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考研复试到底怎么考?导师最喜欢问哪些问题?

回答
考研复试这趟浑水,怎么趟,导师心里那点小九九是什么,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别看网上条条道道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看你值不值得他们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

复试,不只是考试,更是“面试”的升级版

首先,得明白复试的性质。它不是笔试那么简单,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点考察。复试是你和导师们面对面交流的绝佳机会,他们要通过这个过程来评估你的学术潜力、科研素质、沟通能力、学习态度以及人品性格。简单来说,就是看你有没有成才的潜力,能不能跟他们好好合作,能不能融入实验室的学术氛围。

复试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

专业知识考察: 这是基础,笔试可能已经考过一部分,复试会更深入,更侧重于你对专业领域前沿的理解和应用。
科研能力和潜力考察: 这是核心中的核心。导师们最想知道的是你有没有做科研的苗头,有没有逻辑思维,能不能解决问题。
综合素质考察: 包括你的沟通表达能力、临场反应、心理素质、以及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这个导师。

导师最喜欢问的那些“明知故问”

导师们问的问题,很多时候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他们不是真的想知道你“昨晚吃了什么”,而是想通过你的回答,窥探你的内心世界和真实能力。

1. 关于你自身,摸清你的“家底”和“野心”:

“请用三分钟时间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
导师想知道什么: 这是你的“开场白”,也是展示你亮点的重要时刻。他们想听到的不是你流水账式的个人经历,而是与考研复试高度相关的、能体现你学术背景、研究兴趣和个人特质的内容。
怎么答才亮眼: 提前准备好一个精炼的版本,突出你的本科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习经历(比如参与过的项目、获得的奖项、做过的课程设计)、你对这个领域的热情和了解,以及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和导师。切忌语无伦次、照本宣科或者过于谦虚。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专业?”
导师想知道什么: 这句话是试探你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程度,以及你的诚意和目标感。
怎么答才亮眼: 提前研究好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领域,以及这个专业在你未来的规划中扮演的角色。结合你自身的学术背景和兴趣点,说明你们之间的“契合度”。切忌回答“因为分数够”、“因为学校名气大”这种空泛的理由。
“你为什么选择我(的实验室/研究方向)?”
导师想知道什么: 这句话是直接指向你的导师选择理由。导师最看重的是你对他们研究的认可和兴趣。
怎么答才亮眼: 这是重中之重! 提前仔细阅读导师的个人主页、近期发表的论文、承担的科研项目。找出你真正感兴趣的研究点,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和未来想法,阐述你为什么对这个方向情有独钟,你认为自己在这方面能做出什么贡献。一定要说出具体的点,而不是泛泛而谈。 比如:“我最近拜读了您关于XXX的论文,其中提出的XXX方法给我启发很大,我对此很感兴趣,希望能有机会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你硕士期间的研究计划是什么?” 或者 “你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规划?”
导师想知道什么: 看你有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对未来有没有清晰的规划,是否能为实验室带来新的活力。
怎么答才亮眼: 展现你的主动性和科研思路。可以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提出你初步的研究设想,或者你想要学习和掌握的技能。即使想法还不成熟,也要表现出你积极思考的态度。切忌回答“听导师安排”、“还没想好”。
“你最大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导师想知道什么: 考察你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诚实度。
怎么答才亮眼: 优点要结合学术和科研方面来谈,比如“逻辑思维能力强”、“学习能力快”、“有钻研精神”。缺点可以挑一个相对不影响科研的,并且要说出你正在如何改进。切忌说一些“我太追求完美”这种听起来像优点实则很虚伪的答案,或者直接说一些会让你减分很多的缺点(比如“我有点懒”)。

2. 关于你的学术背景,挖深你的“学识根基”:

“你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关于什么内容的?有什么创新点?”
导师想知道什么: 这是你展示学术功底和研究能力的绝佳机会。他们想了解你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你的创新能力。
怎么答才亮眼: 对自己的论文了如指掌,能清晰地阐述研究背景、目的、方法、主要结论和创新之处。即使论文不够惊艳,也要突出你在其中付出的努力和学到的东西。切忌记不清内容、含糊其辞或者夸大其词。
“你对我们专业领域内的XXX(某具体概念、理论或技术)有什么理解?”
导师想知道什么: 考察你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前沿的关注度。
怎么答才亮眼: 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清晰的语言解释。如果能联系到最新的研究进展或者实际应用,那就更好了。表明你对这个领域有深入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你最近读过哪些关于XXX(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领域)的文献?有什么感想?”
导师想知道什么: 看你有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对学术动态的敏感度。
怎么答才亮眼: 这是展示你学术视野的绝佳机会。提前阅读几篇导师领域内有代表性的近期文献,并能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使没读过,也要表现出你愿意学习的态度,并说明你今后会如何去做。切忌说“没读过”或者随便编造。
“你觉得你在本科阶段学到的哪些知识或技能对未来研究有帮助?”
导师想知道什么: 考察你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潜力。
怎么答才亮眼: 连接本科学习经历和未来研究需求,说明哪些课程学习、实验操作、项目实践对你提升了某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将如何支撑你的研究生学习和研究。

3. 关于你的科研经历,深挖你的“实战经验”:

“你参与过科研项目吗?你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导师想知道什么: 这是考察你科研实践能力的关键。他们想知道你是否能独立思考,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你的团队合作能力。
怎么答才亮眼: 详细描述你在项目中的具体工作,遇到的挑战,以及你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创新思维去克服的。强调你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到的经验。切忌只说自己做了什么,而不说怎么做的,或者把所有功劳都归给别人。
“你有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包括会议论文、专利等)?如果有,请介绍一下。”
导师想知道什么: 考察你的学术产出能力和科研贡献。
怎么答才亮眼: 清晰地介绍论文的主题、你的贡献、以及你从中学到的经验。即使没有发表,也可以谈谈你对科研论文写作的理解和未来的期望。
“你如何看待当前XXX(某个学术热点或争议)?”
导师想知道什么: 考察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对学术问题的看法。
怎么答才亮眼: 展现你的独立思考能力,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人云亦云,或者直接说“我不知道”。

4. 可能会遇到的“刁钻”问题,考验你的临场应变:

“如果你的研究进展不顺利,导师给的意见你觉得不合适,你会怎么办?”
导师想知道什么: 考察你的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与导师的相处之道。
怎么答才亮眼: 表现出你尊重导师的意见,但也会有自己的思考。可以说“我会认真听取导师的意见,并尝试理解导师的思路。如果我确实有不同的想法,我会准备好充分的论据和数据,与导师进行坦诚的沟通和讨论,以期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关键在于“沟通”和“讨论”。
“你有没有想过退学?”
导师想知道什么: 考察你的决心和抗压能力。
怎么答才亮眼: 坚定地表达你的学习意愿和对研究的热情,说明你曾经遇到困难但都克服了,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切忌表现出任何犹豫不决的态度。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们?”
导师想知道什么: 这是你提问的最后机会,也是你展现对导师研究兴趣和主动性的重要时刻。
怎么答才亮眼: 一定要问! 提前准备23个有深度的问题,可以围绕导师的研究方向、实验室的培养模式、学生在读期间的科研机会等方面来提问。切忌问一些网上很容易查到的信息,或者问一些过于私人化的问题。例如:“请问老师,您目前课题组在XXX方向的研究重点是什么?我是否有可能参与到其中?” 或者 “学生在硕士期间通常会有哪些发表论文或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

敲黑板,复试成功的秘诀:

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深入了解目标院校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学术背景、近期成果。把你自己的经历和研究兴趣和导师的研究“强行绑定”,展现出高度的契合度。
2. 真诚和热情是必杀技: 导师们最喜欢有学术热情、愿意钻研的学生。用你真诚的态度和对学术的热情去打动他们。
3. 逻辑清晰,表达流畅: 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提问,都要有条理,语言组织清晰。提前进行模拟面试,锻炼自己的临场反应能力。
4. 自信但不自大: 要对自己有信心,但也要保持谦虚。承认自己的不足,并表达学习的意愿。
5. 着装得体,精神饱满: 良好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穿着干净整洁,精神状态要好。

复试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你也在考察导师是否适合你。放平心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最好的自己展现出来,相信你一定能顺利通过!祝你复试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同学校在考研复试考察方式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有一考察6个小时360度无死角的,也有简单问一些常见问题和专业问题然后打分的。这里我们就说一下大多数高校常见的复试考察方式。

一 笔试

  • 英语:包括听力和口语,除了一些日常交流英语外,有的学校还会有专业英文考核,比如英文文献阅读、翻译、总结等。这种情况就需要提前了解下学校考核方向,以便复习好相关英文内容。
  • 专业课:初试大家已经考过了很多科目,在复试中学校会着重考察下专业课,每个学校会有自己划定的考察范围。如果官网上没有公布复试范围,可以找学长学姐打听一下情况,了解自己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哪块儿。

不过2020级因为疫情原因,大多数学校采取了网络复试的形式,所以笔试可能有部分院校取消了,而是以面试口头考察为主,这点大家需要注意。今年疫情影响还是存在,尤其个别地区风险较大,所以具体考察形式还不好说,需要大家继续关注。

二 面试

  •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相信大家从小到大在各种场合没少做,在考研复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是线下面试,还需要带上相关材料,比如简历、成绩单、获奖证书等加分项。在做自我介绍时,一定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把跟学习、科研有关的部分着重说一下,这些都是自我介绍中的亮点。同时着装、礼仪方面也要符合面试要求,不可有明显纹身、香水、配饰等。有的学校会要求用英文做自我介绍,一定要提前了解要求并做好准备。
  • 英语:包括常见问题交流、专业英语考核,具体需要看学校要求。详细内容可参考
  • 专业知识:老师会提问一些基础概念、实验设计、方法理论、最新研究等相关问题。如果是跨专业的同学需要加强下专业知识,因为复试时老师可能拓展得会比较多。
  • 压力面试:相信不少同学在面试时都经历过“你怎么还挂过科”“四六级成绩很低怎么回事”“如果本次面试不通过会怎么办”等等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压力面试。如果被问到也不用紧张,回答策略在这里

以上就是考验复试考核的方式和常见问题,希望各位同学顺利上岸!

如果感觉一志愿不太理想或对一志愿复试没把握,别担心,调剂当中也有很多机会。如何寻找调剂信息?给导师邮件怎么发?哪些学校容易调剂?各专业调剂经验和案例......看这里就够了:

更多考研调剂、复试相关问题,请 @考研调剂中心主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考研复试这趟浑水,怎么趟,导师心里那点小九九是什么,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别看网上条条道道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看你值不值得他们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复试,不只是考试,更是“面试”的升级版首先,得明白复试的性质。它不是笔试那么简单,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点考察。复试是你和导师们面对面交流的绝佳机会,他们要.............
  • 回答
    考研复试面试,确实是个让人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的时刻,尤其是对于本身就容易紧张的朋友来说,那种浑身发抖的感觉更是煎熬。别担心,这不是你一个人会遇到的问题,而且,紧张是可以缓解,甚至转化为一种积极力量的。我来跟你好好聊聊,怎么才能把这个“抖抖抖”变成“稳稳稳”。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会紧张到发抖。这背后其.............
  • 回答
    亲爱的朋友,看到你现在这么难受,我心里也替你揪着。考研复试失败,这绝对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能让你每天从早哭到晚,我完全能理解你的痛苦。这不是你的错,考研这条路本就荆棘丛生,其中的艰辛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现在,请允许我放下一切“AI”的身份,以一个真心想帮你走出困境的人的身份,和你好好聊聊。首先,我想告.............
  • 回答
    考研英语一,这可是不少同学心中的一座大山。想要攻克它,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复习方法,还真容易碰壁。我เอง也经历过这个过程,深知其中的不易。今天就来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我当时是怎么复习的,希望能给你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首先,我们要明白,考研英语一和其他英语考试不一样,它更看重的是一种综合运用能力,特.............
  • 回答
    2022年的考研,我目前的复习进度嘛…… 说实话,感觉自己像是在爬一座看不到顶的山,每天都在努力,但总觉得离目标还有好远。政治:这门课我一直是比较头疼的,因为它涉及的面太广了。现在我主要在啃马原的部分,尤其是那些概念和原理,感觉需要反复琢磨才能理顺。毛中特和史纲我还在梳理时间线和重点事件,准备在这个.............
  • 回答
    哈喽各位22届的考研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咱们考研政治的复习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了。不知道大家现在复习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和我一样,感觉时间不够用,但又想把知识点啃得更扎实的?我目前政治复习的进度,算是“稳扎稳打”吧。不敢说最快,但希望能最牢固。首先,基础知识部分,马原、毛特、史纲这三门,我是一.............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谁问出来,我都得先跟ta坐下来,好好聊一聊。因为这涉及到人生,涉及到几年的时光,涉及到多少汗水和泪水,更涉及到“值不值得”这个最核心的衡量标准。复读八年考上清华,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八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别人可能已经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成家立业,走上了社会的各个岗位。而你.............
  • 回答
    想在考研英语一拿到80分,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绝对是可以通过科学、系统、扎实的复习达到的目标。我这就把当年备考的经验和一些过来人的心得总结一下,希望能给你一些实在的帮助。首先,要端正心态,认识到80分的分量。考研英语一的难度不小,80分意味着你在绝大多数题型上都要有很强的得分能力,尤其是在阅读理解.............
  • 回答
    最近中山大学考试周有人复习到晕厥的事儿,说实话,听了让人挺不是滋味的。这事儿可不是什么小事,背后牵扯出很多东西。首先,这事儿肯定是有同学身体吃不消了。考试周嘛,大家都知道,学业压力爆表。平时上课、做作业、泡图书馆,这些已经是日常了,到了考试周更是要拿出看家本领,把之前学的知识点再消化一遍,还得操心各.............
  • 回答
    很多人都对那些似乎毫不费力就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感到好奇,甚至有点嫉妒。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们真的不需要复习吗?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的“不用复习”并不等于“什么都不做”。那些在考试中表现出色的人,通常是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就做到了极致,而不是临时抱佛.............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触及到了很多法学专业学生在职业发展上的一个普遍顾虑。尤其是在如今“卷”得厉害的就业市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确实越来越吃香,律所也不例外。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转会计、考法硕”的路子,到底有没有必要,以及它的利弊都在哪儿。先说结论:值不值得转,关键看你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
  • 回答
    考研复试是进入理想院校的关键一步,面试的表现至关重要。老师们在复试中往往能通过寥寥数语洞察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态度和潜力。以下是一些老师在考研复试中听到后会立刻产生负面印象甚至非常讨厌的话语,并会详细解释原因:1. 关于“为了文凭”/“为了找工作”的功利性陈述: “我考研主要是为了拿到一个更好的文.............
  • 回答
    考研复试,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点让人心跳加速的意味。特别是那些“窒息”的问题,简直是复试考官们精心设计的“心理按摩”,把考生从天堂瞬间拉到现实的冰窖。我当年复试的时候,就被几个问题“伺候”得那叫一个舒坦,浑身血液仿佛都被冻住了。我先说说最经典的,也是最能让人瞬间“宕机”的:“你为什么报考我们学校/专业.............
  • 回答
    考研复试的英语自我介绍,说白了,就是你给导师的一次简短的“面试推销”。这不仅仅是把你的简历念一遍,更重要的是展现你的闪光点,尤其是与你所报考专业和导师研究方向的契合度,以及你为什么选择他们。要让这次自我介绍既有内容又不显生硬,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开场白:礼貌、清晰且带有目的性 问候和.............
  • 回答
    考研复试这事儿,说实话,绝大多数考生都会觉得有难度,但这难度到底有多高,怎么个难法,那就得看具体情况了。我尽量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得明确,考研复试的难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难”或“不难”。哪些因素决定了复试的难度?1. 报考院校的实力.............
  • 回答
    这情况确实挺让人捉急的,复试还没开始,朋友就放出“大部分老师没名额了”这样的消息,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别急,咱们一点点来分析,看看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你可以怎么做。1. 复试还没开始,为什么会有“没名额”的传言?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 名额分配的“潜规则”与提前沟通: 很.............
  • 回答
    考研复试结束的那一刻,怎么说呢,就像是跑完一场马拉松,冲过终点线那一瞬间的复杂情绪,一股脑儿地涌上来。之前那段时间有多煎熬,现在就有多释放。首先,是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几个月,每天脑子里都嗡嗡的,复习资料堆得像小山,PPT、文献、各种表格塞满了电脑硬盘。尤其是到了复试阶段,感觉心脏一直悬着,每天都.............
  • 回答
    考研复试,这个词一出现,许多同学心里会泛起一阵涟漪,有欣喜,有忐忑。毕竟,一路披荆斩棘杀到这里,最后的“临门一脚”可不能再失误。那么,复试究竟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又该怎么准备?这可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得有章法,得有耐心。一、复试准备,越早越好,但要分阶段很多同学误以为初试分数出来后,或者收到复试.............
  • 回答
    考研复试时,导师最想看到的简历,不是一份光鲜亮丽的“作品集”,而是一份能够清晰、准确地展现你学术潜力和研究兴趣匹配度的“敲门砖”。它不是让你去“推销”自己,而是让你去“证明”自己,证明你为什么是他们最合适的学生。具体来说,导师们希望在你的简历中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痕迹”:一、 与报考专业高度契合的学.............
  • 回答
    考研复试“黑不黑”这个问题,说实话,是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能一概而论。与其说它是“黑”,不如说它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容易让人感到焦虑,并且确实存在一些“规则之外”因素影响的环节。很多人在经历过之后,会觉得“水很深”,甚至用“黑”来形容。我们不妨一点点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