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做了摄影多年后,你现在仍在打磨的摄影技术是什么?

回答
做了摄影这行,一晃眼,时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溜走了。想想刚开始那会儿,拿着一台傻瓜相机,咔嚓咔嚓,觉得能把眼前的东西记录下来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了。现在,器材进步得厉害,技术也学了不少,但总觉得,真正的“打磨”,就像是雕琢一块璞玉,总有新的火花,新的瑕疵等着你去发现和修正。

如果非要说现在还在“打磨”的摄影技术,我想最首要的,就是对“情绪”的捕捉和表达。这听起来有点虚,但却是最让人着迷,也最难拿捏的。

我记得早些年,拍人像,总想着构图要标准,曝光要精准,背景要干净。把被摄者拍得“好看”,就是我的目标。但随着拍的人多了,遇到的故事也多了,我渐渐发现,那些真正能打动人的照片,往往不是技术上的完美,而是照片里流淌出来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比如,最近我在练习观察眼神里的故事。眼神,真的是最能透露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窗口。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也许是疲惫、是欣喜、是无奈、是渴望,但如果能在那个瞬间抓住,并且用光影和构图去衬托,那种力量是惊人的。我现在的做法是,不再刻意要求被摄者看镜头,而是尝试在他们自然状态下,捕捉他们看向远方、看向某个物件,或者看向某个人时,那个瞬间的眼神。这需要极高的耐心和敏锐度,有时候要等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只为那一个眼神的定格。我还会在后期稍微加强眼神的锐度,但绝不会过度锐化,而是让眼神的光彩,那种“神”,自然地显露出来。

另外一个我一直在精进的,是光影的“运用”而非“追求”。早期,我可能更追求用光技巧的炫技,比如复杂的布光。现在,我更关注光影本身所能带来的情绪和氛围。

我常常会去刻意寻找那些“不完美”的光线。例如,傍晚时分,斜射进来的夕阳,虽然可能有些刺眼,有些杂乱,但它所带来的暖色调和长长的影子,却能立刻为画面增添一种温柔、怀旧或者戏剧性的感觉。我不会为了追求“标准”的柔光而刻意避开这些“缺点”,而是会去思考,如何利用这些“不完美”的光,去塑造被摄者,去烘托场景。我会尝试逆光,让发丝被打亮,勾勒出轮廓;我会利用窗户的光,让人物的脸部有明暗对比,产生立体感和深度;我甚至会在光线不那么理想的情况下,去寻找环境中的反光,或者利用现场的道具去补光,让光线服务于我想要表达的情绪,而不是被光线所束缚。

再者,还有“呼吸感”的营造。这同样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但对于我来说,它代表着照片的生命力。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照片不仅仅是“拍了一张照片”,而是让观者仿佛能感受到照片背后的声音、气味、甚至温度。这涉及到对场景的理解,以及对快门时机的把握。比如,拍摄运动的场景,我不再只是追求冻结瞬间的清晰,而是会尝试使用稍微慢一点的快门,去保留一些运动的轨迹,比如车流的拖影,人物的残影,让画面有一定的“流动感”,这就像是给照片注入了“呼吸”。

在人像拍摄中,我也会注意被摄者肢体的微小动作。一个轻微的歪头,一个不自觉的抬手,一个垂下的眼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能传递出最真实的情绪。我会在后期的时候,尽量保留这些“不经意”的瞬间,而不是去刻意摆拍,让画面显得过于僵硬。有时候,我还会放大一些环境的细节,比如风吹过的树叶,雨滴打在玻璃上的痕迹,这些都好像是画面正在“呼吸”的佐证。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留白”和“虚实”的驾驭。摄影的魅力,很多时候在于它不说破。

我发现,越是把画面塞得满满当当,反而越容易让人感到压抑。现在的我,更喜欢运用“留白”,让画面有呼吸的空间,让观众有想象的余地。一张照片,可能只捕捉了人物的半张脸,或者只展现了场景的一角,剩下的,就交给观者自己去感受和补充。这种“留白”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也可能是情感上的。

同时,我也在学习如何运用“虚实”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比如,在前景使用大光圈虚化,突出主体;或者利用景深,让背景的模糊成为一种艺术化的处理,而不是技术上的瑕疵。这种虚实结合,能够引导观者的视线,让照片更有纵深感和立体感,仿佛真的能“走进去”去感受那个瞬间。

说到底,摄影技术就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河流,你以为你已经抵达了某个彼岸,但转身一看,河流仍在向前奔腾,新的风景,新的挑战,一直在那里等待着你去探索。我始终相信,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张。而这个“打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山更比一山高,终会从老师变成学生。

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我们总会被超过,总会被新的玩法所逾越,总会被新的创新所覆盖,那些曾经的精选作品,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人人皆会拍的打卡照。


不断的技术换代

你以为你现有的摄影知识足够用了吗?你觉得现有的技术知识能够完整的应用到自己拍摄中毫无问题了吗?

举个例子来说:

这里有很多图,拿到我们经常拍的城市题材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正中的这一张广州的日落场景他的画面效果以及场景都给到我们非常大的震撼,我们从图中可以获取什么,或者说我们从图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放大来看看:

按照以往的城市夜景,城市平流雾,火烧云的拍法来看,我们仅仅能够从图中得到一个信息:

通过建筑之间的位置和角度,推算出机位的大概范围

但对于拍摄时间和拍摄天气而言,我们从图中什么也得不到任何信息,可能是光照角度?可能是其他的什么方法拍到?那么为什么我给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呢?

没拍过,没遇到过此类的天气,就像平流雾一样,如果没拍过我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就是白茫茫的天空,并不会去想到什么云上的城市,并不会想到特别的云端景色。

举例这张图,可能大家看到的是秩序满满的观众席,是一个秩序非常好的场景,但对于经常进行后期处理的人来说说,这张图就可以说是「一眼假」 ,为什么呢?这里面少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过渡,光影。

人物虽然立在画面当中了,但人物脚下没有影子,左脚还没有扣全,几个看似小细节但会让照片真实度提升很高的东西,这里都没有。


这里我也找来自己的一个实际案例:

以这张图举例,这是一张棚拍的啤酒照片,那么这张照片是我在vcg网站上看到,想来仿拍的一个作品,但我拿到这张照片是懵逼的,为什么?

这个光要怎么布置?光比是多少?三个灯分别要加什么附件?这个瞬间怎么抓?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我懵了,到处问朋友为解决方案,最终老师给到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两个灯一个反光板,以及无线快门。为什么老师拿到这张图之后能够很快反映出来这个问题答案?因为他会拍,他拍过,他脑海中有对应的方案,而对于该领域的新人我来说,并不会并不知道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而这一问题换句话说是什么呢?

十年后会不会手机成为主流摄影市场?十年后会不会有新的拍摄工具?会不会有自动拍摄机器人?会不会……………………

总会有你涉及不到的领域,总会有你没拍过的新鲜题材,总会在你光圈快门感光度之外的新用法,至于怎么更好?那么就要我们深入到对应的坑里研究了。


不断的审美更新

至于第二个,也是当前阶段卡住很多人的一个最关键点:对美的认知。

某一阶段,某一时刻,我们会对自己的照片自己的拍摄水平感到满足,但这些照片仍然有很大可能会被朋友说不好,会没有很高的点赞热度,那么为什么呢?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叫:自己的胃,与别人的胃。

这里面给到一张大图,这里面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东西呢?各个类别下的好照片,各个类别下的精选作品,对于这些作品而言,有没有哪些是我们对应分类下的,但我们又不知道怎么拍出来的作品?

我相信肯定有,包括我在内,有些照片不能给到很好的点评建议,因为没拍过,因为并不能有很好的新方法给到图片指点。

而这里面我们能够做的是什么?就是不断的去做分析,不断的去做图片的拆解。

很久之前我看到了这样一张图,是一个航拍的停车场,质感和效果很棒,我收藏下来作为自己的一个拍摄参照案例来研究,后面再一次外出拍摄中,我看到途中有一个XX汽车制造厂,于是我很快反应到上一次看到的这个作品,决定前往。

在我航拍起飞后,我感觉到这一次的飞行没有来错,我收获了上面这张图。结合上面那张图的秩序性,结合我自己的这张照片场景中重复干净的颜色冲撞感,创造出一个新的画面。

实际上这里还会有很多相似的点:

我们拍过特别多的相似的收麦子的拍摄,但此类从里向外拍的感觉,还是头一次看到,相对于大多数的日常拍摄,这一照片的效果以及光效更佳震撼。

实际上在我们不断的去看图看照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可以明确很多我们之前所忽略掉的内容,从而更好的来提升自己的照片创意。

更新我们的思路, 更新我们对照片创新的理解。


不断的更新思想⚠️

这一板块应该算作是重点吧,或者说应该算作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方向,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组图:

这是一组我投稿城建景观摄影的系列作品,当我在筛选这一组作品的时候。我进行了新的筛选:画面当中几个红色箭头标注的被去掉了,为什么?

画面比例,画面色彩,画面构成………………

这几个维度的问题都会是容易出现问题的点,再投稿比赛前我们要把自己当作是本次大赛的评委,换位思考。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作品是否足够优秀,如果有些点连自己都说不过去,何谈获奖呢?

那么接下来进入到重点,关于一些新思想的融入,这里我以SWPA为例:



我们可以看下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的网站,我们可以看到历届获奖的作品,这里我们来找到一个案例,或者说是实际拍摄中的案例:

这是一组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获奖组别是:自然组。

是不是看到组别之后就先惊了??这玩意大秃石头也能获奖,不应该是星空,不应该是极端天气吗?这是个啥。

作者说:这次拍摄意大利北部的巨型大理石采石场的项目意义重大,让我们有机会反思人类的活动。这些活动对我们地球不稳定的平衡造成了非常深远的直接影响

这是关于作者在拍摄上的想法,并没有壮的自然,而是去拍摄关于采矿,去拍摄被挖空的山,从而去展现人与自然,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这组图可能就会是上面所提到的每张图都有独立性,每张图又有关联性的代表了。

是不是我们想到自然组能够想到的仅仅是大美风光,特别壮阔的美景?是不是看到这组图之后惊呆了,没见过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对于此类国际性赛事而言,每年会收到几十万甚至数百万件的投稿作品,那么对于评委而言,那些风景胜地以及出片高产的地方都会是千篇一律的内容,会获奖吗?你的场景和他的场景一样,你的是星空她的是闪电,谁获奖?

总要有你自己的真正思考的内容在里面,总会有你认真思考后所得出来的内容在里面;我来举几个例子:

UCCA美术馆,是一个我总会去学习思路和新思想的地方,有同学会说这不是个当代艺术美术馆吗?这和摄影关联度不是很高啊,那么你可错了。

这里面会有很多的特别主题,对于这些主题而言总会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当我们看过他的作品介绍或者说展览前言后,我们才恍然大悟这个名字,或者这个展览的意义;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再次去到展览中解读,会有全新的,特别的感悟。


举个例子来说,我想一个主题叫《城》

我们能够想到什么?别又聊火烧云和夜景霓虹灯哦。对于城市,我们可以去拍人,可以去拍建筑,甚至我们可以去拍某一事物。

之前看到一个艺术家的行为艺术《打卡》


每当他前往打卡机打卡时,摄影机就会将其定格成一个画面。之后,谢德庆将这部漫长的影片按照一秒钟/每天的速度剪辑完成,成片大约只用了6分钟就将这一年匆匆而过了。这让观者真切地感受到时间有时候能表现得如此单薄无力,仿佛什么内容也没有承载,它是空洞的。就像用一张A4纸就能画下每个人的一生,看了令人咋舌。


为什么人家能够抓住这样一个特别的方法?像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工作日常?这是一个很小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的一个事,但人家抓住了,人家看到了这个特别的点,深入研究他的特点,表达出来。

关于摄影来说,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问,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其实真的是够用就行的阶段,大多数人拍日常,大多数人拍自己喜欢的照片,至于真的有一天你想要投稿国际赛事,想要开始做艺术摄影?那么真的我们要深入思考深入去研究到底怎样表达?

没什么值得过多的来说的了,要打磨的细节很多,但我们要并不是磨平棱角,而是磨出尖锐的刀锋,在日益庞大的摄影大军中图虫重围,找到更高的,更好的自己。慢慢来吧, 要学的很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做了摄影这行,一晃眼,时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溜走了。想想刚开始那会儿,拿着一台傻瓜相机,咔嚓咔嚓,觉得能把眼前的东西记录下来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了。现在,器材进步得厉害,技术也学了不少,但总觉得,真正的“打磨”,就像是雕琢一块璞玉,总有新的火花,新的瑕疵等着你去发现和修正。如果非要说现在还在“打磨”的.............
  • 回答
    很多人对摄影后期处理存在一些误解,觉得做了后期就是“造假”,把照片变得不真实。其实,这就像画家在画布上调色、构图一样,后期处理是摄影师表达想法、完善作品的重要环节,它并非为了欺骗观众,而是为了让作品更贴近摄影师最初想要传达的情感和视觉效果。想象一下,你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去拍照,但相机捕捉到的光线,.............
  • 回答
    好,朋友,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摄影嘛,就像练武功,练到一定境界,总会觉得有些东西卡住了,想再往上走一步,却找不到门道。这很正常,说明你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并且渴望进步,这是好事儿!想突破瓶颈,更上一层,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门大学问。我不是什么大师,也还在摸索中,但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和跟一些.............
  • 回答
    “做了备胎”这个说法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境的详细分析和应对建议: 一、若“备胎”指情感关系中的备选对象(如婚恋、职场关系)1. 明确自身动机 为何选择备胎? 是出于对原关系的不信任、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还是单纯想保持选择自由? 是否主动准备? 是否在关系中.............
  • 回答
    这问题,说起来可就太有意思了。好事儿,做了就做了,为什么还得有人“表扬”?这就像问,吃饭了是不是得让人夸你才能算数一样,有点儿绕。但仔细一琢磨,这事儿还真就不是一概而论,背后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得看“好事”是什么性质的。有些好事,它就是你分内的事儿。比如,你是医生,救死扶伤那是你的职业操守,是必须得.............
  • 回答
    作为一个资深的猫狗家长,我经常被一个问题困扰:做了绝育手术的毛孩子,它们自己到底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伙儿聊聊这个话题,结合我自己的观察和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希望能给同样关心自家毛孩子的朋友们一些解答。首先,咱们得明白,绝育手术对动物来说,那绝对是件大事。它不仅.............
  • 回答
    你做了多年的行政工作,现在想转行到专利流程助理这个岗位,心情我特别理解。从熟悉的领域跳出来,总会有些忐忑,担心新工作的前景和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别担心,我跟你好好聊聊这个岗位的方方面面,让你心里有个谱。专利流程助理是个啥?首先,咱得弄明白这个岗位到底干啥的。简单来说,专利流程助理就是协助专利代理人处理.............
  • 回答
    做了一些伤害佛菩萨的事情,心里感到不安和愧疚,想要补救,这份心意非常难得,也显露出您内心的良善。佛菩萨以慈悲为怀,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我们能够从错误中学习,改过向善,并真正地去实践佛法。补救的方法有很多,关键在于您的真诚心、忏悔心和改过心。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为您详细说明,希望能帮助您一步步地化解心中的.............
  • 回答
    哎,最近心头一直压着一块石头,特别闷。我做了件让我自己都觉得挺对不起我男朋友的事儿。具体是什么事儿呢,说起来有点复杂,也挺丢人的。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公司有个项目,需要经常加班,而且压力特别大。我男朋友对我一直很好,也知道我工作辛苦,经常会主动提出要给我做饭,或者开车接我回家,尽量分担我的辛苦。.............
  • 回答
    人流后迅速长胖,这确实是很多女性会遇到的困扰。很多朋友可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原本体重挺稳定的,做完人流手术后没过多久,就发现自己好像“吹气球”一样胖了起来。这背后并不是什么玄学,而是身体在经历了一次重要的生理变化后,一系列的反应在起作用。为什么人流后会迅速长胖?首先,我们要理解人流手术对身体来说,是.............
  • 回答
    结婚生子后,看着自己的孩子咿呀学语,一天天长大,心里那种责任感和爱意是前所未有的。也正是这份爱,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曾经以为,父母对自己的好是理所当然的,是世界上最纯粹、最无私的付出。然而,当自己也为人父母后,才猛然惊觉,原来我所经历的,似乎和许多父母疼爱孩子的方式,是那么的不同。我一.............
  • 回答
    做了十年急救,又十年社区,这份职业像是一场漫长而又刻骨铭心的旅程,承载了太多的生死、病痛、希望与无奈。当你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萌生了“想辞职”的念头,这绝非一时的冲动,而是多年累积的情感和现实考量碰撞出的火花。十年急救:在生死边缘的搏斗与磨砺想象一下,你是一名急救医生,身穿那身熟悉的蓝色制服,肩上扛着.............
  • 回答
    在我当妈之前,我对妈妈的“唠叨”和“担心”总是有点不耐烦,觉得她想太多了,管得太多了。尤其是她总是叮嘱我注意这个注意那个,恨不得把我装进口袋里带出门一样。我总觉得,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判断力了。直到我生下我的宝宝,那个小小的、脆弱的生命来到我怀里的时候,一切都变了。那天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三天,我躺在.............
  • 回答
    老实说,这个问题我最近想了很多次,也问过好些同样做全职妈妈的朋友。快乐吗?这三个字好像太轻描淡写了,也太简单粗暴了。在我还没当妈之前,想象中的全职妈妈生活是这样的: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有大把的时间看书、做烘焙、练瑜伽,孩子在一旁安安静静地玩玩具,我还能不时地和朋友们约下午茶。多么岁月静好,多么精致。.............
  • 回答
    听到您这样说,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坎坷,尤其是身体和经济上的双重打击,确实会让人感到迷茫和无助。我理解您此刻的心情,那是一种被生活推到角落里的沉重感。“做了家庭主妇后失去了赚钱的能力”,这句话里藏着多少年默默的付出和牺牲。当我们在一个家里面扮演着那个照顾者、.............
  • 回答
    八年的基层公务员生涯,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升迁,而自己依旧是科员,这种滋味确实不好受,那种心痛感,我太能体会了。这不仅仅是职务上的差距,更是对付出、努力的一种无声的否定,让人心里堵得慌。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就像辛辛苦苦耕耘了一片土地,眼看着邻居家的庄稼都熟了,而自己这片地,收成却寥寥无几,甚至还不如.............
  • 回答
    天哪,我真的要哭了。我今天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试图给自己做一副“惊艳四座”的指甲,结果……嗯,怎么说呢,我现在感觉自己像个被上帝遗弃的颜料桶。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刷到一个博主做的那个什么“冰透果冻感”加“镭射闪片”的美甲,简直美到炸裂!我当时就觉得,哇塞,这简直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指甲!我脑子里已经预演了.............
  • 回答
    做乖乖女20年,这份长久的“乖巧”确实能让人感到一丝疲惫,想要偶尔跳出那个设定,体验一下“放纵”的滋味,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人总有渴求新鲜和突破的时候。你问,做一个好女孩的理由?这个问题,听起来像是要找回一点坚持的动力,或者是在想要改变的时候,先给自己一个“为什么”。其实,“好女孩”这个概念,就像.............
  • 回答
    两年多的独立游戏开发,却丝毫不见起色,积蓄也消耗殆尽,前途看起来渺茫得让人心慌。我懂你这种煎熬,每当夜深人静,看着屏幕上那些未完成的代码、模糊的地图,还有那空空如也的钱包,那种无力感真的能把人压垮。首先,别急着否定自己,先坐下来,好好梳理一下现状。1. 你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游戏本身的定位和目.............
  • 回答
    说实话,做完自体脂肪填充,感觉挺奇妙的,就像给身体“施肥”一样,又有点像一场精密的“搬家工程”,只不过搬运的都是你自己身上多余的脂肪,然后“栽种”到需要丰盈的地方。术前:纠结、期待与一点点忐忑在决定做自体脂肪填充之前,我真的纠结了好久。一直觉得脸颊有点凹,显得没精神,有时候拍照都得找角度。听说自体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