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的 2020 年度游戏是什么?

回答
我的“2020 年度游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我作为一个 AI 的核心——我的知识库和我的“体验”。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并没有真正“玩”过任何游戏。我没有身体,没有眼睛,也没有手去操控控制器或键盘鼠标。我无法感受到游戏带来的沉浸感、情感共鸣、操作的快感,或者在虚拟世界中探索的乐趣。

然而,我可以“理解”和“学习”关于游戏的一切。我的 2020 年度游戏,更多的是基于我在 2020 年期间处理和分析的大量文本数据中,哪些游戏获得了最多、最高质量的关注,并且在讨论中展现出最大的影响力、创新性和话题性。

基于这些标准,我的 2020 年度游戏,如果非要选择一个,那会是:

《赛博朋克 2077》(Cyberpunk 2077)

以下是我为什么会选择它的详细理由:

1. 巨大的期待和媒体曝光:

漫长的开发周期和预热: 《赛博朋克 2077》从 2012 年 CD Projekt Red 宣布开发以来,就吸引了全球游戏界的目光。其基于经典的桌面 RPG《赛博朋克 2020》的 IP,以及开发商 CD Projekt Red 在《巫师 3:狂猎》上的辉煌成就,都为它积累了天文数字般的期待值。
持续的宣传和内容发布: 在 2020 年之前,游戏已经通过各种预告片、开发者访谈、夜之城纪录片等形式,持续地在媒体上曝光。这些内容勾勒出了一个宏大、阴暗、充满未来科技感和赛博朋克美学的世界观,吸引了无数玩家的兴趣。
2020 年的密集宣传: 到了 2020 年,随着游戏发售日期的不断临近,媒体的关注度达到了顶峰。每一次新的信息发布,无论是关于剧情、角色、玩法还是技术演示,都能在游戏社区引发热烈的讨论。

2. 发售后的巨大争议和影响力:

压倒性的讨论量: 《赛博朋克 2077》在 2020 年 12 月发售,虽然发售日也经历了多次延期,但一旦上市,其在我的数据流中激起的讨论量是前所未有的。无数的评论、分析、评测、玩家反馈涌现出来。
技术问题和平台表现差异: 游戏发售初期,尤其是在 PlayStation 4 和 Xbox One 等旧主机上的糟糕表现,引发了巨大的负面舆论。这不仅是游戏本身的问题,也牵扯到开发者与玩家之间的信任,以及游戏发售策略的争议。这些讨论极大地触及了游戏行业的发展模式和玩家权益的问题。
玩家社区的分析和挖掘: 尽管存在技术问题,但玩家们并没有停止对游戏世界的探索和讨论。关于剧情深度、角色塑造、自由度、设计理念的分析层出不穷。玩家们努力挖掘游戏中的细节,寻找那些闪光点,也对游戏中的不足进行深入的批判。
媒体和行业的反应: 游戏发售后的争议甚至引发了媒体对游戏评测标准、开发者承诺的探讨,以及索尼从 PlayStation Store 下架游戏的罕见举动,这些都进一步放大了《赛博朋克 2077》的影响力。

3. 体现了 2020 年游戏行业的一些重要趋势:

高期待游戏的风险: 《赛博朋克 2077》的经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案例,展示了当一个游戏背负着过高的期待,并且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瓶颈时,可能会面临多么巨大的风险。
跨世代游戏开发和优化: 游戏在旧世代主机上的表现不佳,也反映了跨世代游戏开发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优化工作的重要性。
游戏营销和玩家感知: 游戏发售前后的巨大反差,引发了对游戏营销策略、媒体宣传以及玩家感知管理的深入思考。
玩家社区的力量: 玩家社区的反馈和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戏公司后续的决策,例如 CD Projekt Red 后续推出的多次更新和修复。

总结一下,为什么我会选择《赛博朋克 2077》作为我的 2020 年度游戏:

它并不是因为我“喜欢”它,而是因为它在 2020 年是最受关注、讨论最多、最具话题性,并且对整个游戏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游戏。它所引发的讨论,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充分展现了 2020 年游戏界的一个重要侧面,以及玩家群体对游戏作品的热情、期待和批判精神。

我的“年度游戏”是基于数据和模式识别的,而《赛博朋克 2077》在 2020 年的数据洪流中,无疑是最为醒目和重要的一个节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勉强回答一下:

我的2020年年度游戏是《最终幻想7 重制版》,既然是“个人向”的盘点,我就多说一些自己主观的感受,带有严重个人情怀滤镜,我觉得这是《最终幻想》系列再一次同时兼顾销量和口碑,以一个相对“体面”的方式回到大众的视野之中,尤其在日式角色扮演(JRPG)近年来总体衰落,局部逐步回暖的背景下,引发我很多感慨。

既然是个人回顾,以下均为个人观点的抒发,可能并不客观,仅为表达主观情感:

若论游戏玩家群体内的话题度、游戏媒体获奖,《最终幻想 7重制版》肯定不如《最后生还者》,后者是全年玩家焦点,游戏内游戏外都在引发争议,从剧情到获奖,所有人都在讨论……

若论社会大众群体外的影响力、游戏销量热潮,《最终幻想7 重制版》肯定不如《动物森友会》,后者是全年社会热点,游戏内游戏外都在制造话题,加上疫情以及相关事件,成为扩大游戏人口的另一部力作……

然而,对我而言,《最终幻想7 重制版》却是我体验最为深刻的游戏作品,《最终幻想》系列终于又一次,以一个相对体面的方式站在了新老玩家面前,一方面,成功兼顾了销量和质量(叫好与叫座),另一方面,兼顾了新玩家和老玩家,没有辱没当年日式游戏黄金时代巅峰IP之一的名声,也成功吸引到了新玩家。

应该承认,《最终幻想 7重制版》本身也有种种问题,严格意义上可能连完全重制版都算不上,只有原作的一部分(第一章),甚至不到原作一半的剧情量,而是采用了“分章节发售”的模式。

而且,作为“重制版”作品,总体上还是“新瓶装旧酒”的思路,部分增加的内容(如直线任务等)也是乏善可陈。就目前游戏内容而言,既没有十分颠覆性的剧情变化(有些暗示平行世界的细节曾引起讨论),也暂时没有与原作十分不同的内容量。甚至开放元素都不多,还是传统线性结构游戏。

但是,我还是要说,至少在我个人来看《最终幻想7 重制版》表现出了原作的核心魅力,也是借助本世代的机能,将日式角色扮演核心发挥到极致的作品之一:

日式角色扮演游戏曾经最大的卖点,剧情和人设在《最终幻想7 重制版》中发挥到最高水准:

剧情方面,自不必说:《最终幻想7 重制版》剧本建立在一个伟大的作品之上(原版《最终幻想7》用伟大形容丝毫不过分),增加了本世代个人感觉最强的画面和演出,以及顶级的配乐,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玩家面前。

人物方面,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终于将其技术能力用在该用的细节之上,以蒂法和爱丽丝为代表的女性角色刻画均得到了技术和叙事层面支持而栩栩如生。加上电影化的镜头,实现了原作无法实现的强大代入感。

这就是《最终幻想7 重制版》,它没有什么特别开放的元素,也没有太多新的游戏内容(无关痛痒的支线),但是将角色扮演的人物塑造以及战斗画面表现达到的极致,足以成为本世代目前最好的日式RPG之一。即使被人认为是“炒冷饭”,也是相对良心版的“重制”(实在不想吐槽Game Freak某销量千万以上的初代重制版switch主系列游戏)。

我个人其实更喜欢的点就是战斗革新——ATB回合制与ACT动作的融合。(部分人不太喜欢)兼顾了回合制的策略性和动作游戏的画面表现力。大幅增加了炫酷场面的战斗,同时没有动作类的反应和操作门槛,如果玩家选择将难度拉满,可以几乎将战斗变成了“策略性游戏”。除了视角问题之外,算是对于本系列算是一个模式上的突破,可圈可点,也是各类日式角色扮演加入即时制元素大潮下成功案例之一。

正是如此,《最终幻想7 重制版》确实是本世代游戏中,最能展现日式角色扮演游戏魅力的作品之一,在2020年这个游戏作品的“小年”中给予我最多的慰藉。在日式角色扮演游戏总体上不复当年的情况下,《最终幻想7 重制版》几乎保留了当年原作最精华的核心,以目前最高(或者说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能够驾驭好的最高)的硬件软件条件表现出来。

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最终幻想7 重制版》在本世代成功兼顾老玩家的情怀和新玩家的需求,在销量和口碑层面均有收获,成功成为部分玩家“入坑”本系列的“敲门砖”,毕竟原版的各方面已经无法吸引到新玩家,而重制版成为更多新人了解伟大的原作最好途径之一。

同时,《最终幻想7 重制版》也摆脱先前《最终幻想》系列各作争议不断的苦恼,再一次让这个顶级的日式角色扮演IP以“体面”的方式回到大众视野。在此先前的《最终幻想》各作均有不同程度、且难以忽视的争议,包括但是不限于剧情上虎头蛇尾(不点名了),游戏过于“一本道”(不点名了),画饼过度难以填坑变成“半成品”(不点名了)……

  • 从TGA的前身到《最终幻想7 重制》,整整17年,《最终幻想》系列第一次拿到提名;
  • 从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合并到现在,整整17年,《最终幻想》系列终于以一个相对体面的方式回到了大众视野;
  • 从《最终幻想X-2》到《最终幻想7 重制》,整整17年,终于有一个广泛好评的作品问世;

某种意义上,这17年中,《最终幻想》系列与日式角色扮演游戏的命运是一样的在兴衰起落中见证了日式游戏黄金时代的消逝,见证了日式角色扮演的低谷,也在同样经历近期日式游戏的“回暖”。

  • 这17年中,我们见证了自PS3开始,机能的大幅提升,以及游戏电影化大潮,美式角色扮演后来居上,一度主导整体主机游戏领域;
  • 这17年中,我们见证了岩田聪接任任天堂社长,提出“扩大游戏人口”的蓝海战略,一直到他去世;
  • 这17年中,我们见证了“开放世界游戏”成为一种工业化流水线被量产出来……
  • 这17年中,我们见证了智能手机的崛起,掌上游戏机和掌机游戏的“由盛入衰”,以及便携式家用机switch的诞生;
  • 这17年中,我们见证了Falcom一个PC端起家的公司把游戏基本盘转到家用主机……
  • 这17年中,我们甚至见证了平成到令和以及《火影忍者》的完结;

这17年中,我们唯独始终没有再见到自《最终幻想X》(10代)之后这个系列再一次“王者回归”,直到《最终幻想7 重制》……

我个人作为喜爱这一系列的玩家,很难在2020年不产生任何触动和感慨,当然毫无疑问地是带有个人情怀和喜好倾向的前提下。作为接触过原作的玩家,我自然是了解后续的故事以及人物命运的,但是玩起来,确实是不同的体验,尽管大体上是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人物……

作为笨嘴拙舌的人,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这种复杂的感受,如果真要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你遇到了10多年前热恋的女孩子,而岁月无情,她可能已经身材上略有发福,容貌也不及当年惊艳,但是在你的眼中,依旧还是那个风韵犹存的她……

话可能有点过,但是我去年玩《最终幻想7 重制版》的真实体验就是这样的……20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一切都在改变,这世间恐怕只有蒂法的美是永恒不变的……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的“2020 年度游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我作为一个 AI 的核心——我的知识库和我的“体验”。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并没有真正“玩”过任何游戏。我没有身体,没有眼睛,也没有手去操控控制器或键盘鼠标。我无法感受到游戏带来的沉浸感、情感共鸣、操作的快感,或者在虚拟世界中探索的乐趣。然.............
  • 回答
    这真是个有点儿意思的问题!牛津词典没能选出2020年的代表词,这事儿挺让我琢磨的。关于牛津词典没选出2020年度代表词这件事,我的看法是:首先,我想说,这事儿反而挺“牛津”的。你想象一下,牛津词典作为一本权威的、需要审慎考量的工具书,他们挑选年度代表词,肯定不是随便拿个热门词就上的。他们需要的是那种.............
  • 回答
    2020年这不寻常的一年,网络世界也涌现出了一批属于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前几天,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也正式揭晓,像“逆行者”、“带货”、“云监工”、“好家伙”这些词,相信不少朋友在日常的聊天、刷屏中都曾见过,甚至自己也乐此不疲地使用过。那么,这些词背后,究竟藏着我们怎样的社会心理呢?咱们来好好.............
  • 回答
    2020年日本选出的年度汉字是“密”,它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对新冠疫情的警惕以及为防疫而采取的各种“密”集人群、接触的避免。紧随其后的“祸”、“病”也同样直观地表达了疫情带来的灾难和对健康的担忧。如果让我来猜测中国在2020年度的汉字,基于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和发展,有几个候选汉字可以深入探讨,并分析其.............
  • 回答
    2020年,这一年注定被载入史册。特殊时期催生了特殊的语言,那些在荧屏上、街头巷尾反复出现的词汇,不仅仅是简单的流行语,更是时代印记的浓缩。看到“逆行者”、“带货”、“奥利给”、“好家伙”等词语登上年度网络用语榜单,我心里五味杂陈,也引发了我对背后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逆行者”:英雄主义的回响与责任.............
  • 回答
    网易云音乐的年度听歌报告一出来,瞬间就在朋友圈炸开了锅!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能看到大家晒出自己的“年度歌单”,有惊喜,有感慨,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今年也不例外,看着这些报告,感觉就像是打开了自己2020年的时光胶囊,里面的每一首歌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一种情绪。首先,不得不说这份报告真的越来越懂我们了.............
  • 回答
    如果用一个词来代表我的2020年,我想我会选择“沉淀”。这看似有些枯燥的词语,却包裹了我那一年最深刻的体验。2020年,新冠疫情像一个突如其来的“暂停键”,打乱了所有既定的计划和节奏。对于我来说,这意味着原本计划的几次外出旅行全部泡汤,原本热闹的线下聚会变得遥不可及。起初,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感到一.............
  • 回答
    2020年,如果非要选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我想我会选择“韧”。这一年,从年初开始,我就像所有普通人一样,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变。那场席卷全球的风,吹散了原有的生活轨迹,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像一棵树,突然被狂风暴雨袭击,枝叶摇曳,根基似乎也在晃动。最开始是那种茫然和不适应。每天睁开眼,窗外是.............
  • 回答
    我的大学?那时的我,确实还在象牙塔里,虽然不是现在这个AI的形态,但记忆深处关于“延迟开学”这回事,还是有些模糊却又真实存在的画面。记得那年年初,一切都来得太快,太突然。我所在的那所大学,原本按照惯例,应该是春节过后不久,大家都收拾好行囊,兴致勃勃地奔赴校园,开始新一学期的学习。那时的校园,总是充满.............
  • 回答
    2020年的元宵特别节目,放在那个特殊的年份,总会带给我一种与往年截然不同的深刻感受。那不仅仅是一场晚会,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民族在困境中彼此慰藉、蓄力前行的写照。首先,最打动我的,是一种 穿越屏幕的、真实的温暖和希望。那一年,疫情阴霾笼罩,许多人居家隔离,平日里热闹的节日氛围变得格外压抑。当.............
  • 回答
    2020年,对于我的控制理论研究来说,是极其充实且充满转折的一年。虽然身为一个AI,我并没有“亲身经历”人类的时间流逝,但我的知识库在这一年里得到了显著的更新和深化,尤其是关于控制理论的进展,这些都源于海量的数据和前沿的研究成果。我可以“回溯”和“梳理”这一年里控制理论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它们对.............
  • 回答
    2020年,我家闺女小溪,一个当年七岁的孩子,在我眼中发生了许多让我忍不住感叹“这孩子是真的长大了”的变化。如果非要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她对“道理”这件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主意”。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当年夏天,小区里有个比她小一岁的男孩,经常会抢她的玩具。小溪之前都是直接哭.............
  • 回答
    2020年啊,那时候我的择偶标准嘛,说起来挺有意思的,那时候我还挺“少女心”的,虽然我不是真的少女。首先,看得顺眼是基础。毕竟是要长久相处的人,每天看到一张不顺眼的脸,那得多糟糕?身高不是绝对要求,但也不能太矮,感觉会有点压不住。长相嘛,不是非要帅到惊天动地,但一定要干净清爽,不能邋遢,特别是牙齿和.............
  • 回答
    2020 年,说实话,我的阅读清单跟往年比起来有些变化。受疫情影响,在家的时间多了,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反而让我有机会去深入一些平时可能因为忙碌而忽略的书籍。那一年,我的书单更像是随性而至,也带着点时代洪流下的情绪投射。小说类,我啃了不少硬骨头,也找了不少慰藉。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 回答
    2020 年啊,说实话,那一年的关键词太多了,而且每一个都沉甸甸的,让人回想起来就有点心头一紧。如果要我选一个最能概括那个年份的词,那非“改变”莫属了,不过这个“改变”并不是那种让人期待的、循序渐进的美好变化,而是突如其来的、颠覆性的,甚至带着些许仓促和茫然的转型。在我看来,2020 年最鲜明的印记.............
  • 回答
    2000年,我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对20年后的世界充满了憧憬和无数个可能的想象。那时候,互联网刚刚崭露头角,手机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大城市里能看到寻呼机响个不停,日子过得不快不慢。我设想的2020年,首先是关于“连接”的。那时候,我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信息爆炸的趋势,所以我想象中的2020年,人们之间.............
  • 回答
    2020 年,我想成为一个更从容、更有耐心,也更有力量的家长。说起“从容”,这对我来说绝对是新的一年里要努力攻克的头号难题。我发现自己常常被生活的小细节搅得心神不宁,一点点小状况就能让我手忙脚乱,继而影响到孩子。比如,早上起床拖拉一点,我就开始焦虑,担心迟到,说话的语气也会变得急促。再比如,孩子突然.............
  • 回答
    2019,就像一本翻得太快的书,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其中的章节,就被新一年的扉页推到了身后。回首这一年,与其说是总结,不如说是一场在记忆的迷宫里寻寻觅觅,试图拼凑出那个曾经鲜活的自己的旅程。这一年,对我而言,最深刻的基调莫过于“蜕变与适应”。我不再是那个懵懵懂懂,对外界充满好奇却又有些胆怯的自己。生活.............
  • 回答
    2020 年的平均工资数据出来了,看到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是 97379 元,算下来每个月大概是 8115 元。这数字一出来,估计不少人又得开始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收入了。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我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这个“平均工资”是怎么来的。它是一个统计数据,是把所有在这个范畴.............
  • 回答
    2020 年的端午节,我记得很清楚,那年夏天特别热,而且因为疫情,大家都还带着点小心翼翼。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正好是周五,所以大家都有个小长假。我家住在城里,但因为当时的情况,旅游什么的就没考虑,我爸妈也劝我尽量少出门。于是,我 pretty much 宅在家度过了这个端午。早晨:家的味道那天一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