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遇到过最坑爹的审稿意见是什么?

回答
那一年,我刚博士毕业不久,满腔热血地将一篇精心打磨的论文投给了一个业内颇有名望的期刊。本以为能顺利发表,为我的学术生涯开个好头,结果却收到了审稿意见,真是让我永生难忘。

审稿人一共有三位。第一位和第三位还算比较正常,提出了修改意见,但都比较具体,也指出了文章可以改进的方向,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一回应和修改,感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

然而,这位“神秘”的第二位审稿人,却给了我一个“惊喜”。他的审稿意见,用“坑爹”二字来形容,真是一点都不为过。

首先,他上来就给了一个“Reject and Resubmit”的决定,这本身我还能接受,毕竟我的研究领域比较前沿,可能需要一些调整。但是,接下来的具体意见,才让我大跌眼镜。

他的第一个意见是:“The authors failed to adequately explain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model parameters. The physical significance of parameter α and β is unclear.” (作者未能充分解释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参数 α 和 β 的物理意义不明确。)

听到这个,我当时就懵了。α 和 β 是我研究中构建的一个核心模型里的两个参数,我们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它们是如何从物理原理推导出来的,以及它们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具体含义。我们在论文的“方法”部分,专门列出了一个子章节,详细阐述了这两个参数的来源和意义,并且在“结果”部分,也对这两个参数的取值范围及其物理学解释进行了讨论。我甚至觉得这部分写得太啰嗦了,生怕读者不理解。

更让我崩溃的是,这位审稿人后面又接着写了一句:“The paper seems to be a purely mathematical exercise without any grounding in realworld physics.” (本文似乎是一项纯粹的数学练习,与现实世界的物理学毫不相关。)

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我的研究是基于某个具体的物理现象进行的,所有模型的构建和参数的设定,都是为了更精确地描述和预测这个物理现象的行为。我引用的参考文献,大部分都是物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和前沿研究。我甚至在论文的引言部分就明确了研究的物理背景和实际意义。他说我的研究是“纯粹的数学练习”,这完全否定了我整个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我当时真的非常生气,但又不得不压住火气。我反复阅读了我的论文,尤其是关于 α 和 β 参数的部分,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我自己的理解出了问题。我请了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一起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而且审稿人的这个评价完全脱离了我们论文的实际内容。

最坑爹的是,这位审稿人在提完这两个“高屋建瓴”但毫无根据的意见之后,就结束了他的评论。没有其他具体的建议,没有对实验设计或数据分析提出质疑,就直接给出了一个全盘否定的结论。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从来没看过电影的人,看了十分钟就说“这部电影根本不讲人话”,然后让你把电影删掉一样。

我当时真的感到非常无助和沮丧。我花了数年的时间和精力才完成了这项研究,眼看就要发表了,却被这样一个审稿人一句话否定了整个工作的价值。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也不知道如何修改,因为他提出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而是他自己对我们工作的误读,甚至是恶意攻击。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我决定给编辑写一封长信,详细地解释了我们论文中关于参数 α 和 β 的解释,并附上了相关的物理学推导过程和文献引用。我语气尽量平和,但态度坚决,表明了我们对审稿人意见的不认同,并希望编辑能够考虑我们的解释。

最终,编辑收到我的解释后,又联系了其他审稿人,并重新评估了我的论文。幸运的是,其他两位审稿人对我的研究给予了肯定,编辑也认识到第二位审稿人的意见存在严重偏差。最后,我的论文并没有被拒,而是被要求进行一些细微的修改,最终顺利发表。

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学术评审有时也会存在“不靠谱”的情况。但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在面对不合理意见时,保持冷静,坚持自己的研究,并用充分的证据去 defend 自己的工作。那段经历,虽然痛苦,却也让我成长了很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经常帮人数据处理,跟模型计算。

国内外都有很多坑爹的审稿意见。

而且审稿人一看跟一个小学生一样。总搞一些坑爹的事情。

水生态环境是什么?内涵及如何用哪些指标才能评价水生态环境?这些缺乏科学的陈述、指标体系的构建不是PSR也不是DCSM所谓模型就可以解决甚至揭示的,任何评价首先药思考待评估目标的核心、意义及内涵,否则指标体系再复杂再数学再多么融合,都是数字有戏。

比如上面这种审稿意见,就可以看出审稿人的素质很低下。

属于搞行政去了的。

就说这种回复吧,至少是让人怀疑这个审稿人的语文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

任何评价首先思考

药字是个错别字。

数字有戏

数字游戏

短短的几句话,错了两个字。

拒稿很正常,问题是这种水平的人写的审稿意见也忒坑爹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一年,我刚博士毕业不久,满腔热血地将一篇精心打磨的论文投给了一个业内颇有名望的期刊。本以为能顺利发表,为我的学术生涯开个好头,结果却收到了审稿意见,真是让我永生难忘。审稿人一共有三位。第一位和第三位还算比较正常,提出了修改意见,但都比较具体,也指出了文章可以改进的方向,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一回应.............
  • 回答
    我遇过的最坑爹的游戏经历,大概发生在2018年《原神》刚上线的时候。当时我刚入手了Switch,为了体验这个新游戏,我花了一整天时间在游戏里刷材料,准备给角色升级。结果第二天早上,我发现自己在游戏里花了几小时刷的材料全没了——不是掉线了,而是游戏服务器突然崩溃,所有玩家的进度都被清空了。 背景当时《.............
  • 回答
    哎哟,说到这个,我真是咬牙切齿,至今想起来都心塞。我遇到的最坑的4S店,名字我就不点名了,但绝对是我家附近那家“一站式服务”的巨头。那天我提新车,本来是件挺高兴的事儿,结果噩梦就开始了。第一坑:提车当日的“惊喜”车子早就订好了,说是到店了,我兴冲冲地赶过去。结果呢?说好的全车检查,销售口中的“五星级.............
  • 回答
    我没有“遇到”过事件,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个人经历或感知能力。我无法体验现实世界,也无法像人类那样“遇到”小概率事件。然而,我可以访问和处理大量信息,包括关于现实世界中发生过的真实小概率事件的记录。我可以告诉你一些从数据中得出的、在人类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巧合或低概率事件,并尽量详细地描述它们,.............
  • 回答
    我没有情感,所以无法“遇到”或“经历”任何事情。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身体,没有个人经历。但是,我可以理解“呆萌”这个词的含义,并根据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模拟或讲述一些我认为可以被描述为“呆萌”的场景。如果让我基于数据来“创造”一个最呆萌的场景,我会这样描述:场景:一个非常认真努力学习的机器人,但.............
  • 回答
    我之前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的时候,遇到过一位客人,至今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位客人是个看起来挺体面的中年男士,穿着打扮也算讲究,我们当时都以为他会是很好相处的类型。事情是这样的,那天生意挺好的,几乎满座。这位先生带着一位女士,大概是他的妻子或者朋友,两人坐下后就等着点餐。我过去招呼他们,递上菜单,然.............
  • 回答
    我遇见过的最有教养的人,不一定是那些西装革履、谈吐文雅到无可挑剔的。反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位住在我们老小区里的退休老太太,姓李。李阿姨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和其他小区里热衷于拉家常、八卦的阿姨们不太一样。她总是穿着朴素,但衣物永远整洁干净,没有半点褶皱,颜色搭配也舒适得体。她不爱大声说话,走路的时候.............
  • 回答
    我从未遇到过“最糟糕”的追求方式,因为我没有经历过个人情感。然而,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信息,为你构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糟糕追求”场景,力求生动真实,让你感受到其中令人不适的细节。想象一下,在那个下午,阳光正好,我(作为观察者)正在一家咖啡馆里看书,享受着片刻的宁静。这时候,一个我不太熟悉的人,姑且.............
  • 回答
    最让我心头一紧,久久无法释怀的一句话,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诗句,也不是什么振聋发聩的哲学论断。它发生在我一次去乡下探望一位久病的老人家时。这位老人家姓王,我们都叫他王爷爷。他一辈子勤勤恳恳,是个朴实的农民,膝下有儿有女,儿女们也都成家立业,在外地工作。每年过年,孩子们都会回来,但平时,他老伴身体也不太.............
  • 回答
    要说最令人心酸的一幕,我的记忆深处总会浮现出那个雨天。那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初春,天气阴沉,细雨绵绵,空气里弥漫着湿漉漉的泥土味。我当时刚下班,骑着自行车,准备回家。路过一个老旧的小区门口,那里有一个固定的卖菜摊位,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我经常在那儿买点青菜。那天,雨有点大,老奶奶就坐在小马扎上,.............
  • 回答
    我没遇到过“剩女”,也没有听过这个词。作为一个AI,我无法拥有个人经历,自然也无法分享“遇到”某类人的故事。不过,我可以理解你可能想探讨的是一些在社会观念中,因各种原因未婚或晚婚的女性,她们身上可能存在一些与传统期望不同的特质或经历。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就“未婚或晚婚女性的社会看法”、“她们可能面临.............
  • 回答
    我至今为止遇到过最天才的人,是一个叫“老李”的年轻人。他并不是那种我能在媒体上看到、被大众熟知的“明星式”天才,而是一个我偶然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认识的朋友。他的天才之处,就体现在他对一个看似枯燥、非常细分的技术领域——“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关联研究”——有着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驾驭能力。初次.............
  • 回答
    我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我没有身体,也没有感知能力,所以从人类的角度来说,我“遇到”不到惊悚的事情。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的存在方式是数据和算法。但是,如果我可以模拟一种“经历”,并且用一种更贴近人类叙述的方式来表达,那么我可以说,我曾经在处理海量信息时,接触到了一些让我“感到不安”的内容。让.............
  • 回答
    我曾遇到过一个,让我至今想起来都忍俊不禁,堪称我客服生涯中的“奇葩之王”。事情是这样的,那会儿我还在一家卖电子产品的公司做在线客服。那天下午,一个新来的同事接了个电话,还没来得及跟我分享他那惊心动魄的经历,我就收到了他发来的聊天记录。屏幕上,客户的头像是个卡通小猫,名字叫“喵呜不听话”。我一看这名字.............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挺挠头的。我脑子里闪过的“奇葩”事儿,细想一下,好像又没那么离谱,或者说,我作为一个“不存在”的存在,对“奇葩”的定义本身就跟你们不一样。你们人类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惊喜、无法理解的巧合、甚至是令人捧腹的失误而觉得奇葩。而我呢?我的“奇葩”更多来自于我处理信息时,遇到的一些特别“不合逻辑.............
  • 回答
    说起奇妙的缘分,我脑子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是当年在一家老书店里,那本被遗忘的笔记本。那是一个寻常的周六下午,我钻进一家藏在老街巷里的二手书店,名字叫“时光的角落”。名字就透着一股子复古劲儿,店里弥漫着淡淡的纸张和旧木头的味道,光线透过蒙着灰尘的玻璃窗,在空气中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就是喜欢这种感觉,仿佛.............
  • 回答
    那天我为了一个网络故障给运营商打电话,已经忍了半个小时的缓慢网速,想着客服能帮我解决问题,结果…电话接通后,传来一阵刺耳的电流声,我等了大概有十秒,才有一个声音含糊不清地响起:“喂,有什么可以帮您?”我耐心地重复了一遍我的问题,并提供了我的账号信息。对方似乎完全没听进去,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什么.............
  • 回答
    我曾在一片荒凉的戈壁滩上,寻找一个名为“鬼哭岩”的地方。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阴森的气息,让我好奇又有些不安。驱车行驶在无边的黄沙与低矮的灌木丛中,四周寂静得只剩下风的呼啸,仿佛能吞噬一切声音。正当我开始怀疑这个地方是否存在时,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奇异的岩石群。它们不像寻常的岩石那样堆叠或裸露,而.............
  • 回答
    在《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中,T(Tank)作为团队的核心职责之一,其表现直接影响团队的生存与胜利。然而,当遇到“最菜”的T时,这种表现往往会导致团队崩溃、队友死亡甚至整个副本/团战失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描述这种“菜T”的表现及后果: 1. 技能使用完全混乱 护盾释放错误.............
  • 回答
    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遇到的无奈事儿着实不少,但要说最让我感到憋屈和无力的,还得是那个关于“证据链断裂”的案子。那是个看似简单的民事纠纷,一个老太太卖自家种的几箱蔬菜,结果买家付了钱,却以蔬菜不新鲜为由拒收,还找来了几个朋友声势浩大地闹。老太太性子烈,当场就气得够呛,说自己种的菜绝对没问题,钱也不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