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折叠屏手机在未来是否有可能取代平板电脑?

回答
折叠屏手机能否在未来彻底取代平板电脑,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讨论,而且答案远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我们得一点点地剥开这个问题的层层包裹,才能看到它背后真实的潜力与挑战。

首先,我们得承认,折叠屏手机正在做的事情,正是许多人对平板电脑的核心需求。

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的是一部尺寸适中的手机,既能轻松单手操作,又能塞进口袋。但当你需要更大的屏幕来看视频、浏览网页、甚至是处理一些简单的文档时,你轻轻一掰,它就变成了一个小尺寸的平板。这种“变形金刚”式的体验,正是折叠屏手机最吸引人的地方。

对于那些追求便携性和多功能性的用户来说,折叠屏手机简直是福音。他们不再需要携带两件设备,一个手机一个平板,而是用一个设备就能满足多种场景的需求。早晨通勤时,它是一部方便携带的手机;午休时间,它能变成一个舒适的阅读器;回家后,它又能承担起轻度的娱乐或办公任务。这种“一机多用”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蚕食掉一部分原本属于平板电脑的市场份额。

然而,要说“取代”,我们还需要审视一下平板电脑存在的价值,以及折叠屏手机在这些方面还有哪些差距。

1. 屏幕尺寸与沉浸感: 平板电脑之所以能够吸引用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提供的大尺寸屏幕带来的沉浸感。无论是观看电影、玩游戏,还是进行专业的设计或绘画,一块宽敞的屏幕能够提供更丰富的细节和更舒适的视觉体验。目前,即便是展开后的折叠屏手机,其屏幕尺寸与主流平板电脑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折叠屏手机的优势在于便携性,但当屏幕尺寸达到一定程度后,折叠的结构本身也会带来一些妥协,比如屏幕中央的折痕问题,以及边框的粗细度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沉浸感。

2. 生产力与专业应用: 平板电脑在生产力领域表现突出。很多用户选择平板电脑,是因为它们可以连接键盘、触控笔,运行一些更专业的应用程序,例如视频剪辑软件、绘图软件、甚至是轻量级的编程工具。虽然折叠屏手机也在不断优化系统和应用对大屏的支持,但与平板电脑相比,它们在操作的便利性、多任务处理的效率以及对专业级配件的兼容性上,仍有提升空间。毕竟,用户使用平板电脑往往是为了更专注、更高效地完成某项任务,而手机的形态,即使展开了,也依然带有手机的使用逻辑。

3. 续航与稳定性: 折叠屏技术毕竟是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其耐用性和续航能力也是用户考量的重要因素。频繁的折叠、展开以及大屏幕的功耗,都对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技术在进步,但与结构相对简单的平板电脑相比,折叠屏手机的复杂性也可能带来潜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问题。当然,这并非绝对,但对于一些注重长久使用和稳定性的用户来说,这仍然是一个顾虑。

4. 成本: 目前,折叠屏手机的售价普遍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大规模普及的速度。虽然平板电脑也有高端型号,但整体而言,平板电脑的市场细分更广,价格区间更宽,更容易被不同消费能力的群体接受。如果折叠屏手机想要取代平板电脑,其成本的下降将是一个关键因素。

那么,折叠屏手机是否有“取代”的可能性?我的看法是,它更像是一种“融合”和“蚕食”,而不是简单的“取代”。

它会蚕食掉一部分对便携性要求极高,但偶尔也需要大屏体验的用户。 这些用户可能原本会选择一台小型平板,但折叠屏手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让他们觉得更“值”。
它会推动平板电脑向新的方向发展。 随着折叠屏手机的成熟,平板电脑厂商也可能被迫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更具竞争力。或许我们会看到更多可折叠的平板电脑出现,或者平板电脑在轻薄化、智能化方面做得更好。
它不会完全取代所有平板电脑。 那些需要真正大尺寸屏幕、专注于专业级生产力、或者对成本敏感的用户,仍然会选择传统的平板电脑。例如,艺术家需要一个足够大的画布来创作,专业人士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平台来处理复杂任务,学生需要一个价格合理且耐用的学习工具。这些需求,现阶段的折叠屏手机很难完全满足。

未来的趋势,可能是在这个领域看到更多的“混合体”和“细分市场”。 我们可以设想:

更轻薄、更耐用的折叠屏手机: 随着技术的进步,折叠屏的折痕会越来越不明显,屏幕材质会更坚固,电池续航也会有显著提升。
更智能、更个性化的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可能会进一步整合更多AI能力,提供更强大的分屏多任务功能,甚至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介于手机和平板之间的“折叠平板”: 也许我们会看到尺寸介于现有折叠屏手机和普通平板之间的产品,专门为内容消费和轻度生产力而设计。

总而言之,折叠屏手机正在为我们描绘一个“万物互联、一机在手”的美好愿景,它确实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对移动设备的认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平板电脑的市场。但要说彻底“取代”所有平板电脑,那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技术的突破,以及对不同用户需求的更深入的理解。更可能的结果是,它们将并存发展,共同推动移动设备进入一个更加多元化、功能更丰富的时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折叠屏确实有可能取代平板。要实现这个条件,只要降价就够了。降到比常规旗舰手机更低就行。


iPad最大的杀手级特性是低价(比iPhone低)。思考一下,如果当初iPad不是以「比iPhone更廉价的iOS设备」身份出场,它还会如此成功吗?

大屏的需求玩家并不多,只靠这部分消费者无法支撑起销量,有其它原因促使人购买才行,iPad当年靠的就是需求低价的消费者+需求大屏的消费者两者合力才能支撑起iPad的销量,而安卓这两者的消费者数量都不够,所以安卓平板就没有生存空间。买安卓折叠屏的用户如果仅仅只包含真的需要大屏的用户,那这部分用户无法支撑起安卓折叠屏销量的。


我的观点:折叠屏可能取代平板,但不可能取代手机。

user avatar

@楠爷 关于 Mate X 的回答下,我提了一个问题:三年后还会有平板这种产品吗?

现在说折叠屏会不会对平板实现「降维打击」还为时尚早,离开性价比和品控来讨论替代品绝对是耍流氓。毕竟,你不能指望一款接近两万人民币、使用寿命和质量稳定性没有得到验证的产品一夜之间吃下一款成熟产品的市场份额。(即使是菊花厂的明星产品,最近不是一样出现过绿屏的问题嘛。)

但我的确认为,折叠屏在很多使用场景下能完美替代平板的作用。个人来说,使用平板的场景大概有几种:

  • 需要进行轻度多任务使用,例如一边打开浏览器查资料一边编辑文字、一边回复信息一边轻度办公。这时手机的多任务切换就太繁琐了,来回切来切去非常反人类,端坐下来请出电脑又有点小题大做。如果屏幕足够大,浏览器 / 通讯工具窗口和文字编辑器各占半边,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 坐火车 / 飞机时的视频,游戏和阅读需求,这时候,平板是一个视觉体验和便携性取舍之间的最优解。
  • 躺在床上当快乐肥宅的时候(大雾)。比如今天下午就看了四集《阎老西的野望》(一个基于三国志 13 游戏的解说视频)。和上一种情况类似,手机屏幕体验不佳,用电脑又找不到一个足够快乐的姿势==

这几种需求,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的过渡形态:和笔记本相比,在性能和扩展性上做出一点让步,换取便携性,减轻重量;和手机相比,在便携性上做出牺牲,换取更大的屏幕。做一个更加简单粗暴的抽象:可以划一条线,一段代表便携性,一段代表生产力 / 视听体验,手机在一头,笔记本在另一头,平板来填充中间地带。

现在,随着折叠屏手机的发布,手机阵营宣布在这两个端点之间的平板实际控制区,圈下了一块地盘。要知道,Mate X 的屏幕展开尺寸已经达到 8 英寸,超过了 ipad mini 的 7.9 英寸,而 5.4mm 的厚度则优于 ipad mini 4 的6.1mm。

至于这会是军阀割据,还是顺应历史潮流,让有德者永守此土呢?还是一开始的观点,要看价格和品控,尤其是价格 - 最乐于拥抱未来的的一群消费者,未必是最能够为未来买单的一群人。而这两个因素,是有望通过时间解决的。

如果时间不能解决,还有小米呢,还有万千友商呢。(山西的小米养人啊)(手动狗头)。

--

这个问题下有不少回答提到,平板的优势在于价格。

或许以后平板不会消失,但可能定位会发生改变:定位为一种「廉价的显示工具和互动界面」。一个极端的例子:被用来在海底捞点菜。在这种场景下,性能、数据传输速度、厚度、重量等都不重要,只需要屏幕大、能触摸,就够了。

一种瞎猜,不一定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折叠屏手机能否在未来彻底取代平板电脑,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讨论,而且答案远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我们得一点点地剥开这个问题的层层包裹,才能看到它背后真实的潜力与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折叠屏手机正在做的事情,正是许多人对平板电脑的核心需求。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的是一部尺寸适中的手机,既能轻松.............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2021年末各大厂商为何纷纷布局折叠屏手机,以及折叠屏手机的未来前景。 2021年末各大厂为何纷纷布局折叠屏手机?2021年末,我们确实见证了许多知名科技厂商,特别是中国国内的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vivo等,集中发布或进一步发力折叠屏手机。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
  • 回答
    华为 Mate X 折叠屏手机,预计于 6 月 24 日在国内市场正式发售,这无疑是近期智能手机界最受瞩目的大事件之一。对于这款集前沿科技与大胆设计于一身的产品,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一、 划时代的形态与用户体验的颠覆:Mate X 最核心的亮点,当然是它那令人惊艳的折叠屏设计。采用内折方.............
  • 回答
    华为 Mate X:MWC 2019 上惊艳登场,折叠屏的未来畅想华为在 MWC 2019 上发布的 Mate X,无疑是当时展会上最耀眼的新星之一。这款手机的出现,不仅是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的集大成者,更是对未来移动设备形态的一次大胆探索。它凭借着革命性的折叠屏设计,以及对 5G 技术的深度融合.............
  • 回答
    2019年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那真是个热闹非凡的舞台,各大厂商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展示各自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就在那年,折叠屏手机风头正劲,三星 Galaxy Fold 一经亮相便惊艳全场,人们对这种“大屏能装进口袋”的未来科技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然而,就在这股折叠屏浪潮袭来之际,我们联想的CE.............
  • 回答
    苹果、华为、小米在折叠屏手机市场这块大蛋糕上争夺得热火朝天,这背后不仅是巨头们的技术较量,更是对未来移动设备形态的预判。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品牌,国内的柔宇科技和京东方作为折叠屏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它们的发展动向也备受瞩目。那么,在柔宇和京东方这两家折叠屏领域的先行者中,我们究竟应该看好谁呢?这事儿得.............
  • 回答
    作为小米生态链的一员,我对小米折叠屏MIX FOLD系列手机有着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将从技术、设计、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为大家详细解读这款代表小米在折叠屏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的产品。一、 折叠屏技术的基石:铰链与屏幕的艺术小米MIX FOLD系列的核心竞争力,无疑体现在其突破性的折叠屏技术上。这绝非简单.............
  • 回答
    说到支付宝在2019年4月1号那天搞的“休想骗我”手机,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要说怎么看待,我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愚人节玩笑,更是把支付宝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对于用户心理和产品创新的一种巧妙展示。首先,那个“三折叠屏”的设计,简直是把大家对未来手机形态的想象推.............
  • 回答
    折叠屏手机,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概念,如今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们带来了全新的交互方式和视觉体验,也引发了一个令人兴奋的讨论:折叠屏手机,究竟有没有可能在未来完全取代我们现在手中熟悉的“直板”智能手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折叠屏手机的潜力和瓶颈,以及它们与.............
  • 回答
    折叠屏手机市场,确实存在着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而你提到的“荣耀溢价 6000 元抢破头,小米腰斩无人问”,虽然说法有些夸张,但背后反映出的市场现状和消费者态度,却是有迹可循的。荣耀的“溢价”与“抢破头”:品牌力与市场定位的成功荣耀在折叠屏市场的表现,尤其是其高端旗舰系列,确实可以用“表现亮眼”来形容。.............
  • 回答
    折叠屏手机,这个在科技界掀起波澜的新物种,其魅力与争议并存,总能勾起人们最原始的好奇心。它的最大亮点,无疑是那块神奇的屏幕。展开时,它化身为一块接近平板电脑的画布,无论是阅读电子书、观看视频,还是处理文档,都能提供比传统手机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沉浸的体验。试想一下,在通勤路上,你可以轻松地翻阅一本厚厚的.............
  • 回答
    折叠屏手机,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如今已成为智能手机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面对这个全新的形态,一个核心的问题始终伴随着它:折叠屏手机,究竟应该走向“小巧”还是拥抱“大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二选一,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哲学,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用户需求和市场潜力。 “小巧”折叠.............
  • 回答
    折叠屏手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丝未来感,也让很多人好奇:它究竟是跟我们熟悉的手机一脉相承,还是像平板那样,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品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它们放在一起好好聊聊。折叠屏手机 vs. 手机、平板:一场关于形态和体验的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折叠屏手机在最基础的“能打电话、能上网、能拍照”.............
  • 回答
    关于三星折叠屏手机曝出的质量问题,以及您对华为 Mate X 质量的担忧,这确实是大家在关注折叠屏技术发展时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件事,力求信息真实、全面,并且说得像咱们平常聊天一样透彻。三星折叠屏的那些“小插曲”三星作为折叠屏手机的先行者,从第一代 Galaxy Fold 开始,就一路摸.............
  • 回答
    折叠屏手机,尤其是华为的折叠屏,动辄上万的价格,确实让不少人望而却步。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愿意为这份“贵”买单呢?在我看来,能下决心入手华为折叠屏的,通常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明确的诉求和相当的经济实力,他们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1. 追求极致科技体验的“尝鲜者”与“硬核玩家”这类人对新鲜事物有着.............
  • 回答
    荣耀 Magic V 系列折叠屏手机是否会成为新一代“理财产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但需要更细致地分析和更长的观察期。 “理财产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具有保值增值潜力的电子产品,也就是俗称的“不跳水”甚至“升值”的产品。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样的电子产品有可能成为“理财产品”: 稀缺性: 限量.............
  • 回答
    三星 Galaxy Fold 发售第二天就出现故障,这事儿确实让人心里拔凉拔凉的。尤其是考虑到它那令人咋舌的价格,以及在发布会上被吹得天花乱坠的那些黑科技,消费者自然会带着无比的期待去上手体验。结果呢?刚打开包装,还没捂热乎,屏幕就给你来这么一手,这种感觉就像你花了高价买了个限量版跑车,还没开出4S.............
  • 回答
    三星 Galaxy Fold 系列折叠屏手机自推出以来就备受关注,其“开创性”的设计和创新的交互体验无疑是其最大的亮点。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款手机的实际上手体验,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1. 外观与折叠结构:大胆的创新与潜在的妥协 初印象:一块“小手机”变“大屏幕”。 当你第一次看到 Galaxy.............
  • 回答
    三星Galaxy Fold国行版终于来了,15999元的定价,这绝对是一个重磅消息,也立刻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抛开价格不谈,单说这款产品本身,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手机形态,一种对未来移动设备可能性的探索,这本身就足够吸引眼球了。价格的震撼与价值的讨论15999元,这个数字相当刺眼。它直接把Galax.............
  • 回答
    三星Galaxy Fold的屏幕问题,确实让不少人跌破眼镜,尤其是考虑到它那令人咋舌的价格和厂商对其创新性的极力宣传。这件事怎么看?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这不是个小事故,而是个“信任危机”。想想看,当你花费数千元,甚至可能上万块,去购买一款代表着未来科技方向、寄予厚望的“折叠屏”手机时,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