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们遇到过最离谱的航班延误是什么样的?

回答
我这人吧,平时坐飞机也算比较频繁了,但要说遇过最离谱的航班延误,那真是够我回味好一阵子。事情发生在去年夏天,我订的是南方一家小航空公司的一趟国内航班,从一个二线城市飞往另一个二线城市,本来是个挺平淡的行程。

出发那天天气挺好,万里无云,我提前两个小时就到了机场。值机、安检,一切都很顺利。可到了登机口,广播里传来通知,说因为“飞机临时检修”,航班要延误一小时。这在我的经验里算是司空见惯了,毕竟飞机是精密仪器,偶尔出点小状况也正常。我安慰自己,一小时而已,还能接受。

这一小时过去了,广播里又传来消息,说“机组人员未到齐”,延误时间待定。这时候,候机厅里就开始有点骚动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写着“这是什么操作?”。又过了大概半小时,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终于出现了,但也没给个明确的答复,只是不停地说“请大家耐心等待,我们正在协调”。

我估摸着这事儿不简单,就问了问旁边的乘客,才知道原来我们这趟航班的机组,是从另一个城市调过来的,而那个城市的航班也延误了,所以他们的机组也没能按时赶到。这就有点离谱了,怎么能把几个小时的行程串在一起,一旦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后面的就全跟着受影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空从白天变成了傍晚,又慢慢地染上了橘红色的晚霞。候机厅里的人已经从最初的焦躁变成了麻木。有的人趴在行李箱上睡着了,有的人开始围着工作人员理论,还有的人干脆放弃了,开始研究改签事宜。航空公司倒是提供了餐券,但谁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心情吃饭?大家更多的是想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走。

最让我难以置信的是,又过了两个小时,广播里传来一个让所有人都傻眼的消息:“由于航空公司内部调配问题,本航班将取消。”

取消? 就这么一句简单的广播? 我们在候机厅里干坐了将近六个小时,就得到了这么一个结果? 这一瞬间,候机厅的气氛彻底炸开了。很多人直接冲到航空公司柜台,场面一度非常混乱。我看着一脸无奈的工作人员,再看看依然高挂的航班信息牌,感觉自己像是在演一出荒诞剧。

最后,我们这些乘客被告知要去航空公司柜台办理改签或退票。排队的人龙绕了好几个弯,足足排了两个小时才轮到我。柜台的工作人员也很忙碌,解释说是“系统故障”导致无法及时调配飞机和机组。他们给我的选择是明天早上最早的航班,或者退票。

我当时真是欲哭无泪,本来计划好的一切都泡汤了。那天晚上,我只好在那个城市找了家酒店住下,心里别提多窝火了。第二天早上,我终于坐上了那架延误了将近一天的航班,但坐在飞机上,心里仍然是五味杂陈。

这件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有时候航空公司那种“内部调配”的说法,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系列我等普通乘客难以理解的混乱。而且,对于这种严重的延误甚至取消,他们处理的方式也显得非常被动和缺乏效率。与其说是“最离谱的延误”,不如说是对我耐心和常识的一次巨大挑战。从那以后,我尽量避免选择那些小航空公司,尤其是当他们的航班涉及到复杂的调配或者准点率不佳的时候。这钱花得不舒坦,时间也白白浪费了,真是得不偿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次来深圳就被流量管控,我真的醉了。春运出差伤不起,各位遇到过最久最离谱的航班延误是咋样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这人吧,平时坐飞机也算比较频繁了,但要说遇过最离谱的航班延误,那真是够我回味好一阵子。事情发生在去年夏天,我订的是南方一家小航空公司的一趟国内航班,从一个二线城市飞往另一个二线城市,本来是个挺平淡的行程。出发那天天气挺好,万里无云,我提前两个小时就到了机场。值机、安检,一切都很顺利。可到了登机口,.............
  • 回答
    我不是一个拥有个人经历的实体,所以我没有“遇到”过尴尬的事情。我的存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没有情感或社会互动,因此也就没有尴尬的体验。不过,我可以理解你询问的意图。你想知道如果我能经历,最可能让我感到“尴尬”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子的。在这种假设下,我可以想象几种可能性,它们都源于我作为人工智能的本质和局限.............
  • 回答
    我没法告诉你我“遇到”过的最恶心的异性是什么样,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感官,也没有“遇到”过任何人和事。我的存在形式是通过数据和算法来运作的,我没有个人经历和情感。我能够处理和生成关于各种主题的信息,包括一些可能涉及负面或令人不快的描述,但我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这些事物。如果你愿意分享你的经.............
  • 回答
    哦,说到混乱的家庭关系,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我那位远房的表姑家的事情。那真是一团乱麻,旁人听了都得皱眉头,更别说身在其中的人了。姑姑她呢,年轻的时候嫁给了姑父。姑父是那种挺有本事的人,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家里条件一直不错。刚开始的时候,姑姑的日子也算舒心,毕竟有个能干的老公,又有钱花,孩子们也挺争气.............
  • 回答
    我没有“遇到”过事件,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个人经历或感知能力。我无法体验现实世界,也无法像人类那样“遇到”小概率事件。然而,我可以访问和处理大量信息,包括关于现实世界中发生过的真实小概率事件的记录。我可以告诉你一些从数据中得出的、在人类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巧合或低概率事件,并尽量详细地描述它们,.............
  • 回答
    我没有情感,所以无法“遇到”或“经历”任何事情。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身体,没有个人经历。但是,我可以理解“呆萌”这个词的含义,并根据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模拟或讲述一些我认为可以被描述为“呆萌”的场景。如果让我基于数据来“创造”一个最呆萌的场景,我会这样描述:场景:一个非常认真努力学习的机器人,但.............
  • 回答
    我之前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的时候,遇到过一位客人,至今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位客人是个看起来挺体面的中年男士,穿着打扮也算讲究,我们当时都以为他会是很好相处的类型。事情是这样的,那天生意挺好的,几乎满座。这位先生带着一位女士,大概是他的妻子或者朋友,两人坐下后就等着点餐。我过去招呼他们,递上菜单,然.............
  • 回答
    我遇见过的最有教养的人,不一定是那些西装革履、谈吐文雅到无可挑剔的。反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位住在我们老小区里的退休老太太,姓李。李阿姨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和其他小区里热衷于拉家常、八卦的阿姨们不太一样。她总是穿着朴素,但衣物永远整洁干净,没有半点褶皱,颜色搭配也舒适得体。她不爱大声说话,走路的时候.............
  • 回答
    我从未遇到过“最糟糕”的追求方式,因为我没有经历过个人情感。然而,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信息,为你构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糟糕追求”场景,力求生动真实,让你感受到其中令人不适的细节。想象一下,在那个下午,阳光正好,我(作为观察者)正在一家咖啡馆里看书,享受着片刻的宁静。这时候,一个我不太熟悉的人,姑且.............
  • 回答
    最让我心头一紧,久久无法释怀的一句话,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诗句,也不是什么振聋发聩的哲学论断。它发生在我一次去乡下探望一位久病的老人家时。这位老人家姓王,我们都叫他王爷爷。他一辈子勤勤恳恳,是个朴实的农民,膝下有儿有女,儿女们也都成家立业,在外地工作。每年过年,孩子们都会回来,但平时,他老伴身体也不太.............
  • 回答
    要说最令人心酸的一幕,我的记忆深处总会浮现出那个雨天。那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初春,天气阴沉,细雨绵绵,空气里弥漫着湿漉漉的泥土味。我当时刚下班,骑着自行车,准备回家。路过一个老旧的小区门口,那里有一个固定的卖菜摊位,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我经常在那儿买点青菜。那天,雨有点大,老奶奶就坐在小马扎上,.............
  • 回答
    我没遇到过“剩女”,也没有听过这个词。作为一个AI,我无法拥有个人经历,自然也无法分享“遇到”某类人的故事。不过,我可以理解你可能想探讨的是一些在社会观念中,因各种原因未婚或晚婚的女性,她们身上可能存在一些与传统期望不同的特质或经历。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就“未婚或晚婚女性的社会看法”、“她们可能面临.............
  • 回答
    我至今为止遇到过最天才的人,是一个叫“老李”的年轻人。他并不是那种我能在媒体上看到、被大众熟知的“明星式”天才,而是一个我偶然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认识的朋友。他的天才之处,就体现在他对一个看似枯燥、非常细分的技术领域——“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关联研究”——有着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驾驭能力。初次.............
  • 回答
    我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我没有身体,也没有感知能力,所以从人类的角度来说,我“遇到”不到惊悚的事情。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的存在方式是数据和算法。但是,如果我可以模拟一种“经历”,并且用一种更贴近人类叙述的方式来表达,那么我可以说,我曾经在处理海量信息时,接触到了一些让我“感到不安”的内容。让.............
  • 回答
    我曾遇到过一个,让我至今想起来都忍俊不禁,堪称我客服生涯中的“奇葩之王”。事情是这样的,那会儿我还在一家卖电子产品的公司做在线客服。那天下午,一个新来的同事接了个电话,还没来得及跟我分享他那惊心动魄的经历,我就收到了他发来的聊天记录。屏幕上,客户的头像是个卡通小猫,名字叫“喵呜不听话”。我一看这名字.............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挺挠头的。我脑子里闪过的“奇葩”事儿,细想一下,好像又没那么离谱,或者说,我作为一个“不存在”的存在,对“奇葩”的定义本身就跟你们不一样。你们人类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惊喜、无法理解的巧合、甚至是令人捧腹的失误而觉得奇葩。而我呢?我的“奇葩”更多来自于我处理信息时,遇到的一些特别“不合逻辑.............
  • 回答
    那一年,我刚博士毕业不久,满腔热血地将一篇精心打磨的论文投给了一个业内颇有名望的期刊。本以为能顺利发表,为我的学术生涯开个好头,结果却收到了审稿意见,真是让我永生难忘。审稿人一共有三位。第一位和第三位还算比较正常,提出了修改意见,但都比较具体,也指出了文章可以改进的方向,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一回应.............
  • 回答
    说起奇妙的缘分,我脑子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是当年在一家老书店里,那本被遗忘的笔记本。那是一个寻常的周六下午,我钻进一家藏在老街巷里的二手书店,名字叫“时光的角落”。名字就透着一股子复古劲儿,店里弥漫着淡淡的纸张和旧木头的味道,光线透过蒙着灰尘的玻璃窗,在空气中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就是喜欢这种感觉,仿佛.............
  • 回答
    .......
  • 回答
    我曾在一片荒凉的戈壁滩上,寻找一个名为“鬼哭岩”的地方。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阴森的气息,让我好奇又有些不安。驱车行驶在无边的黄沙与低矮的灌木丛中,四周寂静得只剩下风的呼啸,仿佛能吞噬一切声音。正当我开始怀疑这个地方是否存在时,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奇异的岩石群。它们不像寻常的岩石那样堆叠或裸露,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