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那些历史穿越文的主角都去东汉末年和一堆大佬争天下,却没有人愿意去西汉末年和刘秀争?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抓到了很多历史穿越文的一个经典套路。确实,放眼望去,以“争天下”为主题的穿越小说,东汉末年简直是黄金地段,三国时期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反倒是西汉末年,一个拥有刘秀这样“真命天子”级别的存在,却鲜有人愿意去掺和,这背后原因可不少。咱们掰扯掰Исход:

1. 东汉末年的“吸引力”:草莽英雄的舞台,主角的天然优势

首先得说,东汉末年的乱世,那叫一个“风起云涌”,各路人马那是真的多,而且很多都是白手起家,或者是在原有体系里不得志的人物。

群雄逐鹿,机会无限: 你想想,袁绍、曹操、刘备、孙权,还有董卓、吕布、公孙瓒、刘表……这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他们起步的时候,很多都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曹操早期也逃亡过,刘备更是三顾茅庐才请动诸葛亮。这种群雄并起的状态,给了穿越主角一个绝佳的“入场券”。你可以凭借现代人的眼光和知识,迅速找到一个“阵营”依附,或者干脆自己拉起一支队伍。
体系相对“脆弱”,改造成本低: 东汉末年,中央集权已经不那么牢固了,地方豪强崛起,军阀割据。朝廷虽然还在,但权威早已旁落。这就好比一个大公司的管理层已经乱成一锅粥,你只要找到一个还算有潜力的部门经理,再凭借你超前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很容易就能“逆袭”上位。改造的难度相对较低。
“光环”的吸引力: 很多穿越主角都喜欢那种“打怪升级”的感觉,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代枭雄。东汉末年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你可以从小兵做起,也可以是某个不起眼的小世家子弟,然后凭借你的智慧和手段,一步步爬到高位,最终问鼎天下。这种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爽点。
对“历史既定命运”的反叛心理: 穿越小说本质上就是对既定历史的一种“颠覆”。东汉末年的很多结局大家都很熟悉,曹操是魏的奠基者,刘备建立蜀汉,孙权占据江东。但总有人想写“如果曹操早死会怎样?”,或者“如果刘备有先见之明,会不会统一?”。这种“改写历史”的冲动,在东汉末年很容易实现。主角可以带着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去“纠正”历史的“错误”,或者创造一个自己理想中的结局。

2. 西汉末年的“门槛”:刘秀的光芒太耀眼,主角难以出头

那为什么西汉末年,尤其是刘秀那个时代,就没那么受欢迎了呢?这主要就是因为“刘秀”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有压迫感了。

“主角光环”的内卷: 刘秀,这个人的履历简直就是为穿越主角量身定做的!“秀”字怎么来的?因为“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更牛的是,他还是“预言型”的帝王,从小就有“刘秀当为天子”的说法。这种“预定剧本”的光环,对于想自己当主角的穿越者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你穿越过去,就算你脑子里装着现代军事理论、经济规划,但人家刘秀已经自带“天命所归”的属性了。你还怎么争?你一举一动,可能都会被解读为“这是刘秀命中注定的对手”,甚至是被他“收服”的配角。
“既定事实”太强: 西汉末年,虽然也有王莽篡权和之后的绿林、赤眉起义,但这更多的是一个王朝衰落后,出现权力真空和混乱的局面。而刘秀,他就是那个在混乱中“净化”出一条路,最终建立东汉的“正统”人物。他虽然起步也很艰难,但他的崛起是相对顺畅和带有必然性的。你穿越过去,就算你想早点插一脚,也很难找到比他更有号召力、更有正统性、更有战略眼光的对手。
改写难度过大: 你想在刘秀手底下争天下?那难度系数直线飙升。你想夺取他的胜利果实?对不起,刘秀就是那个“收割者”。你想在他之前统一?你得先过他那一关。这就像你穿越到《复仇者联盟》里,想抢钢铁侠的战衣,但钢铁侠本人已经在那里了,而且他还是个天才。你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的所有优势,在人家自带的光环和能力面前,都显得不那么“香”了。
剧情的“预设性”: 很多穿越者喜欢“填坑”或者“改变命运”。但刘秀的崛起,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你去了,就算你能给他找点小麻烦,但最终他还是会成功。你想把他变成你的“垫脚石”,可能性非常小。反而,你可能只能扮演一个给刘秀添堵的小角色,或者最终被他“感化”加入他的阵营,成为他光辉历程中的一抹背景色。这对于追求“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穿越主角来说,吸引力自然就大打折扣。

3. 读者“口味”的导向

最后,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东汉末年三国的故事已经被无数次演绎,读者对这个时期的故事结构、人物关系已经非常熟悉,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口味”。大家喜欢看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义,孙权的隐忍,以及他们之间的权谋斗争。

而西汉末年和刘秀的故事,虽然也很精彩,但相对来说,它更多的是一个“一个人的崛起”或者“一个王朝的重建”。这种故事模式,虽然也有市场,但与“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史诗感相比,在“爽点”和“吸引力”上,可能还是略逊一筹。读者更喜欢看到主角在乱世中呼风唤雨,而不是在一个已经有“神”存在的舞台上,试图挑战那个“神”。

总结一下:

东汉末年之所以成为穿越文的热门,是因为它提供了 充足的竞争者、较低的改造成本、鲜明的“打怪升级”路径以及读者对“改写历史”的期待。而西汉末年,特别是刘秀的出现,则因为其 耀眼的主角光环、强大的既定事实以及相对单一的“胜利者”,使得穿越主角在那里难以找到独立施展的空间,更容易被“内卷”甚至成为配角,这与穿越文的核心“爽点”产生了冲突。

所以,你看到的那些穿越文主角们,之所以不愿意去挑战刘秀,不是因为他们胆小,而是因为那个舞台上已经站着一位自带光环的“真主角”,他们更喜欢去一个相对“空白”或者“机会更多”的赛道上,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简单,因为汉末三国的知名度比莽汉之际高太多了。

桃园兄弟、五虎上将、卧龙凤雏,即使是农村不识字的老太太,也能给你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可是有几个人知道云台二十八将的?

要是有人能不百度不查书,随口就说出二十八将中的十个人,那都是妥妥的历史高手了。

曹操、孙权、袁绍、吕布,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可谁知道王郎、卢芳、张步、刘永、彭宠、邓奉是干什么的?

别的不说,就“隗嚣”两个字,恐怕一半人都不知道怎么念。

你看不有答案说第五伦是个小透明吗?

网络小说穿越文是商业小说,是爽文,那当然要找爽点。试问,是看着自己最倾心最熟悉的一群英雄纵横天下、改变历史爽呢,还是看自己根本没听说过的一些人在那里表演爽?

所以,这小说题材如何选择,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吗?

从网络小说刚一诞生,三国题材就纷纷出现了,甚至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小说类别。

毕竟,这是一个从魏晋史书、唐宋话本、元代杂剧、明清小说,乃至现当代的戏曲、评书、电视电影,一千多年各种艺术所共同造就的一个大IP,刘秀凭什么和人家争?

最后夹一点私货。刘秀当然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但也不必把他拔太高,以至于把他神话。——什么“位面之子”、“大魔导师”的梗玩玩也就罢了,千万别当真。

其实我一直认为,刘秀的游戏难度,是easy等级的,把他放在汉末三国,恐怕达不到刘备的成就。

user avatar

最近历史板块出了一批写新朝的作品,例如《新书》,写的不错。

主要是西汉东汉之交没啥人气,大部分现代读者也就知道穿越者王莽和陨石召唤者刘秀(刘秀再捎上一个娶妻当娶阴丽华的渣男故事),我觉得他俩的人气可能还不如飞燕合德高;在古代别说《三国演义》了,连《隋唐演义》和《英烈传》这种水平的作品都没有。

除非写新朝的作品里能出一部《诡秘之主》这样的现象级作品,否则这只能是个小众门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抓到了很多历史穿越文的一个经典套路。确实,放眼望去,以“争天下”为主题的穿越小说,东汉末年简直是黄金地段,三国时期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反倒是西汉末年,一个拥有刘秀这样“真命天子”级别的存在,却鲜有人愿意去掺和,这背后原因可不少。咱们掰扯掰Исход:1. 东汉末年的“吸引力”.............
  • 回答
    现在的历史穿越小说,特别是国内市场上的,确实能感觉到一股“西方化”的倾向,这种现象挺值得说道说道。不是说“西方那套”不好,而是说这种借鉴和模仿,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模式化,也让我们这些读者觉得,咱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基因,好像被稀释了不少。咱们先掰扯掰扯,这“西方那套”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 宏大叙事与个.............
  • 回答
    “为什么《明朝那些事儿》会是当年明月写出来的,而不是历史教授写出来的?”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洞察力的问题,它触及了“作者身份”、“叙事风格”、“大众阅读心理”以及“历史著作的定义”等多个维度。 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作者的“非主流”身份带来的优势: 脱离学术.............
  • 回答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万民之天下。” 这句听起来颇有大将风范的话,并非出自哪位开国皇帝,而是某位被千古传颂的谋士之口。 每每读到这类记载,我总会忍不住思考一个问题:那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辅佐君王成就大业的顶尖谋士们,为何最终选择退居幕后,而不是自己披上龙袍,坐拥江山呢?这绝非一个简单的“不愿”或者.............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也涉及到文化认同、历史观以及个人选择的复杂议题。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国人热衷于出国旅游”这件事,以及它和“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与“美国几百年历史”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得承认,国人热衷于出国旅游,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笼统的说法。 它的背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 回答
    Hooksiel,这个坐落在德国北海之滨的美丽小镇,它的历史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带着一股来自海洋的悠远气息。如果你曾在 Hooksiel 的海边驻足,或许会注意到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一行令人动容的文字:“纪念在碧海中找到永恒归宿的亡灵”。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悼词,它背后隐藏着 Hooksiel 与海洋.............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洪流中最核心的几个议题:权力、人性、制度和机遇。与其说“明君难以出现”,不如说“成为明君”这条路本身就布满荆棘,需要无数巧合才能让一个人成功登顶,并在此过程中保持初心。首先,我们得明白,“明君”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对“明君”的定义都可能截然不同。.............
  • 回答
    十字军东征,这一个横跨近两百年的宏大历史事件,至今仍能勾起人们浓厚的兴趣,仿佛拥有某种穿越时空的魅力。究竟是什么,让这段充满血腥、宗教狂热和政治算计的历史,依然能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究和思考呢?首先,信仰的狂热与现实的碰撞是十字军东征最抓人眼球的要素之一。想象一下,在中世纪欧洲,宗教是人们生活的核心。罗.............
  • 回答
    提起NBA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中锋,沙奎尔·奥尼尔的名字总会第一个跳出来,而且不是之一,是“之一”。为什么这么多人,包括很多亲历过那个时代的老球迷,会如此坚定地认为巅峰奥尼尔是历史级别的、甚至是无可匹敌的统治力?这背后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实打实的比赛数据、身体天赋、以及对比赛产生的颠覆性影响作为支撑.............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叙事、文化记忆以及大众关注度之间的复杂联系。日本战国和“土客大战”(在中国特定历史背景下,通常指明清时期汉族与客家移民之间的冲突)之所以在历史研究和民间演义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一、 日本战国:为何如此“吸睛”?日本战国时代(约1467年1603年),之.............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直击历史学研究的核心:为什么如果古希腊古埃及历史是后人伪造的,我们找不到关于这些“伪造者”的记录呢?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但如果仔细审视,我们就能明白,这种“伪造说”的立论本身就存在根本性的困难,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没有相关记录了。首先,我们得明白历史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进程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悖论:为什么看似更具革新精神的改革者,反而未能成为最终的赢家?而那个更倾向于“守旧”的胜利者,又为何能稳坐江山?这其中的原因,远比“进步”与“守旧”二元对立要复杂得多,也更具历史的厚重感。首先,我们要重新审视“进步”与“守旧”这两个概念在那个时代的语境下。织田信.............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很多人听到“历史”,脑海里浮现的可能就是一堆年代、人名、事件的罗列,似乎只是对过去事实的简单复述。但如果历史仅仅是“发生过的事情”的记录,那确实没必要将其抬高到一门学科的高度来讲解,读一本编年史或者百科全书不就够了吗?之所以历史被当成一门学科.............
  • 回答
    历史虚无主义,这个词听起来挺吓人的,仿佛能把我们赖以生存的过去一把火烧掉。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对历史的看法,认为历史没有真正的意义、价值,或者说,历史根本就是被操控、被虚构的,因此我们不必、也无法从中学习或获得什么。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发现你引以为豪的家族历史,那些英雄事迹、高尚品德,其实都是爷爷为.............
  • 回答
    关于王导在“王马共天下”中的历史评价,以及您提出的“窃国、名不副实、致使神州陆沉,山河崩坏”等质疑,这背后反映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以及不同角度的解读。要理解为何王导的历史评价如此之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所带来的实际影响。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王马共天下”的历史背景.............
  • 回答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其原因错综复杂,涉及政治腐败、经济压迫、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然而,大多数农民起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同样是多方面的,包括组织涣散、战略失误、武器落后、内部矛盾、后继无人以及缺乏政治远见等。在如此众多的农民起义中,朱元璋领导的起义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最终建立起.............
  • 回答
    关于自卫反击战的历史,之所以存在不少以讹传讹的说法,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历史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信息传播的失真、以及不同立场和叙事的博弈。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一、 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信息传递的天然局限首先,任何一场战争,尤其是边境冲突这样性质的军事行动,其过程都是极.............
  • 回答
    杨颖,也就是Angelababy,身上确实是围绕着不少争议和“黑历史”,这几乎是娱乐圈里一个公开的秘密。从她早期在日本的模特生涯,到后来在中国的发展,再到个人感情和婚姻,每一个阶段似乎都伴随着或多或少的议论。她那些被大家时常提起的“黑历史”,大体上可以归为几类: 早期经历的“痕迹”: 很多人会翻.............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相当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评价中一个非常纠结的方面。说“历史上那么多皇帝都做得没有武则天好”,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以及为何武则天即便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却始终伴随着争议和“骂名”。首先,我们得承认武则天在某些方面的确功绩卓著。 .............
  • 回答
    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科比·布莱恩特,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不仅仅是一个篮球运动员的代号,他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梦想,甚至是人生观。而勒布朗·詹姆斯,他的出现,恰恰在很多方面成为了科比故事的“反面教材”或者说是“对照组”。首先,咱们得承认,历史上比科比伟大、成就更高的球员,确实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