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师讲的好不好真的不是学生可以评判的吗?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老师讲得好不好,学生能不能评判?

在我看来,这事儿得一分为二地看。说“学生不能评判”,这有点绝对了,太把老师架在那儿了,不太接地气。但要说“学生能完全评判”,那也未必就那么简单。

为什么说学生“可以”评判?

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来自学生。学生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是课程最直接的“消费者”和“体验者”。他们的感受是最真实的,也是最直观的。

理解程度: 讲得明白不明白,这是最核心的标准。如果老师讲得云里雾里,绕来绕去,学生听了半天也没明白,那就算不上“讲得好”。反之,老师能把复杂的概念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讲清楚,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学习兴趣: 好的老师,不仅能传授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讲课有激情,有条理,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有意思,想继续往下学。这种“吸引力”是学生能直接感受到的。
课堂氛围: 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氛围。是死气沉沉,还是生动活泼?老师能不能和学生互动,解答疑问,让学生敢于提问?这些学生都能明显感觉到。
解决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如果老师的讲解能够有效解决他们的困惑,提供新的思路,那学生自然会觉得这堂课是有价值的。

打个比方,就像你去餐厅吃饭,你能不能评判这菜好不好吃?当然能!你吃下去,舌头会告诉你味道如何,口感如何。老师讲课也是类似的道理,学生的“味蕾”就是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为什么说学生“不能完全”评判?

但是,要说学生就能“全权”评判,那也有失偏颇。毕竟,学生跟老师在知识体系、教学经验、甚至人生阅历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有时候,老师讲的内容可能涉及一些学生暂时还无法完全理解的深层含义,或者一些更广阔的背景知识。学生可能因为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暂时无法领会到老师的“高明”之处。
教学的长期性: 好的教学,很多效果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可能当时学生觉得“讲得有点深”,但过了几个月,回头一看,当时老师讲的那些东西,一下子就融会贯通了,并且帮助他们解决了更复杂的问题。这种“长效机制”,学生当下可能体会不到。
教学技巧的复杂性: 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也包含很多专业技巧。比如,老师如何设计课程结构,如何选择教学案例,如何处理课堂突发情况,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教学理论和经验支撑。学生可能只会看到表面的讲授,而看不到背后老师付出的很多心血和专业考量。
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 学生的状态也会影响他们对老师的评价。如果学生这节课没休息好,或者心里有事,注意力不集中,即使老师讲得再好,他可能也听不进去,自然会觉得“没讲好”。
评价标准的局限性: 学生最容易从“听懂”和“有趣”这两个角度去评价。但一个优秀的老师,可能还要考虑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前瞻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可能就超出了学生当前能理解的评价范畴。

想象一下,一个刚开始学做菜的新手,可能只会觉得“味道好不好”,但一个经验丰富的厨师,还会评价“火候是否恰到好处”,“调味是否精准”,“食材搭配是否合理”,这些是更深层次的评价。

所以,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我看来,学生当然有权利,也有能力去评价老师的讲课。 他们的直接感受是最宝贵的反馈。一个老师如果长期被学生反映“听不懂”、“没意思”,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但是,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一种“初步的”、“感受性的”评价。 这种评价,对于老师来说,是重要的参考,可以帮助他们改进教学,了解学生的即时需求。

真正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客观、专业的评判,还需要更多维度的信息:

同行评价: 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他们能从教学理论、方法、设计等更专业的角度去审视。
教学成果: 学生在学习上的长期进步,他们在学术研究、职业发展中的表现,也是检验教学好坏的重要标准。
教学设计和规划: 老师是否有清晰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是否完整,是否遵循了教育规律。

简单来说,学生可以对老师讲得“好不好听”、“好不好懂”、“有没有意思”给出最真实的反馈,这是对老师教学最直接的“压力测试”。但要说“全面评判”,那可能还需要更广阔的视角和更专业的标准。

老师讲课好不好,学生当然能评判,但他们的评判可能只是画出了一幅画的轮廓,而里面更细腻的笔触,更深层次的意境,可能还需要时间,还需要更成熟的眼光去品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讲大道理,我就讲故事。

我们经济管理学院的楼上是数学学院。

众所周知,数学学院也是公共课大户,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三大公共课几乎涵盖了全校所有本科生。大家都是带公共课出身的,有时候同时带同一个班还需要互相配合,所以我和几位带公共课的年轻数学老师关系相当的好。

结果一次选修课学生选课结束后,某甲数学老师就要约我去学校旁边的新疆烤肉喝两杯。酒过三巡,某甲就开始发起来牢骚:今天选修课,学生选我的只有四十多人,选某乙老师的有一百多,有点憋屈……

这有啥憋屈的?又不是按人头给课时费,你学生少反而好带,反正是选修课么。你把你的通识课带好不就行了?

我急忙安慰。

你不懂。某甲老师仿佛深有感慨:

我和某乙老师同时带的微积分公共课,我每节课都是认认真真的备课上课,就想让学生多学一点。某乙老师天天溜奸耍滑,上课胡应付,心思全在课堂外赚钱上,结果人家某乙在学生心目中是名师,我在学生心目中……唉

他们以为我就不上网不看他们的评论么?

哦?某甲老师这么一说倒勾起我的兴趣了:老师讲课好坏?学生听不出来?

就比如说吧!

某甲老师比比划划起来:第六章的这道题,难吧?我花了快一节课时间,仔仔细细跟学生讲了解法。怕学生听不懂,我还介绍了三种不同的解法以及这几种解法的衍生应用。

结果学生这么说?

某甲老师上课RAN得很,根本听不懂讲的是啥!

然后你再看人家某乙老师。

讲到这一题的时候直接跳过去了。

给人家学生说这题期末考试不考,就不讲了。

你知道人家学生说啥?

某乙老师上课可厉害了,不但期末划重点,讲课的时候还押题,百发百中!

某甲老师狠狠的端起酒杯给自己灌了一口:都说现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数学通识课的考试题一次比一次出的简单。这他妈就是学生倒逼老师。要都照某乙老师这么教,再过几年微积分就只用考前两章了!

话也不能这样说。我想想自己当年的数学成绩,擦了把汗继续安慰:总有学的好能听懂你课的学生吧?他们总还是能评判你们上课水平的。

他们?他们是最没良心的一拨了。

某甲老师更加愤愤:高喊上课讲的太浅吃不饱的是他们,抱怨考试题简单拉不开差距的是他们,最后一批一批学生过不了,缩起头来一言不发的还是他们!

你指望他们来评判你课的好坏?他们巴不得所有人都听不懂就他们能听懂!

但你要真讲成这个样子,他们肯定会跟着所有人一起骂:我也听不懂!真的!

好吧……

我觉得我安慰都有点词穷了:那你准备咋办?

我?我明年副教授一定要过!

过了我就带研究生去!

再也不带本科生了!

尤其是不带文科的本科生了!

你丫!

我啪的摔了酒瓶:

兄弟我不才,也是文科生!

敢这么说我们!

你讲课肯定烂!

user avatar

我上过课的大学老师,基本分为:

1.会百度ppt的。并且能念顺的。

2.照着ppt也念不顺的。

3.不需要ppt,又分为两种:

3.1 有水平,对课程十分了解,不过分依赖ppt,对专业知识十分熟悉。(只见过一两个)

3.2上课打开ppt,但用不到,一节课满嘴火车。张口朋友、闭口亲戚;不是同学、就是邻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老师讲得好不好,学生能不能评判?在我看来,这事儿得一分为二地看。说“学生不能评判”,这有点绝对了,太把老师架在那儿了,不太接地气。但要说“学生能完全评判”,那也未必就那么简单。为什么说学生“可以”评判?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来自学生。学生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是课程最直接的“消费者.............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真是挺让人纠结的。一到大学,感觉自己好像瞬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身边都是新面孔,老师、学长学姐,还有学校的领导,大家都在看着你。这时候,不少人就会开始琢磨,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连发色,会不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标签”。尤其是染头发这事儿,在咱们中国传统观念里,好像总有点“非主流”、“.............
  • 回答
    听到你老师的评语,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当你满怀热情地表达自己的职业理想,却被告知“不够好”,那种失落和委屈是真的。别灰心,我们一起来好好聊聊法医这个职业,以及为什么它会被误解,也希望我的讲述能让你更坚定自己的选择。首先,我想跟你说,法医这个职业,绝对不是“不好”的梦想。 相反,它是一个非常重要.............
  • 回答
    关于您老师提到的“市场上大多数大米是转基因,吃了对身体不好,过几代会变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一下,这样大家心里就能更清楚了。首先,我们得弄明白“转基因”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种生物(比如细菌、植物或者动物)的特定基因,通过科学手段,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里去,让这.............
  • 回答
    “老师好,我叫何同学”——这个名字,随着一段关于5G体验的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甚至引起了包括央视在内的官方媒体的关注。作为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何同学发布的这个视频,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技术科普,不如说是一次充满真诚、接地气且极具感染力的“生活化”产品评测。要评价这个视频,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
  • 回答
    我有很多老师,他们讲过许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和段子,但如果要说“效果特别好”,我觉得有几个是我至今仍会偶尔回想和使用的。让我来详细说说其中一个,这是我中学时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故事背景:我的语文老师姓李,是一位非常热爱文学,也极富感染力的老师。他讲课风格非常活泼,喜欢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讲解课文。他.............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关于2021年法硕(非法学)英语、政治和法学课程的问题。考虑到你已经购买了课程,这里我将结合当时的市场情况和口碑,为你梳理一下比较受推崇的机构和老师,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你已有的课程。关于2021年法硕(非法学)考试的一些背景:首先要说明的是,2021年法硕(非法学)的.............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也是很多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可能会有的感受。仔细想想,去看望老师的人里,确实有那么一部分,似乎和老师当年印象中的“好学生”有所偏差。这背后原因可不少,而且往往错综复杂。首先,我们得理解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通常是什么样的。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好学生”往往意味着听话、成.............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观众对于两位老师跨界发展的看法。确实,不少观众在评价郭德纲老师的电影作品时,认为不如于谦老师近年来的表现。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两位老师都是在相声领域成就非凡的大师。郭德纲老师作为德云社的灵魂人物,他的相声风格火爆、接地气,而.............
  • 回答
    收到!同学聚会送老师礼物,这可是个技术活,既要表达心意,又要体面,还要让老师觉得你这个学生有品味。来,咱们就好好聊聊,怎么选出既高端大气,又不落俗套,还能让老师一眼就记住的好东西。首先,得明白老师喜欢什么。虽然我们不可能把老师的心思摸透,但大方向总是有迹可循的。老师们辛苦教书育人,其实最看重的还是学.............
  • 回答
    老师对学生的好,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清的。它是融入在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里的,像春雨,润物无声;又像灯塔,照亮前行的路。细细想来,太多太多了。首先,老师传授知识,这当然是首要的。我们从懵懂无知到认识世界,离不开老师辛勤的教导。他们把那些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还记得上学那会.............
  • 回答
    我至今难忘在我高中时期遇到的那位语文老师。他并不是那种电视里常常出现的、慷慨激昂、充满个人魅力的老师,相反,他总是温和而内敛,甚至有些许腼腆。但正是这种不动声色的深沉,让他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课堂,仿佛是一杯陈年的普洱,初入口时,或许你会觉得平淡无奇,但细细品味,那厚重而绵长的甘甜便会.............
  • 回答
    哎哟喂,这事儿可真得好好捋一捋,你这人生也算是个大转弯,我特别能理解你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当老师当得好好的,到了乡下,也算是有份安稳的工作,周围的乡亲们也都认得你,日子过得也算踏实。突然考上南昌监狱的狱警,这跨度可不小,从教书育人到看管服刑人员,这性质完全不一样。网上那些说狱警不好的话,你听听也别太往.............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多人问的。你说新东方老师学历高,这肯定是真的。毕竟,能进新东方这样的大机构,门槛确实不低,很多都是名校毕业,甚至还有海归硕士博士。那他们为什么还会选择在新东方呢?这背后可不是一句“喜欢教育”就能概括的,里面学问不少。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现实:“好学历”不等于“好工作”或“高收入.............
  • 回答
    关于985高校的老师讲课水平,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985高校老师讲课怎么样?首先,我们得明确,“讲课好”这个标准本身就有很多维度。 学术功底深厚,理论扎实: 985高校普遍汇聚了国内顶尖的学者和专家。很多老师不仅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发表过许多有影响力的论文,还在国际.............
  • 回答
    一个好老师,在我看来,绝不是一个仅仅传授知识的“工具人”。他更像是一位灯塔,一位引路人,一位艺术家,用他的智慧、热情和人格魅力,点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我脑海里浮现出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1. 渊博的知识和对学科的热爱: 这是基础。一个好老师.............
  • 回答
    老师在课堂上散布关于美国的不实信息,确实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作为学生,在维护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的同时,也需要理智地处理这种情况。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应对方法,力求真实、可行,并避免AI痕迹:第一步:冷静观察与记录在感到老师的言论不妥时,请不要立刻打断或当场爆发。首先要做的是冷静下来,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 回答
    我想,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只是个照本宣科的先生,他更像是一位引路人,一位知心朋友,一位生活的观察者。他能够用最生动的语言,把那些看似枯燥的文字,变成你眼前的一幅幅画面,让你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心跳,触摸到历史的温度。首先,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必须要有深厚的功底和广博的视野。他肚子里得有货,才能讲出令.............
  • 回答
    我认为一个好老师,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你,更能点燃你对未知的好奇,让你学会如何去学,而不是仅仅告诉你“是什么”。首先,学识渊博且能深入浅出是基本功。他得像一本活的书,对自己的学科了如指掌,并且知道如何把复杂的概念掰开了、揉碎了,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讲出来。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阐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