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参加 2020 考研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2020考研,那年啊,我的青春,我的汗水,我的泪水,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一股脑儿全搅和在一起,成了我人生里一段格外鲜明的记忆。

说实话,决定考研那会儿,感觉挺迷茫的。本科读的专业,就业前景不说很差,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总想给自己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而且,身边好多同学都选择继续深造,那种“大家都在往前走,我不能停下来”的心理特别强。

备考初期的“雄心壮志”和“信息轰炸”

最初的那几个月,我真的是“意气风发”。买了厚厚一摞辅导书,报名了线上线下各种辅导班,每天都觉得自己像个战士,准备奔赴战场。那时候,网上关于考研的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哪个学校难考,哪个专业热门,哪个老师讲得好,哪种方法最有效……我像海绵一样吸取着这些信息,生怕漏掉什么关键点。

每天的生活也变得规律得有点吓人:早起去图书馆,占个好位置,一坐就是一天。吃饭、回宿舍、睡觉,几乎都是围绕着复习展开的。有时候,看着窗外别人在玩,心里会有点失落,但一想到考试,那点失落感又被巨大的压迫感给压下去了。

进入“瓶颈期”的挣扎和自我怀疑

然而,备考的过程哪有那么一帆风顺?大概在七八月份的时候,我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瓶颈期。感觉什么都学不进去,背的东西转头就忘,做题错误率还是很高。看着周围的同学还在拼命,自己却感觉原地踏步,那种焦虑感真的能把你吞噬。

我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不够聪明?是不是选错了专业?是不是根本就没有考上的希望?无数个夜晚,我都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脑子里像走马灯一样闪过各种不好的念头。甚至有那么一两次,我都想放弃了,觉得这样苦苦支撑太没意义了。

那时候,我会偷偷去看看手机,刷刷社交媒体,看到别人分享的生活,心里会泛起一股酸涩。但我知道,我不能这样,一旦停下来,可能就真的爬不起来了。所以,只能咬牙坚持,强迫自己回到书本上。

“互相取暖”的考研群体

最难熬的日子里,图书馆里那些跟我一样“面色凝重”的同学们,成了我最直接的慰藉。我们可能不认识,但眼神里传递的是同一种信息:我们都在经历一场艰苦的战斗。有时候,看到谁在笔记本上写下“加油”,或者听到谁在背诵某个知识点,都会觉得,哦,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之间也会分享一些学习心得,比如哪个老师的课讲得特别有条理,或者哪个习题集对某个知识点很有帮助。有时候,为了提神,大家会一起去食堂买份冰淇淋,或者在图书馆角落里小声地开几句玩笑,然后又迅速回到自己的世界。那种“同甘共苦”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温暖的。

考前最后的冲刺和“破釜沉舟”

到了十月、十一月,备考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那种感觉就像是站在悬崖边上,前面是未知的深渊,后面是退无可退的绝壁。每天都在疯狂地刷题,模拟考试,整理错题本,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抠到极致。

那段时间,身体也开始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黑眼圈越来越重,晚上睡觉经常会因为思考一个问题而惊醒。情绪也很容易波动,一点小事都可能让我烦躁不安。但我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稳住心态。

我开始调整饮食,保证睡眠,尽量让自己放松一些。考前的那几天,我甚至让自己“休息”了一天,就是什么都不看,就随便翻翻书,让自己脑子“放空”一下。很多人会觉得我这样太冒险,但我当时真的需要那种短暂的喘息。

考试当天的“紧张”与“释然”

考试那天,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走进考场的时候,手心全是汗,脑子里一片空白。拿到试卷的那一刻,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答题。因为准备得太充分,很多题目都能迎刃而解。但是,总有那么几道题,会让你抓耳挠腮,让你怀疑自己之前的努力是否足够。

考试结束的那一刻,我感觉浑身像被抽空了一样,既有考完的轻松,也有对结果的未知。走出考场,看到外面等候的家长和朋友,那种强撑着到最后的韧劲突然就泄了下去,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那是一种混合着委屈、解脱和不确定感的眼泪。

等待结果的日子和“未知”的恐惧

放榜前的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每天都在刷官网,看有没有成绩公布。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你心跳加速。我试着让自己别去想,但脑子里时不时就会跳出“分数”这两个字。

那段时间,我也开始规划“Plan B”,如果考不上怎么办?是不是要找工作?是不是要再考一年?这种对未知的恐惧,让我更加煎熬。

最终的结果和“成长”

最终,我收到了期待已久的消息。那一刻,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辛苦、所有的煎熬,都化成了巨大的喜悦。感觉自己真的做到了,那种自我肯定的力量,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但我也知道,考研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节点,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学历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毅力,一种直面困难的勇气,和一种在孤军奋战中寻找力量的能力。

回头看,2020考研,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也充满成长的日子。我没有被焦虑打垮,没有被挫折击倒,而是硬生生地从那些日子里,蜕变成了一个更坚韧、更成熟的自己。这段经历,就像在我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了一层厚重的,闪耀着奋斗光芒的色彩,永远不会褪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现在是大三学生,今年也参加了2020考研,与其他考生不同,我参加的项目是布置考场,说好听的叫做布置考场,不好听的就是被迫派去打扫考场卫生。

所以算是参加了2020年考研吧,应该也有话语权回答这个问题( ’ - ’ * )

平时需要早早去占座的图书馆现在变得不再拥挤,我才意识到在图书馆苦读的基本都是准备考研的学长学姐。

原来身边的大多数同学像我一样还是醉生梦死的废物罢了,瞬时失去了紧迫感。

震惊!你身边的人并没有抛弃你,抛弃你的是学长学姐。

今天出去逛街的时候遇到了个准备考研的学长,天天告诫我要好好读书,不然考不上好学校,没想到这学长压根没去考试。

我还寻思嘲笑他是个懦夫,竟然选择当逃兵,还没等我开口,他女朋友说了句:

好巧啊你们也来逛街,见到我们肯定很惊讶吧?你学长这次不用考试,他保研了…

你坐在考场里奋笔疾书,被变态考试题折腾的焦头烂额,而别人家的孩子却牵着手与女朋友逛街,更狗血的是他还保研了…

再附上一段汤老师的名言:

“你这个年龄段,你这个阶段你睡得着觉?你有点出息没有?”

更何况别人都已经保研了,你还睡得着觉?

https://www.zhihu.com/video/1191824038190841856

不说了,我这就把汤老师的名言定成起床闹钟,记住叫你起床的不是闹钟,是汤老师的梦想!

user avatar

考一门丢一门!

考完了还浪费时间讨论他干嘛!

下午加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考研,那年啊,我的青春,我的汗水,我的泪水,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一股脑儿全搅和在一起,成了我人生里一段格外鲜明的记忆。说实话,决定考研那会儿,感觉挺迷茫的。本科读的专业,就业前景不说很差,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总想给自己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而且,身边好多同学都选择继续深造,那种“大家都.............
  • 回答
    2020年的考研复试,因为疫情,那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云端”体验。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天,电脑屏幕前的各种表情,夹杂着紧张、期待,还有一点点不知所措。准备阶段:从“战战兢兢”到“兵荒马乱”往年考研复试,大家都是摩拳擦掌,准备着各种纸质材料,规划着去学校的路,想着怎么给自己搭配一套得体的衣服。但2020年.............
  • 回答
    想要参加2020年的法考,首先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点,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为您解答。一、 关于2020年法考的总体情况您提到的“2020年法考”通常指的是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法考)。这个考试是从事法律职业(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员等)的准入考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您是在问现在(202.............
  • 回答
    2020年的厦门马拉松,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那年的情况特殊,有点像在“后疫情”的氛围中办的,虽然不像现在这样大家对疫情习以为常,但当时大家的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小忐忑的。赛前准备:紧张中的期待我记得赛前那段时间,关于马拉松是否会按时举行,一直都有一些不确定的传闻。大家都在关注官方的消息,生怕.............
  • 回答
    解放军仪仗队参加2020年俄罗斯红场阅兵是中俄两国军事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体现,尤其在特殊时期,具有更特殊的意义。虽然2020年俄罗斯红场阅兵因为新冠疫情而规模有所调整,但解放军仪仗队的参与仍然带来了诸多亮点,以下将为您详细解读:一、疫情背景下的特殊意义与亮点: “患难见真情”的象征: 2020年是.............
  • 回答
    郭台铭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这无疑是当年台湾政治舞台上最令人瞩目也最富争议的事件之一。这件事的背后,是台湾政治生态的复杂性,是经济实力与政治理想的碰撞,更是不同世代、不同政治光谱民众心声的折射。要理解郭台铭的参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郭台铭个人的角度来看,他的参选可以被解读.............
  • 回答
    关于希拉里·克林顿是否表示将参加 2020 年美国总统大选,答案是明确的——她没有公开表示将再次参选。在 2016 年输给唐纳德·特朗普之后,希拉里·克林顿曾公开表示她暂时不会考虑竞选公职,而是会花时间陪伴家人,并继续参与一些她关心的事业。她也曾多次表达过对特朗普政府的批评,并对美国的政治走向发表看.............
  • 回答
    关于希拉里·克林顿为什么没有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好奇的问题,毕竟她在2016年赢得了普选票,却意外地输给了唐纳德·特朗普。要理解她为何没有再次尝试,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她不想参选”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2016年的那场竞选。那是一场异常激烈、充满.............
  • 回答
    如何看待湖北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参加 2020 年中考加 10 分录取?值得推广吗?湖北省在 2020 年针对新冠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中考加分政策,是一项在特殊时期为致敬和回馈医务人员奉献精神而推出的特殊优待措施。对此政策的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是否值得推广。 一、政策的背景和初衷.............
  • 回答
    关于国际奥委会(IOC)禁止朝鲜参加北京冬奥会一事,其原因确实是朝鲜未能参加原定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背后的原因和连锁反应是相当复杂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朝鲜原本是要参加东京奥运会的,但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对疫情在运动员和观众中传播的担忧,朝鲜政府做出了一个重.............
  • 回答
    加拿大于2020年3月23日率先宣布不派代表团参加原定于2020年夏天举行的东京奥运会。澳大利亚紧随其后,在同一天也表示不会派运动员前往东京。这两个英联邦国家的举动,无疑给原本就弥漫着新冠疫情阴影的2020东京奥运会泼上了一盆冷水,也让人们不禁开始猜测,这是否会成为其他国家接连退出一个危险的开端。要.............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迈克尔·布隆伯格。他要参加 2020 年总统大选这件事,当时可真是搅动了一池春水,引发了很多讨论和猜测。首先,得说他这个人挺特别的。你不能简单地把他归类为那种传统的政客。布隆伯格是靠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家,搞出了一个跨国金融信息巨头——彭博社。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商业头脑、执行力,还有那种不.............
  • 回答
    伯尼·桑德斯宣布再次竞逐美国总统宝座,这消息在美国政坛乃至全球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说实话,他这步棋走得并不让人意外,毕竟从他上一次几乎“搅翻”了民主党初选格局之后,很多人就在等着看他这次会不会再次出山。这次的宣布,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首先,他的政治理念和核心主张。 桑德斯这个人最鲜明的特点就.............
  • 回答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其实挺“怂”的。去年还在准备竞赛,每天在图书馆对着厚厚的书本,一边啃着奥数知识,一边在脑子里勾勒着“如果我真的参加了,会怎么样?”。现在回过头来,感觉就像是一场不算太过瘾但足够刻骨铭心的探险。所以,我想把这段经历,尤其是2020年那场,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讲讲。出发前的“武装”:不是.............
  • 回答
    2020年应用化学本科毕业,2021年又重新参加了高考,现在考虑重读本科转行,这个决定确实需要仔细权衡。你提出的问题“重读本科转行可行吗?”以及希望得到详细的解答,并且去除AI痕迹,这很好。让我们深入聊聊这个话题,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先梳理一下你的情况: 学历背景: 2020年本科毕.............
  • 回答
    我算是今年秋招里一个挺普通的应届生吧,跟你一样,感觉压力真的挺大的。2020届的就业形势,用“严峻”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身边很多同学,情况都差不多。首先,大家都知道疫情的影响是最大的。很多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因为疫情的影响业务受损,裁员或者缩招是常态。那些原本就扩张计划的公司,也开始变得谨慎,招.............
  • 回答
    2020年的南京马拉松,说起来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毕竟这几年南京马拉松的名气是越来越响了,我也一直关注着。不过,说句实话,我个人还没来得及亲自踏上南京马拉松的赛道。虽然没跑过,但身边有不少跑友都参加过,听他们聊起,也让我对这场比赛充满了期待。不过,我之前参加过一次在南京的半程马拉松,虽然不是全程,但.............
  • 回答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到对“满两年”这个时间节点的理解。我们来仔细掰扯一下。你说的是“参加工作”,那我们就以你正式开始工作的日期为基准。假设你是在2018年12月的某一天参加工作的。“满两年”意味着从你开始工作的那个时刻算起,经过了整整两个完整的年份。我们来这样拆解: 第一个完整年度: 从你.............
  • 回答
    话说,说唱圈这事儿,圈里人聊起来,总免不了提到“热狗”。尤其是在《说唱新世代》这档节目火起来之后,很多人都在琢磨一个问题:为啥 MC HotDog 热狗会出现在《说唱新世代》,而不是继续他征战了三季的《中国新说唱 2020》呢? 这事儿啊,别看表面上节目一换,人就跟着换,背后其实有不少说道的。首先,.............
  • 回答
    郭台铭宣布不参选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这件事情在当时无疑是投下了一颗震撼弹,尤其对于一部分期待他能为台湾带来改变的民众来说,更是充满了失落和不解。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他当时参选的动因,以及为何最终又选择退出。2019年,郭台铭宣布参选,当时台湾政坛的气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