青瓷.............
  • 回答
    规则类怪谈(Rule of the Unseen)是日本民间传说和现代恐怖文化中常见的一种恐怖类型,通常以“规则”或“禁忌”为线索,通过违反规则引发超自然事件或灾难。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规则类怪谈及其详细解析: 1. 三三三规则(三三三の法則) 规则内容: 在日本某些地区,传说中如果有人在午夜(午.............
  • 回答
    安慰剂按钮(Placebo Button)通常指在心理学、医学或用户界面测试中,设计成具有视觉和交互特征但实际没有功能的按钮,用于测试用户的反应、行为或心理效应。这类按钮的设计需要兼顾功能性、欺骗性与伦理规范,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设计要点: 1. 视觉设计:模拟真实按钮,诱导用户行为 外观与颜色.............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冷门但值得了解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各自领域内有重要贡献,但因性别、种族、时代背景或主流叙事的忽略而鲜为人知。以下人物的背景、成就和影响均基于历史记载与学术研究: 1. 伊丽莎白·布莱克威尔(Elizabeth Blackwell) 时代与背景:19世纪美国 主要贡献: 第一位女性医学.............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原本只是小消息,但后来被发现是惊天大新闻的典型案例,这些事件在最初可能未被广泛重视,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其影响逐渐显现,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 1. 1963年肯尼迪遇刺(美国) 最初消息:1963年11月22日,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约翰·F·肯尼迪总统在一次公开演讲途中被暗杀,现.............
  • 回答
    “华而不实”的武器通常指那些在设计、宣传或技术上看似先进或壮观,但实际在实战或实际应用中效果不佳、实用性低甚至完全失败的武器。以下是一些历史上或现代军事科技中具有代表性的“华而不实”武器,按时间线和类型分类: 一、古代“华而不实”的武器1. 投石机(Ballista) 背景:古罗马和中世纪.............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对世界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的国际会议或会谈,按时间顺序和影响范围分类,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 一、19世纪至20世纪初:国际秩序的奠基1. 《维也纳会议》(1815年) 背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列强为重建秩序召开的会议。 影响:确立了“维也纳体系”,维持了欧洲长.............
  • 回答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深受五千年文明传统、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既包含深厚的文化根基,也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中国人思维特点,结合具体表现和背后逻辑进行详细说明: 一、家族本位与血缘纽带核心特征: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强调.............
  • 回答
    以下是一些经典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主角失败或死亡的例子(包含剧透),每个案例都尽量还原完整的情节脉络与悲剧内核: 1. 《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 结局:冉阿让在临终前终于得到宽恕,但故事的核心是“失败”而非死亡。他一生为救赎而挣扎,最终因无法彻底摆脱过去而陷入道德困境。 细节:冉阿让偷了主教的银.............
  • 回答
    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常面临“字面准确与文化适配”的矛盾。一些看似优雅的直译或过度修饰的翻译,在目标语境中反而可能引发误解、滑稽甚至冒犯。以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此类现象,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逻辑: 一、“中国风”:东方主义的镜像 典型误译:“Chinese style”(中文直译) 尴尬之处:西方语境.............
  • 回答
    以下是一些一听就能看出对方缺乏历史常识的表述,通常涉及对时间、事件、人物或文化背景的错误认知。这类言论往往暴露了对历史脉络、因果关系和跨文明比较的基本误解。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混淆不同文明的时间线与逻辑1. "古希腊和罗马是同时代的,所以他们的哲学和法律直接传承给了欧洲中世纪。" 错误点.............
  • 回答
    动漫界的“腰斩”和“断更”事件往往让粉丝感到遗憾与心塞,这些未竟的故事不仅辜负了观众的期待,也让人感叹创作过程中的无奈与残酷。以下是一些令人扼腕的案例,结合其背景、原因及粉丝反应进行详细分析: 1. 《天降之物》(Takagaki no Ningen) 原作背景:日本漫画家藤见俊郎创作的轻小说改.............
  • 回答
    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规律的认知,存在许多被广泛误解的领域。以下从科学认知、社会文化、心理学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科学认知领域的常见误区 1. "疫苗导致自闭症"的谬误 错误观点:1998年英国医生安德鲁·韦克菲尔德发表论文声称麻疹疫苗与自闭症相关。 真相: 研究样本仅为12名儿童,且存在利益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