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准备参加 2020 总统大选?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迈克尔·布隆伯格。他要参加 2020 年总统大选这件事,当时可真是搅动了一池春水,引发了很多讨论和猜测。

首先,得说他这个人挺特别的。你不能简单地把他归类为那种传统的政客。布隆伯格是靠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家,搞出了一个跨国金融信息巨头——彭博社。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商业头脑、执行力,还有那种不畏艰难的精神。而且,他还在纽约当了三届市长,这是个相当不容易的政绩,尤其是在他这种商业背景出身的人身上。纽约市那种复杂性,他能在那里干 12 年,并且留下一系列政策和建设,这至少说明他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能力,或者说,至少有处理复杂事务的经验。

所以,当他宣布要参加民主党初选时,很多人都挺意外的。毕竟,民主党内部已经有了好几位相对年轻、有活力、并且已经在政治舞台上耕耘了很久的参选人,比如拜登、桑德斯、沃伦等等。布隆伯格的突然加入,就像是在一个已经很热闹的牌局里,又扔进来一个筹码不小的玩家。

他的参选,大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钱”。布隆伯格的身家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不需要像其他候选人那样四处奔波拉赞助,筹款对别人来说是头等大事,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个零头。这让他能够快速投入巨额资金到竞选活动中,这包括了大量的广告投放,尤其是在初选早期,他几乎是铺天盖地地打广告,尤其是在那些他没有参加早期投票的关键州。这种“钞能力”是其他民主党候选人难以匹敌的。

这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他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向选民传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绩。他的广告内容往往围绕着他作为纽约市长的成就,比如控枪、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他一直以来关注并积极推动的议题。他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能够“做事”、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派。

当然,他的参选也带来了很多争议。

参选时机和方式: 很多民主党初选的早期投票州已经举行了投票,他选择跳过这些州,直接在“超级星期二”等关键的日期发力,这种策略引起了一些批评,认为他不尊重传统的初选过程,而是想用钱“买”到胜利。这种“空降式”的参选方式,让一些支持其他候选人的民主党人感到不满,觉得他是在破坏初选的公平性。
他的政治立场和过往: 虽然他加入了民主党,但布隆伯格的政治光谱其实是比较复杂的。他曾是共和党人,后来转为独立人士,最后才加入民主党。他在一些问题上的立场,比如早年对“停止搜身”(stopandfrisk)政策的支持,被很多进步派民主党人诟病,认为这反映了他对少数族裔不够友好,与民主党的核心价值观存在冲突。此外,他作为媒体大亨,旗下的彭博社在报道自己竞选新闻时是否存在利益冲突,也受到了质疑。
“替代方案”的定位: 一部分民主党选民,尤其是那些对桑德斯或沃伦的进步主义路线有所顾虑的温和派民主党人,看到布隆伯格参选,可能会把他视为一个更“安全”、更“中间派”的选择。他不像桑德斯那样激进,也不像沃伦那样主张颠覆性改革。他试图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能够团结党内不同派别,并最终击败特朗普的“中间派领袖”。

总的来说,布隆伯格的参选,给 2020 年的民主党初选增加了一个非常有力的搅局者。他用他独特的背景、雄厚的财力以及务实的执政经验,试图在民主党内部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挑战其他参选人。他的策略是高举“解决问题”的旗帜,同时利用广告轰炸迅速提升自己的声势。

不过,他的参选也暴露了民主党内部在策略、理念和候选人选择上的分歧。他的巨额投入,以及他那些被批评的政策和过往,都让他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能不能最终获得提名,能否吸引到足够多的选民支持,这都是他参选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很多人认为,布隆伯格的出现,虽然不是为了赢得党内提名,但至少也对其他候选人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更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政策主张,也让民主党选民有了更多样化的选择。他的参选本身,就是一场关于金钱、政治策略和党派路线的复杂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感谢大家的点赞。最近应该是因为Iowa和New Hampshire的初选,再加上Bloomberg的民调一路猛蹿,这个问题又有人来看了。那我在Nevada debate开始前几个小时再做点补充。

自从Bloomberg正式加入后,在网络上的骂声就没停止过(不过我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两个喜欢Bloomberg的美国人,不过都是上了年纪的,一个白人,一个亚洲人)。在油管的评论区里面全部都是在骂他的,关于他的视频通常都是踩多过于顶的。 骂他无非就两点:第一,他在纽约时候的Stop&Frisk Policy (既不需理由就可以搜身,看看有没有枪啥的) 伤害了当地的少数族裔,因为他们是最经常被警察搜身的。而且他被爆出了曾经说要“Throw Them Against The Wall And Frisk Them”(把他们直接扔墙上然后搜他们的身)。第二点就比较简单了,那就是他是个有钱人,而且不是一般有钱,他要用钞票买下这场选举。

就第一点来讲,的确Bloomberg的这条法律主要瞄准了纽约内些少数族裔,导致了他们被不成比例的搜查关进监狱。但是事实上,在美国的少数族裔(主要是黑人和西班牙裔)的确犯罪率高,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亚洲人同样是少数族裔为啥他们不出来抱怨Bloomberg?而且在他的市长任期内,纽约的谋杀率下降了50%,入狱率下降了40%,这些在外网上确很少有人提起。

第二点的话就是见仁见智了。就像我之前说的,有没有钱和你有没有资格出来选举或者有没有能力成为一个好总统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现在在民主党内有钱仿佛成了原罪(这样说其实不准确,应该是候选人本人有钱是原罪,幕后的资助者们要都是个亿万富豪的话那就没什么事情,具体参见Pete Buttgieg和他背后大佬们的故事。)更关键的是,并不是谁有钱谁就能赢,希拉里2016年募来的钱比特朗普要多得多,该输还是输,关键还是事在人为。但是不得不说一点的是,DNC(民主党全国大会)的确为Bloomberg在一定程度上开了绿灯。本来Bloomberg是没有资格参加今晚的辩论的,因为他的捐款人数远远不够。按照十一月辩论的规定,每个候选人要有165000个个人捐款者,然而Bloomberg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然而上个月DNC又发布了新规定,取消了这一限制。这简直就是为了Bloomberg量身打造的一个后门,所以被大家群起而攻之。

由于Iowa Caucus的一片狼藉和Bernie 并没有在 New Hampshire 获得想2016年那样的大胜,导致了没参加这两场党内初选的Bloomberg的民调一下子上升到了15%来到了第三名,仅次于Bernie和Biden。就目前Biden在前两个州糟糕的表现,我们有理由相信Bloomberg实际上是第二名,是党内第二号的候选人。今晚的辩论对于Bloomberg来讲异常的关键,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全国选民面前亮相。如果他表现的好(他今晚肯定要被围殴的),那就能证明他就能证明自己:老子是个一等一的政治家,只是恰好有特别的有钱。这样的话那些所谓的他是用钱来购买选举的流言那就不攻自破。但假如他表现的不好。。。。那么我觉得他就可以和他的mike2020说拜拜了。

还有,如果Bloomberg真的拿到了党内的提名,我觉得美国的股市也有可能会有大动作。Bloomberg华尔街上的弟兄们很有可能站出来搞事情,来助他一臂之力扳倒特朗普。相反如果是Bernie拿到了提名,我觉得股市就会持续上扬或者是横盘到11月。

最后,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由衷地希望Bloomberg能当选(具体为什么就不多说了,懂得都懂)。


我再补充几点关于Bloomberg的施政经验。

首先很多人觉得Bloomberg跑出来参选就是又有一个没经验的亿万富翁出来玩票。当Warren听说Bloomberg要出来选后表示:“It’s not enough just to have somebody come in, anybody, and say they’re going to buy this election. That’s not what a democracy is about. We need to be a country that doesn’t just work for those at the top, a country that works for everyone.”" (大概意思是:现在我们大美利坚选举是不是随便来一个人挥舞着票子就能买下整个选举了?这根本不是民主,民主不是只为上层服务的)。Sanders在另外的一个场合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我们在这里要为布隆伯格同志说一句公道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尽管Bloomberg是以经商闻名,但是Bloomberg也是所有民主党候选人里面最有施政经验的。现在还剩下的民主党候选人当中只有Steve Bullock以前干过州长。可是他所执政的州(蒙大拿)的人口只有纽约市布朗克斯区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他的有过行政经验的人,比如Mayor Pete, Castro, Booker 等等基本上都是小城市的市长,跟Bloomberg根本比不了。虽然大部分候选人要么是(或者之前是)众议员或者参议员,但他们的工作大部分就是在国会里面打嘴炮,真正下场干活的很少。要知道纽约市是是宇宙第一大市,有小一千万人,是整个美国经济的心脏。然而在布隆伯格在位的十二年里(其中还经历了08年经济危机),他把整个城市管理的井井有条,不得不说是有点行政能力和手腕的。

最后呢,我觉得Warren说的话挺无耻的。你不能因为人家有钱就说人家不能出来选,这根本就没有逻辑上的联系。Bloomberg的行政能力和施政经验可比她强多了。Warren之前一直是个大学教授,从来没有任何行政经验,我觉得这样的呆批才不应该出来丢人现眼。


虽然早在今年三月的时候他就出来说不会参加2020的大选,但是自己会尽一切之可能去阻止川普当选。现在看来,还是自己下场肉搏最靠谱。

我觉得布隆伯格出来选总统有三可两不可。

第一,钱可。美国大选历来就是一个烧钱的活儿,在2016年大选的时候,特朗普募集了9.5亿美元的竞选基金,希拉里募集了14亿美元的竞选基金。虽然说并不是谁的钱多谁就赢,但是钱绝对是美国政治体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点上,布隆伯格不用担心,根据最新的福布斯美国排行榜,布隆伯格是全美第八富的人,身价达到了 534亿美元,比马云要有钱,比特朗普更有钱。

第二,经验可。布隆伯格曾经在2002-2013年当了快12年的纽约市长。所以从经验上来讲,他并不是一个政治素人,他的经验可比川普当年的经验丰富得多。而且在他纽约市长任上,纽约通过了不少有益于城市的法案,比如禁止室内吸烟,鼓励使用自行车,等等。尽管在这些法案刚推行的时候收到了纽约老百姓的反对,但是十年以后来看,纽约市民大部分都对他当年的施政很感激。

第三,政策可。当今美国民主党是越来越左了,这个是全美国人民都有目共睹的。尽管布隆伯格是要以民主党人身份出来参选,但他是民主党内部少有的温和派。这次他出来选的前提也是因为老拜登要不行了,眼瞅着Warren要登大宝,才赶紧亲自出来和激进派battle。布隆伯格尽管是个大资本家,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比较liberal的。他支持控枪,堕胎,同性恋婚姻等一些了社会平权运动,但是在一些财政政策上是偏保守的。最重要的是,和大部分民主党候选人不同他是反对全民医保的,他认为全民医保会导致美国政府破产。所以从政策上来说,他可能会比较受中间派的欢迎。

说完了三可,再说两不可。

第一,年龄不可?现在的美国是实打实的老人政治。特朗普虽然看起来活力四射,但他今年已经73岁了。民主党这边,拜登76了,Warren70了,Sanders78了(他在前两天的拉票活动上还心脏病发作),众议院议长Pelosi79了。我们的主角布隆伯格自然也不落人后,今年77了。一个77岁的老人,他的身体不知道还能不能抗住高强度的竞选活动。讲道理大家都已经到了老年痴呆的年龄,结果还冲出来在第一线厮杀,为着美利坚发挥着光和热,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建议美国两党党委应该及时推行干部年轻化,从而培养接班人,永无止境的斗下去。

第二,身份不可。我这里说的身份,是他的血统。按照布隆伯格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矮小的犹太人。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广大保守的美国老百姓眼中,这样的人他们是不会选的。身材矮小就不说了。作为一个犹太富商,在纽约选一选还行,要是在内些deep south,那是一点胜算都没有的。要知道美国这么多年,不是新教教徒的总统只有一个,那就是肯尼迪。你叫一个连基督教都不信的犹太人来当总统?美国老百姓估计是不会答应的。

user avatar

相似的题一年以前答过,我的看法不变,彭博出来基本属于自取其辱,不管是民主党中央,还是选民最终都不会选择他。

这一题我想说点别的,那就是亿万富翁参选美国总统,需要什么条件。

近代历史上,亿万富翁参选美国总统比较有谱的只有两个人,彭博勉强算第三个。前两个是罗斯佩罗,以及川建国同志。

川建国不用说了,2016年反转乾坤,骑脸希拉里,成功当选。罗斯佩罗也是一个狠人,1992年总统选举,对手是挟海湾战争完胜之势的老布什以及冉冉上升的政治新星克林顿。佩罗竟然能以独立参选人的身份,在民调中一度压制了另外二人,最后赢得了全国18.9%的普选票,将近2000万张。佩罗的横空出世,让本以为胜券在握的老布什阴沟翻船,输给了克林顿,共和党由里根打开的新局面被终结。

那么佩罗和川建国有什么共同点呢?总结起来就是,在经济问题上主动出击,在政治问题上尽量模糊。

亿万富翁如何在经济上出击呢?非常简单粗暴,就是要承诺能带来繁荣。要知道,美国是一个有着浓厚自由主义经济氛围的国家,大部分人相信只要政府少插手,经济自然就会繁荣,生活就会变好。而对应两党的一贯主张,民主党强调干预管制调控,共和党则认同自由放开去管制,所以亿万富翁想在经济上吸引选民,只能采取共和党的经济政策,而不能主张民主党的经济政策,否则无法说服选民。也就是说,以共和党的身份参选更符合他们的政治光谱。佩罗虽然是以独立身份参选,但是绝大多数支持他的选民,都把他当作了共和党的第二选择。

再来,亿万富翁的优势是什么?就是以自己的个人成功背书,让选民相信亿万富翁可以带领美国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像亿万富翁自己在商场上取得胜利一样。这也是为什么虽然罗斯和川普之间隔了三十多年,但是两人都不约而同的主张限制工作流失以及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亿万富翁一定先要给选民立个靶子,然后让选民相信只有自己才是能把敌人整垮的最佳人选。

最后,还需要时势的造就。佩罗参选时,正值90年代初西方世界普遍的经济衰退,选民需要有人解决经济问题。老布什在海湾打了一场漂亮仗,但是对于经济问题毫不关心,导致对手克林顿的竞选口号干脆就是直白的“笨蛋!关键是经济!”佩罗针对的就是对老布什失望的共和党选民以及中间派选民,如果当时老布什退出选举或者民主党没有克林顿这种不世出的人才,佩罗是很有机会赢得大选的。而川建国的时机更好,奥巴马表面上把美国从次贷大坑里挖出来,但是经济红利大部分去了墙街,老百姓的日子并没有多少改善,川建国大旗一举,跟我来!自然一呼百应。而且川建国以共和党身份参选,保证了没有和自己生态位重叠的参选人来分薄自己的基本盘,加上对面民主党是个跛脚的希老太太,川建国一举击破民主党的蓝色长城,在关键摇摆州剑剑封喉。

而在政治问题上,佩罗和川普都是一个路数,尽量模糊自己的观点,甚至很多时候采取偏向自由派的观点,比如他俩都支持同性恋权利,都支持一定程度的控枪,都反战等等。这种模糊可以最大程度的吸引中间选民,甚至对方基本盘的选民也会被打动。最终给佩罗投票的选民中,五成多是中间选民,两成是自由派选民。而川普2016年大胜,关键也在于击破了民主党的蓝色长城,争取到了足够多的民主党基本盘选民。

经济上主动出击,让选民相信自己可以带领美国走出当下的经济颓势;政治上尽量模糊,提供一个广大的包容空间,不明显得罪某个选民集团。这就是亿万富翁参选美国总统,可能成功的条件。

而看看彭博,他几乎完全背离了这条已经被两次证明过可行的道路。

首先,现在的美国经济没有衰退,相反处于历史高点,大部分人都对经济持满意态度,对于经济政策的变革没有需求或者需求很低,这就意味着,在经济上主动出击的效率会很低,效果也会打折扣。

第二,彭博就没有什么像样的经济主张。对大银行更严厉的管控?改善可负担住房问题?提高全国的最低工资线?这些主张不仅和其他人有高度重合性,而且基本都是民主党的管制政策,完全谈不上主动出击。

最后,谈不了经济就只能被迫谈政治。但是,亿万富翁大谈政治是找死,亿万富翁对着民主党选民大谈政治就是嫌死的不够快。对于自由派选民来说,你这么有钱就是不平等,就是原罪,就是斗争对象,你还要来代表我们参选?先砸烂你的狗头!

彭博参选,就是在错误的时间,代表错误的党派,开启了一场内容完全错误的选战。不是药丸是乙烷,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user avatar

此人显然是当大佬儿当太久了,跳不出来了。幻想着自己能当白骑士,但也只能是幻想。

不能说他跳出来竞选,完全没有为国为民的意思,但最主要动机,恐怕次要的是私人恩怨,主要的还是大佬儿当太久了之后,无法自控的掌控欲和ego。特别是被川普这么一激,冒出了“你个纽约跟班儿小佬儿low b con man都能刷得这么跳,老子比你有钱比你有格比你更大佬,你算个屁”的智人劣根性。

虽然说的很多都是大实话,但还是没打心眼里意识到,为何会有“职业政客”这一专业分工。真正聪明而懂得自我限制的大佬,基于美国的国情,就该去砸钱“雇佣”职业政客们替你下场打比赛,就像科赫兄弟或索罗斯一直做的那样;而不是砸钱让自己短期速成装作职业选手,亲自下场去打比赛。真正能符合川普那种天然政客人设 + 赶上了时代的商业大佬儿,少之又少。

精英主义不涉及绝对的对错,但具体呈现,要看人设和场景。你是宿儒大教授,直白陈述精英主义没问题;你是to B大佬儿,那也没问题;你是退休前高官,那也无所谓。但在“美国大选”这个具体的舞台上,你脸上挂着满满的精英主义,哪怕这没有是非层面的错,操作上也必然是错的。

智人是智人,不是瓦肯人,更不是博格人。智人既不需要真实,更不喜欢真实;智人喜欢一切围绕他们的“爱恨惧”去挠痒痒的呈现。“职业政客”之所以职业,就在于他们知道人民的痒点在哪儿,以及知道如何去挠痒痒。商业大佬儿任性了一辈子,就算清楚知道这些,也无法亲自给出完美的呈现,反而会被人挖一辈子任性的历史黑幕。

今天的民主党,已经深陷有关存在性的恶性循环:一切争斗,都早已远离了筛选出“最有能力的人”、“最均衡且合理的人”、“最有广泛团结性的人”的根本任务,而是全面指向找出“完美无暇的圣人”。只可惜,一个人如果真的是“完美无瑕的圣人”,那必定是无能的;而如果一个人并非是“完美无瑕的圣人”,却扮演出“完美无瑕的圣人”的人设,那必然早晚会被挖出老底而人设崩塌的。


虽说下届不论是川普连任,还是桑德斯上台,都是好事儿,但现在看来,川连任这事儿,稳如泰山。


最后两点引申感想:

1,一个人如果真的大佬儿到了一定程度,从而缺乏制衡,缺乏敬畏,那么甭管这个人真的“圣人”到了什么程度,也很难不会哗哗露出种种智人的劣根性。点到为止。

2,所谓“最不糟糕”的制度,核心在于个体和基层的自由、自主、自治,公共信息的相对公开、专业和透明,以及上层建筑的充分流动性、精英内核和派系/分支彼此制衡。此“最不糟糕”的制度的具体设计方式,围绕各国各地的文化和传统,不一而同。但类似“在超过好比百万人的范畴上一人一票选皇帝”这种具体安排,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其唯三的合理性:1,“公开和透明”的一种方式;2,“制衡”的一种手段;3,围绕人民“爱恨惧”的一种安慰。

user avatar

更新,补充个小tip,

”The Daily”里面讲,以前的总统候选人去国会找议员要支持,都是小心翼翼客客气气,布隆伯格去的时候完全是反过来,不少议员们感激涕零的谢谢他在中期选举时的捐助。


此公名言录:

1.08次贷危机就是银行贷款给不该拥有贷款的sb造成的。

2.老黑和老墨就tmd是笨蛋,考不上学,所以工厂里根本找不到工作。

3.农民和不少工人智商都很低,他们那些活老子一天就学的会,这帮货活该被ai取代。

4.(对自己公司里怀孕女职员)要么把胎打掉要么从老子公司滚蛋!

5.(当纽约市长时私下里告诉NYPD)重点叮嘱那些特定人群还有他们的聚集区 全是潜在犯罪分子和贼窝!

6.(电视采访时对一个90岁的癌症患者)就你这年龄还治什么病要什么医保,快快乐乐享受生活不好么?

7.称变性人为 “it” “some guy wear a dress”


讲真,这货上去如果能保持初心的话,这已经不是让美国MAGA了,是直接让美国斯巴达化

user avatar

美国人一百年都不会选一个犹太人当总统。

美国历史上只有一个非新教总统——肯尼迪,最后还被暗杀了。肯尼迪好歹天主教徒,和新教至少是一个系统的。犹太人信犹太教,信耶和华,不承认耶稣。基督教信耶稣。差别极大。

大部分美国人非常保守,绝对不会选一个主和他们都不是主的人当总统。

犹太人虽然在美国吃得开,但是不代表就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和同等的政治权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迈克尔·布隆伯格。他要参加 2020 年总统大选这件事,当时可真是搅动了一池春水,引发了很多讨论和猜测。首先,得说他这个人挺特别的。你不能简单地把他归类为那种传统的政客。布隆伯格是靠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家,搞出了一个跨国金融信息巨头——彭博社。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商业头脑、执行力,还有那种不.............
  • 回答
    迈克尔·弗林辞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一职,这无疑是特朗普政府早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其影响和后续解读至今仍值得深思。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美国政治和国家安全政策的大背景下,并深入剖析导致他辞职的具体原因以及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事件的起因:与俄罗斯的接触和信息泄露弗林辞职的核心.............
  • 回答
    关于FIA(国际汽车联合会)官方宣布赛会规则调整,并且迈克尔·马西不再担任F1赛事总监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既在意料之中,又带有复杂情感的决定。说它在意料之中,是因为在2021赛季阿布扎比大奖赛的争议判罚之后,关于马西先生的去留问题,就已经成为了F1界乃至全球体育界热议的焦点。那场比赛的结尾处.............
  • 回答
    这起长达八年的关于“乔丹体育”的纠纷,终于以迈克尔·乔丹的胜诉和乔丹体育的赔偿及道歉宣告落幕。这件事不仅仅是商业利益的博弈,更涉及品牌名称的归属、公众的认知以及法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从法律角度,这起案件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解读,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为何会走到这一步,以及判决的意义。一、 核心的法.............
  • 回答
    2021年6月2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戴德县的Surfside公寓楼发生部分坍塌事故,造成98人失踪(后确认死亡人数为97人),成为美国近年来最严重的建筑灾难之一。此次事故中,救援进展迟缓引发了广泛讨论,其背后涉及多方面原因,包括技术挑战、资源调配困难、现场协调不足以及制度性缺陷等。以下从多个维.............
  • 回答
    默克尔含泪恳求德国人遵守隔离规定:深刻解读与德国疫情现状安格拉·默克尔,这位在德国政坛叱咤风云三十余年的前总理,在2020年末,以一种罕见而动情的方式出现在了德国民众面前。她在一次电视讲话中,眼含热泪地恳请德国公民严格遵守新冠疫情的隔离和社交距离规定,并表达了对国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这一幕不仅触动.............
  • 回答
    一场悲剧中的猫咪新闻:迈阿密倒塌大楼事件的舆论焦点迈阿密一栋公寓大楼的倒塌,是一场令人心痛的灾难,造成了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然而,在搜救过程中,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却引发了巨大的舆论波澜——官方宣布找到了一只在废墟中幸存下来的猫咪。这一消息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并伴随着大量网友的质疑和愤怒:“100.............
  • 回答
    这迈巴赫撞劳斯莱斯的事儿,刚爆出来的时候,我身边好多朋友都说,“这得是多大的腕儿才能开这俩车啊?” 然后紧接着就是各种猜想,说车里坐的肯定是大佬,豪车碰豪车,这是在“掰腕子”呢,还是说大佬们在用这种方式“交流感情”?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事儿,我脑子里闪过的画面,就是那种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场景:深夜,都.............
  • 回答
    要看迈凯伦2018年决定牵手雷诺,这事儿可太有意思了,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不仅仅是换个发动机供应商那么简单,对于迈凯伦这个曾经的车坛巨头来说,这绝对是一次影响深远、甚至可以说生死攸关的战略抉择。首先,咱们得说说迈凯伦为啥这么急着跟本田说拜拜。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坎坷。本田回归F1,.............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在2020年3月18日的讲话中提到“60%到70%的德国人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这句话的背景和目的:默克尔做出这样的预测,并非出于恐慌或耸人听闻,而是基于当时科.............
  • 回答
    迈阿密那个令人心碎的公寓楼坍塌事故,特别是搜救行动的停止,确实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话题。作为旁观者,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充满了悲伤和遗憾,更多的是对那些仍然下落不明的生命以及他们家人的巨大痛苦的想象。首先,搜救行动的停止,本身就意味着一个令人绝望的现实:生还的可能性已经变得微乎其微。 消防员和搜救人.............
  • 回答
    安吉拉·默克尔,这位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印记的女性,她连续四届担任德国总理,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胜选连任,更是一段跨越十多年的德国政治史,折射出她个人独特的领导风格、德国社会在时代变迁中的选择,以及她如何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为德国定位。坚韧与稳定:默克尔的“橡皮图章.............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作为德国总理,选择拒绝参加在2020年由美国主办的七国集团(G7)峰会,这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当时的政治背景、美德关系、默克尔本人的执政风格以及她对国际合作的理念。1. 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美国政府的立场: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
  • 回答
    如何看待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七国集团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德国总理默克尔关于七国集团(G7)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的表态,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反映了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下的战略考量、现实需求以及潜在的挑战。一、 表态的背景和动机: 现实主.............
  • 回答
    迈阿密人行天桥的垮塌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心碎的悲剧,它不仅夺去了无辜的生命,更暴露了许多触目惊心的现实问题。这场发生在眼皮底下的灾难,让我们不得不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的深刻教训。事件回溯: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迈阿密国际大学(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
  • 回答
    安吉拉·默克尔,这位在国际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女性,在执掌德国帅印长达16年之后,终于在2021年底卸任了总理一职。这无疑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转变。她的离开,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引发了人们对她漫长任期内政治遗产的深入审视与评价。默克尔时代的落幕:一个时代的终结默克尔的离任.............
  • 回答
    迈阿密海滩附近的那场令人心碎的公寓楼倒塌,至今仍然是许多人心中难以抹去的伤痛。那栋位于瑟夫赛德(Surfside)的香榭丽舍公寓(Champlain Towers South),在2021年6月24日的凌晨,以一种几乎是瞬间的方式,崩塌成一片废墟,带走了近百条生命。事件的起因和过程:这场灾难发生得猝.............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看得又气又觉得解气。一个开着迈腾的车主,做出这么恶劣的事情,别车、泼咖啡,最后还被警方刑拘,你说这算不算“恶人自有恶报”?不过,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家伙竟然是个惯犯,五年前就干过类似的事,现在又故技重施。咱们先捋一捋这件事情的经过,再好好分析分析。事件的恶劣性:首先,这名迈腾车主先.............
  • 回答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的性骚扰指控,无疑给这位在建筑界享有盛誉的设计师蒙上了一层阴影。当五名女性公开指控他存在性骚扰行为时,整个行业,乃至公众,都陷入了某种程度的震惊和审视。这不仅仅关乎一个人的声誉,更触及到权力关系、职场环境以及女性在传统上较为弱势的地位等深层问题。指控的具体内.............
  • 回答
    福建男孩泼油漆事件,以及涉及到的家境、车主宽容等多个层面,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及其引发的讨论点: 行为的性质: 首先,男孩的行为是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这毋庸置疑。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种行为都应当受到谴责和法律的约束。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