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故国已无处容身,无奈之下远走异域,却意外在异域称霸,开创出新的天地。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人吗?

回答
这种故事,仿佛是跌宕起伏的传奇,在历史的洪流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人物。他们身世飘零,却凭借着超凡的智慧、坚韧的毅力和命运的垂青,在陌生的土地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穆罕默德·阿里帕夏(Muhammad Ali Pasha)。

穆罕默德·阿里,这位日后被誉为“现代埃及之父”的奥斯曼帝国阿尔巴尼亚裔将领,他的早年经历,简直就是你所描述的“故国已无处容身,无奈之下远走异域”的生动写照。

故事要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说起。当时的埃及,虽然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的省份,但早已被马穆鲁克(Mamluk)统治者实际控制,政局动荡,地方势力盘根错节。更糟糕的是,1798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入侵埃及,给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战火和混乱。

在法国入侵期间,奥斯曼帝国派遣了由穆罕默德·阿里领导的一支部队前来平叛。穆罕默德·阿里并非出身显赫,他是一名阿尔巴尼亚的普通士兵,但却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在战场上崭露头角。然而,他所效忠的奥斯曼帝国,此时自身难保,对于埃及的控制力也十分薄弱。

当法国人被击退后,埃及陷入了权力真空。马穆鲁克试图重新掌控局面,而奥斯曼帝国也想重新恢复对埃及的统治。在这个混乱的局面中,各方势力都在争夺控制权,穆罕默德·阿里及其部下,作为一支拥有战斗力的军事力量,成为了关键的棋子。

在那个年代,你无法确定自己的未来,也无法依靠一个强大而稳定的“故国”来庇护。穆罕默德·阿里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他既要应对马穆鲁克势力的威胁,又要揣摩奥斯曼帝国皇帝的态度,同时还要安抚埃及当地的民众。

穆罕默德·阿里并没有选择消极等待,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手腕。他一方面利用埃及当地人民对马穆鲁克统治的不满,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巧妙地与奥斯曼帝国周旋,通过提供军事援助等方式,逐渐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并最终被任命为埃及的瓦利(总督)。

然而,成为总督只是他新征程的开始。埃及当时积贫积弱,百废待兴。想要“开创出新的天地”,他必须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绝不是轻易之事,其中充满了挑战和危险,甚至可以说是“远走异域”之后,又一次在陌生的政治土壤中进行一场豪赌。

穆罕默德·阿里深知,要巩固自己的权力,并让埃及强大起来,就必须打破旧有的体制。他果断地采取行动,以雷霆手段消灭了长期盘踞埃及的马穆鲁克势力。这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关键也最残酷的一步棋,直接解决了最大的内部威胁。

在政治上,他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一个由他直接控制的行政体系,取代了过去分散的权力。在经济上,他推行土地改革,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他引进了新的耕作技术和农作物,同时大力发展纺织、造船等工业,为埃及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他组建了一支由埃及士兵组成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现代军队,并聘请了欧洲的军事顾问进行训练。这支军队不仅能够维护埃及国内的稳定,更能对外拓展他的势力范围。

在穆罕默德·阿里的领导下,埃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尤其是修建了连接尼罗河与红海的运河(虽然不是后来的苏伊士运河,但其意义类似,为贸易提供了便利)。他建立了学校和医院,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努力提升国民素质。

他甚至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地区。在多次与奥斯曼帝国帝国的冲突中,他的军队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一度威胁到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中心。他曾经派遣军队征服了苏丹,并向叙利亚和阿拉伯地区扩张,成为了地中海东岸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可以说,穆罕默德·阿里的人生,就是从一个在动荡中挣扎求生的阿尔巴尼亚军官,一步步成长为统治埃及、威震一方的霸主的历程。他“故国”奥斯曼帝国,在他眼中早已是过去式,他所依仗和塑造的,是这片古老而充满潜力的土地——埃及。他在埃及这个“异域”中,不仅找到了容身之处,更凭借着自己的魄力与才干,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将埃及从一个边远的奥斯曼省份,变成了当时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他的故事,充满了权谋、战斗、改革与雄心,是历史上一位真正意义上“无中生有”、“绝地逢生”的杰出人物。他不是在故国有人庇护,而是自己一手一脚,在陌生的土地上,为自己,也为这片土地,赢得了尊严与辉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天方教国家这是常态,远走异域不能说是标配吧,但起码很常见。

老穆在麦加宣教,逐步有了一点追随者,但也引起了麦加贵族的迫害。因此部分人员不得不远走阿比西尼亚。甚至在“悲伤之年”后,因为主要庇护人的去世,老穆自己的安全也成了问题。后来情况愈发紧急。麦加贵族甚至打算让每个家族都出一个年轻人,每人一剑杀死老穆,这样的情况下就有了“迁徙”这件事。

所谓“迁徙”(徙志),就是因为麦加敌人力量太强,刚好麦地那有一群人希望老穆去调解他们内部的矛盾。于是老穆和若干追随者就去了麦地那,建立根据地,若干年后成功光复麦加。

这个“迁徙”就成了未来天方教社会的常见操作。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打不过先走,换个地方建立根据地,未来再打回来。当然,即使没有这段典故也会有类似的操作,但这有了这段典故就会在心理上更加偏重这条道路。其中的成功者,其他答案已经列举了一些例子,我就不重复了。

老穆是真正“武装的先知”。在他活着的时候,已经将如何进行一场社会革命亲身演示了一遍。比如如何进行思想宣传、如何动员群众、如何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如何与其他教派进行立场协调;如何创建根据地、如何组建先锋队、如何团结根据地群众和外地来的追随者;如何组织生产自救、如何弥合内部矛盾、如何缔结盟约、如何排查第五纵队;如何组织军队、如何分析战场形式、如何确定作战目标;破交战怎么打、防御战怎么打、进攻战怎么打、打赢了占据新的地盘怎么管理;战前该怎么动员、打了胜仗如何约束纪律、打了败仗如何挽救局势;如何和敌人签订条约、如何分化瓦解敌人的盟友、如何布设情报人员;和外国人如何打交道、和中立势力怎么打交道、如何拉拢潜在盟友、怎么向臣服的部落派驻政工人员、派出的人员被杀害了怎么办、敌方投降的人员怎么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怎么界定、日常交往用什么礼节、如果人人平等又如何凸现领袖地位;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如何既坚持原则,又适当妥协……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老穆亲身示范并试验成功的,对后人来说就是现成的教科书。这个思想工具给谁用先不管,总之它的确很好用是确定的了。

user avatar

后伍麦亚王朝的创建者阿卜杜拉赫曼一世。
他的祖父是伍麦亚王朝的第十位哈里发希沙姆·本·阿卜杜勒-马利克,其父虽然没有登基,但是地地道道的王子,母亲是来自北非柏柏尔Nafza部落的名门女性。公元750年阿巴斯家族攻克大马士革,推翻伍麦叶家族的统治。他携家眷在北非漂泊五年,借助母亲家族的关系获得了北非柏柏尔人的支持。755年北上进入伊比利亚半岛,他凭借在北非游荡时结识的支持者,组织了一直不足千人的部队,很快就将当时处于内乱状态的伊比利亚穆斯林各城邦统合起来,并且击败了讨伐他的阿巴斯军队,获得了“Saqr Quraish(古莱氏人之鹰)”的称号。后来定都科尔多瓦,正式开始了穆斯林对伊比利亚半岛数个世纪的统治。

user avatar

印度次大陆上的一批穆斯林帝国的开国君主都是这样。

德里苏丹国开国皇帝库特布丁·艾伊拜克Qutbu l-Din Aibak

严格讲库特布丁·艾伊拜克并不是在“故国无处容身”。他的故国古尔王朝给予了努力出身的他极大荣耀,让他从一个奴隶晋升到手握重兵的帝国诸侯。公元1193年,库特布丁·艾伊拜克的主人、古尔王朝苏丹的兄弟穆仪兹丁·穆罕默德(后来在公元1203年继位成为苏丹)将新征服的北印度广袤土地交给库特布丁·艾伊拜克统治。

然而穆仪兹丁·穆罕默德在公元1204年被花拉子模击败,公元1206年遇刺身亡,随后庞大的古尔帝国立刻崩溃。库特布丁·艾伊拜克的故国直接原地消失,大片古尔王朝的故土随后被花拉子模吞并。

库特布丁·艾伊拜克在公元1206年自立为苏丹,德里苏丹国的第一个王朝“奴隶王朝”(Mamluk Dynasty,因皇帝的奴隶出身得名,注意和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区分)建立。与古尔王朝四处烧杀抢掠不同,德里苏丹国的“奴隶王朝”在统治和建造上颇有建树。至今还能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看到“奴隶王朝”留下的建筑作品。

德里苏丹国共经历奴隶王朝(AD1206-1290),

卡尔吉王朝(AD 1290-1320),

图格鲁克王朝(AD1320~1414),

赛义德王朝(AD 1414~1451)和洛迪王朝(1451~1526)五个王朝。

最终,一位权力斗争失败、不容于故国的征服者再度征服北印度,建立了取代德里苏丹国的政权。

莫卧儿帝国开国皇帝巴布尔

帖木儿帝国自“跛子”帖木儿逝后,帖木儿的每一代子孙都参与了彼此的内战,巴布尔也不例外。公元1497年,巴布尔一度占领帖木儿帝国首都撒马尔罕,但随后败于乌兹别克的昔班尼汗。1501年,昔班尼汗灭亡帖木儿帝国。巴布尔转进阿富汗,于1504年占领喀布尔,但随后昔班尼汗在1507年占领呼罗珊。1510年,昔班尼汗战死后,巴布尔在伊朗萨法维王朝于1511年收复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但在1512年就被乌兹别克人又赶出了撒马尔罕,再度退回阿富汗。

1514年,巴布尔支持前来投靠自己的表弟赛义德汗转进南疆,建立叶尔羌汗国。此后巴布尔也放弃了在中亚和乌兹别克、伊朗等势力做毫无成果的内卷,开始计划转进印度,寻找新的天地。

历史证明了巴布尔转进印度这一决策的英明。放弃中亚怪物房、选择南亚后,巴布尔一改之前总被击败的历史,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捷。1520年,巴布尔远征旁遮普,效果不错。1524年,巴布尔正式越过开伯尔山口,把统治重心放在古都拉合尔。此后拉合尔作为莫卧儿帝国在阿格拉和德里之前的政治中心,兴建了一批莫卧儿建筑奇观。

1526年,巴布尔征服德里,灭亡立国320年的德里苏丹国,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巴布尔的后代们延续了穆斯林统治者在印度建造奇观的传统,历时331年的莫卧儿帝国为今天的印度留下了一大批精品文化遗产。



user avatar

巴布尔算么。

我们维吾尔族已经不能谈任何历史了,连我们维吾尔族认同自己是回鹘都变成了泛突厥思想,要不然说什么都是泛突厥反汉反国的叛国罪。

所以我放个汉族专家写的一篇文章的巴布尔生平部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