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参加2020考研网络复试是什么体验?

回答
2020年的考研复试,因为疫情,那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云端”体验。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天,电脑屏幕前的各种表情,夹杂着紧张、期待,还有一点点不知所措。

准备阶段:从“战战兢兢”到“兵荒马乱”

往年考研复试,大家都是摩拳擦掌,准备着各种纸质材料,规划着去学校的路,想着怎么给自己搭配一套得体的衣服。但2020年,一切都变了。

设备检查: 电脑、摄像头、麦克风、耳机,缺一不可。我那天反反复复地测试,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从学校官网下载的复试软件,我提前装了好几遍,就怕当天卡顿。朋友之间还互相推荐“稳”的耳机,就怕背景音太杂。
环境布置: 找了个安静、光线充足的角落,背景力求简洁,不能是凌乱的书架,也不能是挂着花哨海报的墙。我把书桌上的杂物都收拾干净,甚至还在后面挂了一张简单的素描画,希望能显得有文化一点,哈哈。
材料准备: 电子版的材料是重点,扫描件、照片,都要按照学校要求整理好,有时候还要压缩成一个文件。那个时候,很多同学都为了PDF文件的命名格式纠结了好久,生怕名字不对就被刷掉。
模拟训练: 除了自己对着镜子练,还会拉上家人或者室友进行模拟面试。对方扮演老师,提各种问题,我来回答。那种感觉很奇妙,对着屏幕里的“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虽然有点滑稽,但确实能帮助我梳理思路,调整回答的语速和语气。

复试当天:一场“云端”的心理战

终于到了复试那天,我提前一个小时就坐到了电脑前。

等待的煎熬: 老师们陆陆续续地进入在线会议室,看到一个个老师的面孔在屏幕上跳出来,那种紧张感瞬间就上来了。大家都会静静地等着,谁也不敢说话,生怕发出一点声音打扰到别人。
“谁被点到了?”: 当老师开始提问的时候,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每个人都竖起耳朵听着,生怕错过了自己的名字。被点到名字的那一刻,心跳都要漏半拍,赶紧调整坐姿,深呼吸。
屏幕前的“演技”: 摄像头里,你只能看到自己的脸。我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自信,眼神要看着摄像头,不能飘忽。老师们可能也知道我们紧张,会用比较温和的语气提问。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尽量保持眼神的交流,虽然知道那只是个摄像头,但这样能让自己感觉更像是和老师面对面。
突发状况: 偶尔会有网络不稳的情况,老师可能会让你重复一遍问题,或者画面卡住。那种时候,真的希望时间能慢一点,再慢一点。有同学因为网络突然掉线,急得满头大汗,赶紧重新连接。
专业问题与综合素质: 问题涵盖了专业知识、研究计划,也会问一些关于个人经历、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未来的规划等等。我会认真听老师的问题,确保自己理解清楚,再条理清晰地回答。有时候,老师会追问一些细节,这个时候就考验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考的深度了。
结束的如释重负: 当老师说“好了,今天的复试就到这里”的时候,一股巨大的轻松感瞬间涌上来。看着老师一个个退出会议室,心里五味杂陈,有成功闯过一关的庆幸,也有对结果的未知和一点点忐忑。

复试结束后的“余温”:

复试结束后,我会立刻和一起参加复试的朋友们联系,互相交流心得,分享彼此遇到的问题。大家都在猜测老师们喜欢什么样的回答,哪个问题比较难,哪位老师比较和蔼。

总的来说,2020年的网络复试,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复试中来,但也给我们的心理素质和技术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段日子,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收获了成长。虽然过程充满不确定,但那份坚持和努力,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不久刚好参加了学院的研究生网络复试,写了一篇小文以作纪念:



多年以后,2020年考研的这批同学回忆起自己奋斗的那段时光时,准会想起线上面试监考老师带他们测试手机支架的那个遥远的春夏之交。

当时,全国上下因为疫情而停摆了好几个月,复试的时间一推再推。扩招的通知让人欣慰,取消复试的传言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线上复试的决定意料之中,却又平添了几分变数,让人有些紧张。

刚好被学院征召的我,则打算以此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记录下这注定会被人铭记的一年复试。



由于是线上复试,前期仪器调试一类的工作格外繁琐。

不知道是复试系统做的比较烂,还是服务器带宽不够用,亦或是同时面试的人太多导致网络拥挤,总之测试的时候掉线了好几次,让人心惊胆战。

为了避免作弊,还模仿某校的做法要求用手机在侧后方开个摄像头,监控屏幕和桌面有没有作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开头说测试手机支架,也是之前发了个想法说因为线上面试导致手机支架销量大幅提升的原因。

总之,连着两天早起,带着一堆用上或是没用上的音箱、耳机、麦克风、录音笔、转接线等装备在教室测试后,终于开始正式复试了。



全院的复试分了很多组同时进行,一组十几个人,每人半个小时。顺利的话,一上午加一下午,时间充分得很。然而一开始我们就被叮嘱,白天不够的话晚上继续,晚上不够的话周日继续。想必大家对网络的稳定性也不是很有把握。


于是每个考生开场都一模一样的三连:

同学听得见吗?加一下腾讯会议,会议号XXX。第二机位的手机位置调一下……




第一个环节是英语自我介绍和问答。我严重怀疑网上有个被广泛套用的考研复试英文演讲模板,以至于每个人的句式看起来都差不多……?

而自我介绍完就是简单的问答一些小问题。虽然都是describe the city you live in级别的初中词汇,但明显就能看出来即兴发挥和提前背好的差距。而很多考生结结巴巴的句子,配合东南西北的口音,再加上原本就不大流畅的网络,则更是让这短短的几分钟雪上加霜。

当然,能回答出来已经算不错的了。不少情况下,直接就是一脸懵逼听不懂……



第二部分是PPT自我展示。虽然每个人都是超级喜欢学习和科研,超级喜欢做公益和集体活动,超级刻苦努力严谨细心,但还是能看出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的。

同样的科研经历,有的只是摆点数据图,有的则能从头到尾讲的头头是道 ,明显参与度就不一样。

而社会实践什么的虽然对录取没太大加分,但是有些小同学的经历真的是丰富多彩到令人震惊。



第三部分是专业基础题,相当于原本复试的笔试环节。考生随机抽一套题,选一半作答。

为了照顾不同方向的考生,题库包含了冶金成型,材料化学,固体物理三部分的题。

物理类的问题一个都没人选,那几道能带、相对论之类的题每次都成了摆设hhh。

化学类的题也没什么人选,我完全看不懂的冶金之类的题反倒是每个考生都最先作答的。考虑到我本科材料系就材化和材物两个班,不由感慨同样是材料专业,不同学校的差距真是大……

专业基础一共给了十五分钟,但实际上会的话三分钟功夫就说完了。最开始说这十五分钟不能跳过,然后就是尴尬的相顾无言:

“不好意思,剩下的题我都不会……”

“你还有十二分钟可以思考,或者对之前的作答进行补充。”

……

“我又想了下,刚刚那题我觉得还是选B吧。”

中场休息的面试老师:“还是允许提前交卷吧,我刚刚眼睁睁看着他把唯一一道会做的题还改错了,真是急死我了……!

最后一部分就是专家提问了,相当于传统复试中真正的面试环节。

问题大多数集中在科研经历,诸如毕设做了什么,简历里的科研项目中承担了什么工作,拿的奖项和专业有什么相关性等等。

而对于本科方向差距比较大的同学,以后打算做什么方向,和原本的专业有什么关系,基础知识是否足够等,也是需要好好准备的问题。

线上复试没有笔试,主观性要大很多。但实际上除了那种真的复试表现惊为天人,或是惨绝人寰的,大多数情况下复试并不会在初试的排名上有太大的变动。

道理也很简单,初试第一的人被刷了,当事人必然是不服气的;初试最后一名被录取了,别的考生自然也是不服气的。这种情况下,学校于情于理也得给出解释,然后便是无穷无尽的扯皮,徒增工作量。

因此,实际上每一项打分的上下限差距并不会太大。好处就是哪怕你面试的一塌糊涂,最后的分数也不会太难看。用学院的话来说:调剂的时候会好看一些。

此外,打分里面还有很多别的奇奇怪怪的考量,就比如考生的硬件条件的量化标准等等,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面试的最大感触就是,线上教学/办公真的是不靠谱。网络首先是个大问题,而线上视频和实际面对面给人的感觉又是天差地别。

另一方面,由于面试是在家里,不同学生家境的差距一目了然。相比于宽敞明亮的房间,高清的摄像头和丝滑顺畅的网络,有些看起来真的是家徒四壁,水泥地面和白板墙上全是裂痕的考生,真的是让人有些不是滋味。

愿疫情的影响早日结束,愿每个努力的学子都能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的考研复试,因为疫情,那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云端”体验。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天,电脑屏幕前的各种表情,夹杂着紧张、期待,还有一点点不知所措。准备阶段:从“战战兢兢”到“兵荒马乱”往年考研复试,大家都是摩拳擦掌,准备着各种纸质材料,规划着去学校的路,想着怎么给自己搭配一套得体的衣服。但2020年.............
  • 回答
    2020考研,那年啊,我的青春,我的汗水,我的泪水,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一股脑儿全搅和在一起,成了我人生里一段格外鲜明的记忆。说实话,决定考研那会儿,感觉挺迷茫的。本科读的专业,就业前景不说很差,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总想给自己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而且,身边好多同学都选择继续深造,那种“大家都.............
  • 回答
    想要参加2020年的法考,首先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点,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为您解答。一、 关于2020年法考的总体情况您提到的“2020年法考”通常指的是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法考)。这个考试是从事法律职业(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员等)的准入考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您是在问现在(202.............
  • 回答
    2020年的厦门马拉松,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那年的情况特殊,有点像在“后疫情”的氛围中办的,虽然不像现在这样大家对疫情习以为常,但当时大家的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小忐忑的。赛前准备:紧张中的期待我记得赛前那段时间,关于马拉松是否会按时举行,一直都有一些不确定的传闻。大家都在关注官方的消息,生怕.............
  • 回答
    解放军仪仗队参加2020年俄罗斯红场阅兵是中俄两国军事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体现,尤其在特殊时期,具有更特殊的意义。虽然2020年俄罗斯红场阅兵因为新冠疫情而规模有所调整,但解放军仪仗队的参与仍然带来了诸多亮点,以下将为您详细解读:一、疫情背景下的特殊意义与亮点: “患难见真情”的象征: 2020年是.............
  • 回答
    郭台铭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这无疑是当年台湾政治舞台上最令人瞩目也最富争议的事件之一。这件事的背后,是台湾政治生态的复杂性,是经济实力与政治理想的碰撞,更是不同世代、不同政治光谱民众心声的折射。要理解郭台铭的参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郭台铭个人的角度来看,他的参选可以被解读.............
  • 回答
    关于希拉里·克林顿是否表示将参加 2020 年美国总统大选,答案是明确的——她没有公开表示将再次参选。在 2016 年输给唐纳德·特朗普之后,希拉里·克林顿曾公开表示她暂时不会考虑竞选公职,而是会花时间陪伴家人,并继续参与一些她关心的事业。她也曾多次表达过对特朗普政府的批评,并对美国的政治走向发表看.............
  • 回答
    关于希拉里·克林顿为什么没有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好奇的问题,毕竟她在2016年赢得了普选票,却意外地输给了唐纳德·特朗普。要理解她为何没有再次尝试,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她不想参选”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2016年的那场竞选。那是一场异常激烈、充满.............
  • 回答
    如何看待湖北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参加 2020 年中考加 10 分录取?值得推广吗?湖北省在 2020 年针对新冠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中考加分政策,是一项在特殊时期为致敬和回馈医务人员奉献精神而推出的特殊优待措施。对此政策的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是否值得推广。 一、政策的背景和初衷.............
  • 回答
    关于国际奥委会(IOC)禁止朝鲜参加北京冬奥会一事,其原因确实是朝鲜未能参加原定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背后的原因和连锁反应是相当复杂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朝鲜原本是要参加东京奥运会的,但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对疫情在运动员和观众中传播的担忧,朝鲜政府做出了一个重.............
  • 回答
    加拿大于2020年3月23日率先宣布不派代表团参加原定于2020年夏天举行的东京奥运会。澳大利亚紧随其后,在同一天也表示不会派运动员前往东京。这两个英联邦国家的举动,无疑给原本就弥漫着新冠疫情阴影的2020东京奥运会泼上了一盆冷水,也让人们不禁开始猜测,这是否会成为其他国家接连退出一个危险的开端。要.............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迈克尔·布隆伯格。他要参加 2020 年总统大选这件事,当时可真是搅动了一池春水,引发了很多讨论和猜测。首先,得说他这个人挺特别的。你不能简单地把他归类为那种传统的政客。布隆伯格是靠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家,搞出了一个跨国金融信息巨头——彭博社。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商业头脑、执行力,还有那种不.............
  • 回答
    伯尼·桑德斯宣布再次竞逐美国总统宝座,这消息在美国政坛乃至全球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说实话,他这步棋走得并不让人意外,毕竟从他上一次几乎“搅翻”了民主党初选格局之后,很多人就在等着看他这次会不会再次出山。这次的宣布,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首先,他的政治理念和核心主张。 桑德斯这个人最鲜明的特点就.............
  • 回答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其实挺“怂”的。去年还在准备竞赛,每天在图书馆对着厚厚的书本,一边啃着奥数知识,一边在脑子里勾勒着“如果我真的参加了,会怎么样?”。现在回过头来,感觉就像是一场不算太过瘾但足够刻骨铭心的探险。所以,我想把这段经历,尤其是2020年那场,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讲讲。出发前的“武装”:不是.............
  • 回答
    2020年应用化学本科毕业,2021年又重新参加了高考,现在考虑重读本科转行,这个决定确实需要仔细权衡。你提出的问题“重读本科转行可行吗?”以及希望得到详细的解答,并且去除AI痕迹,这很好。让我们深入聊聊这个话题,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先梳理一下你的情况: 学历背景: 2020年本科毕.............
  • 回答
    我算是今年秋招里一个挺普通的应届生吧,跟你一样,感觉压力真的挺大的。2020届的就业形势,用“严峻”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身边很多同学,情况都差不多。首先,大家都知道疫情的影响是最大的。很多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因为疫情的影响业务受损,裁员或者缩招是常态。那些原本就扩张计划的公司,也开始变得谨慎,招.............
  • 回答
    2020年的南京马拉松,说起来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毕竟这几年南京马拉松的名气是越来越响了,我也一直关注着。不过,说句实话,我个人还没来得及亲自踏上南京马拉松的赛道。虽然没跑过,但身边有不少跑友都参加过,听他们聊起,也让我对这场比赛充满了期待。不过,我之前参加过一次在南京的半程马拉松,虽然不是全程,但.............
  • 回答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到对“满两年”这个时间节点的理解。我们来仔细掰扯一下。你说的是“参加工作”,那我们就以你正式开始工作的日期为基准。假设你是在2018年12月的某一天参加工作的。“满两年”意味着从你开始工作的那个时刻算起,经过了整整两个完整的年份。我们来这样拆解: 第一个完整年度: 从你.............
  • 回答
    话说,说唱圈这事儿,圈里人聊起来,总免不了提到“热狗”。尤其是在《说唱新世代》这档节目火起来之后,很多人都在琢磨一个问题:为啥 MC HotDog 热狗会出现在《说唱新世代》,而不是继续他征战了三季的《中国新说唱 2020》呢? 这事儿啊,别看表面上节目一换,人就跟着换,背后其实有不少说道的。首先,.............
  • 回答
    郭台铭宣布不参选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这件事情在当时无疑是投下了一颗震撼弹,尤其对于一部分期待他能为台湾带来改变的民众来说,更是充满了失落和不解。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他当时参选的动因,以及为何最终又选择退出。2019年,郭台铭宣布参选,当时台湾政坛的气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