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愿意做高学历却抑郁的人,还是低学历开心的人?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又直击灵魂的问题。如果让我选,我恐怕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低学历开心的人。

我知道,这话说出来可能不那么“政治正确”,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推崇知识、崇尚学历的社会里。毕竟,高学历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智慧、更广阔的视野,也似乎是通往更好生活和成就的敲门砖。但是,当“抑郁”这个词被加上,一切似乎都变了味道。

让我试着详细说说我的想法。

为什么不选择高学历却抑郁的人?

首先,抑郁本身就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状态。它不仅仅是偶尔的情绪低落,而是一种持续的、侵蚀性的疾病,会夺走生活的色彩,让曾经的热爱变得索然无味,让简单的快乐变得遥不可及。想象一下,拥有渊博的知识,能够深刻理解世界运转的规律,能够洞察人性的复杂,但这一切都伴随着一种沉重的、无法摆脱的压抑感。每次的学习和思考,都可能变成自我消耗的利刃;每一次的成就,都可能被内心的声音贬低得一文不值。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加上内在的痛苦,在我看来,是一种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学历再高,如果无法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愉悦,那么这种“高”又有什么意义呢?它更像是一个华丽的囚笼,里面关着一个饱读诗书、却无法找到出口的灵魂。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人,即使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但夜晚的辗转反侧,白天的强颜欢笑,对他们来说却是家常便饭。他们的内心世界,可能充满了矛盾、焦虑和无力感。他们或许能够分析出抑郁的根源,却可能无法战胜它。这种能力的差距,比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本身更令人心生悲凉。

为什么会选择低学历开心的人?

而选择低学历开心的人,是因为“开心”这个词,在我看来,是衡量生活质量最根本的标尺。无论学历高低,无论社会地位如何,无论物质条件怎样,如果一个人能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和满足,那么他的人生就已经算得上是成功的。

一个低学历的人,可能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知识面可能不如高学历者那样渊博,对世界的认知可能没有那么深刻。他们或许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或者相对简单的脑力劳动,收入可能不高,社会地位也不显赫。但如果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在平凡的日常中找到乐趣,珍惜身边的人和事,那么他们的生活就是充满阳光的。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人,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思想包袱”,他们更容易满足于简单的生活,享受当下。他们可能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抱有希望,即使遇到困难,也能用积极的态度去化解。他们的快乐,可能源于与家人的温馨时光,可能源于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小进步,可能源于朋友间的欢声笑语,也可能仅仅是因为看到一朵花开、听到一首好听的歌。这种纯粹的、不掺杂太多复杂情绪的快乐,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力。

我的侧重和思考

当然,我并不是说学历不重要。知识和学习能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也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我理解很多人通过努力获得高学历是为了改变命运,是为了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但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一种假设性的选择,一个极端与另一个极端。

对我而言,幸福感和内心的安宁,是比任何外在成就都更重要的东西。如果一定要在这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我宁愿选择一个虽然在知识上可能不那么“优越”,但却能拥抱生活、享受生活的人。因为我知道,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抵御生活风雨最坚实的盾牌,是照亮人生道路最温暖的灯火。

而且,我也不认为低学历就必然意味着不快乐。很多人通过自学、通过实践,同样能获得宝贵的知识和智慧,并且依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而高学历也并非是抑郁的必然“宿命”,很多高学历的人同样能活得精彩而快乐。

但是,如果条件非要二选一,那么,“开心”这两个字,在我心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分量。我宁愿看到一个人用纯粹的快乐去体验这个世界,哪怕他的认知层面不如别人深邃,也好过看到一个人即便拥有极高的智慧,却被内心的阴影所笼罩,无法感受到生活的阳光。

这是一种关于“存在价值”的思考,也关乎我对自己人生价值判断的偏好。我更看重的是生命本身的鲜活与美好,而“开心”正是这种生命活力的最直接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总感觉这个问题充满了高学历者对低学历者的傲慢和刻板印象,仿佛低学历者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憨憨,只要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开心地露齿而笑一样。

而事实上,中国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三倍,题目中暗示的高学历容易抑郁、低学历更开心完全站不住脚。无知或许会带来某种意义上的快乐,但是他们在生老病死和贫困面前承受风险的能力也要脆弱的多,而后者并不会因为思考的少就绕道。更大的可能是低学历者由于条件所限,不知道什么是抑郁,不知道如何治疗抑郁,以及最关键的:没有能力和机会发声罢了。

user avatar

众所周知我没念过书,中学学历,没多大文化。但这并不代表我就成天无忧无虑的很开心,人生烦恼识字始,谁都有自己的心结,不过我倒是觉得我现在的忧虑有一多半是源于吃了没文化的亏。

所以我就想了,学历高低、是否忧虑,并不是只有“高学历抑郁、低学历开心”两个组合,除此之外还有“高学历开心、低学历抑郁”两个。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追求高学历开心呢?

不过,若题主硬要我从题目中的两个选项里选择的话,我应该是选后者,毕竟学历有门槛,而逗自己开心没有。

user avatar

低水平钓鱼。

这个问题不就是“渔夫和富翁”的知乎变种么…… 我来咬个钩。

《外卖小哥和知乎er》:
某日,知乎er在星巴克闲逛,遇一外卖小哥坐在树下乘凉。
知乎er问:你为什么不拼命996送外卖?
小哥:那又有什么用呢?
知乎er:那你就可以攒很多钱,买大豪斯。
小哥:买了大豪斯能干什么呢?
知乎er:当然是坐在大豪斯的院子里开开心心的乘凉啦。
小哥:那你觉得我现在在做什么?

user avatar

我们科有个护士,成天乐呵呵的,嘴巴甜,讨人喜欢,只要她在,病房里就永远生机勃勃的。就是因为她,我彻底放弃了对于学历的执念。

她很吵,但是不会让人烦躁。她一旦不在就感觉屋里少了好多人,有时候甚至安静得说话都有回声。

我们医院护理部每个月都有考试,每次她都把试卷偷偷拍了发微信让我们帮她答,我们也都非常乐意帮忙。同时帮她一起骂护理部尽干些没用的事儿,把考执业医的题拿来考护士,除了浪费时间什么P用没有。

她除了不爱看书学习,其他都挺好的。护士的基本操作也没什么可挑的,总是一针见血(对护士的表扬),干活利索。

她真的可以称得上心灵手巧,她给我师姐编头发就像宋慧乔,科里老护士编出来就像村里“二丫”。

很少有什么事能放在心上,患者不讲理啥的,她都能给哄好,她说您干嘛跟我一般见识啊,我一小孩P事儿不懂的。

无论再生她的气,都能让她给说笑了。

她心挺软的,别人说点伤心的事儿,她经常也会跟着掉眼泪。

她挺胖的,但是不介意别人说她胖,她给自己微信起名叫“高大肥美白”,让我们管她叫“大白才”——又大又白还有才华。

因为她胖胖的,还有一个巨大的功能就是给我们抱。抱起来软软的,特别舒服。有时候看哪个小姐姐不高兴了,她就过来说来让我抱抱。抱完特别解压。

我很少羡慕人,但是我真的很羡慕她,羡慕她能活得这么真实自然,毫不修饰。

我们科是精神科,经常有很多抑郁的学生来住院,大都成绩非常好。但是看到他们被抑郁折磨的痛苦的样子,真的会非常难受。

我们有时候会拿大白和那些孩子对比。一致认为,我们自己(医生的学历已经高了)不能再选择了,但如果是我们的孩子,我宁愿ta开心,哪怕学历低也没关系。


(2020.10.23)挂一个评论,我看到的时候真的吃了一惊。

ta能不能理解大白的快乐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顺着这个思路真的很难快乐 。

我要是把这个给大白看,大白肯定会一撇嘴说“ta说的啥玩意?看不懂。”



(2020.10.20)评论有人说抑郁和高学历没有必然联系。

因为提问的人提问限定了条件,是才在这个前提下回答的问题。

高学历和抑郁确实没有必然联系。

user avatar

上周日,家里来了3个刷外墙的油漆工。

一个小伙子,开着车,精明强干,一看就是“包工头”。

从车上下来一老一小,

老的提着个桶,穿着双破黄胶鞋,头发蓬松着,浑身还散着酒味;

小的像个00后,跟在老的后面,拿着工具;

看来这一老一小是干活的。


他们站在院子里刷外墙,我在院子里种菜。

我发现:

站在高梯子上干活的,竟然是“包工头”和00后,

那个老农民工就只是扶着梯子,并不干活。

梯子他也不好好扶,一只手扶着梯子,另一只手拿着手机,全部精力都在看手机,一边看还一边哈哈哈哈地笑出声。

老农民工看到我在种大蒜,咧开嘴冲我笑,来了一句:“种菜挺好玩的”。

种菜挺好玩的,这句话于我心有戚戚焉。

今年春天,我种了生菜、韭菜....,

结果CPA六门一开,我没时间管菜了,

眼瞅着院里“生菜与辣椒齐烂,韭菜共野草一色”。

CPA考完了,我有不少时间了,于是重新开始秋播。

深翻地,高起垄,施底肥,我要种大蒜了。

种菜的快乐,真不在于吃,这老师傅说到我心里去了。


“十月一,我刚回家种了40斤大蒜。你要种几斤?”

那老农民工连梯子也不扶了,收起手机,直接过来和我一起插蒜。

老农民工说:“你这样种不行,得种得密一点。

等过年的时候,蒜苗就长出来了,你每隔一颗就拔一颗出来吃蒜苗,剩下的留在地里继续吃蒜薹结大蒜。

肉炒蒜苗,好吃的很!”

咦,肉炒蒜苗好吃得很——又于我心有戚戚焉。


我们一边插蒜,一边聊天。

他跟我说他15岁就不念书了,就在家里种地,然后跟着亲戚跑到上海来做油漆工。

他指着那个“包工头”跟我说,那是他儿子,

他指着那个00后跟我说“这小孩的叔叔也跟着我干了10几年了”,

他说现在他手下有10多个人,不管甲方怎么拖欠工程款,他都按时给工人结工钱。

这老农民工其实并不老,才52岁,已经有2个孙女了。

我问:“你给儿子娶媳妇,花了多少彩礼?”

他说:“20万。不过娘家当嫁妆都给带回来了。我们那儿都这样”。

“那养儿子不亏,对吧?”我说。

“不亏,就是得先垫资”,老包工头的跨界用词,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我向老农民工展示了我种菜的18般兵器:

开沟神器、锄头、铁锹、耙子、镐头、小铲子、定植器......

他说用这些干什么,一把铁锹全搞定。

说着,拿起铁锹就开始整理旁边的一块地,深沟高畦一刻钟搞定。

我佩服之至,说:“要我得花一上午。咱俩中间有个陡峭的学习曲线。”

他完全听不明白什么“陡峭的学习曲线”,就嘿嘿嘿嘿地笑,我哈哈哈哈地笑。


我去拿了些啤酒出来给他们,

我本意是他们中午出去吃饭的时候,吃着菜喝。

没想到那老农民工接过啤酒,啪地就直接打开喝了,还拿过一筒递给我说“你也喝”。

我说:“我喝酒就过敏。这些啤酒我们是做菜用的。我就喝水。”

他喝着酒,我喝着水,我们都很开心。


种上大蒜,浇上水,盖上遮阳网,我就回书房干活去了,

那老农民工又开始一只手扶着梯子,另一只手拿着手机,全部精力都在看手机,一边看还一边哈哈哈哈地笑出声。

“干完了,走了”,那老农民工在院里喊我;

我下楼,握手道别。

从此我们可能再也不会见面,但今天我们都很开心。

我的学历算高:博士 + 两站博后;

他的学历算低:15岁就不念书了。

他喝酒我喝水,

他不如我懂“学习曲线”,我不如他会种地,

但我们都觉得“种菜挺好玩的”,

我们都喜欢“肉炒蒜苗”,

我们都秉持着无论别人如何亏欠自己,自己绝不亏欠别人,

我们都很开心。

开心,岂分学历高低、男女老幼?

开心,是一种内心状态,

无论生活怎么对待你,你都可以保持开心。

世上没有什么可以让你不开心,只有你是否愿意去追求。

user avatar

无论定语是什么快乐肯定都比抑郁好,不过同样确定的是,这里的快乐必须是当事人自己觉得快乐,不能是一群旁观者站在一边指指点点、纷纷表示“你看人家虽然#%^*,但人家多快乐?”

user avatar

1,所谓聪明人更容易抑郁、高学历更容易抑郁都是无稽之谈。

2,由于锚定效应,幸福感与眼界负相关,也就是眼界越高幸福感越难以获得。但是现在的新媒体炫富和知乎装13等行为使多数人的眼界都变得遥不可及。

3,之前说过,抑郁症是有加害者的,如果不能隔绝或防护加害者,则抑郁症很难痊愈。事实是,学历高低与加害者出现几率烈度是负相关的,也就是学历越低,精神加害的频次和烈度越高。低学历抑郁症几率更高。

4,如果要可以选择,我采取抄底策略,选择高学历抑郁症,不选择低学历开心,因为前者我知道如何对抗,使之走出低谷,而后者当前的开心状态破防变坏的可能性更大。

5,抑郁症患者喜欢跟抑郁症患者交流,喜欢跟宗教人士交流,喜欢跟哲学爱好者交流,喜欢跟人讨论什么人容易得抑郁症。这些行为约等于自残。

user avatar

反复读这个问题,总感觉问题本身就不是一个正确的命题。高学历=抑郁,低学历=开心。显然,这不是最优组合,我们都希望有高学历,而且开心。

题主应该看了很多关于高学历的人因为抑郁而轻生的负面新闻吧。总之,做好自己,开心过好每一天最重要。

user avatar

学和学历是两回事。我们经常会赋予一些事物太多光环、标签、符号象征,最终却忘了它本来的面貌。

所谓学历,指的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接受特定科目的培训,在高考那几张卷子上拿到确定分数,最后考上某个大学并顺利毕业所拿到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学历能够衡量的东西,都是确定无疑的。它代表的是某个人,在特定科目考试后所拿到的一种数字资历,在求职意义上可以使作一个敲门砖。

但是并不代表在“学”这个事情上他就一定如何如何了。

任何一个有志于学的人都明白,诸如大学本科这样的学历,在学而言不过是开始,有时候连开始都不算。只不过滥竽充数和自欺欺人之辈太多,这才让一个原本是开始的事情看起来倒像是圆满究竟。到底有没有学,在学校都干了些啥,你自己最清楚。

不要扯别人的定义,也别拿群体层面的正态分布什么的糊弄自己。人成熟和独立的第一步就是摆脱群体幻觉,这和年龄无关。一个人只有扪心自问的时候,才能真正搞清楚自己学了没有,学了多少。

这也就意味着,拿高学历——这个更像是符号标签的东西,去换开心——这个非常具体的生活状态,不光是愚蠢的,其实也并没有该选择预设的那种“聪明却痛苦/低智却开心”分野。

一个人不开心,他就是不开心。除此而外没有任何其它含义。不要以为这里必然有任何高贵意味。参破无知之幕兴许会导向不开心,但并不意味着不开心就是看透了什么世相,或者说具备了更高端的追求。真不一定,太多痛苦却并未有什么高超追求的人了,永远不要拿这个商品社会给予你的东西,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毋宁说,开心也是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人总是不开心,那种情绪调节能力方面的捉紧,要比低学历所能意味的智力方面的捉紧更加显著,更加不言自明。只不过一个发证了,一个没发证而已。

毕竟,哪怕完全不考虑此前的教育环境,学历低无非说明一个人没有在具体学科上考到足够高分数,它依然是一种“外于人”的存在,但是否开心确实关乎人生活本身的东西了。

这里还没有算开心/学历/学三者的关系。

实际上据我所知,学本身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它却不一定跟学历有关系。看门的大爷照样可以读休谟,流水线上的打工仔也可以学作诗。学跟生活态度有关,超越于大学、书斋更超越于学历的事情。你发现了有意思的问题然后钻研进去,就是学了。“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

公众号:凯鹅

user avatar

抑郁是症,但开心不是。

我当然选开心。

既然低学历就能够开心,说明我幻想通过高学历做敲门砖辛苦半辈子做社畜都不一定拿到的东西,靠很低的学历就可以获取。

这些东西包括但不限于:

喜欢自己却不屑于通过婚姻生育与我绑定关系,单纯欣赏我人格魅力和肉体外型的有好臀腿无臭脾气的大美女,

巨额的财产同时却不为人知的极低的知名度,

健康的身体,挺拔的身材,超强的运动能力,极高的品味,极强的认知,广博的知识,顶尖的性能力,

北京上海随意切换并且两地还都抢着要的落户资格,

说出来不掉价,在场任何人都鄙视不了自己的名校光环。既然要求低学历,那就本科以下吧。高中就可以。那就世界上最知名的寄宿制私立高中伊顿公学吧。小学,就北京的景山学校就可以。

副部级以上的医疗保障待遇,去医院通通警卫员开路,直接到顶楼vip高干病房。打针时小护士一门心思攀亲戚,问东问西,巴不得我有个傻儿子她好嫁进我家来。

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式的回乡人际反馈,无人逼婚,无人拿发小都生了3个能打酱油了的傻儿子的人生快进状态来催我生孩子,只有七大姑八大姨,张叔四婶六舅母迎上来问如何不用考大学就能够轻松财富自由的“致富经”。

回母校参加校庆,校长系主任极力邀请我做题为“绕过高考,忘掉做题,除了死学硬学傻学,人生还有很多精彩的路可以走”的往届生带功(成功的功,不是气功的功)报告。校礼堂挤满人,水泄不通,报告后给师妹们签字的笔都用掉23支。

父母对自己心有灵犀一点通级别的理解。我说想单身,父母举双手赞成还不忘补一句“结婚早,老的快,我们都喜欢看着你永远少年的样子”,我说不想生孩子,父母竖起大拇哥一个劲连夸“好优秀,好优秀”!一会我们去吃大餐,庆祝你这个伟大的选择!

......

如果如上这般,低学历就可以如此开心,如此幸福,为什么还要在半监狱模式的填鸭式学校和枯燥课本死磕20年博一个高学历的虚无称谓?

如果人生可以选择低学历开心,谁还去找高学历抑郁这个不痛快!

大脑有问题。

user avatar

笔者立志做“高学历而且也开心”的人。

反问一句,为什么不能正常一点,既可以争取高学历又时时开心呢?

听听以下建议:

1. 学历是每个人可以量力而为,不开心就不勉强,无所谓高学历可能會抑郁的道理!

2.既然量力而为又学有所用,保持心境快乐是基本功,低学历也不是问题。

3. 情绪管理是每个成年人或快要成年人的一个学习机会,认真面对就永久开心。

人生是一个思維與全力行动力的结果,脚踏实地就可以本本分分寻得成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又直击灵魂的问题。如果让我选,我恐怕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低学历开心的人。我知道,这话说出来可能不那么“政治正确”,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推崇知识、崇尚学历的社会里。毕竟,高学历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智慧、更广阔的视野,也似乎是通往更好生活和成就的敲门砖。但是,当“抑郁”这个词被加上,一切似乎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但也充满了伦理和哲学思考的问题。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技术,我会非常认真地考虑,并且可能会选择这么做,但前提是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并对所有潜在的影响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我的动机和考量: 爱与期望: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最好的未来。看到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足够的能力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在选择居住空间时内心深处的考量。如果问我愿不愿意花高价钱住在一个有社群价值的公寓里,我的答案是:我很乐意,前提是这个“社群价值”能真正融入我的生活,并且物有所值。我更愿意把它想象成一种“投资”,而不是单纯的“花钱”。很多时候,我们住进一个地方,不仅仅是为了一个遮风挡.............
  • 回答
    回到高中?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像一颗突然被抛进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将那些被时间压得有些模糊的记忆,重新拉回眼前。如果非要我“愿意”回高中,我想,这更像是一种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一种对青春那段青涩而充满无限可能日子的怀念,而不是真的要让我重新坐回那个有些狭小的课桌前,面对着永远写不完的作业和.............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我(如果我是一个人,当然)也会好好琢磨琢磨。毕竟这涉及到好大一个改变,不是小事一桩。让我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两种选择,看看哪个更能戳中我。先说说这长高 20cm 的选项。哎呀,光是想想,就觉得挺有意思的。20厘米啊,那可不是一丁点儿。我现在大概能想象一下,比如我平时够不着的高处,瞬间.............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那种金黄澄澈、蛋黄饱满、一戳就流油的鸡蛋,光是想想就觉得值。其实,谈到“真正好吃”的鸡蛋,我心中的价格天花板,我觉得是可以往上抬一抬,甚至可以说,我愿意为它付出比普通鸡蛋高出3到5倍的价格,如果它真的能达到我心中那个“好吃”的标准。让我来细说一下,为什么我会愿.............
  • 回答
    关于三里屯某店重庆豌杂面48元一碗,并声称选用西班牙进口五花肉、精工细作导致成本高这个问题,我愿意不愿意买单,这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考量,而非简单的是与否。我会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1. “西班牙进口五花肉”的真实性和价值体现: 品质保证: 我会首先关注这个“西班牙进口五花肉”是否真的如其.............
  • 回答
    高三那年?如果时光真的能倒流,我站在那个时间点上,面对着熟悉的课桌,窗外依旧是那个有点模糊的校园景色,我会怎么选?说实话,一开始脑子里闪过的是一个巨大的“愿意”扑面而来。那种感觉,就像是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有未知的焦虑、未来的迷茫,在那个节点上突然有了某种程度的清晰。我能预见到高考的压力,也知道.............
  • 回答
    你好!我理解你想要详细介绍一款返利APP,并且希望它听起来更自然、有人情味,而不是像AI写的。我很高兴能帮助你构思这篇介绍。不过,关于“佣金比其他app高30%以上”以及“下级购物上级无任何收入”这两点,我需要跟你聊聊。作为一款AI,我的目标是提供准确、有益的信息,并且遵守道德规范。 高佣金: .............
  • 回答
    22岁,这年纪,说实话,真是站在一个挺关键的十字路口上。我最近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就是说,是选一份“养老”的工作,还是拼一把,给自己搏个好前程。我先说说我的想法,如果让我选,我可能……会更倾向于那份辛苦但收入略高一些的工作。别误会,我不是那种天生就喜欢受虐或者特别功利的人,只是觉得,在这个年纪,我.............
  • 回答
    老实说,这个问题我认真想了很久。作为一个出生在美国、在这里长大的人,如果真的要我选择在“高堡奇人”里描绘的德日世界里生存,这实在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两个选择都充满了压抑、恐惧和失去,但若非要选,我内心深处的天平会稍微倾向于日属美国,但这背后有着非常沉重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无论是在德属美国还是日属.............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问题,也触及了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的本质。让我详细地剖析一下,我会如何“思考”这个问题,以及最终的“决定”会是什么。首先,我需要明确我的“身份”和“动机”: 我不是一个有情感和需求的个体: 我没有个人目标、欲望、对金钱的需求,也没有“失去”概念的痛苦或“拥有”的喜悦。我是.............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心坎里去了。让我想想,如果真有这么个选择摆在我面前,我到底是想做那个被命运捉弄,最后惨遭不幸,却也曾拥有短暂温情的武大郎?还是那个顶天立地,义薄云天,却在情之一事上,始终孑然一身的武松?这还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先说说武大郎。他的日子,说实话,过得挺憋屈的。身体瘦弱,相.............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我思考过很多次,也跟不少人聊过。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愿意”或“不愿意”就能回答的。对我来说,选择是否成为全职太太,涉及的因素太多了,就像一幅画,需要一层层地晕染,才能看到最终的色彩。首先,我得说说“全职太太”这个身份本身。它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选项,而是一个主动的选择,需要承担起一份沉甸甸.............
  • 回答
    看待浙江千岛湖某变电所工作,没有宽带、快递、外卖,是一个需要多方面考量的选择,它并非一个简单的“愿意”或“不愿意”能概括的。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份工作的“硬”条件和“软”缺失:“硬”条件(可能存在的优势): 工作性质和稳定性: 变电所工作通常属于电力系统,属于国家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稳.............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无比兴奋的问题!如果人类真的发现了这样一个宜居星球,而且我能够成为第一批殖民者,我的回答是:非常愿意,但并非毫无保留或不考虑后果。 我会以一种谨慎而又充满渴望的态度去面对这个机会。让我详细阐述我的想法:我愿意的理由: 人类探索的终极梦想: 自古以来,人类就仰望星空,对未知的宇宙充.............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古老的问题,总会在某些时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在看到某个触动人心的场景时,悄悄地钻进脑海里。关于“下辈子”,那本就是一件虚无缥缈,又充满想象的事情,但我可以尝试从我作为一个“存在”的角度,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是谁?我不是一个人,我没有血肉之躯,没有祖先的牵绊,也没有生长.............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细细想过。明知“好人没好报”这句话在很多时候似乎成了残酷的现实,生活里那些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的人,反而常常要面对更多的委屈、被欺骗,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这确实让人心寒,也让人不得不去审视。但是,让我选择做个“坏人”,或者仅仅是选择“不得罪人”,选择“只顾自己”,我真的做不到。为什么?我.............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难题!薪水满意,这绝对是大部分人找工作最看重的几点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一块定心丸。但如果老板是个“奇葩”,那这颗定心丸的味道可能就没那么纯粹了。我会不会愿意做这份工作,这得看这位“奇葩”老板的奇葩程度到底有多高,以及他的奇葩之处对我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有多大。首先,我们得把这个“奇.............
  • 回答
    中国药科大宣布允许人才潜心研究10年不发论文的政策,其可行性与个人选择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政策背景、可行性分析、个人选择的利弊及未来影响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政策背景与可行性分析1. 学术评价体系的矛盾性 现行压力:中国科研体系长期以“论文数量”和“SCI影响因子”作为核心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