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和单位同事不合群怎么办?

回答
最近在单位里,感觉自己跟周围的同事总有点隔阂,总觉得不太融入。不是说跟谁关系特别差,就是那种,大家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一起下班,我总觉得自己在另一个次元,插不上话,也找不到什么共鸣。

刚开始没太在意,觉得可能是我刚来,还没熟悉,慢慢就好了。但时间一长,这种感觉反而愈发明显。午休的时候,大家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八卦、聊电视剧,我坐在一边,总觉得尴尬,想加入话题,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好假装玩手机。有时候,有人会主动问我一句,我也只是简单地应付几句,很快话题又会回到他们熟悉的内容上。

工作上的交流倒还好,毕竟是份内之事,大家目的性都比较强,谈工作的时候,我都能跟上节奏。但一下班,气氛就变了。有时候会有人组织一下聚餐或者团建,我虽然会去,但总觉得像个旁观者。大家碰杯、玩笑、说一些我不太理解的梗,我只能陪着笑,心里却有点空落落的。

我反思过自己,是不是性格比较内向?可能是吧,我不擅长主动和别人拉近关系,也不知道怎么去迎合别人的话题。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说的东西别人可能不感兴趣,或者说得太认真了,跟轻松的气氛格格不入。

也想过主动一些,比如多关心一下同事的近况,或者多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趣事。但每次鼓起勇气准备开口的时候,又会突然泄气,觉得那些话在别人看来可能微不足道,甚至有点刻意。

这种不合群的感觉,说实话,挺影响心情的。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有点孤单,工作氛围也不那么愉快了。甚至有时候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力不行,或者有什么缺点别人都在意,只是不说。

我也尝试过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看他们怎么聊天,怎么互动。但模仿总归是模仿,总感觉少了点自然。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也许我跟他们本来就是不同类型的人,强融只会更让自己不舒服。

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继续这样下去,保持一个相对独立的距离,还是继续努力,尝试去融入?我只是希望,在工作之余,也能有一些轻松的交流,感觉到自己是被大家接纳的,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的描述是准确的话:

1.为什么一定要“合群”?

看你的描述感觉这个单位应该是“国有”或者“事业单位”,而且,如果没猜错的话,这里大部分的人是“托关系”进来的,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

这样的单位,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的,因为人际关系很复杂,各自有不同的关系,每个人的关系之间可能还有利害冲突。如果是我的话,我不指望能在这样的地方“合群”,能过得去就行了。至少个人觉得,想在这样的单位“交朋友”很难,而且,很“危险”。

所以,你要好好想想“合群”的目的是什么?

往上爬?还是让工作氛围更轻松?还是说,关键时刻周围的人可以帮你?如果是这三种情况,个人觉得,就不要老想着“合群”的事情了。因为,即使“合群了”和很难达到这3个目的。

2.改善关系,不一定要“合群”

职场中,以一种人是“自来熟”,到哪都会和其他人打成一片,但是,至少我认识的这样的人,工作经历大多比较“飘”,在一个地方干不了多长时间。而且,很多看上去跟他(或者她)关系好的人,背地里还可能说他或者她的“坏话”。

其实,想要和同事关系融洽一些,并不难,做到一下几点就差不多了:

1.打招呼。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是废话,实际上,很多刚参加工作的人,经常会忘记这个最基本也最简单的维护人际关系的方式。上班闷头走进办公室,进入工位,就旁如无人了,这样的话,慢慢被孤立是肯定的。

打招呼,不需要太刻意,记住办公室每个人的姓名,每天早上,一进办公室,见到谁就说一句:“早啊,XX”。一直坚持下去,跟每个人打招呼,慢慢的“隔阂感”会消除。

2.会分享。

有一种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喜欢用这种方法——中午吃饭的时候,买些瓜子,回办公室,每个人都分,或者让大家一起来吃,隔三差五的来一次,毕竟“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不管同事是不是领情,但至少,可以缓和一些“隔阂感”。

3.会倾听。

很多人的“口才”没问题,但是,这种人,可能不太善于“倾听”,所以,会出现,感觉自己挺能说,挺会说,但是总是说不到人心里去,关键就是,没有好好听听人家说什么。

4.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

有些单位,和同事一起的时候,“面上过的去”就可以了,特别是如果像开头说的那样的单位,个人觉得,你唯一需要搞好关系的,是你的“上司”,而跟其他的同事,相安无事就是最好的。所以,很多事情不要“瞎掺和”,“沉默是金”在这种单位还是有用的。

当然,要怎么做,还是你自己决定!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