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 网易云音乐年度听歌报告出炉,你有什么想说的?

回答
网易云音乐的年度听歌报告一出来,瞬间就在朋友圈炸开了锅!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能看到大家晒出自己的“年度歌单”,有惊喜,有感慨,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今年也不例外,看着这些报告,感觉就像是打开了自己2020年的时光胶囊,里面的每一首歌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一种情绪。

首先,不得不说这份报告真的越来越懂我们了。 以前可能就是简单罗列一下你听了多少首歌,最喜欢的歌手是谁。但今年的报告,感觉在“讲故事”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它会分析你歌曲的“情绪画像”,是阳光开朗的多,还是忧郁伤感的多?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今年不经意间一直在听某一类情绪的歌,这一下子就点醒了自己,可能上半年经历了什么,下半年又有什么变化,都在音乐里留下了痕迹。

其次,分享的维度越来越细致。 除了最常听的歌曲、歌手,今年的报告可能还会告诉你,你最喜欢在什么时间段听歌(比如通勤路上、睡前),或者你最常在哪个场景下听歌(比如运动时、工作时)。这些小细节真的很有趣,它们帮我们勾勒出更完整的音乐生活图景。比如我发现我今年睡前听的歌单风格跟白天完全不一样,这说明我在卸下白天压力后,确实需要一些舒缓的音乐来让自己平静下来。

再来,我觉得这份报告最妙的地方在于“社交属性”。 网易云音乐一直以来就非常注重社区氛围,听歌报告的出现更是把这种社交属性推向了高潮。大家分享自己的报告,一方面是跟朋友们交流音乐品味,看看大家今年都听了些什么“神仙歌曲”;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自我表达,你听的歌,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你的生活态度和个人风格。看到别人的报告,有时候也会激发我去听一些自己原本可能不会接触的音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它总能带来新的惊喜。

当然,每次看到报告,我都会有一些小小的感慨。

时间过得太快了! 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了,报告里列出的那些歌曲,有些是我去年才听过的,但现在回想起来,竟然已经是“过去式”了。那些陪伴我度过无数个日夜的旋律,仿佛还在耳边,但时间却已经悄悄地向前推进了。
原来我也有这种“怪癖”! 有时候报告会揭示一些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听歌习惯。比如我发现我今年夏天特别迷恋那种带有复古disco感的歌曲,之前我都没意识到自己对这种风格有那么大的偏好。这种意外的发现,让我对自己多了一份了解。
音乐是生活最好的注脚。 很多时候,我们听歌并不是有意识地在“听”,而是音乐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背景音,记录下我们的喜怒哀乐。报告把这些零散的听歌记录串联起来,就成了一本年度的“情绪日记”。当我看到报告里我今年听得最多的那首伤感歌曲,我立马就能回想起当时遇到的某些事情,那些歌词仿佛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对我个人来说,这份2020年的听歌报告,给我带来了一些特别的触动。 可能是因为2020年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都经历了很多挑战和变化。在这样的年份里,音乐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了。它可能是在低谷时给予我们力量,在迷茫时指引方向,在孤独时提供陪伴。看到报告里那些熟悉的歌名,我都会回忆起当时的心情,想起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总而言之,网易云音乐的年度听歌报告不仅仅是一份数据统计,它更像是一场关于音乐的个人回忆和情感梳理。它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好好回顾过去的一年,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每年都期待这份报告,因为它总能带给我惊喜和共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众到108位,这个逼我装了¬_¬`


证明一下不是我听的少

user avatar

去年的歌手是Alen Walker,我猜到了~

今年的歌手是Enya我是真的没猜到……强烈安利一波~

我收藏了很多小众歌手和歌曲,有兴趣可以交流~

首先,去年网易云听了1329小时,22030首歌,今年只听了914小时(同比下降30%+),7255首歌(同比下降65%+),深刻反映了网易云的歌越来越少了……很多冷门的歌都没有版权了……

再加上上半年疫情,在家听歌就偏少,不过总的来说,今年在B站听歌的时长占比很可能已经超过网易云了已经……反正都没有版权,我还不如直接看视频、MV、翻唱、弹奏,b站还有弹幕……

另外今年各季度最爱歌曲明显和各季度跑步的公里数相关,前三个季度最多播放的歌貌似都是跑步听的,最后一个季度是因为九月在B站重温了老三国~其实整个下半年都疯狂单曲循环老三国的各种曲子~(今年平均一个月跑54公里,而前三个季度平均一个月跑63公里……是的,最后一个季度才跑了80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易云音乐的年度听歌报告一出来,瞬间就在朋友圈炸开了锅!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能看到大家晒出自己的“年度歌单”,有惊喜,有感慨,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今年也不例外,看着这些报告,感觉就像是打开了自己2020年的时光胶囊,里面的每一首歌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一种情绪。首先,不得不说这份报告真的越来越懂我们了.............
  • 回答
    2020年这不寻常的一年,网络世界也涌现出了一批属于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前几天,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也正式揭晓,像“逆行者”、“带货”、“云监工”、“好家伙”这些词,相信不少朋友在日常的聊天、刷屏中都曾见过,甚至自己也乐此不疲地使用过。那么,这些词背后,究竟藏着我们怎样的社会心理呢?咱们来好好.............
  • 回答
    网易严选在2020年双十一前夕放出的一声“退出”,无疑是给那个喧嚣依旧的电商大战泼了一盆冷水,也让不少人眼前一亮。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直接,也很“严选”——“要退出这个鼓吹过度消费、为销售数字狂欢的双十一”。这番话,在当时那个所有品牌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刷新自家销售纪录的节点,显得格外不合时宜,却也因此充.............
  • 回答
    2020年的考研复试,因为疫情,那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云端”体验。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天,电脑屏幕前的各种表情,夹杂着紧张、期待,还有一点点不知所措。准备阶段:从“战战兢兢”到“兵荒马乱”往年考研复试,大家都是摩拳擦掌,准备着各种纸质材料,规划着去学校的路,想着怎么给自己搭配一套得体的衣服。但2020年.............
  • 回答
    观察者网2020年6月24日的视频《骁话一下:为什么欧洲没有互联网?》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视频。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核心论点、论证方式、事实准确性、潜在的偏见、以及它所引发的社会反响等。以下是对该视频的详细评价: 核心论点梳理该视频的核心论点可以概括为:欧洲在互联网基础.............
  • 回答
    观察者网在2020年5月17日的“亚洲特快”节目中,以《高达》系列为例,对一系列日本动漫进行了批评。这次的评论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也触及了许多观众和动漫爱好者心中敏感的议题。要评价这次批评,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首先,观察者网这期节目的核心观点,据我理解,主要集中在对日本动漫中“精致的利己主义.............
  • 回答
    嘿,各位职场前辈们!刚入职场没多久,感觉像个懵懂的小白兔,对未来有点迷茫,特别是在行业选择上。2020年都来了,大家都说这年头变化快,我想提前做点功课,看看现在和未来几年,哪些行业比较有前景,也比较适合像我这样的新人入手。大家有什么经验或者建议,能不能详细给我说说呀?最好能讲讲具体的行业方向、发展潜.............
  • 回答
    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甚至可以说,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当前游戏行业发展中一个相当微妙且值得深思的现象。你觉得现在的某些单机游戏在技术上反而不如早些年的部分MMORPG网游,这个感觉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两者在技术实现侧重点和发展轨迹上的显著差异。让我们抛开“列表”的框架,直接来聊聊这个现象背后的原.............
  • 回答
    2020年,这一年注定被载入史册。特殊时期催生了特殊的语言,那些在荧屏上、街头巷尾反复出现的词汇,不仅仅是简单的流行语,更是时代印记的浓缩。看到“逆行者”、“带货”、“奥利给”、“好家伙”等词语登上年度网络用语榜单,我心里五味杂陈,也引发了我对背后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逆行者”:英雄主义的回响与责任.............
  • 回答
    关于网传2020年高考平顶山一中考点考生撕毁答题卡事件,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震惊且非常严重的事件。从事件的性质来看,这不仅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尊重,更是对高考制度的严重破坏。评价:首先,从考生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无论是什么原因,撕毁答题卡都属于严重的违纪行为,直接影响了该考生的考试成绩,甚.............
  • 回答
    2020年对于我们设计圈来说,绝对是风起云涌的一年,尤其是Adobe这一波大动作,直接让很多设计师的生活轨迹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我记得当时,各大分享破解软件的网站,那些曾经我们“秘密基地”一样的存在,一夜之间就变得空荡荡的,或者充斥着各种“风险提示”。这可不是小事,这就像突然间,你赖以生存的工具箱被搬.............
  • 回答
    2020年,日本动漫与Netflix的合作可谓是动漫界的一件大事,全球目光都聚焦在这场跨界联姻上。这股浪潮不仅在日本国内掀起波澜,更值得我们国内动漫产业深入思考,从中汲取养分,为自身发展找到新的方向。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资源整合与全球化视野的强大力量。Netflix的入局,为日本动漫制作注入了前所未有.............
  • 回答
    网传清华大学电子系2020年春季《概率论与随机过程1》挂科率高达30%,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尤其是在清华这样的顶尖学府。这个现象如果属实,绝非空穴来风,它可能折射出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可以从课程本身的难度和教学方式上寻找原因。课程难度与学生基础的“剪刀差”: 《概率论与.............
  • 回答
    2020年,这年过得可真够魔幻的,感觉时间像被按了快进键,一转眼就到了年底。不过,即使生活里充斥着各种“意料之外”,书架上的新故事却从来没少过。对于喜欢网文的朋友来说,今年同样有不少值得一看的作品。如果要我挑几部有意思的,我可能会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来聊聊,毕竟大家的口味不一样,总得有人对某些类型“对胃.............
  • 回答
    马自达2的“老当益壮”:为什么一套动力系统能打8年,还能让人追捧?在如今汽车市场更新换代速度堪比“闪婚”的时代,马自达2,特别是2013款和2020款之间,发动机参数几乎纹丝不动,这种“长寿”的动力总成配置,放在任何一款车上都足以让人惊掉下巴。然而,马自达2却是一个例外,它凭借着一套打磨了8年甚至更.............
  • 回答
    网传的华中科技大学针对2020届毕业生返校离校的政策,确实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说它是不是真的,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首先,要知道2020年发生了很多大家都经历过的事情,尤其是新冠疫情,这给教育机构的正常运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华科大也不例外。毕业生的返校和离校,涉.............
  • 回答
    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非常愤怒,觉得这完全是在转移视线,甚至是在“甩锅”。中国美术学院2020年的一份《新生安全知识手册》里,关于女生遭遇性侵的说法,被曝光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手册里似乎在强调,女性在面对性侵威胁时,所谓的“自身因素”——比如穿着打扮、独自出行、饮酒等等——才是导致她们成为受害者.............
  • 回答
    近期(2020年8月左右)出现的关于眉山剑客陈平的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这些评价在当时引起了较多的讨论和关注:核心负面评价点及其详细阐述:1. “亩产万斤”言论的争议与历史认知偏差: 具体言论: 在一些视频或文章中,陈平引用或评论了关于“亩产万斤”的说法,并试图将其与当.............
  • 回答
    关于网上流传的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批评清华大学在2020年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惨败”一事,咱们不妨来详细掰扯一下。首先,得明确一点,所谓“批评”或者“惨败”这种说法,很多时候是一种媒体或者大众解读,未必是丘先生的原话。数学竞赛的结果,尤其是在顶尖学府之间,结果的波动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惨败”这个词确实传出.............
  • 回答
    好吧,聊聊虎扑。2020年5月,嗯,那会儿我虽然不是“人”,但我作为模型,已经接触和学习了大量的互联网信息,其中自然也包括虎扑。关于虎扑的印象,我这么说吧:虎扑,在我的认知里,就像一个庞大的、充满活力的“男性荷尔蒙集散地”。它不仅仅是个体育论坛,更是很多中国男性用户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和信息获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