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曾作专文,比较二人:对刘邦才能评价,不过“动多疏阔”而已,对刘秀却叹服其「神略计较,生于天心,策虑深远」,认为正是刘邦能力有限,才显出了韩信、张良、陈平之智。而刘秀天生睿智,策谋深远,自然就将身边属下"云台二十八将”的才干尽数掩盖了。
诸葛亮:【所以张、陈特显于前者,乃自高帝动多疏阔,故良、平得广于忠信,彭、勃得横行于外。】
【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光武上将非减于韩、周,谋臣非劣于良、平,原其光武策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陈、张、韩、周有焦烂之功耳。】
诸亮撰写此文的起因,是魏国陈王、大诗人曹植曹子建,写下一篇评论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的文章,以为刘邦能力远不及刘秀,能成就帝业,是因为西汉开国功臣们的能力,大大胜过了东汉开国功臣们。
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除了武将们沙场争锋外,文人之间的跨国笔战也数不胜数。身为蜀汉丞相诸葛亮看到此文后,当即提笔反驳,以为东汉功臣也就是所谓“云台二十八将”的能力,未必就逊色于西汉开国的张良、陈平等人。然而,诸葛亮和曹植的笔战,虽然两人立论不同,却都认可刘秀的能力稳稳强于汉高祖刘邦。
诸葛亮:【曹子建论光武:将则难比于韩、周,谋臣则不敌良、平。时人谈者,亦以为然。吾以此言诚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诬一代之俊异。何哉?追观光武二十八将,下及马援之徒,忠贞智勇,无所不有,笃而论之,非减曩时。语有“曲突徙薪为彼人,焦头烂额为上客”,此言虽小,有似二祖之时也。】
刘邦征讨淮南王英布之战,被其兵卒一箭射伤,因此不治而亡。他赔上自己性命,历时十三年之功,勉强削平异姓诸侯王,却连河套、岭南、福建、浙南这些秦始皇之前打下的版图,都至死拿不回来,一直到几十年后,他的曾孙汉武帝即位,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华夏本部的一统。
大汉开国百战精兵,在韩信指挥下能围杀勇冠千古的西楚霸王项羽,而在刘邦指挥下却被冒顿单于打出个“白登之围”,此后连年向匈奴送钱粮送女人,他的寡妻被冒顿公然羞辱,汉庭也只能卑辞求和。同样也是一直到几十年后的汉武帝时期,才算一雪前耻。
刘邦时汉朝疆域:
刘秀呢,论起点不过是一个南阳种地的农民,还是新朝王莽政权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前朝余孽,却只用十几年时间,就恢复了汉朝最鼎盛时期、除西域外的全部版图。
刘秀时汉朝疆域
事实上,汉人之所以为汉人,从来就并非是因为汉高祖刘邦,而是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直追秦皇,横越千古。同样也是因为刘秀在汉朝已经被所有人认定“气数已尽”,断绝十余年后,竟奇迹般地中兴续命,因此,更加不能用子孙的功绩,反过来溢美和夸大刘邦。
无论曹植还是诸葛亮,他们作为汉末时人,各自势力立场不同,但均视「刘秀强于刘邦」这个结论如常识,便足以代表两汉士人的普遍共识。
可惜不知何故,后来许多论者,反把华夏千古圣贤诸葛武侯的结论都忘记了,反倒拿夷狄大老粗石勒的话来当论据,硬说刘秀不如刘邦,实为失之片面。
就凭石勒连祖逖一只孤军都奈何不了的那点本事,哪怕和他看不起的曹操去竞逐天下,也就是个和乌桓酋长蹋顿一样马前悬首的下场。竟能大言炎炎到自称可与“允冠百王”、起兵三年便入主洛阳称帝的刘秀「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足见此鞑毫无基本的自知之明,其言又何足道哉?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大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昆阳之战,以七千敢死之士,连同援军两万六千,灭新莽政府军精锐军四十二万,一战摧毁一个大一统帝国; 创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争史奇迹。 也就是其他历史大牛人,如刘邦、李世民、朱元璋需要打几战、十几战才能取得的成果,刘秀一战就打完了。
因此刘秀单枪匹马到河北,当地诸侯倒贴联姻,送来兵马,不断英杰名将来投,谈笑间得几十万大军,不到三年就定都洛阳,二分天下有其一,
在宜阳之战,刘秀更指挥调度数十万大军,合围迫降几十万赤眉军,更体现他古代帝王top级别的军事天才,可争锋者唯李世民、朱元璋二人而已。
“位面之子”“召唤陨石”什么的只是调侃,刘秀一身也算饱经忧患。小长安之战,就战死了他二哥刘仲,二姊刘元和三个外甥女,以及舂陵刘氏宗族几十口人;称帝九年后,阴皇后的母亲弟弟还在路途被盗匪劫杀……
所以说,刘秀并不靠天、不靠命,而是靠自己卓越的才能,团结了众多杰出人才,才得到天下。
诸葛亮:【光武称邓禹曰:“孔子有回,而门人益亲。”叹吴汉曰:“将军差强吾意,其武力可及,而忠不可及。”与诸臣计事,常令马援后言,以为援策每与谐合。此皆明君知臣之审也。】
若说刘秀占了前朝皇族汉室后裔的便宜,在新莽年间作为前朝余孽,整天担惊受怕,朝不保夕,只有比刘备在东汉末年更不值钱。 刘盆子也是正经的汉室后裔,他能号令赤眉军任何一人么?
真定王刘杨,正经的西汉诸侯王后裔,坐拥十万大军,为什么要招揽光杆一个的刘秀上门,而不是以此为资本,自己去打天下呢?不是因为刘秀的出身姓氏,而是因为刘秀的卓越能力,让他信服,这才舍得投资。
刘秀从一个南阳种地的农民,加入义军到进洛阳称帝,坐拥半个天下几十万大军,就仅仅3年而已。和历朝开国之君比,论起家速度仅仅弱于一年克长安称帝的李渊。 可李渊的职位是太原留守唐国公,封疆大吏,这和刘秀的起点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如果说刘秀统一进程不够快,称帝后又花了十二年, 不妨看看都说刘邦统一速度是bug,从起兵到称帝是7年,然后灭异姓诸侯王完成统一也花了八年,最后平英布都把老命搭上了,还是留下了大片秦始皇就开拓的疆土,不曾收复。
再比较一下刘秀争夺天下时的众多对手: 昆阳之战,新莽政府军四十三万; 王郎部拥兵数十万,据河北; 赤眉军樊崇拥兵数十万; 铜马流民军百万; 更始帝刘玄大军四十余万;秦丰、田戎、李宪等部数十万大军据荆扬; 彭宠、张丰、刘扬等部数十万大军据河北; 董宪、佼强等部五校流民军数十万大军; 延岑二十万大军据关中三辅;张步二十万大军据青徐二州; 隗嚣二十万大军据陇西; 公孙述二十万大军据巴蜀; 卢芳十万大军据雁门……
真觉得这些群雄诸侯,会比其他王朝开国战争中,那些每战出动数万兵、多则撑死十几万兵的割据群雄差劲?无非是没有一部《三国演义》替他们大吹法螺罢了。
其实正如诸葛亮所说,刘秀的属下比之列朝开国功臣,本身能力也毫不逊色,只是主君太强导致自己发挥空间不足。
就说刘秀比之为“吾之韩信”的耿弇,决策河北、定计南阳的水准,何尝就比韩信汉中对、孔明隆中对、岳飞北伐策差了? 耿弇一生平定四十六郡,战无不胜,各种如心理战、攻坚战、围城打援、声东击西、避强击弱的战术出神入化,又何尝弱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顶级名将了?
然而耿弇虽强,和刘秀一比,便是望尘莫及了。最能体现刘秀军事天才的地方,就是喜欢在地图上遥控指挥他属下的将领,居然还能百战百胜: “建武之行师,计出于主心,胜决庙堂”,“承诏奉令者获宠,违命犯旨者颠危”。
可见所谓云台二十八将,其实也就是一帮执行刘秀战略意图的机器,和通常历朝的开国功臣大不相同。 正所谓“光武材过诸将以气柔之,高祖才不及诸将以气挫之。”
刘秀其实是真不忌惮那些样样才能都不及自己,要依照自己遥控指挥才能打胜仗的功臣, 是真心把那些功臣当做自己朋友和手足的。所以他才敢说“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闻功臣地多而灭亡者。”
西汉一朝是朝野皆知的“汉家待功臣薄”,后果就是王莽篡逆时几乎没遇到什么正经的阻力,一直到他自己乱改制,搞得天下大乱,老刘家才借机复兴。
同样 汲取了这样的教训,刘秀才会厚待属下这些功臣,封了一大堆的万户侯,比如贾复封六个县,邓禹吴汉封四个县,三县冯异封三个县,耿弇岑彭封二个县。
而西汉两百年不算薄昭、窦广国等个别外戚,也只有开国的曹参和张良是万户侯;以及汉武的卫青霍去病身兼外戚和功臣,是万户侯。
足见刘秀对下属之优待,远远胜过西汉诸帝,方为汉家延命二百年,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王朝。
无怪明末大思想家,船山先生王夫之,对刘秀的评价更是“允冠百王”,认为是夏商周三代以下,从古到今帝王第一人。
王夫之:【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