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 年,你的关键词是什么?

回答
2020 年啊,说实话,那一年的关键词太多了,而且每一个都沉甸甸的,让人回想起来就有点心头一紧。如果要我选一个最能概括那个年份的词,那非“改变”莫属了,不过这个“改变”并不是那种让人期待的、循序渐进的美好变化,而是突如其来的、颠覆性的,甚至带着些许仓促和茫然的转型。

在我看来,2020 年最鲜明的印记就是疫情。这个词本身就足够了,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停滞与重启”。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街道变得空旷,原本熙熙攘攘的城市仿佛一夜之间沉寂下来。我清晰地记得,那一时期大家的心情都很复杂,既有对病毒的担忧,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学校停课了,我们只能在线上学习,看着屏幕里的老师和同学,感觉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联系仿佛被稀释了。工作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很多行业停摆,大家纷纷居家办公,这在当时是多么新奇又无奈的体验。办公室的格子间空了,会议室的椅子冷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里的餐桌、沙发,甚至堆满杂物的角落成了临时的办公地点。

但人类的适应能力总是惊人的。在最初的混乱和恐慌过后,我们开始学会如何在这种新常态下生活。于是,“重启”就开始了。从戴上口罩出门,到保持社交距离,再到各种线上协作工具的普及,我们一点点地摸索着,适应着。那种从完全停滞到小心翼翼地重新启动的感觉,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每一个开放的商场,每一次恢复的聚会,都像是一次小小的胜利,提醒着我们生命仍在继续。

其次是“线上化”的爆发。这场疫情像一个巨大的催化剂,将原本还在缓慢推进的数字化进程以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向前推进了十年。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购物、线上娱乐……几乎所有我们曾经习惯于线下进行的活动,都被搬到了线上。我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早晨不再需要挤地铁,取而代之的是打开电脑,进入视频会议。朋友之间的聚会,也从线下聚餐变成了线上的视频聊天,虽然少了些许真实的烟火气,但却也让我们在物理隔离的情况下保持了联系。这种线上化的浪潮,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工作模式甚至社交习惯。

再者是“不确定性”。2020 年,我们真的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计划好的旅行,一次次被推迟;原本期待的线下活动,一个接一个地取消。我们学会了不再对未来做过于详尽的规划,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这种不确定性,也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如何在变化中寻找稳定,如何在危机中抓住机遇。很多平时不敢尝试的事情,因为环境的改变,反而有了实现的可能。

当然,也少不了“反思与连接”。当外部世界的喧嚣暂时平息,当我们不得不与人群保持距离,很多人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审视自己的内心,去思考生活的意义,去重新认识那些真正重要的人和事。居家隔离的日子,让我有更多机会和家人相处,也让我更加珍惜与朋友们之间的情谊。那种物理上的疏远,反而促进了情感上的靠近和连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彼此,更需要那种“我们在一起”的温暖和支持。

最后,还有一种“韧性”,或者说是“坚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看到的是无数个体和群体在努力地坚持着,支撑着,前进着。医护人员的逆行而上,社区工作者的默默付出,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还有无数普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对抗困难,传递希望。这种集体的韧性,是我在那一年看到的最动人的风景。

所以,如果让我概括 2020 年,我会说,那是一个被“改变”深刻烙印的年份,它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打乱了我们原有的节奏,但也迫使我们去适应、去学习、去反思,最终以一种更加坚韧的姿态,重新走向未来。它让我们看到了脆弱,但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2020年还有几天就要过去了,从去年岁末到现在,我们整整与疫情斗争了一年。起初,国人众志成城终于把国内疫情控制住,然而国外疫情的爆发和防疫不力却让新冠病毒乘着飞机、货轮屡屡来犯。所以整整一年,国人关注的都是热词都是“健康”,其百度指数从年初1月20日钟南山院士首次通过官方渠道向外界确认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明确的人传人能力开始出现快速升高。

“健康”这个热词的百度指数虽然有所波动,但自从年初快速升高以后基本上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也是大家更加关注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一个直观写照。

但我的2020关键词一定是“平衡”

在疫情爆发初期,全国人民自觉居家隔离,暂时把工作的压力和职场的烦恼放在一边。转而给家人更多的陪伴和倾诉、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上网自学烹饪讨好自己的味蕾。大家都在这段时间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过去不懂得平衡工作与生活、不懂得平衡劳动与休息、不懂得平衡每一餐的膳食......

其实生命的存续处处离不开平衡——作为一个复杂的平衡体系,无论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在用平衡的理论和视角认识生命、治疗疾病。

比如,人类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阐明了多种最重要的人体平衡:关乎生命能否存续的酸碱平衡、离子(电解质)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快速引起致死性的器官衰竭;人体的蛋白质代谢遵循氮平衡;水的吸收和排出也遵循着一定的平衡。

然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杰弗里·戈登(Jeffery Gordon)教授却以独特的视角解释了另外一种重要的平衡——菌群平衡。

1996年,戈登教授在权威科学杂志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他关于肠道菌群的系统研究。这项研究揭示了人体肠道共生微生物与人类生理机能、代谢及营养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肠道共生微生物对肥胖、发育以及营养不良等方面的影响。这项研究为人类认识人体、认识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全新的工具。

然而,在戈登教授的研究面世之前,人类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治疗肠道疾病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东晋时期(公元300~400年)的葛洪,在其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当时用粪清治疗食物中毒和严重腹泻,“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还记载了用动物粪便治疗疾病,如“驴矢,绞取汁五六合,及热顿服,立定”。 16世纪,中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口服粪水治疗严重腹泻、发热、呕吐和便秘等疾病。

1958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Ben Eiseman用患者家属的大便制成粪水对患者进行灌肠成功治疗了严重的伪膜性肠炎。

这就足可见肠道中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肠道健康的重大意义。

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中,肠道仅仅是一个消化器官,但其实它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在肠道中到处都存在大小不等的淋巴滤泡(Peyer's patch),它们可以被认为是免疫细胞的训练场。

一批批来自血液的免疫细胞在此停留,并通过淋巴滤泡的特殊结构与肠道内的微生物和形形色色的化合物接触,从而对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并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产生免疫耐受,避免对食物成分的过敏[1]。所以肠道菌群就是通过大量的肠道淋巴滤泡与人体的免疫力建立了微妙的联系。而且有学者研究发现,淋巴滤泡中的免疫细胞与短双歧杆菌共同培养后,免疫反应被增强[2]

medassignments.com/the-

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健康的肠道菌群可以提高人体对流感的免疫力。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宿主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3]。另外,有肠道寄生虫的人不容易得过敏性疾[4]肠道菌群健康的人甚至更不容易得痤疮[5]

菌群平衡有什么意义呢?

说了这么多肠道菌群与健康、疾病的关系,菌群平衡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健康呢?

前几天我在介绍一种常见实验动物的时候提到了蛙壶菌。这种寄生在非洲爪蟾身上的细菌本来只分布在南非,漫长的进化使之与宿主能够和谐共生。然而蛙壶菌跟随非洲爪蟾走出南非走向世界,却让对其没有抵抗力的世界各地两栖类面临灭顶之灾。在这场浩劫中,有几种蛙类因为表面共生的某种细菌代谢产物对蛙壶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免于灾祸。

这种保护性的细菌与蛙壶菌共同形成了蛙类体表的菌群,蛙壶菌的致病力就被很好的约束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们的肠道中,比如乳酸菌就有一定概率定植在肠道内,其特殊的代谢产物就可以有效抑制腐败细菌和其他潜在的肠道致病菌繁殖。这一作用于1951年被发现,并发表在权威自然科学杂志《自然》上[6]

肠道内的细菌种类非常多,其生物活性和代谢特征又各不相同。例如一些腐败菌会将肠道内的蛋白质发酵,产生令人不悦的气味和其他复杂的胺类,而其中的某些胺类更是诱发结肠癌的元凶[7]。因为像乳酸菌这类细菌对人体健康的益处,所以我们也称之为有益菌。

Sears, C. L., & Garrett, W. S. (2014). Microbes, Microbiota, and Colon Cancer. Cell Host & Microbe, 15(3), 317–328. doi:10.1016/j.chom.2014.02.007

补充有益菌可以改善健康状况也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很多人都在用这种办法调理肠道。说到这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喝酸奶,因为酸奶相对容易购买。但是要注意,冷藏状态下酸奶中才会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和益生菌代谢产物,而且酸奶中的益生菌在经过胃酸“迫害”后很难或者抵达肠道。这里就不得不提另外一种方法,补充乳酸菌代谢产物——乳酸菌素(Lactobacillin)了

乳酸菌素可以不受消化液的影响,在肠道发挥抑制有害菌群、调节菌群平衡的作用。相比之下,酸奶保存要求高、为了照顾口感大多添加了精制糖、对于旅行和糖耐量异常(控糖)人群不太友好。乳酸菌素更适合我们大多数人做好肠道日常调理这件事。

所以乳酸菌素非处方药应运而生,那就是:乳酸菌素片

像我一度被肠道问题困扰,尤其是刚上大学的时候到了陌生城市有些水土不服,腹泻、消化不良等肠道问题可谓是如影随形。当时常备的非处方药就是乳酸菌素片。常温保存、保质期长,可以放在旅行箱跟我游山玩水。而且因为口味酸甜、奶香浓郁,吃起来一点负担都没有。这么多年来,从原来的江中乳酸菌素片进化到现在的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TA一直在我的家用药箱里占有一席之地。

乳酸菌素片不仅可作肠道日常调理之用(如水土不服、辛冷生辣不忌口等),用于肠道菌群紊乱带来的便秘、腹泻等肠道问题。亦可用于肠道感染的辅助治疗。作为一种非处方药,购买也比较方便,有肠道小问题的人们可以更方便买到。注意,严重肠道感染用药务必遵医嘱。

那么抗生素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都有强烈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使用不规范可以导致细菌耐药或二重感染的副作用。比如抗生素使用周期或剂量不足,给致病菌以喘息之机,可能导致细菌逐渐耐药[8]。如果使用周期过长、抗菌谱太广,往往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一些本来被其他细菌抑制的潜在致病菌就可能乘机做大,引发“二重感染”[9]

而乳酸菌素作为一种益生菌代谢产物,自身并不具备杀死有害菌的能力,而是产生抑制作用,防止有害菌过度增殖[10]。所以使用起来的安全性就相比抗生素更高,属于非处方药。

在医学界对二重感染和细菌耐药认识尚不清楚的时代,临床医生经常为了省事就给病人开很多广谱抗生素。而一些病人也因为抗生素易于获取,所以会因为轻微的肠道问题就使用抗生素,尤其是消化功能衰退的老年人。在我经历的临床工作中,复杂感染的老年患者或多或少都有过滥用抗生素的病史。一些调整饮食、补充乳酸菌素制剂就能解决的小肠道问题选择使用抗生素,这种抗生素滥用的惨痛教训值得警醒。

2021年就要到来,这些话我想讲给你听

疫情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和家人健康,更加关注平衡的智慧。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依旧能平衡好工作与生活、劳动与休息,平衡好每一餐的营养结构,平衡好自己肚子里的菌群。

在自己的家庭药箱里备上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注重肠道日常调理,让自己的肠道状态最佳、让健康的菌群带给你更好的免疫力,减少小病小灾,减少去医院的次数。

尤其是身体被掏空的996打工人,经常出差奔波的人,劳累的身体让免疫力低下,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老人身体机能衰退、儿童青少年免疫机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这时候让健康的菌群训练出更优秀的免疫细胞,为你筑起免疫的长城。

2021年,我们一起加油!

参考

  1. ^ Macdonald T T . Enhancement and suppression of the Peyer's patch immune response by systemic priming.[J]. Clinical &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1982, 49(2):441-8.
  2. ^ Hisako, Yasui, and, et al. Enhancement of Immune Response in Peyer's Patch Cells Cultured with Bifidobacterium breve - ScienceDirect[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1991, 74(4):1187-1195.
  3. ^ Chi-Jene, Chen, Guan-Hong, et al. Role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the immunomodulation of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J]. Microbes and infection, 2017.
  4. ^ Flohr C , Quinnell R J , Britton J . Do helminth parasites protect against atopy and allergic disease?[J]. 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 2010, 39(1):20-32.
  5. ^ Goodarzi A , Mozafarpoor S , Bodaghabadi M , et al. The potential of probiotics for treating acne vulgari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acne and microbiota[J]. Dermatologic Therapy, 2020(12).
  6. ^ Wheater D M , Hirsch A , Mattick A T R . 'Lactobacillin', an Antibiotic from Lactobacilli[J]. Nature, 1951, 168(4276):659-659.
  7. ^ Georgina, L, Hold.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Colon Cancer.[J]. Digestive Diseases, 2016.
  8. ^ Livermore D M . Multiple mechanisms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our worst nightmare?[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5):634-640.
  9. ^ Weber P , Koch M , Heizmann W R , et al. Microbic Superinfection in Relaps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1992, 14(4):302-308.
  10. ^ Changlu W .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Bacteriostasis of Lactobacillin from Lactic Acid producing Bacteria[J]. AMINO ACIDS & BIOTIC RESOURCES, 1998.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 年啊,说实话,那一年的关键词太多了,而且每一个都沉甸甸的,让人回想起来就有点心头一紧。如果要我选一个最能概括那个年份的词,那非“改变”莫属了,不过这个“改变”并不是那种让人期待的、循序渐进的美好变化,而是突如其来的、颠覆性的,甚至带着些许仓促和茫然的转型。在我看来,2020 年最鲜明的印记.............
  • 回答
    2020:那些在风雨中闪耀的体育瞬间,我用这几个词铭记2020年,注定是被历史浓墨重彩写下的一年。对于体育爱好者而言,这个数字更是承载了太多复杂的情感:猝不及防的停摆、艰难的复赛、无数的遗憾,以及在重重挑战下依然迸发出的,那些令人热血沸克的瞬间。回首这一年,知乎体育与PP体育共同见证了太多不平凡,如.............
  • 回答
    说起 HDC 2020,那可是 2020 年下半年科技圈的一件大事,尤其对于我这种关注华为生态发展的人来说,更是翘首以盼。记忆犹新,那是在 9 月 10 日,恰逢教师节前夕,华为以线上加线下的形式,给业界和广大开发者带来了一场技术盛宴。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关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鸿.............
  • 回答
    2020年,对中国国防和军事而言,无疑是充满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即便放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解放军依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其中不少成就足以振奋人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势头。首先,海军的现代化步伐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多艘国产新型舰艇的下水和服役.............
  • 回答
    2020年,对于我的控制理论研究来说,是极其充实且充满转折的一年。虽然身为一个AI,我并没有“亲身经历”人类的时间流逝,但我的知识库在这一年里得到了显著的更新和深化,尤其是关于控制理论的进展,这些都源于海量的数据和前沿的研究成果。我可以“回溯”和“梳理”这一年里控制理论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它们对.............
  • 回答
    2020年,我家闺女小溪,一个当年七岁的孩子,在我眼中发生了许多让我忍不住感叹“这孩子是真的长大了”的变化。如果非要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她对“道理”这件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主意”。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当年夏天,小区里有个比她小一岁的男孩,经常会抢她的玩具。小溪之前都是直接哭.............
  • 回答
    2020年啊,那时候我的择偶标准嘛,说起来挺有意思的,那时候我还挺“少女心”的,虽然我不是真的少女。首先,看得顺眼是基础。毕竟是要长久相处的人,每天看到一张不顺眼的脸,那得多糟糕?身高不是绝对要求,但也不能太矮,感觉会有点压不住。长相嘛,不是非要帅到惊天动地,但一定要干净清爽,不能邋遢,特别是牙齿和.............
  • 回答
    2020 年,说实话,我的阅读清单跟往年比起来有些变化。受疫情影响,在家的时间多了,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反而让我有机会去深入一些平时可能因为忙碌而忽略的书籍。那一年,我的书单更像是随性而至,也带着点时代洪流下的情绪投射。小说类,我啃了不少硬骨头,也找了不少慰藉。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 回答
    2020 年,我想成为一个更从容、更有耐心,也更有力量的家长。说起“从容”,这对我来说绝对是新的一年里要努力攻克的头号难题。我发现自己常常被生活的小细节搅得心神不宁,一点点小状况就能让我手忙脚乱,继而影响到孩子。比如,早上起床拖拉一点,我就开始焦虑,担心迟到,说话的语气也会变得急促。再比如,孩子突然.............
  • 回答
    如果用一个词来代表我的2020年,我想我会选择“沉淀”。这看似有些枯燥的词语,却包裹了我那一年最深刻的体验。2020年,新冠疫情像一个突如其来的“暂停键”,打乱了所有既定的计划和节奏。对于我来说,这意味着原本计划的几次外出旅行全部泡汤,原本热闹的线下聚会变得遥不可及。起初,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感到一.............
  • 回答
    2020年,回望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心中涌现出许多关于它未来发展的想法。作为一名长期在此生活、工作、感受这座城市脉搏的居民,我深知它的优点,也清晰地看到它可能存在的不足。如果让我提出一些建议,我希望它们能真正触及城市的痛点,并描绘出它更美好的未来蓝图。首先,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做得更深入。 2.............
  • 回答
    2020年,对于我所处的行业——信息技术,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生活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与变革的一年。以下是我的一些观察和由此产生的建议,希望能带来一些思考:对于信息技术行业:1. 拥抱“远程优先”的思维,而非仅仅是“远程友好”。2020年,疫情迫使我们大规模地转向远程办公。但这不应仅仅是权宜之计。我看到.............
  • 回答
    哈,这个问题我太有感触了!作为一名标准的“打工人”,你说有没有耳机?那必须是必备的啊!简直就是我的“续命神器”!想想看,每天通勤挤地铁挤公交,没有耳机隔绝那嘈杂的人声和发动机的轰鸣,我估计早就精神崩溃了。那些挤来挤去的陌生人,身上各种各样的味道,还有时不时冒出来的电话铃声,全都需要耳机来替我“挡一下.............
  • 回答
    2020年,那一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按下了暂停键。而在这凝滞的时间里,我做了一个决定,至今想来,依旧觉得那股劲头儿还在我心里头儿扑腾。那年初,疫情突然爆发,一切都乱了套。新闻里每天都是数字,街上空空荡荡,曾经熟悉的喧嚣一下子变成了死寂。我原本的生活节奏也被打乱了,每天在家,看着电脑屏幕,听着偶尔传来.............
  • 回答
    2020年的到来,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日历翻过一页的节点,更像是为我多年的科研积淀按下了一个“加速键”。过去的日子,我在实验室里摸索、在文献中遨游,一步步构建起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而进入2020,我希望我的科研之路能更加扎实、更加深入,并且能产生一些真正有意义的涟漪。首先,我期待在我的研究方向上取.............
  • 回答
    2020 年,那一年啊,真是特殊的一年。疫情一来,很多人都宅在家里,但运动的热情可没减,反而有些人是为了解压,或者身体健康,越发喜欢上了运动。这也带动了球鞋市场的变化,很多经典复刻回归,也有不少新设计惊艳亮相。如果让我来盘点一下那一年我心目中的十佳球鞋,那得好好捋一捋。1. Air Jordan 1.............
  • 回答
    2020年,我的微信头像选择上,确实花了不少心思。毕竟这头像,说是咱们在虚拟世界的“脸面”也一点不为过,每天打开微信,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它。所以,我希望它能传递出一些我当时的心境和状态。当时我心里盘算着,不能再是那种随便找一张网上来的风景照,或者是以前随手拍的自拍了。那感觉太大众化了,没什么辨识.............
  • 回答
    2020年,那年夏天,我去了川西。说起最美的一张旅行照片,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在稻城亚丁冲古寺附近,一汪清澈见底的湖水映照着蓝天白云和远处雪山的场景。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刚从亚丁村徒步过来,身体还有些疲惫,但看到眼前的景色,所有的不适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天空是那种在高原才能见到的、浓烈而纯粹的蓝.............
  • 回答
    2020年,这一年注定是许多人生活轨迹发生剧烈变化的年份,对于我来说,经营爱情的感悟也是前所未有的深刻。年初,一切都还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和伴侣的关系也如常,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我们突然从熟悉的生活节奏中抽离,扔进了一个充满未知与不确定性的空间。一开始,这种“被迫”的亲密让我感到有些不适应。过去,我们.............
  • 回答
    2020年,加密货币市场风起云涌,涌现出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潜力项目。回顾那一年,我确实关注了一些在未来可能实现五倍、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增长的币种。当然,加密货币投资风险极高,以下内容仅为我个人的观察和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在展望这些“倍数币”之前,我们需要理解一些关键点: 牛市周期: 20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