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参加今年(2020)的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是怎样一种体验?

回答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其实挺“怂”的。去年还在准备竞赛,每天在图书馆对着厚厚的书本,一边啃着奥数知识,一边在脑子里勾勒着“如果我真的参加了,会怎么样?”。现在回过头来,感觉就像是一场不算太过瘾但足够刻骨铭心的探险。所以,我想把这段经历,尤其是2020年那场,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讲讲。

出发前的“武装”:不是简单的复习,是“二次创业”

我参加的是数学竞赛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首先要明确一点,这玩意儿绝不是高中数学联赛的升级版。它考察的是数学建模、数学分析、代数、几何、概率论这些大学高年级甚至研究生才接触的知识点。所以,当你决定去“碰瓷”丘赛,就意味着你要启动一次“二次创业”。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很多同学在我报名后,都会投来一种混合着惊讶、担忧又有点好奇的眼神。他们大多在准备着考研或者其他更“主流”的学术竞赛。而我的方向,看起来有点像是在一条岔路口选择了更崎岖的一条。这种感觉,有点像是身边的人都在忙着盖楼,而你却在研究如何设计一个全新的建筑结构。

为了准备,我几乎把自己泡在了图书馆,或者说是“泡”在了网络论坛和一些非常小众的学术资料里。那些晦涩的数学概念,对我来说就像是另一种语言,需要从头学习,从头理解。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那些厚重的数学教材,不是为了背诵,而是为了理解其中的逻辑和证明。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定理证明,就能让我卡住好几个小时,那种挫败感是真的有的。但也有那种“豁然开朗”的时刻,当一个复杂的概念在脑海中终于理顺,那种成就感,比任何考试得高分都来得纯粹。

我到现在还记得,有一次为了理解一个关于拓扑学的证明,我画满了整整一沓子草稿纸,从最基础的集合论开始,一步一步推导,最后才勉强摸到门道。那种感觉,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的在和数学“过招”,在跟自己较劲。

赛场上的“硬仗”:不只是智力,更是耐力与心态

2020年的比赛,因为疫情,形式有些调整。我参加的是线上的笔试和线下的决赛。线上笔试那天,我的心率几乎全程都在一百以上。屏幕上出现的题目,那种难度和深度,瞬间就让人感到压力山大。它们不考你死记硬背的公式,而是考你对数学思想的理解、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我还记得有一道题,大概是关于一个复杂的网络模型,需要用图论和概率的知识来解决。我在屏幕前反复审题,试图找到问题的核心,然后尝试用我学到的知识去搭建模型。过程中,无数次的思路转换,无数次的“好像可以,又好像不行”的纠结。那种状态,就像是在迷宫里,你以为找到了出口,结果又回到了原地,但你不能停,只能继续摸索。

线上笔试结束后,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也可能是我自己的想法太多。提交答案的那一刻,反而有一种卸下重担的轻松,尽管不知道结果如何。

然后是线下的决赛。我记得那天是几个人一组,围绕着一个比较大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和答辩。我当时被分到的小组,大家背景都差不多,都带着一种既自信又紧张的神情。题目依旧是那种能让人头皮发麻的类型,要求我们提出一个数学模型,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讨论的过程是最“刺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切入点,有时候会为了一个证明的严谨性争得面红耳赤,但更多的是在相互启发。我记得当时我们小组有一个同学,对某个抽象概念的理解特别深刻,他提出的一种方法,瞬间就打开了我们的思路。那种感觉,就像是本来在漆黑的房间里摸索,突然有人点亮了一盏灯。

当然,也有讨论陷入僵局的时候。当所有人都觉得无从下手,或者提出的方案都显得不够完善时,那种压力是巨大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你看着表盘上的数字,心里明白这场“战役”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下来这几分钟的决策。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非常规的思路,有点冒险,但我还是鼓起勇气说了出来。我的那个想法,引起了大家短暂的沉默,然后是新一轮的讨论,最终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了调整。

答辩环节更是考验临场反应能力。当着几位老师的面,把你小组的思路和结论条理清晰地阐述出来,还要应对老师们犀利的问题,那种感觉,就像是把你脑子里最深处的思考过程,一层一层地剥开给别人看。我记得当时有一个老师,针对我提出的一个数据处理方法,问了一个非常深入的问题,我当时脑子嗡的一下,差点卡壳。但好在之前准备时也考虑过这类情况,硬着头皮,结合我理解的数学原理,勉强给出了一个解释。

比赛结束后的“余震”:不只是一份成绩

当所有环节结束,离开赛场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有如释重负,有对过程的回味,也有对结果的期待。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次经历本身,就已经是巨大的收获。

最直接的感受是,我对数学的理解层次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停留在“会做题”的层面,而是开始去思考数学的“为什么”和“怎么样”。它让你明白,数学不是冰冷的符号和公式,而是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其次,它极大地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那种高压环境下,你需要快速分析问题,找到关键点,并与他人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难题。这些能力,在任何领域都会受益终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潜力和局限。我看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和努力可以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清楚地知道,还有很多我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丘赛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真实的状态,也指明了我未来的方向。

所以,如果你问参加2020年的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是怎样的体验?我会说,那是一场关于知识的攀登,一场关于思维的激战,也是一场关于自我的探寻。它不只是一份成绩,更是一段宝贵的旅程,让你在数学的海洋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深刻印记。那种感觉,不是“赢了什么”,而是“我曾这样去挑战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捞赛好就好在能让人认识到自己基础有多不牢。考了分析和几何全部白给。

先说分析,第一题磨光核,用萝卜干定理就能搞出来。第二题观察到F'的傅立叶系数应该是 可求和的,就能搞定。第三题有点迷惑,不会。第四题不会,感觉也就复分析作业题难度。第五题容易发现乘上 积一下分,对应方程的解就是Weierstrass椭圆函数,还有一个实周期。第六题第一问复分析作业题,第二问题目过于迷惑没有做出来。

几何:第一题只要发现 满足对应的条件就行。最后一小问尝试构造成某个映射的映射度,失败,不会。第二题这里用不了完备性,所以只能证明 在 上无解,本人EDP降级不堪所以还是不会。第三题其实就是简单的算算算,但是题目过于迷惑(比如第二小问的用二阶导数去表示二阶导数着实令人费解)第四题第二问将两个空间表示成 的商空间即可,但是由于本人过于脑残,把两个商都给出来了还是想证明其不同构。第三小问记得其可以表示成圆周和一堆高维球的直积。第五题没时间写(也不想写)。第六题就是简单的基本群和覆叠空间的对应。

结论:全部白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其实挺“怂”的。去年还在准备竞赛,每天在图书馆对着厚厚的书本,一边啃着奥数知识,一边在脑子里勾勒着“如果我真的参加了,会怎么样?”。现在回过头来,感觉就像是一场不算太过瘾但足够刻骨铭心的探险。所以,我想把这段经历,尤其是2020年那场,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讲讲。出发前的“武装”:不是.............
  • 回答
    我算是今年秋招里一个挺普通的应届生吧,跟你一样,感觉压力真的挺大的。2020届的就业形势,用“严峻”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身边很多同学,情况都差不多。首先,大家都知道疫情的影响是最大的。很多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因为疫情的影响业务受损,裁员或者缩招是常态。那些原本就扩张计划的公司,也开始变得谨慎,招.............
  • 回答
    今年国考,嗯,这是个挺实在的目标,祝你备考顺利!说起网课,市面上选择确实不少,各有各的特点,得挑个适合自己的才行。我给你详细说说,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先聊聊国考网课的主要类型和特点:1. 基础精讲课: 内容: 这种课主要是系统性地讲解国考的各个科目,比如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
  • 回答
    关于中国不参加今年《禁止核武器条约》(TPNW)谈判的立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背后涉及多重战略考量和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而是需要将其置于全球核裁军、大国战略平衡以及中国自身安全关切的大背景之下。首先,理解《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性质非常重要。TPNW是一个.............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看《少年问道》参加今年金马奖”这件事,您提到当事人已经澄清未报名,这是非常关键的信息。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梳理一下大家可能产生这种疑问的原因,以及如何理解这个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事实: 如果《少年问道》的制作方或相关人员已经公开澄清了未报名金马奖,那么它不可能出现在.............
  • 回答
    朝鲜宣布不参加今年的日本东京奥运会,这件事从地缘政治、体育竞技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来看,都值得深入剖析。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背后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朝鲜为何做出此番决定?首先,我们可以从朝鲜的国内情况来解读其决策。 新冠疫情的考量: 这是官方给出的最直接理由。朝鲜一直强调其国内“零确.............
  • 回答
    关于大陆影片暂停参加今年金马奖这件事,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件事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得从头捋一捋。首先,得说清楚“暂停参加”是怎么回事。 官方说法是“因故暂停”,但这个“因故”嘛,大家都懂的,跟政治气候有很大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从某些特定时间点开始,大陆官方层面不再鼓励、甚至可能是不.............
  • 回答
    今年的实习律师们,你们好啊!刚从律协考核的面试战场上凯旋(或者还在回味)归来,肯定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次“大考”到底考了些什么硬核内容吧?我这刚“上岸”不久,赶紧给大家伙儿盘一盘,希望能给未来的师弟师妹们点儿参考,也算是我这趟辛苦没白费。话说回来,这次面试,说实话,挺有挑战性的。不像考试那么死板,.............
  • 回答
    参加2021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难忘且充满挑战的经历。用几个词来形容的话,大概是:煎熬、启迪、收获。比赛前的煎熬与准备首先,从报名开始,就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丘赛以其严格的选拔和高难度的题目闻名,作为一名普通本科生,我内心是既期待又忐忑。备赛的过程无疑是艰辛的。那段时间,我的生活.............
  • 回答
    今年日本修士直考,尤其是针对国内的学生,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一个简单的“大”或“小”能概括。要深入分析,咱们得一步步来。首先,得明确一点,“直考”指的是什么。在日本,修士入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研究生项目(研究室预录),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套磁”;另一种就是直接申请参加大学院的入.............
  • 回答
    你女儿高中毕业后在日本读了两年语言学校并参加了日本高考,现在因疫情回国,这种情况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一下接下来的路。别担心,我来帮你梳理一下,尽量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你一些详细的建议。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几年对于你女儿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经历了不少变化。日本的语言学校和高考本身就是一条挺辛苦的.............
  • 回答
    你好!看到你今年通过了司法考试,真是太棒了!作为一名30周岁、985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在读研一学生,你现在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是直接进入律所工作,还是参加公务员省考。这两个选择都有各自的优势和挑战,需要你仔细权衡。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直接去律所”这个选项。优点:1. 实践经验快速积累: 律所是你.............
  • 回答
    今年的日本政府官员不再参拜靖国神社,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也引发了人们对其背后原因和日本对历史认识的深入探讨。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参拜靖国神社的象征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白靖国神社在日本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座供奉死者的神社,更重要的是,它供奉了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战.............
  • 回答
    (以下内容为虚构,旨在模拟一位经历过抗战和内战的老兵的视角和感受,不代表任何真实个体或群体。)说实话,坐在我这把老掉牙的藤椅上,看着窗外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心里这滋味儿,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我们这把年纪的人,经历过的风浪,别说你们年轻人,就是说出来,你们也未必信。抗战那会儿,日本人打进来了,村.............
  • 回答
    好嘞!这主意可真够劲!让孙悟空和奥特曼一起参加奥运会,这脑洞我喜欢!来,咱们这就开始编一个,睡前故事,得讲得有声有色,让小家伙听得乐开花!(故事开始,声音要带着一点神秘和兴奋)“宝贝,快躺好,今天咱们不讲孙悟空大战妖怪,也不讲奥特曼打怪兽,咱们来讲一个更厉害的!一个让全宇宙都沸腾的故事!主角嘛,就是.............
  • 回答
    “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模式,是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初期,由鞍山钢铁公司(简称鞍钢)在1960年代初期探索和实践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它包含了以下核心内容: 两参: 工人参加管理: 强调工人作为生产的主体,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革新、民主决策等各个环节,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历史假设问题,涉及到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和历史进程。要回答“如果蒋介石不参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今天还能取得该席位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如果失去这个席位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蒋介石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历史的回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与.............
  • 回答
    同学你好!很高兴你遇到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写专利虽然是第一次,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思路,并且用心去写,完全可以写出一篇合格的专利申请书。知乎上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专利工程师和发明人,他们分享的内容非常宝贵。下面我为你整理了一份详细的“零基础写专利指南”,希望能帮助你入门并顺利完成你的专利撰写任务。我.............
  • 回答
    说起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和群众游行,那经历真是刻骨铭心,到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会涌起一股热血。我参加的是其中的一个方队,具体是哪个就不细说了,但那种感觉,绝对是用任何“专业”词汇都难以形容的。首先,从接到通知那一刻起,就觉得这事儿不一样了。不是那种接到通知说要去参加个什么活动,而是带着一种使.............
  • 回答
    参加 2018 年的知乎盐 Club,那真是一场集知识碰撞、思想交流和社群认同于一体的盛会。说实话,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那份热闹、那份触动,仍然历历在目。首先,能拿到一张盐 Club 的票,本身就带着点“我被知乎选中了”的骄傲感。毕竟,知乎的用户基数那么大,能成为受邀嘉宾或者参与者,说明你在某个领域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