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金属中的正电荷不能移动?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金属里为啥只有负电荷(也就是电子)能跑,而那些构成金属骨架的正电荷却原地不动。这事儿吧,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跟金属的内部结构和电子的运动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得弄明白金属里都有啥。金属,比如咱们常说的铁、铜、金之类的,它们都是由原子组成的。每个原子都有一个原子核,原子核里包含了质子(带正电)和中子(不带电)。围绕着原子核,有带着负电的电子在高速运动。

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也就是说,原子核里带的正电荷总量,跟外面绕着转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总量是相等的。

那么,到了金属里面,情况就发生了一些变化。你可以想象一下,金属原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的晶体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最外层轨道上的电子,也就是所谓的“价电子”,它们就不再像在孤立的原子里那样,被某个特定的原子核牢牢地束缚住。

金属的这些价电子,它们获得了一种“自由”,可以比较容易地从一个原子核的吸引范围移动到另一个原子核的附近。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群被大家共享的“公共财产”,可以自由地在金属的整个晶体内部穿梭。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由电子”或者“电子海”。

而构成金属骨架的正电荷呢?它们是啥?它们就是那些失去了最外层价电子的原子。失去了负电荷的原子,自然就变成了一个带正电的“离子”。但是,这个正离子可不是随便就能跑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啊,金属的晶体结构就像一个非常牢固的网。这些正离子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在晶格里,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着,相互之间通过一种叫做“金属键”的强大作用力结合在一起。

这个金属键,说白了,就是那些自由电子形成的“电子海”,把一个个正离子“粘合”在一起。这个“粘合剂”非常强大,它把所有的正离子都固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上。

所以,当你给金属施加一个电场,比如用电池连接一根铜导线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那个电场会给自由电子施加一个力,迫使它们朝着正极的方向移动。因为电子很小,而且没有被牢牢地固定住,它们就能顺着这个力,在金属内部“游动”,形成电流。

但是,那些带正电的原子核(或者说正离子)呢?它们虽然带正电,但它们是被束缚在金属晶格中的。你可以想象它们就像是钉在地上的钉子,或者牢牢卡在某个槽里的零件。它们有它们自己的位置,虽然在高温下会振动,但整个“骨架”是不会随着电子一起移动的。

这就好比,你在一池泥浆里撒了一把小石子。小石子(自由电子)可以相对自由地在泥浆(金属晶格)里滚动,而泥浆(正离子形成的晶格)整体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形状,石子在里面滚动,并不会把整个泥浆都一起推着走。

更深层的原因,可以从能量的角度来理解。一个孤立的金属原子,它的电子是有特定的能级的。当它变成金属晶体中的一个正离子时,它与周围的许多其他正离子以及大量的自由电子形成了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正离子被牢牢地“固定”在晶格的平均位置上,打破这个结构需要极大的能量,远远超过了通常电场能够提供的能量。

所以,简单来说,金属中的正电荷之所以不能移动,是因为它们是以离子键的形式,牢固地固定在金属晶体结构中。它们是金属的“骨架”,是稳定的,而那些最外层的价电子则成为了自由电子,可以在这个骨架中自由穿梭,这才形成了我们所说的金属导电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金属是固体,内部原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能随意移动。而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由于受内层电子屏蔽,感受到的原子核吸引力不大,可以在金属内部近似自由的移动。用物理模型描述,可以看成自由电子气体在金属原子核和内层电子组合成的“原子实”构成的结构里自由移动。

金属的结构:

离子液体比如一千度左右的氯化钠,其中正负离子是液相,都有较高的移动速率,导电主要靠离子迁移。

溶液导电,靠的是溶解在溶液中的电解质,如食盐水,靠的是氯离子和钠离子。

从上述三个事实中可以看出来,某物质导电靠的是其内部的“自由电荷”。携带自由电荷的物质,可能是电子,可能是离子。液态、气态物质内,带电的离子可以自由移动从而导电。而电子在液体、气体中很容易被原子或分子捕获,形成离子,难以独立存在(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寿命)内也能存在,如用辐射在水中制备而成的水合电子),所以离子液体、溶液中主要为离子导电。而金属中的原子难以移动,只有少数电子(费米面附近的。这个概念值得查阅学习)(说是少数,但总量也不小,基本上跟金属原子个数之比为1:1,即1摩尔金属中大约包含摩尔数量级的自由电子)

最后,金属中电子导电的机理,可以用Drude模型(于1900年左右提出)简单理解。这个模型非常通俗易懂,可以对导电机理做直观的解释,但是由于电子在金属中运动遵守量子力学,进一步的理解可以使用A. Sommerfeld提出的量子电子气体模型(1927年)或能带理论(1928年至几十年以后)。能带理论的发展历经三十多年,理解能带理论需要量子力学和群论(数学系的近世代数课程的一部分和表示论的一部分)的基础,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而简单电解质溶液导电的理论需要电解质溶液理论。离子液体如熔盐、有机常温离子液体的导电机理就更为复杂,是科研的一个方向。以下给出简单的“固体物理”课程讲解:

电解质溶液理论:

水合电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金属里为啥只有负电荷(也就是电子)能跑,而那些构成金属骨架的正电荷却原地不动。这事儿吧,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跟金属的内部结构和电子的运动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得弄明白金属里都有啥。金属,比如咱们常说的铁、铜、金之类的,它们都是由原子组成的。每个原子都有一个原子核,原子核里包含了.............
  • 回答
    为什么金属催化中钯研究得最多?揭秘它的独特魅力在瞬息万变的催化领域,有一种金属始终占据着研究的中心舞台,那就是钯。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工业界,关于钯催化的文献如汗牛充栋,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其他过渡金属。那么,究竟是什么让钯如此备受青睐,它又有哪些独步天下的特性,让无数化学家为之倾倒?要理解这个问.............
  • 回答
    铜和铁,同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纯金属,在常温下的表现却有着显著的差异,尤其是韧性方面。简单来说,铜在常温下比铁更加“软糯”,更容易弯曲而不易折断。这背后的原因,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硬度低”,而是涉及到它们原子层面的结构、电子分布以及结合方式的细微差别。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聊聊金属的本质。纯金属.............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为啥带正电的氦核(也就是α粒子)会被金属“嫌弃”,以及金属里那些带负电的电子到底有没有起到“劝架”的作用。首先,你要知道,无论是金属原子还是氦原子,它们的核心都是带正电的质子。氦核,就是氦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剩下的东西,那可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正电荷团。再来看看金属。金属之所以是金属,很大程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物理化学中关于气体溶解度的一些普遍规律,以及液态金属的特殊性。我们来仔细掰扯掰扯。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 “温度越高,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越小” 这个普遍规律。这其实是基于 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的。简单来说,气体的溶解过程,尤其是.............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是一个充满恩怨情仇、正邪交织的奇幻国度。在这个世界里,不同门派、不同民族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各有千秋。然而,仔细梳理一下金庸先生的作品,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悄然浮现:在描绘藏传佛教僧侣(俗称喇嘛)的角色时,不少都带有负面色彩,甚至给人一种“没一个好人”的观感。造成这种印象,我认.............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侠客行》,谢烟客这位老者绝对是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孤傲、狂妄,一身绝技,却又因为某个原因,始终没能踏上令天下武林人士趋之若鹜的侠客岛。这其中究竟是何原因?咱们不妨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侠客岛的规矩。侠客岛每十年一次“侠客行”大会,邀请天下有名有姓的高手前往,所谓“请君入瓮”,.............
  • 回答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被奉为经典,而当今网络玄幻小说却未能获得同等广泛的认可,这背后涉及了文学创作的演变、读者审美的变迁、时代背景的影响以及市场运作等多个层面的原因。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文学创作的深度与广度 1. 人物塑造的立体与复杂 金庸武侠: 金庸先生的人物塑造堪称一绝。.............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人物,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或身世不凡的主角,似乎有一种特殊的“体质”:但凡是让他们摔下悬崖,往往不会一命呜归,反而能因祸得福,获得奇遇,最终“死而复生”。这种情节设计,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屡见不鲜,也成了读者津津乐道的一个梗。究其原因,并非是作者偷懒,而是背后有着一套精巧的叙事逻辑和人物塑.............
  • 回答
    金庸笔下的大理段氏,作为一国皇族,其显赫地位和高深武功的结合,的确是武侠世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很多人会好奇,身处权力巅峰的皇族,为何还能沉浸于武学之道,并且造诣如此之深?这背后,其实蕴藏着大理段氏数百年传承的独特文化、政治考量以及对武学本体的尊重。一、皇权与武力的天然联系:震慑与维系首先,我们需要.............
  • 回答
    《天龙八部》中,游坦之对阿紫那份近乎病态的痴恋,可以说是书中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感情。他为了阿紫,从一个卑微的聚贤庄少庄主,沦落为人人唾弃的“铁丑”,甚至不惜吸食毒物,成为毒人,只为获得与之匹配的力量,能够保护她,让她幸福。然而,面对游坦之如此深沉、炽热的情感,阿紫却始终冷漠以对,甚至屡屡出言讥讽、利.............
  • 回答
    金庸武侠世界之所以让人着迷,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活的人物塑造,以及那份挥之不去的江湖情怀,还有一个核心的吸引力——那就是对武功的极致追求和想象。而“武功排名”这件事,正是这种追求和想象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为什么人们会对金庸小说里的人物进行武功排名,并且乐此不疲?我觉得这背后有着多层的原因,绝不仅.............
  • 回答
    如果我能让金庸笔下的一个角色复活,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郭靖。为什么是他?这个问题一旦涌上心头,千言万语瞬间变得复杂又清晰。这不像是在挑选一件古董,或是决定一道菜的口味,而更像是在为一部宏大史诗的续写寻觅一个灵魂,一个核心。首先,郭靖这个人物,他身上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理念,在我看来,是金.............
  • 回答
    在金融衍生品的计算中,一年究竟用 360 天还是 365 天来计算,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问题。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并非随意选择,而是源于金融市场历史演变、不同市场的惯例以及产品本身的特点。理解其中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金融衍生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其中的缘由: 为什么会出.............
  • 回答
    金庸小说里名字好听的原因,与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名字的“普通”或“不好听”,背后涉及了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创作需求、社会现实等多个层面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金庸小说名字的特殊性和创作意图:1. 文学性与符号性: 寓意深远: 金庸先生在为角色命名时,往往倾注了深厚的.............
  • 回答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射雕三部曲”中,明确提出了“五绝”这一概念,并将他们设定为当时武林的五位顶尖高手。这在金庸的其他作品中确实不那么常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概念的提出与功能: 明确的等级划分: “五绝”的设定,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为当时.............
  • 回答
    在浩瀚的宇宙探索征程中,金星,我们太阳系中最炽热的邻居,似乎常常被人们忽视,其在探测任务中的角色似乎也仅限于一个“引力弹弓”——一种利用行星引力加速航天器的技术。但这种说法,尽管有其合理性,却也过于简化了金星在太阳系探测中所扮演的复杂且关键的角色。金星之所以被誉为“引力弹弓”,是因为它拥有相当可观的.............
  • 回答
    在《赛博朋克》系列的世界里,那些真正掌控一切的巨头,你很少会看到他们只是单纯的“金融垄断财阀”。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作者(尤其是迈克·庞德斯密斯,作为TRPG的创造者)深思熟虑的世界构建逻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我来给你好好捋一捋:首先,“赛博朋克”这个流派的根本就不是关于金融的游戏。 赛博朋克的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